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255章

崇祯七年-第255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充分的轮转。

    这种城池,就像是一颗硬邦邦,坚韧韧的铜豌豆一样,想咬下来,是要做好被崩掉牙的准备的。

    不过现在这个防御体系还算不上是完善,或者说,还根本就不完善,只是一个死物。

    因为这里面缺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

    守军——防御者。

    抬眼向上看去,城墙上面一片空荡荡,一面旗,一个人都没有。

    因为现在磐石堡还没有兵丁,董策手下倒是有家丁,不过那是家丁,按照明朝末年的规矩,家丁是私军,虽然拿着国家的饷银,但却是将领的家奴,是离任的时候可以带走的。用他们守城,不像个话。而且就算是董策想,就那么几个人,也毫无作用。

    董策给他们的定位,是一支利用高速度转化成的高机动性,来去如风的轻骑兵。现在连队伍都没成形,人都没几个,就想拉出来?那也太痴心妄想。

    所以实际上,磐石堡一直以来,是处于根本没有守军的状态的。而董策当初给刘若宰的承诺,是在崇祯八年年底之前,练出一支至少三百人的强兵来。现在这支强兵,暂时连影子都没有。当然,他完全可以用自己那支家丁队伍来交差。现在这三个都的家丁以董策的眼光看来还是非常差,非常弱,很一般,尚需大力操练和实战。但是以此时明军的标准衡量——能在遇到敌人的时候鼓勇向前而不是仓皇后退的官兵,就算是很难得的了。

    如此交差,算是能应付的过去了。

    不过董策显然是不会这么做。若他这般做了,刘若宰定然心中不悦,生出芥蒂,那之前他的一切努力,就完全白费了。而且他自己,更是万分想要练出一支兵来的。

    比刘若宰要紧迫的多,急切的多,只不过一直拖到现在未曾成行而已。

    他其实在磐石堡招募流民的第一天就恨不能把这支队伍给拉起来,但是现实情况根本不允许。

    事实上,从磐石堡开始招募流民开始,就有些不太顺当。董策高估了那一张告示带给流民们的影响力,很多人对此将信将疑或者是干脆不信官府会这么好心,毕竟到了这个年代,官府在民间的口碑信誉已经差到了极致,只剩下了横征暴敛,贪婪刻毒。百姓们已经是不怎么信官府的话了。

    那些不信的自然根本不会来,半信半疑的,则其中绝大多数又因为距离此处太远,想走到那儿,怕是半路就要饿毙了。最后过来的,都是那些实在走投无路,又是心中抱着万一之念的绝望之人。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又来自阳和城,其中还多亏了刘三儿起的作用,他勾结守城兵丁不许流民进城,绝了他们的前路和希望,逼得不少人只能来磐石堡。虽说路上死了大部分,但是最后终究有不少人来到了,活了下来。

    其实当时董策的心里是很矛盾的,既盼着来的多一些,又生怕来的太多了养不起。

    最终人数只是他预期的一半儿而已,不过幸好如此,若不然董策真是养不起了。至于流民的数量,则是根本不用担心,大明朝升平数百年,人口多得是,而且眼瞅着过了年,又是一场大旱,这流民又将蜂拥四起,只要真有粮食,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就这么点儿流民,但是活儿却很多。修水渠,开垦平整农田,修房屋,修城墙……等等等等,都得他们做。不是董策不想尽快招募兵丁,只是实在没有人手。只有等所有的活儿都差不多了,闲下来了,才能考虑这个。而现在,这个时机差不多就要到了。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九五 大事

    这一次他回来,就是准备着手这件事了。d…m

    磐石堡的安全他倒是不担心,毕竟建奴今年夏秋之交刚刚来打了一趟秋风,冬天再来的可能性极小。毕竟辽东比山西还要冷得多,而且跨越千里之遥,他们的动员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步,冬天战斗力很一般。而按照他的记忆,在崇祯八年的秋收之前,应该都是安全的。

    至于流寇,则是根本不会往这边而来,他们现在还没成多大气候,还是流动强盗团伙,基本上是哪里富裕,哪里能抢到钱粮就往哪里去。像是晋北这等穷乡僻壤,便是流寇也瞧不上的。

    不过算算的话,时间也差不多了。董策对于自己手下这第一支军队的期望非常高,并不希望他们像是其它明军那般,抓来壮丁,发给武器就算是士兵了。他对这支军队的要求,至少是需要型的北方四合院,有北边正房五间,西厢房三间,东边也是厢房三间,中间是门房,开了大门,面朝东,朝着原先这大宅的中轴主街的。反正那么大的宅子就算是修好了也没法子住,董策干脆便让人把除了这座偏院和前厅之外的所有建筑都给拆了,只留下那轩敞阔大的前厅和这座院子。因此就看上去很是古怪,没了周围的遮掩,这两座建筑物便像个五六米孤零零的分别矗立着,而且院子是在偏厅右后方的,也不在一条直线上,看上去就很有些古怪了。像是李贵这等人精,岂能让自家上官受这等委屈?实际上比修建磐石堡城墙更靠前的一个工程便是为大人重修宅邸。他抽调了上百的人手,由高大年亲自规划,他自己严厉监工督促,不但在前厅和偏院外面补了一道围墙,更是建好了门房,前院儿,以及配套的附属建筑,硬是弄出了一个前后两大进的格局来。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九六 进度

