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第7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跃着他的身影。若是没有他在最初的推动,朝廷甚至根本就不会有此举,而察哈尔部,也会彻底的归顺建奴!
而没有在大草滩上他力主奇袭,杀光了建奴使者,也不会这么顺利的就把察哈尔部给争取过来。
董策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个事情,他起码占了一半的功劳!
这也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以来,做的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大事!因为这件大事,甚至可以改变大明和建奴之间的力量对比,进一步改变战局,乃至于改变大明最终的命运!
董策此时心情激荡,豪情万分,有一种扭转历史大势的成就感。
第881章 **九 不去
浩荡的历史车轮汹涌碾来,根本无可抵挡,但董策在那车轮即将落下的地方,垫了一个小小的石子儿,那车轮碾上去之后,便稍稍改变了一下前进的方向。有可能只是改变了一个极小的角度,但当车轮再往前行驶上千万里,这一点小小的角度,就能造成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刘若宰的话打断了他的遐想:“其实,一共来了两封文书。”
刘若宰瞧着董策道:“那一封文书里面,叮嘱了本官一些事情,其中有和你们这些军兵相关的。”
董策赶紧认真听。
“朝廷的意思,你们这些跟着本官去过大草滩的军兵,本官只能带上一小部分去往京城,而且就算是到了京城,也不能进城,只能在城外驻扎。”刘若宰道:“之前在大草滩上那一晚,你们打得很漂亮,这一点,是朝廷也夸赞了的,但咱们现在和察哈尔部的关系不大一样了,如播州例,察哈尔部已经归顺了咱们大明,若是再有大批军兵护送察哈尔部贵人入城,就有点儿夸耀军威的意思了,察哈尔部那些贵人的脸上,须不好看。”
“所以只带上路上护卫的,其它就不用了。”
刘若宰瞧着董策道:“你去不去?”
董策听完一怔,他沉吟片刻,道:“属下要不就不去了吧!”
刘若宰听完,很是赞许的一笑:“你想的,和本官想的一样。”
董策不去的理由很简单:没好处。
若是他去京城,可能就两个目的。
第一,结交一些权贵,最重要的是去拜访一些兵部武选清吏司的官员。因为兵部武选清吏司是管着天下武将升迁调度的,把他们给打点好了,那么以后仕途就会走的顺遂许多。董策虽然有刘若宰这个靠山,但毕竟不可能事事都靠刘若宰,而是也要建立自己的关系网。而且刘若宰此人,太过方正了一些,有时候董策想求他办事儿都不敢开口。因为不用开口他就知道,刘若宰是肯定不会答应的。所以,另外再认识一些人,就很有必要了,不比事事都靠着刘若宰。
第二个目的就要大一些,他想着,看看能不能被崇祯皇帝召见一次。以他对崇祯皇帝性子的了解,有五成的把握能够在见到皇帝之后引起他的注意力,得到皇帝的看重和赏识。而在这个时代,在大明朝的地盘上,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那基本上就注定是会平步青云了。五成的把握不算高,但相对于这件大事来说,已经是很高了。别说五成,有两成把握董策都敢冒险。
毕竟,如果这事儿成了,那回报实在是太大了。而就算没成,也没有太严重的后果。毕竟自己刚刚随着刘若宰立下大功,皇帝就算是再怎么样,也没有屠戮功臣的道理。
但是现在,这两个目的基本上一个都达不到了。
按照刘若宰说的,这一次摆明了皇帝和朝廷就是不愿意让在收服察哈尔部起了绝大作用的这些军兵将官露脸,只能去那么点儿人做个样子,而且去了之后还不能进城。
那还有个什么意思?
都不能进城,那皇帝召见是不用想了,至于打点关系——人家中枢摆明了就不想看到你们了,你们还要凑上去,这不是自讨没趣儿么?只怕去拜访谁都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
董策心下只是略一权衡,便下了决定。
去了没有额外的好处,不去的话,自己应得的好处也不会少,那就不去了吧。而且若是去京城的话,平白更多了几千里地的来回奔波,不知道要耽搁多少事情。
而且董策的磐石堡正是刚刚走上正轨,蓬勃发展的时候,他不亲自在那里坐镇,总觉得心里很不安稳。离开这些日子,时刻都在牵挂着。
也不知道有多少丁口多少百姓多少军兵了,也不知道当初离开的时候给他们定下的目标达成了没有?打造了多少鲁密铳了?新开了多少良田耕地?
