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途-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咋咋呼呼有什么事?”马秀英倒没生气,她知道逊影是去找朱门收集消息,这样急迫的模样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吴夫人很有眼色,伶俐地站起身,“夫人先休息,妾身告退。”
马秀英看李儿和杨云花还不想走,含笑说道:“既然是好消息,说出来大家都听听,也一起乐呵乐呵。”她知道逊影有分寸,明白哪些话能当众说,哪些话只能私下说。
“老爷要进攻集庆了。”逊影回过神来,小嘴翻得像个说书先生,“老爷回到鸠州大怒,怒斥左君弼竟然敢偷袭楼船害夫人动了胎气,当即命令所有水师连夜出动,一举攻下左君弼在湖口的老巢,不光逮住了左君弼,还擒获了上次企图攻打和州的陈野先。这两人眼看打不过我军都率部投降,但是老爷恨死左君弼,依然砍了他的头,只同意接受陈野先的投降。如今那陈野先主动要求做先锋,亲自领军攻打集庆呢……”
吴夫人一急,抓住她的手,“逊影姑娘,我家老爷怎么样了?”
逊影笑道:“吴夫人请放心,吴大人是文官,最多动动笔杆子,我家老爷不会派他去打仗的。”
“那就好,那就好。”吴夫人松开手,不好意思地笑笑,可那心思早飞走了。
其实何止是她担心吴良,马秀英和李儿同样担心朱元璋。这打仗可不是动动嘴皮子,稍不注意就会死人的,做妻子的哪个不牵挂自己丈夫?马秀英对吴夫人有好感,反而觉得她这点小心思坦率又可爱,倒是个性情中人。
逊影继续说道:“还有好消息,听说湖广平章阿鲁辉原本率领苗兵驻守扬州,与集庆倚角相守,然而苗兵反叛杀了阿鲁辉,如今集庆已是外援断绝,看来老天爷都在帮老爷呢。夫人,等您把身体养好,就能和老爷在集庆相会了。”
马秀英大喜过望,战事越顺利,朱元璋就越少一分危险。她先前还有些担心那些苗人蛮横不好对付,谁知天助朱元璋,帮他解除掉侧背之忧。
吴夫人和李儿也喜笑颜开,连声恭贺。
不过李儿忍不住多瞟了逊影几眼,心中惊疑不定,逊影只是个丫鬟,居然知晓这么多军机密报,看来马秀英身边的人都不简单啊。自从,她愈发小心谨慎,丝毫不在外人面前透露半点真实想法,连她屋里的丫鬟红豆、蚕妞都被蒙在鼓里。
杨云花在马秀英面前一向直来直往,噘着嘴埋怨,“夫人,要不是因为你,这次我都能上在战场了。你快把身体养好,我们早日去集庆。”
“是,是,我的杨将军,耽误你杀敌了。”马秀英对这个一根筋的丫头毫无办法,她怀疑杨云花的脑袋里除了上战场就是杀敌,难怪费聚追得那么辛苦,到现在都没有搞定杨云花。
吴夫人眼睛睁得大大的,很是惊奇地看着这一幕。她想象中的马秀英应该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谁知接触下来竟是如此平易近人。心中的忐忑不安渐渐消失,在后来照顾马秀英的日子里再无拘束,倒成了一对好朋友。
卧床安胎是一种非常枯燥的生活,然而为了腹中的小宝宝,再难受马秀英都得忍着。她喜欢看书,逊影却以孕妇看书会伤眼睛为由剥夺了这项权利;她嗜吃辛辣食物,逊影同样以对孕妇对胎儿都不好的理由全部换成了清淡食物;她想要帮朱元璋分析战局,逊影直接以不能操劳为由拒绝汇报军情……
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马秀英无数次想抗议,总是在面对逊影那双关切的眼睛时败下阵来。罢了,罢了,再忍上一两个月,等孩子出世就自由了。
然而谁也没意料到,就在马秀英安心留在河头堡养病的期间,朱元璋那边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郭天叙死了。
原来陈野先此人并不是真心实意投降红巾军,被朱元璋抓获为了活命只好曲意应付,假意投靠。
郭天叙跟他父亲郭子兴一样气量狭小,一直记恨陈野先攻打滁州的事情。若不是陈野先逼困滁州,他也不会求助朱元璋,以致大权旁落。他听说陈野先居然也投靠了朱元璋,就以都元帅的身份在军营中百般羞辱、打压陈野先。
陈野先本就不愿投降,再被郭天叙欺压,一怒之下,决定反水,当夜就派心腹与退守集庆的元将福寿暗中合谋一起对付攻城的红巾军。确定了里应外合的计划,陈野先就假惺惺地对朱元璋提出愿意戴罪立功,求做攻城先锋。
众人皆信以为真,哪里知道此人已经包藏祸心。
郭天叙也是活该短命,他对陈野先要做攻城先锋一事很不满意。集庆可是富得流油的地方,如果陈野先的部将先冲进去收刮一番,轮到他的人进去可能就只剩残汤剩饭了。加上元军一退再退不敢正面作战,让他以为元军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于是他不顾属下劝阻非要带领一支部队做先锋军。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好,可他怎么也想不到正是他的贪婪、自大将他送上了黄泉路。
