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嫡为贵-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了一圈,她还在替玉阙求情,不过这事,的确只能问玉阙。
就在楚离权衡要不要赞同的时候,外面暗卫敲窗户。
“进来。”
窗户打开,一阵风吹进来,明澜有些冷。
暗卫把窗户关上,然后才禀告正事。
之前,皇上把长乐郡主赐婚给三皇子,而且长乐郡主已经是三皇子的人了,虽然人死了,李贵妃和三皇子内心也很气愤,但为了拉拢太后和长公主,还是决定给长乐郡主一个名分,让长乐郡主以三皇子妃的名义下葬,算是有情有义了。
虽然长乐郡主空占了三皇子妃的名头,但三皇子也算娶妻了,在皇家,成家立室的皇子是要搬出皇宫,分府而居,要是不受宠,还要遵循祖制,搬去封地住。
三皇子请求皇上把崇州作为他的封地。
暗卫禀告完,明澜则道,“晋王府还没有从崇州搬出来呢,三皇子怎么就要崇州给他做封地?”
暗卫摇头,这他就不知道了。
明澜望着楚离,楚离道,“大周还有不少富庶之地,以三皇子受宠程度,封地绝不会比崇州差,他主动找皇上要崇州,的确耐人寻味。”
李贵妃明知道太后和勇国公府不舍的崇州封地,又一心拉拢太后……
这是想讨好皇上,替君分忧,还是想拿崇州来拉拢太后?
现在晋王府还没有从封地搬走,晋王府不搬,皇上也不能让人硬轰,收回来再赏赐给三皇子,那时候晋王府不搬不行。
楚离点点头。
本以为暗卫要出去,结果暗卫禀告另外一件事,“李贵妃有意把凌柔公主嫁给楚大少爷……。”
明澜,“……。”
楚离,“……。”
真的让玉阙说中了,有人要和她抢相公啊。
明澜望着楚离,她眸光轻动道,“这回,是不让玉阙醒过来都不行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 孝顺
玉阙的消息比暗卫灵通,再加上它弄乱御膳房,教训顾音澜,说明都是偷偷进行的,它进宫偷听了。
或许它偷听到更多内情呢?
明澜正愁没理由说服楚离,眼巴巴的望着他,楚离默不作声。
明澜就当他答应了。
她得哄好玉阙,让他别和楚离对着干,不然谁都占不到便宜。
回了屋后,雪梨麻溜的爬床底下,把静静的躺在墙角边的玉阙给扒拉出来,又用绣帕擦干净,然后才递到明澜手里。
明澜拿了根针,刺破指尖,挤出一抹血来,滴在玉阙上。
一瞬间,玉阙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不是明澜第一次喂玉阙血了,可是先前玉阙并没有这么闪耀过,虽然只有一瞬而逝。
明澜没有多喂,只是让玉阙有点精神,好和它谈判。
不过明澜的血效果比之前大很多,哪怕只有一滴,玉阙也活蹦乱跳,精神抖擞。
怕它冲动去找楚离,明澜把玉阙抓在手里,道,“我好不容易才说服相公喂你血,你要和他好好相处,不然下回我可就帮不了你了。”
玉阙在明澜手心跳了两下,明澜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老规矩,“答应了就转两圈。”
玉阙就在明澜手心转了两圈。
明澜又喂它几滴血,迎着阳光,能看到玉阙里有几缕血丝。
然后,明澜就犹豫要怎么问玉阙,李贵妃让楚大少爷迎娶凌柔公主的事。
明澜忘了,她和玉阙心意相通,她感应不到玉阙,但是玉阙能感应到她心中所想。
玉阙很聪慧,它得罪了楚离,再不巴结好明澜,再有下回,它可能真的要和以前一样,过暗无天日的生活。
他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太后。
明澜眼睛睁大,“你是说,让楚大少爷迎娶凌柔公主是太后的主意?”
玉阙转圈。
明澜,“……。”
转圈应该是她猜对的意思吧?
她能不能说猜对了他就上下跳?
明澜忍了,她怕被玉阙嫌弃笨,又道,“你还偷听到什么?”
玉阙惜字如金:太后告诉李贵妃崇州有金矿。
“金矿?”碧珠低呼,“不是铁矿吗?”
碧珠以为崇州矿产丰富,不止铁矿,还有金矿。
但明澜觉得太后应该是匡李贵妃的,不过要说匡也不准确。
铁矿值钱,不止能造兵器,还能卖,财源滚滚,可不就是座“金矿”吗?
太后把李贵妃当傻子耍啊,偏偏李贵妃和三皇子还屁颠屁颠的咬上钩,典型的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
这事事关重大,明澜赶紧去找楚离。
楚离得知此事后,看了玉阙两眼,就去找王爷了。
玉阙像是个调皮孩子似的,在空中晃荡,晃的明澜心都颤抖,生怕玉阙一个没人住朝楚离冲过去。
玉阙没力气,都能冲的楚离左眼青紫,这会儿精神抖擞,偷杀楚离,易如反掌。
不过玉阙也只是做做样子,杀了楚离,明澜还搭理它才有鬼了。
它忍。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再说楚离,他去前院找王爷,结果扑了一空,皇上传召,王爷进宫商议要事去了。
楚离就骑马进宫。
到宫门口,正好见王爷骑马出来,见到他,王爷道,“怎么进宫了?”
