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大批的流民南下,也可以利用起来,虽然无法全部解决,但是解决一部分算一部分,用劳动来换取一家人生存的粮食,这也算是两得吧。
几骑战马从东门出来,直奔码头来了。
木棚里的夫子们一阵骚动,但在码头上管事们的呵斥下又迅速安静了下来。
河岸边上仍然驻扎着几艘战船,船上的水军士卒依然保持着警惕,等闲人严禁靠近战船二十步之内。
“况兄,那你这边水军交给郑渐放心么?”带马而行的王邈微笑着调侃对方。
这两个月里,两人风雨与共,相交日深,关系也迅速拉紧。
“呵呵,九郎,早就没有梅家水军或者田家水军这一说了,现在都只有淮右水军了,等到君上拿下徐州,这淮右水军又不知道该改成什么名字?”梅况没好气的道:“郑渐算是郑家中佼佼者,起码在水军中表现上佳,当得起这一军指挥使。水军是君上的水军,不是某的,梅家和郑家现在都是为君上效命。怎么,不愿意和某一道去徐州?”
“求之不得啊。”王邈的确很高兴和梅况一起再度携手。
寿州传来的君上命令,颍上防务交给许子清负责,张越和郑渐协助,王邈和梅况完成交接之后立即返回寿州,另行安排。
虽然在信函中说另行安排,但是来使也已经口头交代了,他二人是要随江烽对淮右军现有兵力进行整编,以便尽快兵进徐州。
“蔡州军突袭亳州给君上刺激很大啊。”王邈目光在码头上转了一圈,收回来,“不过亳州的崩溃也很容易让蔡州生起吞并徐州的想法,外强中干这个词语形容淮北太准确了,就像纸糊一般,一戳就破,谁不想咬一口?”
“关键在于时间,要打就得一鼓作气,否则拖下来,蔡州方面肯定要介入,那就麻烦了。”梅况目光悠远,“君上也应该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让你我回去,估计你招募来的河朔军要发挥大作用了。”
“刚才还说了,现在没有什么河朔军,都是淮右军。”王邈把话反转回去,“不过这帮人的确更适合在北方打仗,我估摸着君上也还有其他一些安排。”
“君上是算无遗策,岂能没有安排?”梅况摇摇头,“我还是觉得步伐太快了一些,估计陈蔚那边又得叫苦连天了。”
“也未必,看看这一船接一船运过来的粮食,据说寿春平仓里的粮食正在大量贩往徐州乃至兖郓,况兄知道徐州和兖郓那边粮价涨到什么程度了么?呵呵,你想都想象不出来,比我们颍上还要贵几倍,你说这一进一出,能有多大的赚头?”王邈气定神闲的道:“否则君上那什么来整军?”
梅况摇摇头,“徐州这一战打下来,消耗不会小,光靠这点粮食差价,远远不够。”
“那是自然,可寿州窑呢?一窑接一窑,没见从寿州到关中的船队马队歇停过吧?要么走汴渠,要么走武关道,我都有些搞不明白,君上怎么就能懂这么多。”王邈摇头感叹。
“所以咱们就得当臣下,君上就是君上。”梅况眉宇里也有些深思的神色,淡淡的道。
到了码头,早有士卒来接过马匹。
军船上跳下来一名武将,疾步过来,“见过衙推大人,指挥使大人。”
“不必多礼了,二郎,此般水军就交给你了,许大人那边还在整顿城防,你须得小心行事。”王邈摆摆手,略一沉吟,“蔡州军方得亳州,估计主动来袭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可不防,嗯,汝阴那边虽然不宜再开战端,但却也不能放任自流,适当巡行,甚至也可以北上推进到沈丘,保持一定压力,让蔡州军不能随意调兵进入亳州那边,这很有必要。”
“属下明白了。”郑渐抱拳一礼。
“另外,某此次与梅大人回寿州,亦有要务,如某预测无误,三月内,这边怕是也要用上,所以沿小汝水和颍水一线的勘测须得加紧,不可有半点轻忽,届时一旦战情需要,便要立时出战。”王邈思索了一下又道。
“九郎可是担心这边增兵亳州?”梅况也听出了弦外之音。
“唔,一旦我们那边展开攻势,颍州这边势必要有动作,最好能迫使亳州这边调兵回援,最不济也不能让这边兵力增兵亳州,以减轻我们在徐州那边的压力。”
王邈并没有避讳郑渐,军指挥使这一级别的将领已经有资格知晓这些大战略了,何况这些事情马上就要铺开,甚至连蔡州那边也瞒不了,关键在于你有无能力干预。
*********************************************
郑渐望着逐渐远去的帆影,紧了紧自己身上的邯刀,胸中也涌起一阵豪情。
他很清楚自己的责任。
步军的主要责任是守住颍上这个插入颍州的钉子,要让蔡州军吞不下拔不掉。
以颍上县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半个县城都被颍水绕过,仅有西门而出,东门则是毗邻码头,甚至就在水军船队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随着城墙的加高加固,防御压力反而不大。