    对这些,董策自然是知之甚详,不过他也是默许了…毕竟他不是圣人,要让他做到先人后己,实在是挺难的。也是在这宅子完全建好,通风晾干去了味儿之后,才把老太太请进来的。

    李贵吩咐那些甲长盯好了百姓,便急急跟了上去。

    府邸大门口左右各自摆放了一个石狮子,一人来高,沧桑斑驳,写遍了历史岁月的痕迹。这石狮子雕工不算细致精妙,却颇有几分大开大合,肆无忌惮的味道,线条简练粗硬,惟其如此,历经千百年的岁月,让人一眼看去,却依旧是感觉栩栩如生,而那狮子的表情,比之其他的石狮雕刻,少了几分威严,却是极为的狰狞狠厉,似乎要择人而噬一般。

    这一对儿石狮子是李贵带人从城里扒拉出来的,也是不知道什么年月的,不过保存的却还算完好,便放在董策府邸前头应了景儿。两个石狮子后面便是高大的青石门楼,上面挂着崭新的牌坊,上书“董府”两个大字,周围还挂着红绸。两侧是一丈五尺高,青石打底儿,完全青砖修建的围墙,巍然耸立。门前五级台阶,拾级而上,上好木头打造,刷了红漆的大门大开着,下面的门槛儿足有一般人的膝盖那么高,想迈过去还真是有些难度。

    这便是所谓高门大户了。这个年代,官职越高,地位越高,家里的门槛儿就越高。当然,这只是规矩,而规矩定下来,就是为了让人破坏的,严格来说,董策府上这门槛儿高度是逾越了,这放在洪武朝是足以丢掉身家性命的大罪,但是这会儿,不知道多少人家都逾越,早就没人管了。

    进了大门,是大一间的门洞,门洞右墙上有门,里面是门房。门房里头有桌子有椅子,但是空无一人,并没有门子在里面。

    再往里头便是前院儿,正当面的就是那座完全由粗糙麻石修建,高大巍峨,透着一股子凶蛮雄武气息的前厅。虽然历经千年,却依然坚固如昔。在前厅左右两边,各自建起了一排房子,充当不同的作用,可以办公,也可以存放东西或者当做客房。前院西边儿,靠着西墙是一排厢房,可以住下人。靠着东墙,则是柴房和很大的一溜儿马棚,这会而王通等人正在伺候那些宝贝战马。

    西南角照例是一个大单间儿,作为厕所。

    院子很不小,各项建筑措施也很齐全,连排水的阳沟阴沟什么的都挖好了,但就是没一个伺候的下人。

    实际上,现在的董府里头,还是只有住在后宅的大丫二丫那两个粗使丫头,其它的像是门子,厨娘,杂役,花匠,家丁,护院等等,那是一概没有的。

    董策还没来得及选。

    当然,他完全可以把那些家丁们打发到这儿来干活儿做事,这也是他们作为家丁的本分。但是董策把他们看作是战士,是骑兵,而不是下人。若是那样,是对他们的侮辱。

    前厅虽然没有推倒重建,但也重新装修了一遍,安上了大门,大厅内外粉刷一新,地面上坑坑洼洼的青砖都起下来,换上了好的,还在门两侧各自开了一个很大的窗子,保证了屋子里面的采光。厅内拉着帷幕,摆着大屏风,屏风前面桌椅摆放的整整齐齐,墙角上还放了两个铜火炉。虽然搬进来之后董策从来没用过这里,但是桌椅地上都是纤尘不染,擦拭的非常干净,铜炉里面也燃着火炭,关了门屋子里面暖融融的,一点儿也觉不出冷来。

    不消问董策就知道这是谁做的,他赞许的看了李贵一眼:“你有心了。”

    李贵赶紧谦道:“是属下的本分。”

    心里却是有些自得,自己为了大人这宅子殚精竭虑,一房一屋,一梁一柱,一砖一瓦,乃至于是每一件家具,每一处摆设,都是精心考虑过的,未必多贵重,但是一定用着舒服,舒心。果然,现在便是收到了效果,以后大人住在此间,每每看到这宅子,这陈设,自然便能想起我来!这叫简在上官之心啊!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不过他心里也有些遗憾,他所能经营的只是前院儿,后院儿是进不去的,因此也没法子讨好后宅的女主人了。听说大人可是极宠溺他那小星的,更是个大大的孝子。

    其他人瞧着都有些眼热,不过也只能心里暗自埋怨自个儿没这个心思。他们也都明白,这些日子李贵表现的是众人中最好的,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