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379章

崇祯七年-第379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而且,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而恰恰相反的是,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

    今年一冬就下了一次雪,还不怎么大,算起来去年下半年,就是一场雪一场雨而已,眼瞅着今年又是一个大旱之年。蝗虫肆虐,吃光了幼苗,百姓没了指望,去年剩下的粮食也吃光了,干等着只能饿死,于是又要逃荒、

    现下正月十五都过了,距离春季还有还有不长的时间,董策估摸着,再过一段时间,理当就有流民前来投奔了。

    到时候多了人手,一切就都好说了,现在磐石堡的问题,说白了还是人口太少,于是各方面都捉襟见肘。

    不过到了那时候,粮食消耗肯定又是很大,还得早作准备才是。

    第二日一大早,董策便是醒了,看看窗外,还是一片麻黑。走了塞外那一趟消耗颇大,董策回来之后也是没怎么忙,便在家养着身子。他虽说还很年轻,身强体壮,精力充沛,却是很注意对自己身体的保护,毕竟前世就是因为不注意身体,经常熬夜通宵,又是纵欲无度,害的后来身子骨明显的就虚弱了。

    昨夜和红袖温存一番便是睡下了,这一大早醒来,神清气爽,浑身满满的都是精力。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红袖,红袖在床靠外侧睡着,这会儿睡得正想,脸色有些发红,小嘴儿微微的翘起来,脸上似乎还挂着满足的笑,一头青丝披散下来,显得分外的迷人。董策半坐起身来笑眯眯的看着,一想到这个温柔娴雅如水一般的女子是自己的枕边人,心下便是一阵满足。

    难怪人说看美人儿有两个时候最佳,一是烛边灯下,二则是清晨将醒未醒之时,那股迷离风韵,格外诱人。

    董策看了一会儿,给她掖了掖被子,便欲起身。好似是感受到了他的目光,红袖长长的睫毛扑扇了两下,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迷迷糊糊道:“相公,你醒了?”

    说着便是要挣扎着起来。

    董策赶紧把她摁下:“无妨,你接着睡吧,我自己穿衣便是。昨晚上你也累得够呛,便好生歇息歇息。”

    一听这个,红袖便是脸一红,昨夜他给董策折腾的够呛,哀叫连连,告饶不止,最后实在是承受不住,手口并用方才让董策爽利了,确实是受了不少累。

    感受到董策的细心和疼爱,红袖嘴角微微一勾,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眯眯道:“那妾便寻个人来伺候夫君。”

    “寻谁来?大丫二丫么?”董策好笑道:“可别,还不如我自己穿呢,他们粗手笨脚的,我也是给捏的疼。”

    “可不是她俩,是以后老爷您的贴身丫鬟。”

    红袖咕咕一笑,贴身这两个字咬的格外清晰,她声音微微拔高了一点儿:“柳氏,进来吧!”

    “柳氏?”董策不由得一怔,怎地是她?

    只听到外面窗下传来一个细细的声音:“是。”

    然后便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细细的脚步声,然后吱呀一声响,那是东厅的门被打开了。脚步声就更大了些,东厅里亮起了一阵烛光,光亮在接近,很快,卧房的东门也被打开,一个窈窕的身影举着烛台走了进来。

    内宅的各房各屋都是砖墙瓦顶,朝中庭一面开窗采光。一共是五间正房分为两套,靠西的一边儿是三间的,靠东的是两间。西边儿的两间正屋中间夹着一个正厅。最西边那一间正房是乔氏的住处,而董策夫妇则是住在西边儿靠外的那件卧房里面,算起来,是这五间正房最中间的位置。自从搬进来之后,由于和乔氏的卧房只隔着一个客厅,而董策和红袖又是起得早,外加考虑上老人家觉轻的因素,董策又把从东往西数第二间改成了一个客厅,便是东厅。东厅门朝南,卧室则是开着俩门儿,一个西门一个东门,东门连通着东厅。平素董策二人若是起来,走的都是这个门。那窈窕身影竟赫然是杨柳氏,她那日来的时候身上补丁累累的脏衣服早就已经给扔了,现在穿着的是一件儿青缎子袄,材质倒也不算是很名贵,但对于杨柳氏来说却是这辈子穿过的最好的一件衣服。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四三六 长河口

    前日红袖把这衣服给她的时候,欢喜的不得了,穿在身上胳膊腿儿都不敢动了,好似是怕把这衣服给扯破了,惹得大丫二丫对她好一阵笑话…

    她脸色有些发白,显然是冻得,看样子竟是已型的晋北的河流,水量大,水道深,岸边距离河底足有一丈多,河岸陡峭宛如刀削一般。看样子这河流已经干涸了不短时间了,里面生满了杂草。

