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朱锦生香 >

第173章

朱锦生香-第173章

小说: 朱锦生香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就是这个红离,先太子故去没有多久,就被察觉怀有了身孕。

    这下子,身为后宫之主的阮沅不由伤感,她还以为孩子是宗的,这样一来,这遗腹子岂不是皇太孙了?

    仔细查问之下,结果却让阮沅大吃一惊:孩子竟然是宗瑶的。

    得知这一消息,阮沅差点疯掉!

    “……怎么可能?!”她愕然无比,“阿瑶才十五岁!”

    跪在底下的红离,沉默不语。

    阮沅旋即把儿子叫来,质问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料宗瑶微微一笑,承认孩子的确是他的。

    “你疯了?!”阮沅快抓狂了,“你怎么做出这种事来!”

    宗瑶却仍旧微笑,好像这问题一点都不严重:“妈妈,你还在把我当小孩么?我已经十五岁了,父皇十五岁的时候,已经继位了呀。”

    阮沅抑制住颤抖,好半天,她才说:“年龄先不提,可是阿瑶,红离是先太子的人……”

    “这我知道。”宗瑶满不在乎地说,“太子哥哥在的时候,我就喜欢她了,我和红离的事,太子哥哥又不知道。”

    这事儿棘手了,阮沅无法处理,只得告诉了宗恪。

    宗恪听了也很吃惊,他没想到孩子才十五岁,就给他捣鼓出一个孙子来。

    但是后来一想,他又觉得这没什么了。

    “阿沅,你别再把阿瑶当小孩了。”他笑道,“就算是中学生,谈恋爱的也不在少数啊。”

    “可这不是谈恋爱,他们都越轨了!”

    宗恪更笑:“老古板,你这是****思维么?阿瑶既然喜欢那女孩,俩人两情相悦,有了孩子,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反正生米煮成熟饭,我们承认就是,我倒是蛮开心的,可以早早看见皇太孙了。”

    阮沅错愕,她没想到宗恪竟然完全不打算惩罚儿子,但是后来想想,阮沅也只有叹息:她的思维还停留在现代社会里,她还以为宗瑶在上中学呢,在这边,在皇宫里,太子与宫女有了孩子,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数月之后,红离生下一个女孩,孩子很像祖母,容貌极美,稍微长大了一点儿,脾性也和她父亲一样,很会讨好人,宗恪十分喜欢,后来便封她为昭谊郡主。

    朝中渐渐平静下来,南方叛乱早已平定,西北鹄邪王的危害,始终没有成气候,如今国泰民安,储君之事虽然一波三折,最终也定了,看来看去,似乎再没什么好愁的了。

    但就在这表面的平静中,却渐渐生出一种流言来:先太子不是意外死亡,先太子的死,与当今太子有关。

    这流言起初,还只是以一种细微的、不易察觉的状态传播着,后来,流言愈发壮大,竟然传得有模有样,有说先太子死之前就有预感,觉得自己活不久,也有说,其实先太子当日是与太子结伴去的太液池,太子眼看着哥哥落水,等了半柱香的功夫,才跳进去假装施救……

    这谣言,越传越广,终于传入了宗恪的耳朵。

    皇帝大怒,一定要彻查谣言是从哪里出来的,就这么查来查去,最终,目标落在了一个人的身上:赵王世子宗琰。

    原来,先太子与宗琰一向交好,在他死亡之前的一段时间,宗琰常常被传入宫,与先太子密谈。据宗琰所言:先太子对自身的命运,始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悲观和绝望,他觉得自己活不长了,从丧失了父皇对他的宠爱开始,先太子就嗅到了这股死亡的味道。

    “如果未来我死了,那一定不是意外。”先太子这样对赵王世子说,“我的死,必然和燕王有关。”

    然后,说了这话没有五天,宗就死了。

    赵王世子因为得到了死者这样的遗言,心中便存了猜疑,整件事情,他虽然没能目睹,但宗琰不相信燕王的说法。先太子死亡之前,因为日夜思虑担忧,身体变得非常差,骨瘦如柴,因为常年在先太子身边,也曾亲手帮助宫人服侍太子,宗琰知道,太子那段时间,体重轻如薄毯。

    而燕王宗瑶,虽然当时才只十五岁,但个头却很大,膂力过人,强壮勇猛,他的功夫是皇帝亲授。平日的武功比试中,那几个十七岁的宫廷侍卫根本不是燕王的对手。而且宫里谁都知道,宗瑶是会游泳的。

    这样的宗瑶,要说体力衰弱、救不起哥哥,可真是匪夷所思之事。

    但是,传播这样大逆不道的谣言,依然是皇帝无法容忍的,赵王世子很快便被锦衣卫抓了去,然而谁也没料到,经过一夜的严刑拷打,宗琰竟死在了牢中。

    锦衣卫向外公布的死因是畏罪自杀。但实际上,真相没能成功被掩盖:宗琰的尸体惨不忍睹,很明显是用刑过重,拷问之人下手太毒,才最终致人于死地。

    这其中,就不得不谈一谈锦衣卫的问题了,因为在现代社会发生了某种意外,姜啸之没能再回到这边来,他原先的职务也就产生了空缺。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人选,宗恪一直举棋不定,在这种时候,太子就主动请缨,要求来管理这个机构。他说反正每天都闲着,没事情干,爸爸最好给他派点活儿,自己也好锻炼锻炼。锦衣卫是跟在皇帝身边的军队,别人信不过,宗恪难道连自己的儿子都信不过么?而且他可以从这儿入手,慢慢了解朝政,熟悉官场运作,这些事情,光是坐在书斋里读书,是不可能学得会的。

