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以嫡为贵 >

第254章

以嫡为贵-第254章

小说: 以嫡为贵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澜抬头,问道,“是谁?”

    “穆王府丹阳郡主。”

    “啊,是她,怎么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碧珠惊讶。

    一般立太子妃之前会闹的沸沸扬扬的,这一回,世子妃悄无声息的就定下了。

    明澜嘴角划过一抹清冽笑意,大概是被逼的吧。

    顾音澜身后没什么势力,李贵妃也知道她和顾音澜不对付,太子娶顾音澜做太子妃,就没法再拿太子妃的位置做筹码去拉拢一个权臣,这对她对三皇子来说是件好事。

    李贵妃肯定会不遗余力的说服皇上将顾音澜立为太子妃,赵皇后知道李贵妃的打算,肯定会想办法阻止。

    连太子妃都没有娶,就娶太子侧妃这不合礼数。

第三百九十五章 寒心(懒洋洋的猫和氏璧加更)

    赵皇后肯定说她早有了太子妃人选,只差挑个好时机和皇上说了,而顾音澜身份不高,虽然她爹有谦让的美名,但顾邵业和沈二少爷的死有关,立顾绍业的胞妹为太子妃,太后和长公主都不会高兴。

    正好皇上又知道大老爷谦让是假,她的女儿和明澜也处处抬杠,确实不是太子妃的合适人选。

    赵皇后适时把穆王府丹阳郡主推出来,皇上一琢磨,就点头了。

    然后两道赐婚的圣旨同时送出宫,将来太子妃和太子侧妃同一天嫁给太子。

    可怜丹阳郡主,她爹娘穆王爷和穆王妃鹣鲽情深,相敬如宾,一片梅林,万般深情。

    轮到她,却要和太子侧妃一起进宫,而且太子侧妃和太子不仅有肌肤之亲,还对太子有救命之恩,真不是什么好事。

    消息一传来,去穆王府和长房道贺的人就多了。

    老太爷派人去传大老爷来问话,也因宾客登门道贺和探望顾音澜而耽误。

    老太爷没等到人,亲自去长房,正巧,碰到太子来探望顾音澜。

    大老爷跟前跑后的伺候着,老太爷压根就找不到和大老爷说话的机会。

    第二天,议政殿上,那些大臣听到太子亲自出宫探望顾音澜的消息,趁机巴结,以长房要筹备太子侧妃出嫁事宜,请皇上收回让大老爷外放清州的旨意。

    朝堂上,有差不多半数的官员都赞同皇上收回成命,皇上眉头拧了。

    一般超过半数大臣都赞同的事,他就不应该一意孤行,这是不成文的规定。

    但让大老爷外放清州的主意是离王世子出的,为此,皇上还骂了离王一顿,离王最后给的答复是外放清州挺好的。

    现在改口,将来离王世子就能以此为借口回绝他安排的差事,反正他安排最后还会变,皇上您就看着处置就是了,何必麻烦我?

    为了一个小小顾大少爷,让离王世子不高兴,不值得。

    皇上看向老太爷,问道,“顾老爱卿有何看法?”

    这时候,顾家应该最活跃的才是,却偏偏三缄其口,实在叫人不明白。

    老太爷上前一步道,“皇上金口玉言,臣不敢求皇上收回外放旨意,但清州又名死亡之州,没有官员敢去,请皇上看在太子侧妃替太子挡了一剑的份上,换个地方外放吧。”

    老太爷这要求,文武百官都愣住了。

    只要加把劲,顾大老爷就不用外放了啊,他这个亲爹居然这时候掉链子,他们这些人还在后头使什么劲啊?

    一个个都闭嘴不说话了。

    皇上心情很好,顾老太爷还是很识时务的,便问吏部尚书,还有什么地方需要官员。

    吏部尚书忙道,“目前只有柳州和青州了。”

    “那就改外放青州吧。”

    皇上一锤定音。

    老太爷跪谢皇恩,然后道,“臣有罪,请皇上恕罪。”

    “恕罪?顾老爱卿犯了什么罪,要朕宽恕你?”

    百官面面相觑,完全不懂老太爷犯什么错了,他一直循规蹈矩的很啊。

    老太爷没有起身,道,“是臣的家事,但臣欺瞒了皇上,当初长房分家,不是什么道士说娶平妻克祖,而是老臣的大儿媳掌中馈,利用手中便宜,在饭菜里下避子药,才连累臣次子至今膝下无子,臣不忍见他们兄弟阋墙,才将长房分出伯府,并让长子休妻。

    休书已写,只是朱家获罪入狱,长媳为伯府生儿育女有功,才没有立即公之于众,如今音澜机缘巧合替太子挡了一剑,又承蒙皇上赐婚,伯府一跃成为了皇亲国戚,这些丑事,臣今日不说,将来抖出来就是欺君之祸。”

    老太爷说完,磕头请皇上恕罪。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没想到靖宁伯府长房和二房面上谦让有加,兄友弟恭,私下竟然斗的这么厉害。

    长房好本事,靠下避子药,就让顾二老爷而立之年都没有嫡子,连次子都没有一个,当初百官阻拦顾涉继承爵位,不正是以他膝下无子为理由吗?

