晴儿的田园生活-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找个和顺些的,不要个性太强,将来二哥只怕要进城安家,小四肯定不能留在家里,娘身边总要留一个儿子的,媳妇还是和顺温婉些,大家相处起来也不会太难。”
“还真是巧了,你大哥也跟我说过这个问题,前几天刚说的,还说已托人帮着打听,主要是想找个读书人出身的,咱家如今的条件自是不同与你说亲那会了,你跟娘说说,嫁给康平你后悔吗?”沈氏想起子晴当年匆忙定的亲,林康平哪里都不错,美中不足的就是出身太低,这辈子是没法改变的了。
“娘,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康平对我如何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我当初就考虑到了,不会后悔的。将来好好教育书睿,也未必不能改变林家的门楣。”
“说到孩子,看你二嫂的怀相,这胎只怕又是个男孩。”
沈氏刚说完,只见刘氏和陈氏携手走了进来,听到沈氏的话,刘氏的脸瞬间暗了几分,很快强打了几分精神。陈氏听了却叫了起来,“娘,真的吗?可是我好想要个女儿,像永莲永蓉一样漂亮的女儿。”
刘氏横了她一眼,苦笑道:“你别生在福中不知福,你就偷着乐去吧,何苦来,当着我的面戳我的心?”
陈氏这才反应过来,拉着刘氏的手说道:“大嫂,我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单纯地想要一个女孩,我没想到你这去,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了,你不会真的恼我吧?”
刘氏扑哧一声笑了,说道:“逗着你玩呢,你倒唬成这样?”
“可不,大嫂又不是七老八十了,这才多大岁数,从现在开始生,还能生个七个八个的,总能碰上儿子吧?”子晴笑着补了一句。
子喜这时也走了进来,说道:“叫你们吃饭呢,怎么一个个来了都不见出来?说什么呢这么热闹?谁要生个七个八个?”
“去去去,哪都有你,你说你一个没成亲的小屁孩,听到了不说装没听见,还非要刨根问底的?”沈氏笑着把子喜撵了出去。
元宵节前,子福出去会了趟同窗,还真是带回来两个消息,一家是个秀才的女儿,姓杨,家里四个孩子,两儿两女的,是家里的老大,些须认得点字,一家子靠着秀才一年坐馆的这点束脩度日,日子算是艰难。是子福以前的先生的邻居,说是女孩比较胆小老实,做起事情来倒是有模有样的,针线活不错。
另一家是在安州城里开了家铺子的,家境较富裕,也是家里的老大,姓林,底下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也请先生教了一年,认得几个字,是子福的同窗的舅家,女方家就想找一个读书人。
曾瑞祥和沈氏听了,这事不好抉择,关键还是看对方的性子,子晴听了出了个主意,说道:“不如哪天找个机会,子寿怎么偷偷相上一眼才好,他自己看看第一眼能相上谁。”
沈氏听了指着子晴说道:“什么馊主意?谁家的女孩能白给相看,知道了还不打上门来?”
谁知子寿知道了这事,还非要自己看一眼才肯定下来,还是刘氏出了个主意,说她们住在安州城里的,只怕十五晚上都会出来看花灯,到时远远地看一眼,不就成了?
子寿听了喜的忙双手作揖,说道:“多谢大嫂,还是大嫂这法子好,不如正月十五咱们都去安州城里逛逛,陪着我看看。”
“我可不行,这要在大街上挤了我,一着急出了事可不是玩的,你们去吧。”陈氏忙摆手。
子晴也有些不大想去,京城的花灯也看过了,可是架不住子寿的哀求,也只得同意了,子福和刘氏一路,先去盯着杨家的女孩,子寿和子喜一路,先埋伏在林家的周围,看林家的女孩,子晴和林康平负责传递消息,同时,也拉了曾瑞祥和沈氏子雨同去,这么多年,沈氏也没去安州城里看过花灯。子禄一家留了下来看家。
因为人多,林康平亲自赶了马车,刘氏把孩子带着,说先放她娘家,今日就在她娘家住一晚,横竖没两天就要回京。
天色还没大黑,在城门口寄存了马车,大家就分开了,子晴陪着曾瑞祥和沈氏和子雨,在街上溜达,子雨是第一次出来看花灯,自是兴奋不已。
一会天就黑了,街上不光有花灯,还有夜市,吃的玩的用的什么都有,子雨自己买了一个莲花型的花灯提着,给沈氏买了一个牡丹花型的,给子晴买了一个荷花型的,三人各提着一盏花灯,在夜市里穿行。
子晴刚给家里的几个丫鬟挑了几朵还算精致的头花,林康平找来了,拉着大家去看林家的丫头。
曾瑞祥还有些犹疑,觉得是对女方的不尊重,沈氏瞋了他一眼,说道:“这万一要找个性子烈的,我可摆弄不了,还不如趁早看一眼,都说相由心生,这样貌还是能看出几分好歹来的。”
曾瑞祥大概想到了三毛老婆,犹疑了一下,还是跟着大家走了过去。
子寿子喜十来步远跟在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后面,小姑娘长相倒也有几分秀气,可就是哪里说不出好来,姑娘还带了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看来也是一家子出来游玩,子晴在子雨的耳边低语几句,子雨走了过去,不小心撞了对方一下,这大一点的丫头立刻瞪眼,开口训道:“干什么,走路不好生看着?”