    靠着干涸的河道西岸,隐约有一条临河的官道,婉转向北而去。说是官道,不过是土路而已,大约只有一丈来宽,而且上面坑坑洼洼的,也是高低不平。只是和周围的荒凉杂草丛生相比,能看得出这是一条路。

    官道一直往北,通过大青山的一条河谷穿山而过,尽头则是苍茫的塞外。

    在前朝,甚至更长远的朝代里,这条道路,一直是一条繁盛的商路。因为从大青山这个位置出关的话,往北一直走,略略偏西一些,就到了呼和浩特,不管叫什么名字,那里一直是草原上的重镇。

    包括本朝前期中期也是如此,因为在本朝的前中期,大青山外不过百里,那一片宽阔的草原,乃是土默特部的草场。

    达延汗统一蒙古诸部之后,重新划分六个万户,土默特部为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任命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统领右翼三万户的济农。此后,其次子阿勒坦汗占据十二土默特之大部,逐渐强大起来。阿勒坦汗的领地以大青山南北为中心,东达宣化镇边外,西至乌拉山前后,甚至远至甘肃、青海地区也有部落驻牧。阿勒坦汗强盛之后,与明朝中原地区和平互市,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政治关系,发展了漠南地区的农牧业、手工业和小城镇建设。大明隆庆五年,明廷封其为“顺义王”。

    这位阿勒坦汗,在大明被称呼为——俺达汗。

    阿勒坦汗在开发土默川的过程中,还兴建了一批城镇。嘉靖三十六年,“起造五塔和八大板升”,嘉靖四十三至四十五年,他又在大板升的基础扩建了大板升城,城内的建筑自“朝殿及寝殿凡七重,东南建仓库凡三重,城上起滴水楼五重”。到万历三年工程竣工,明朝赐名为“归化城”也就是后来的呼和浩特市。以后,逐渐成为右翼诸部政治、经济、宗教的活动中心。

    只是后来,随着草原的形势变化,以及天灾的影响,土默特部逐渐西迁,等到林丹汗统领蒙古诸部时,土默特部更是因内部分争激烈而趋分裂,一部分留住大同边外丰州滩一带,一部分东迁辽东地区,故有东、西土默特之称。

    这条商路,也就因此荒废下来,再也无人通行。

    而后来,大青山马贼盘踞于此,打劫来往的客商行人,就更是没人敢走这条路了。官兵也曾经想过围剿,而这里是冀北兵备道的辖区,刘若宰甚至也关心过,但这一段山脉山高林密,叠嶂起伏,森林绵延百里,那些大青山贼往山里头一躲,隐藏的极深,便是官兵也无可奈何。更别说,那些官兵之中有多少是给他们通风报信儿的,能剿灭的了才怪了。

    这会儿在长河口,已经有一支队伍等在这里了。

    人数大约在六十上下,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步卒,剩下的大约有十余人是骑兵。他们并未保持行军阵型或是什么其他别的,基本上都是席地而坐,互相聊天扯淡。有些骑兵在喂马,还有的则是靠在马背上打瞌睡,脑袋一低一低的。

    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散漫,低迷,无精打采。其实这样倒是也不难理解,因为这是白添福带出来和董策联手去剿匪的队伍。

    倒不是说白添福的队伍就一定会如此,而在与距离——弘赐堡距离长河口足足有四十里之遥,对于骑兵来说,这当然不是什么远距离,就算是以不快的速度,一个时辰也是赶过来绰绰有余。但问题是,白添福手底下骑兵就那十来个家丁,而这一次出来的队伍,还有五十人的步卒。这四十里,对他们来说可就成了老大难。而白添福又是个好面子的,再加上这段日子和董策的合作关系还是很愉快,磐石堡离着长河口更远,他便一定要比董策早到。不得已之下,只得起了个大早,不到卯时,大约是凌晨四点左右就起来了,走了好一阵子夜路,紧赶慢赶,才算是到了这长河口。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四三七 震惊

    于是很理所当然的,他手下的士卒自然是非常困顿,尤其是那些步卒…

    不过让白添福满意的是,董策果然还没来到。

    现在他并不在这里,而且家丁们也少了一些,这儿大约只有六七人的样子。

    这时候,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很快便是接近,大约有不到十骑的样子,为首的那人,魁梧高大,正是白添福。而在他旁边的家丁马背上,还都或多或少的放了一些猎物,多半都是野兔子,野鸡之类的。

    原来白添福到了这里之后,一看董策没来,而这里当初又是古河道,水源多少要丰富一些,因此野草丛生,篙苇遍地,正是打猎的好去处,一时技痒之下,便带着人去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