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生香-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宗恪回去了,好在家中资金充足,再有季兴德以及陈炜父母的照顾,阮沅的生活是不愁的。慢慢的,她也习惯了这样的日夜,不再自怨自艾,想到宗恪临走时的嘱托,于是阮沅就把全副精力放在儿子身上,教他念书认字,陪他游戏。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五官眉眼越来越像宗恪,她的心中又安慰又伤感。
三年之后,宗恪回来了。
南方的战事结束了,王师大获全胜,楚、皖一带的叛乱被平定,他这个亲征的皇帝,带着凯旋的六军,回到了华胤。
回宫的第一天,宗恪就迫不及待地穿越到现代来,他太想见自己的妻儿了。
虽然宗恪在电话里通知了阮沅,虽然阮沅也和儿子说“爸爸回来了”。可是,当宗恪打开门,走进屋子的时候,他还是呆住了。
六岁的宗瑶,站在沙发旁边,怯生生地望着他,竟一步也不肯往前走!
阮沅在旁边都快哭了,她推了推儿子,说:“阿瑶,爸爸回来了!快去呀!去叫爸爸啊!”
岂料宗瑶一扭头,几步躲到妈妈身后:“不是的!他不是爸爸!”
这一句话,像一道霹雳,砍中了原本满怀欣喜的宗恪!
阮沅哭出来了,她抱住儿子,说:“他真的是爸爸呀!阿瑶,你不是每天晚上都想着爸爸,想爸爸回来么?”
男孩疑惑地看看妈妈,又转过头来,看看门口面色惨白的男人:“……可是,他有胡子,爸爸没有胡子。”
这下,夫妻俩再忍不住,都又哭又笑起来。
宗恪快步上前,一把抱起儿子来!
“阿瑶,真的不认识爸爸了?”他颤声问,“真没想起来么?”
男孩被他抱着,又仔细瞧了他半晌,终于大叫起来:“爸爸!是爸爸!爸爸你为什么要长胡子?!”
宗恪忍住泪,笑嘻嘻地说:“爸爸老了,所以就会长胡子。”
宗瑶盯着他,看了半天,摇摇头:“爸爸没有老。是我长大了。”
说完,男孩抱住宗恪,使劲亲了他一下。
他这句话,再加上这个吻,把宗恪的心,整个儿变成了软软的一团蜜糖。
就是从那天起,宗恪下定决心,从此以后,无论如何,他再也不丢下儿子、独自回延朝了。
他要一直把孩子放在身边。
短短几个月不见,孩子就长大成六岁了,这让宗恪十分遗憾,曾经他是希望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他这个父亲陪在身边,宗那时候他没有好好看护,落下了终生的遗憾,所以宗恪再不想有任何细微的憾事,发生在宗瑶身上。
然而他却偏偏在孩子最重要的阶段,离开他整整三年,宗瑶那声“他不是爸爸”,简直像一枚钢针,狠狠扎在宗恪心上。
他不怪儿子没认出自己,他怪自己,怪自己为了江山社稷,不管不顾丢下阮沅娘俩这么久。就因为这,宗恪心中的愧意更深,自此之后,他对宗瑶更是百依百顺,不愿有丝毫拂其意。等到孩子上了学,他几乎天天去接送,每天下班后,他也抽出时间,尽可能的和孩子呆在一起,宗恪那样子,就好像要补偿之前三年离去的时光。
为了这次回国去打这一场仗,宗恪的心思有了些改变。因为他这趟回宫,见到残疾的太子,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个儿子孤零零呆在华胤。想到宗瑶,再想想宗,宗恪心里真不是滋味!他觉得两个孩子他哪个都对不起,他这个当父亲的,真是太不称职了。
有没有什么万全之法,让他把两个孩子都放在手心里、再不分离呢?