大家一听,就这脾气,没戏,就去找子福他们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四十五章、陈三愿
子福他们见了曾瑞祥和沈氏说道:这家姑娘根本就没出来游玩横竖小三知道了地方以后什么时候有功夫了再找机会吧
看来是家里管教太严一个元宵节都不肯让孩子出来松快松快这家长辈也是够古板的沈氏说道
刘氏看见子晴她们手里的花灯说道:不如咱们也买个花灯去江边放灯吧好多年没放了呢
子晴这才知道每年的上元佳节城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会去江边放花灯把自己的心愿写在一张纸条上放进灯笼里难怪街上这么多的人提着一盏花灯
刘氏带了大家往江边走去一路上大姑娘小媳妇的成群结队说说笑笑江边人影幢幢暗香浮动有呼朋唤友的有喁喁私语的江面华光流彩烛光荧荧百花盛放就连素日看来如水般清冷的月色此刻竟然也有了几分温暖与喧闹江边的台阶上还备有纸笔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花钱请人代笔把写好的话放进花灯里点燃花灯随波而去
子雨早就兴奋得不行嚷嚷着要先跑下去被沈氏一瞪也能只好乖乖地跟着大家子福摸摸她的头说道:小妹还小不知道每年专门有拐子来拐了小女孩去卖可是要跟紧了大家
子雨一听眼睛瞪着浑圆问道:大哥既然知道了每年都有官府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不抓了这些坏人
子福听了闷声一笑说道:这个大哥也说不好大约是忙不过来吧
子雨扯着子福的衣袖求道:大哥她们被卖了好可怜的等你以后做官了一定要好好收拾这般坏人
子福郑重点头答应了说话间一行人就走到了江堤下的石阶和浮桥边子雨借了纸笔偷偷地躲在一旁不知写了几句什么子寿和子喜陪着她去放花灯了
子晴借了纸笔看了一眼旁边的林康平不假思索提笔写下了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年年岁岁常相见这首小词
林康平在一旁看了握着子晴的手两人一亮了花灯粉色的荷花瓣半张着在烛光的映照下分外美丽同样美丽的还有烛光下盈盈的两张笑脸
元宵过后子福一家先行离开子禄几个也是先后走了陈氏这次因为生产在即就没有跟着回安州
沈新福一家在正月二十过来上工好在康庄那边如今厨娘和针线上的婆娘都有了先去的老汉开出了一片菜地又喂养了二十来只鸡鸭水塘里刚挖好时也放了些鱼苗生活还是比较便利的
林安说康庄今年的油菜比往年的长得好一些应该可以掐些油菜条卖去自己吃也吃不过来剩下的再拿来喂猪林康平说道:这点小事也来问你奶奶要你这个管事做什么有不懂的去问奶奶的堂叔或老周还有卖了的银子入到帐房要支银子也写好了用途算好了钱数上帐房支去开春了看看要添些什么农具趁早准备好要是耽误了开春种地你就试试
林安应了好几个是等林康平说完一溜烟地跑了
林康平这段时间也是有些忙还没到雨季想抓紧在康庄盖出两栋房子来帐房要有专门的屋子沈新福一家也要单独分开来还想看看能否买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子正经做事的还是要大一些的孩子
曾瑞祥的学堂也开学了老爷子和田氏还没搬回来可能还是没过去心里的那个坎毕竟谁也一时难以接受一个为了贪图富贵就能把自己的孩子杀了的恶魔做女婿何况他们还对这恶魔倾尽了自己所有的情感和金钱甚至为了这恶魔不惜跟自己的儿子交恶
子福几个在元宵那日上坟的时候见到了老爷子田氏没有跟来都说老爷子情绪消沉田氏的身子还没大好
曾瑞祥也一直没过去看过他们大概心里的怨恨以及二十多年的委屈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烟消云散的就为了这样的一个人渣居然被自己的娘逼得断送了前程还倾尽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财力去供养这批寄生虫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和讽刺所以这些日子曾瑞祥也是很低沉
陈氏于二月初二生了个男孩子禄不在身边沈氏只好见天陪着陈氏担心陈氏的心情不好奶水下不来偏生这时夏玉送信来紫儿要定亲了定在二月十六日相看想趁这个机会接了老爷子和田氏过去住一阵子散散心也想让沈氏和子晴一同过去人多热闹也体面子晴早知道他们村子的客情重没想到事事体现出来
沈氏肯定是走不开了那边周氏也同意了去子晴不去也不行了
子晴和大家商议了十五一早动身书睿子晴就不打算带着了总不能带个丫鬟过去看孩子既然是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