    孩子这么说,宗恪也就答应了,但阮沅却不同意。

    本来这是阮沅十分不情愿的事,就算完全不了解里头的内幕,光是看电视电影,她也知道锦衣卫、镇抚司这些机构,是多么黑暗的地方。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变成一个特务头子。

    宗恪对此却不以为然。

    他说,宗瑶往后是要坐他这个位置的,皇宫不是无忧宫,难道要让孩子一直呆在人性的光明面,从来不去接触黑暗的东西么?那往后登基了,他又要如何处理朝中事务?难道人性的黑暗,是他不想看,就可以不去看的么?

    就算是免疫,也得先打一针。

    所以最终,宗恪答应了太子的要求,将锦衣卫交给了太子。

    然后,换了新领袖的锦衣卫,所办理的第一桩案子,就是“赵王世子诽谤先太子及太子案”。

    再然后……

    赵王举兵谋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一年间,如果用“风云变幻”这四个字来形容,恐怕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举兵的是被派在西北的赵王宗恒因为和弟弟日渐不睦,宗恪早早就把他赶出了京畿宗恒痛惜儿子无辜被杀,也感觉到朝廷对自己的打压,他最终决定,举兵反抗。

    赵王举兵,随之而来的是他的旧部响应,井遥、连翼……这几个宗恪曾经的左膀右臂,也跟着加入了反叛的队伍。他们无法忍受皇帝的猜忌,这几年,就因为曾经是“先******人”,宗瑶在皇帝身边,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有关他们的恶语。

    赵王起兵,矛头直指皇后和太子,檄文措辞非常难听,将阮沅和宗瑶骂得体无完肤,说阮沅“以色事君,无德无才”,品行恶劣,又说太子“近狎邪僻,秽乱宫闱,残害忠良”,行事直如野兽。

    檄文阮沅没有看见,消息到的时候,宗恪让她退下了。但是站在屋外,隐约听着屋里人念着那檄文,阮沅捕捉到了里面的字句,只觉得额上都是冷汗!

    ……她听见了茶碗砸在地上的声音。

    屋子里,在长久的寂静之后,终于又传出了宗恪的声音:“好吧,既然他要做捍卫天理的忠良,那朕便让他死得其所!”

    宗恪的声音听起来既冰冷,又残酷,阮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望着屋子里的那男人,昏暗摇曳的烛光下,宗恪的脸颊惨白如纸,黑如深夜的眼睛,闪烁着残暴无比的亮光,那样子,就仿佛是被伤了身体最脆弱部分的兽,不加掩饰的切齿憎恨,让他的脸几乎扭曲变了形!

    那是阮沅从来就没有在这张脸上见到过的神情,她呆呆站在屋外,想喊,但是嗓子里,却一丁点儿声音都发不出来。

    巨大的恐怖感从阮沅的内心一点点蔓延开来……

    那不是她认识的宗恪

    那是个残酷无情的帝王。

    战乱持续了一年。

    这一年之间,阮沅呆在后宫里,对外面的战事并不清楚,只是偶尔听见宫人说,逆王(就是宗恒)又攻下了哪个州县,王师与之交战甚为辛苦,或者王师又剿灭了多少人,擒获了逆王身边的亲信部将……

    阮沅,只好以默然无声的态度,来面对这一切。

    曾经,她与这些人是那么亲密,甚至精心为他们每个人采办礼物,曾经他们都是有说有笑的伙伴,早年彼此真诚无间。

    但事到如今她所听见的,却是死亡名单上,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

    如果连她都是如此,那么宗恪心中,又会是什么滋味呢?

    那晚,她陪着心绪不宁的宗恪进晚餐,饭刚刚吃到一半,有人就进来通报紧急的战事。宗恪一向是以政务为重,只要有战事来报,无论是吃饭还是沐浴,都不会让通报者久侯。所以,尽管皇后在旁边,宗恪也没有叫她回避,只让人迅速进殿来。

    使者是从前线归来的,只见他风尘仆仆,身上、脸上还有干了的点点血迹。他的手中,拿着一个方方的木盒。

    看着那木盒,阮沅毫无缘故的,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陛下,青州鬼门一役,萧铮将军歼灭逆王兵力十五万,逆王在败逃途中被俘,自尽而亡。”使者说,“这盒中,便是逆王的首级。”

    黑暗空旷的殿上,刮过一阵冰冷的狂风!

    阮沅坐在宗恪身边,她觉得浑身都僵硬了!然后,她就听见宗恪机械的声音:“……打开它。”

    木盒被打开,里面,是一颗血淋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