以往,皇上传他,还得看他有没有心情,爱答不理的,是以他主动进宫,才更叫人纳闷。
楚离道,“听说三皇子主动要崇州做封地?”
进宫就为这事?
王爷淡淡道,“三皇子一片孝心,皇上已经准了。”
楚离,“……。”
果然是打着替君分忧的旗号,讨好了皇上,又讨了太后的欢心,一箭双雕。
见楚离两眼望天,王爷道,“怎么了?”
楚离把玉阙偷听到的事告诉王爷,王爷脸黑成了锅底。
二话没说,王爷骑马又进了宫。
这一回,进宫的很赶巧,福公公拿着赐封的圣旨去宣读,都出了御书房,被王爷给拦了下来。
王爷一句话没说,拿过圣旨,翻开看了一眼,就进御书房找皇上。
皇上正为有这么个有眼色,懂圣心的儿子龙心大悦呢,王爷一盆冷水泼了过去,道,“别偷着乐了,三皇子孝顺的不是你。”
皇上脸皮一崩,笑意僵硬在脸上,“三皇子不孝顺我,难道孝顺你?!”
话都不会说,泼冷水比谁都麻溜,皇上恨不得叫人把王爷拖下去打几十板子出出气才好。
王爷嘴角一扯,道,“太后告诉李贵妃崇州有金矿。”
说完,王爷把圣旨丢到皇上跟前。
这回,皇上的脸就像是打翻了颜料盘,五颜六色的。
之前有多高兴有个孝顺儿子,这会儿就有多愤怒。
人家孝顺的是他吗?
人家孝顺的是太后!是金矿!
他这个父皇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凉快呢。
皇上气的哼哧哼哧,王爷却笑道,“虽然三皇子存了私心,但太后这主意倒是不错,不妨将计就计。”
再说李贵妃和三皇子,正等着皇上宣读圣旨呢,从早等到晚,圣旨都没有送来,急的李贵妃心底火烧火燎的,偷偷派人去打听,只说圣旨已经宣读好,一颗心才放心。
第二天,皇上早朝,提起把崇州作为封地赏赐给三皇子一事,问朝臣可有异议。
太子一党站出来说了几句,大体是三皇子并未真的成亲,封赏一事,等他成亲之后再商议不迟。
因太子一党的人多是赵家人,他住在宫里,没法和大臣多接触,赵家和太后暗中相交多年,太后打声招呼,赵家当然不会出气,一两个人出来说一两句,也只是搪塞太子的。
皇上见反对的人不多,便问勇国公道,“勇国公的意见呢?”
勇国公站出来道,“晋王早逝,晋王妃寡居,封地多让勇国公府帮着打点,臣那天激烈反对,太后知道后,把臣叫去狠狠的训斥了一顿,这天下是皇上的,当然皇上您做主了,臣会配合三皇子帮晋王府把府邸搬去洪州。”
嗯,这态度,皇上甚是满意。
皇上坐在龙椅上,眼睛横扫,道,“诸位爱卿都没有意见了吧?”
众大臣摇头,高呼,“皇上圣明。”
第六百五十八章 谢恩
皇上龙心大悦,瞥了福公公一眼道,“宣旨吧。”
福公公拿出圣旨宣读,三皇子跪下接旨,等福公公圣旨宣读完,三皇子和百官都懵了。
皇上封三皇子为齐王,把蕲州作为他的封地,而非崇州。
诸位大臣面面相觑,皇上笑道,“皇儿孝顺,朕心甚慰。”
大臣,“……。”
皇上,你这是心甚慰的表现吗?
蕲州一年干旱,一年洪涝,一年干旱又洪涝,多少年轮着来了,蕲州年年上书朝堂要求赈灾,比崇州差了不知道多少呢,这是疼三皇子吗,这是把三皇子往死里坑啊。
偏偏皇上一副子孝父贤的神情。
崇州是太后的地盘,三皇子接手,恐太后不悦,惹恼太后一党,得不偿失,封地差点,太后一高兴,就不见气了。
就这样,父皇疼你,为你着想,谢恩吧。
三皇子,“……。”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偷鸡不成蚀把米,三皇子心都在泣血,偏皇上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成亲后搬去封地,能用心治理蕲州,一改蕲州年年天灾之相,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意。
什么时候蕲州不干旱洪涝了,再给他换个富庶的封地。
真的,三皇子没在议政殿上喷血,都算他忍耐力够好了。
三皇子不甘不愿却又不得不接圣旨,谁让屁颠颠跑去御书房表孝心的是他。
蕲州是皇上的心头之患,更能体现他的孝心啊。
再然后,皇上又让福公公宣读了另外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才是关于崇州的安置。
皇上把崇州赏给了五皇子做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