这些,都是他时常想的。
若是再去京城一趟,只怕就得崇祯九年才能回到磐石堡了。
离开这么久可不行。
更何况,心里牵挂的,还有磐石堡里的人。
刘若宰笑道:“只怕大伙儿都是想去京城的,如你这般想的,怕是只有你一个。说起来,你既然不去京城,便是把名额让给了他们,那待会儿本官送你个好处,谁也不能说什么。”
董策赶紧道谢,心中暗道,还是刘若宰老谋深算,利用这么个机会都能寻到由头儿给自己人多些好处。
不过得好处的是他,他自然不可能有意见。
至于是什么好处,董策也没问,反正既然是刘若宰口中的好处,那肯定就不少。
又说了几句,董策便即告辞。
约莫半个时辰后,有人前来传话,白巡抚及兵备道刘大人召集大伙儿在正厅议事,董策不慌不忙的起身过去。
等他到的时候,大伙儿都已经到了,他们还都不知道消息,一个个都窃窃私语,猜测着被招来的目的。
不多一会儿,白贻清和刘若宰两人一起过来,相让一番,还是白贻清坐了首位,毕竟现在刘若宰的官职还在他之下。
白贻清扫了一眼,缓缓道:“朝廷的旨意下来了。”
这一句话,让大伙儿都是心里一紧,赶紧竖直了耳朵听,连腰板都停止了些。他们心下都有些忐忑,不知道朝廷是怎么个看法。
白贻清顿了顿,吊了吊大伙儿的胃口,这才笑道:“陛下很是欢喜,还夸奖了咱们大伙儿一番,这次立下大功,人人都有封赏!”
此言一出,正厅中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大伙儿都是喜形于色。
对于他们而言,来自于京城的夸赞和皇帝的喜悦,似乎有点儿太遥远了,最实在的,还是真真正正的利益。既然有封赏,那就是大好事,就该值得高兴!
而后,刘若宰宣布了另外一些事情。
第一,是朝廷催促让察哈尔部的贵人们尽快去京城朝觐。所以还得尽快走一趟察哈尔部,给那边儿的贵人们传达朝廷的这个意思。第二则是,可以有一部分军队护送几位大人和察哈尔部的贵人们去京城。
第一件事儿还则罢了,一听第二件事,在场这些武将们,有一个算一个,眼睛都有些发红,鼻息都粗重了。
第882章 九零零 九千两银子
老天爷,这可是去京城啊!
何等的荣耀!
当然,董策不在其中。别人都想去,但唯独没有他。
“谁想去谁不想去,都说说吧!”刘若宰笑道:“这一次大伙儿都有功劳,任何一个都不能慢待了。”
他点了点甘肃总兵刘大器:“刘总兵,你先说吧!”
刘大器哈哈一笑:“俺老刘是个实诚人,有啥说啥,我当然是想去的。”
刘若宰淡淡道:“这是真性情。”
而后他一个个点下去,结果没一个说不去的,都想去京城走一遭。
最后才到董策,他笑道:“大伙儿都想去,我就不跟大伙儿抢了。”
此言一出,众人瞧着他眼神都有些奇怪,不知道他为何这么说。不过无论如何,他终归是说了不去了,在场的武将神色都有些放松。因为在他们看来,董策和刘若宰关系好,此次立的功劳也大,毫无疑问是极为强劲的一个对手。而此次他说不去了,那自己能去的几率就很大了。
最后又商议了好一阵儿,才算是定了下来:既然都想去,那就都去吧,一共三百人护卫,也就是三百个名额。三百个名额,按照各自势力的大小,手下的多少,官职的高低进行瓜分。
刘大器官职最高,手下人最多,因此分的名额也最多,足足分了一百五十个名额,而种大梁则是分了一百个,总不成去的都是甘肃镇的人,刘若宰手下的人总也要去,所以,田实也得了五十个名额。
田实看了一眼董策,眼中有些说不出来的味道,有感激,也有猜疑。
他很清楚自己和刘若宰的关系是远远比不过董策和刘若宰的关系亲厚的,如果董策要去,那肯定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自己能去成,还要多亏了董策不去。在这件事儿上,他是感激董策的。问题是,董策为什么不去?
他在猜测着,董策是不是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没办法,他心里对董策实在是太过戒备,太过忌惮。
而接下来,董策也知道了刘若宰方才跟他说的好处是什么。
等着大伙儿把名额瓜分完之后,刘若宰又笑道:“那这事儿,就定下来了,还有一桩事。此次差事办得好,你们出力不少,朝廷有命令,所有参战的士卒,都有银钱拿。从京城往甘肃,数千里之遥,银钱运输不易,再者,若是现从京城调拨,时间也来不及了。是以,先由甘肃府库支银两万五千两,分发诸军,之后户部自会补给甘肃这边。”
“两万五千两银子?”
此言一出,大厅之中又是哗然,将官们互相看看,都是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激动。若是说护卫着大人和察哈尔部的贵人们去京城乃是莫大的荣耀,那么赏银就是实实在在就在眼前的好处了。
其实,朝廷说的原话,乃是发下去三万两银子,但在大明朝这个世道,下来的军饷,哪里有如数到达下面军兵手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