万全之法,是在战争结束、宗恪回到阮沅身边的第三年找到的。
因为自己当初行医时太过草率,导致皇帝身中蛊毒无法医治,崔玖始终心有愧疚,在接下来的时间,她一直在和崔家的医生们研究解决之道,她希望,不杀死阮沅,甚至不用宗恪离开阮沅,就有办法为宗恪解毒。
功夫不负有心人,办法终于被她找到了,这个消息被送到华胤京城,宗恒第一时间到了现代社会,将此事告诉了宗恪。
于是,一个难题摆在了宗恪夫妇面前:是回宫去接受治疗,还是拒绝治疗,继续呆在现代社会。
宗恪很有些犹豫,他不是不想治好自己的蛊毒,但是一旦治好蛊毒,那他和阮沅也就没有理由再留在现代社会了,朝中意见,一定是希望他们带着孩子回宫,继续他的帝王生涯。
可是那样一来,最开始说好的“决不带宗瑶回那边世界”的想法,就被推翻了。
最终,阮沅劝服了宗恪,让他回华胤接受治疗。
她的立场由不得她不这么做,她在现代社会已经得到了一切:丈夫,还有可爱的儿子。但那边却是一个国家失去了主人,一个站不起来的少年失去了父亲。
强烈的道德感,让阮沅不得不屈服,违背了自己的本心。
宗恪回到宫里,崔玖的后续治疗十分成功,她用特殊的药物压抑住蛊毒的发作,这样一来,即便阮沅回到宫里,站在宗恪面前,他也不会再感到头疼了。
而这么做的代价,只是每个月宗恪都需要按时服用相同的药物,仅此而已。
半年后,阮沅和宗恪结束了现实世界的所有事务,卖掉了房子,辞掉了工作,带着宗瑶,回到了华胤皇宫。
动身之前,宗恪将事情来龙去脉,一一向儿子说明了,他原本以为,孩子会不相信这些,会笑话他在编故事,但让宗恪大感意外的是,当他说的时候,宗瑶听得格外仔细认真,他没有笑,也没有表现出惊奇,或者说“这怎么可能呢!”这之类的话,孩子的那种平静姿态,倒像是父亲向他讲解电器的说明书,就好像,他早料到,事情本来就该如此。
到最后,宗恪对他说,本来不想告诉他这些,本来,他们也不打算回去,但是眼下,他们已经不能再留在这边了。
“这没什么不好。”宗瑶安慰父亲道,“咱们本来就不是这儿的人,妈妈教我念的诗里,都会说‘低头思故乡’,咱们回家去,是理所当然的事。”
小小的孩子,讲话竟然如此成熟,宗恪听见儿子这么说,也不由暗自感慨他的懂事。
十岁的男孩,第一次跟随父母进行穿越,当他第一次站在以往只有电视里才看见过的宏大宫殿前,他说了一句让父母都感觉十分诧异的话。
“和我想的一样。”男孩笑了笑,扭过脸来,望着宗恪,“父皇早该把儿臣带过来的。”
宗恪和阮沅面面相觑!
虽然在家里,阮沅教导过宗瑶,说,等过去以后,不可以再叫“爸爸”,那样人家听了都会不高兴,得叫“父皇”,自己呢,也不可以说“我”,在别人面前,得自称“儿臣”。
本来这一套玩意儿,阮沅和宗恪是当着玩笑一样,教给宗瑶的,宗恪还开玩笑说,得让阮沅看住了宗瑶,不然万一哪天上朝的时候,孩子不管不顾冲到御座上,抱着宗恪大叫“爸爸我要听故事!”……那可就闹了大笑话了。
他们说归说,其实并不担心真会发生这种笑话,因为宗瑶虽然顽皮,在宗恪面前却一向乖巧伶俐,最擅长揣摩父亲的心事,然后把父亲哄得很高兴。
然而宗瑶竟乖巧到这个程度,刚过来第一天就改了口,变得比宗还要恭敬有礼,这就是宗恪夫妇始料未及的了。
一个月后,宗瑶被封为“燕王”,十岁的孩子从此,便成了大延朝的小王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恪带着宗瑶回到华胤的那一年,太子宗才十五岁,因为一直病弱,看起来和十二三岁的孩子差不多。而宗瑶则长得又高又壮,比同龄的孩子更显大,所以兄弟俩在一起,差别非常小。为此,宗瑶很喜欢和这个小哥哥一块儿玩,他喊宗叫“太子哥哥”,还把自己带来的所有玩具,都拿给“太子哥哥”看。
然而宗对宗瑶却不太热情,甚至偶尔,还会显出几分恐惧的神色,就像小动物本能感觉到危险,要往后退缩。
后来宗瑶对母亲哭诉,太子哥哥不喜欢自己,不和自己玩,也不爱搭理自己。阮沅心里就有点别扭了。她怀疑,是宗身边的宫人在太子耳边嚼舌根,说“燕王”回宫,对太子的地位有威胁,所以太子才会疏远她的儿子。
但是这些话,阮沅不会说给任何人听,更不会去告诉丈夫,她只好温和的对儿子说,哥哥腿不方便,不像他能跑能跳,每天围着父皇转,所以看着他,再比比自己,就会产生距离感。
宗瑶听了半天,似懂非懂,他忽然说:“妈妈,你是说,他嫉妒我?”
这句话,说得阮沅心中感慨,孩子太灵敏了,一下子逮住了问题的核心。
“别这么说。”她柔声说,“既然太子哥哥不爱搭理你,那你也别去惹他了,不然爸爸会不高兴,妈妈也会为难。”
“嗯!妈妈是皇后,所以太子哥哥也是妈妈的孩子。”宗瑶说,“我也得对太子哥哥好才行,不然那些白胡子老头们,要生妈妈的气。”
阮沅扑哧笑起来,这孩子,脑子里想的事儿,还真是和大人一样。
那时候,阮沅已经被宗恪册立为后,宗恪在那边和她夫妻相称那么多年了,回来华胤,自然不可能让任何人凌驾于她,这原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宫内宫外,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尽管蛊毒已经被压制住,但是宗恪对阮沅的心却没有改变,封后的事也是他和阮沅做的商量,他说现在孩子都跟着过来了,又何必非要与既定的制度作对呢?如果不给阮沅一个合适的身份,阿瑶往后的人生路也会受影响。
阮沅也明白,俩人的感情不是给什么封号就能改变的。在一起这么久,宗恪比信任任何人都更信任她。他仍旧像从前那样爱她,就算回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