张天佑曾经劝道:“听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已经下令死守集庆,想必城墙防守十分严密,攻城虽然能立大功,但也有很大的危险。你还是不要亲自冒险,就在后面坐镇指挥让别人去吧。”
朱元璋和其他将领也劝了几句,红巾军如今将领众多,哪里需要他这个都元帅亲自出战。
郭天叙不肯接受这些劝告,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将领劝他是眼红他能第一个冲进集庆大肆收刮钱财;认为朱元璋劝他是害怕他立下大功重新在军中树立威信;认为张天佑已经背叛了他成为朱元璋的说客;甚至连大张氏的劝阻担忧都听不进去,执意要亲自出马。
而陈野先已和福寿商量好要共同对付红巾军,同样不愿意放弃做先锋的机会。
两人嘴上说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实则各怀鬼胎,为先锋一职争得面红耳赤。
朱元璋见两人争执不下,索性让他们各率一支军队同时攻城。郭天叙率部自官塘进攻集庆东门,陈野先率部自板桥进攻集庆南门。
郭天叙不知他的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还一个劲地催促部下一定要抢在陈野先的前面冲进集庆城。
岂料陈野先并没有进攻南门,而是兜了一个圈紧跟在他的后面。
当郭天叙率部来到东门城下,收到信号的福寿立刻领兵迎战,陈野先也从后面趁机发动攻势,与守城元军来了个前后包抄把郭天叙的部队杀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张氏怒闹军营
郭天叙不知陈野先已经叛变,只以为中了元军埋伏,见势不妙,在亲兵的掩护下慌忙逃走,谁知和后面的陈野先迎头碰上,他还欣喜若狂地大叫陈野先快来救援。
陈野先狞笑着冲到他跟前,趁他不备,一剑将刺他个透心凉,狠狠骂道:“叫你在老子面前耍横,来啊,来咬我啊!”
郭天叙怒目圆睁,至死都不能瞑目。男儿马革裹尸悉数平常,但这种死法太过窝囊。他还没有打败朱元璋,还没有得到马秀英,还没有为郭家留下后代……
陈野先才不管郭天叙有多么愤恨,挥剑砍下他的首级,拎在手上得意忘形,正要高喊,突然两支尖利的枪头同时从其胸口和腹部刺入,竟是护送郭天叙逃亡的两个亲兵不顾生死也要为主帅报仇。他们身负无数箭镞,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投出手中长枪后就摔落马下。
这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陈野先杀了毫无防备的郭天叙,又毫无防备地被郭天叙的亲兵杀死。混乱中谁也顾不上对方将领的尸首,直到红巾军溃逃,元军打扫战场,才发现郭天叙和陈野先的尸体早就被践踏得不成|人样。
消息传回来,众人大惊,谁也想不到陈野先竟然是诈降,更想不到郭天叙居然中计被他杀害。
朱元璋愣了愣,当场失声痛哭,悔恨自己识人不慧,把陈野先这种卑鄙小人收进军队;悔恨没有拦住郭天叙的出征,无颜愧对九泉下的郭子兴啊……
众将也唏嘘不已,朱元璋这派的将领立刻抓住机会纷纷言道:“都元帅不幸阵亡,鉴于目前攻城之际,只有恳请朱元帅暂时统领大军主持大局,攻下集庆为都元帅报仇!
“为都元帅报仇!”愤怒的朱元璋领军再次攻打集庆,无论是朱元璋的将士还是原本跟着郭天叙的将士都同仇敌忾,经过一番血战,守集庆的元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退至凤凰台被杀,元帅康茂才和军民五十余万归降,陈野先的侄子陈兆先带领陈野先剩余的部众与蛮子海牙的元军仓皇撤退,一直退到几十里外的方山。
攻下集庆本是一件大喜事,可是因为郭天叙的阵亡,朱元璋自责不已,命令军营挂白幡,将士穿麻衣,厚葬郭天叙,这番声势简直比郭子兴去世办的丧礼还浩大。
所有人都觉得朱元璋真是有情有义,郭天叙曾经不择手段地陷害他,他还能为郭天叙做到这一步实在不容易。
张天佑冷眼旁观,郭天叙和朱元璋的私人恩怨他了解得最清楚,他不相信朱元璋能够做到如此豁达,他甚至怀疑这一切都是朱元璋的阴谋。说不定朱元璋早就洞悉陈野先只是诈降,故意借刀杀人将郭天叙整死,以达到最终完全掌握郭子兴留下的这支军队的目的。但是他没有证据,所有人都知道是郭天叙自己要争做先锋官,如果换成别的将领还会发生这样的事吗?
想到这里,他脊背发寒,幸亏他当时留了个心眼,找借口拒绝了这次出征,若是当初他和郭天叙一样贪功冒进,说不定现在早成了刀下亡魂。不管其中有没有阴谋,只能说,时也,命也!
事已至此,他失魂落魄地赶回郭府禀告大张氏。
大张氏初闻噩耗,几欲昏死,她问明原因,马上就想到了和张天佑一样的猜测,脸色突变,衣服也没换,披头散发冲向军营,一路嚎哭,“都是朱元璋那贼子害了我儿!朱元璋你给我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