    有几位老大臣站出来,为自己当初助纣为虐向皇上请罪。

    朝堂上刮起了一股请罪之风。

    皇上脸冷着,道,“欺君之罪,罪不容赦,不过家丑不可外扬,顾老爱卿选择隐瞒,倒也情有可原,念在你主动请罪的份上,罚俸一年,以儆效尤,诸位爱卿不知情,免过。”

    百官高呼,“皇上圣明。”

    是圣明了,但皇上并不高兴,顾家长房问题太多了,顾绍业和丫鬟勾搭成奸,偷主子银票和解百毒的药,大太太害的顾涉至今膝下无子,大老爷当初的假谦逊,整个长房都有问题。

    顾音澜耳濡目染,这样肮脏的手段只怕也学了不少。

    只是赐婚的圣旨已下,收不回来了。

    况且,就算知道又能如何,人家救了太子一命,又和太子有了肌肤之亲,即便是皇上也不能不赐婚,而且,太子去大禅寺一事,应该没什么人知道,况且又是微服去的,顾家长房应该没有这本事探得太子行踪,何况刺客追杀太子也不是假的,应该不是故意算计。

    议政殿上的事传开,不少人都为老太爷的正值惊叹,也为顾涉倒霉的唏嘘。

    但大太太和大老爷却差点没被活活气死。

    女儿成了太子侧妃,正是他们风光的时候,穆王府没有打压他们,老太爷倒先出头了。

    尤其是大太太,她笃定伯府会顾及太子名声,不会再提休书一事,结果呢,不但提了,还是老太爷提的,在议政殿提的,连着她下避子药的事都说了!

    就连老夫人都不理解,老太爷这明摆着是拖长房的后腿啊。

    没有做父亲的不希望儿女好的,他为什么要那么做?!

    老太爷下朝回来,大老爷把他堵在伯府门前,红着眼睛要老太爷给他一个解释。

    老太爷冷看着他道,“将你外放,是为了你好,也为了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

    没有大太太和大老爷在背后给顾音澜出谋划策,她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女儿家,掀不起什么大浪来。

    何况,大老爷假谦逊,大太太下避子药,哪一件都是皇家避讳的。

    现在他捅出来,皇上必定厌恶顾音澜,就等于是绝了她将来成为皇后的希望。

    那些刺客知道她没有前途可言,自然就会放弃她。

    前事不究,只要顾音澜不再犯错,泄露太子和朝廷机密,就不会牵连靖宁伯府。

    大老爷根本不明白老太爷一番苦心,他指责老太爷偏心,将他外放,说到底只是为了顾涉,他根本就不在乎他的死活。

    老太爷气的浑身颤抖,大太太给二房姨娘下避子药,他不阻止,他又将谁放在了眼里?!

    老太爷甩袖进府,全然不理会大老爷的怨恨。

    进了内院,老夫人又派了丫鬟来请他,去了长松院之后,老夫人又一阵劈头盖脸指责他做的过分。

    老太爷不胜其烦,冷声道,“因为淑敏,你已经冷了二房的心了,又一再要二房为了长房委屈自己,你是不是想着明澜帮扶音澜坐上太子妃的位置,将来母仪天下?你以为二房的心就是火炉,不会寒吗?!”

    老夫人面如死灰。

    她还是第一次被老太爷指着鼻子吼。

第三百九十六章 常识

    老太爷在朝堂上的请罪,大老爷和大太太的埋怨,老夫人的不理解,都有丫鬟第一时间告知明澜知道。

    对于这样的结果,明澜尚算满意。

    老太爷亲自撕破长房和二房之间的恩怨和嫌隙,将长房做的丑事公之于众,顾涉被害到至今膝下无子,满朝文武以己度人也该清楚,她不会帮顾音澜。

    没有了靖宁伯府和离王府做靠山,顾音澜想压穆王府丹阳郡主一筹,将来以侧妃之位母仪天下,那是痴心妄想。

    朝中官员都是人精似的人物,一看顾音澜没什么希望了,长房从门庭若市,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很快就门口罗雀了。

    不过让明澜诧异的是,穆王府丹阳郡主亲自带着补品去长房探望顾音澜,感谢顾音澜舍身相救于太子。

    嗯,她是来宣示自己太子妃的身份的,顺带体现自己的宽宏大度。

    她即将嫁给太子,顾音澜救了太子,就等于是救了她。

    看着她们和和气气,仿佛姐妹似的亲昵说笑,太子很满意。

    虽然老太爷在议政殿说了那些话,但丝毫没有影响太子对顾音澜的喜欢,长辈们的恩怨牵扯不到她一个女儿家身上,况且顾音澜巧舌如簧,说老太爷是被顾涉和沐氏给蒙蔽了,分明是沐氏收买了丫鬟下药,栽赃陷害给她娘。

    只是之前大厨房是她娘再管,只能替她背了黑锅,可怜长房势弱,管家权被夺,申辩无门,还被赶出了伯府大宅,本以为从此相安无事,没想到顾涉和沐氏还怂恿老太爷在议政殿上毁坏她爹娘的名声。

    如果老太爷不是被灌了**汤,任何一个做父亲的做祖父的不会不希望儿子前程似锦,光耀门楣。

    她哭的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太子宽慰了她好一通,她才破涕为笑。

    太子的喜欢溢于言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