但是自己的责任却不一样,不单单是协助守御颍上那么简单,更重要的任务是要给北颍州的蔡州军施压,迫使他们无法安安稳稳,甚至要让他们一直处于一种随时可能面临打击的压力下。
他已经得知了自己两位叔伯的任职。
大伯郑居已经正式被辟为从事,协助长史陈蔚,这是一个相当显赫的职位,其工作性质更是重要。
而二伯郑弘早已辟入府中,现在据说更是协助行军司马崔尚掌军事。
这意味着郑家终于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君上的认可,可喜可贺。
郑渐很清楚自己比起梅况来在武道水准上要逊色许多,但是他却认为在水军作战上,武道水准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淡化了,尤其是在火龙炮和重型术法车弩的登船之后,加上纵帆的使用,水军的战斗力从近战向远程打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如果能够将这种远程打击战术与船队的操纵战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水军的战斗力还将迎来一个飞跃。
界牌河岸一战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郑渐觉得自己颇有体悟,他希望自己可以在未来的一战中充分发挥出水军第一军的威力,用蔡州军来砥砺水军第一军的兵锋。
第五卷 倚天万里须长剑 第二节 锥处囊中
濠州,钟离城。
一身黑色长衫笼罩在甲胄外,江烽站在钟离城头遥望北方。
站在他左边身旁的是一一名面色枯黄山羊胡须的老者,目光闪烁,似乎也在琢磨着什么。
张挺白皙的面孔上多了几分森冷,颌下微微发青的短须更让他显得有些杀意逼人。
钟离城淮水中游,处于涡水注入淮水的水口和涣水注入淮水的水口之间。
从寿州到楚州的淮水沿线,寿春(寿州州治,南岸)、钟离(濠州州治,南岸)、徐城、(属泗州,北岸且不临河)招义(属濠州,南岸且不临河)、临淮(泗州州治,北岸)、盱眙(属楚州,南岸)、淮阴(属楚州,南岸)、山阳(楚州州治,南岸),八座城池,分属四州,其中四州州治均再其中,一字排开。
虽然徐城和招义县城都不临河,但是距离却很近,实际上商贸往来都紧紧依靠淮水沟通。
若是单从淮右本身的角度来说,濠州的地理位置并不重要,盖因淮右通过对寿州商埠的打造和水军力量的强大,实际上已经彻底控制了整个淮水航道,无论是淮北还是现在已经荣登吴王宝座实际控制了楚州的李,亦或是搅局者蚁贼秦权,都无法撼动淮右在淮水这条水道上的地位。
濠州不过是这条水道上的一段,哪怕它掌握在李手中,一样对淮右淮水水上霸主地位无法构成威胁。
但如果着眼于北上,着眼于徐州战略,濠州的地位就不可替代了。
钟离城所处的位置很巧妙,它刚好处于三州结合处,淮水以南属于濠州,而北岸属于泗州,但若是从泗州境内往昔走上一二十里地,就属于徐州了。
理论上徐州和泗州是一体的,但实际上随着感化军节度使时酆实力的急剧衰落,东面的泗州和海州,他还有多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恐怕连时酆自己都说不清楚了。
淮北五州中,论重要性,徐州首当其冲。
南方称徐州为北门锁钥,北方称之为南国重镇,其西通中原,北扼齐鲁,南屏江淮,论地理位置,在整个东部地区,无出其右。
颍亳二州,算是徐州向中原地带的一个前出区域,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作为徐州争霸中原的桥头堡和南部纵深,关乎存亡。
泗海二州则是徐州的战略纵深所在,历史上泗海二州都是依附徐州而存,徐州存,则泗海存,徐州亡,则泗海亡,同样泗海二州一旦丢失,也就意味着徐州危矣。
“勋公,你可知某为何来濠州?”江烽微微侧首,含笑问旁边的山羊胡老者。
“呵呵,濠州既归附君上,君上理所当然来一行。”山羊胡老者便是濠州刺史杨勋。
在和淮右方面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破识时务的杨勋主动归降了淮右,淮右军甚至连一兵一卒都未入钟离城。
杨勋是杨氏远支,算是杨溥远房长辈,杨行密时代杨勋便已经担任濠州录事参军,后来长期担任濠州长史,担任濠州刺史也已经有十多年了,可以说算是濠州不折不扣的地头蛇。
地头蛇归地头蛇,但在淮右这条强龙面前,那便是只能算一条小蚯蚓了。
濠州团练兵不过一军,在李讨伐杨溥之后,濠州紧急再募了一军团练屯兵,以防不测,但是在杨勋决定归降淮右之后,便立即解散了后募这一军团练。
甚至在江烽抵达濠州时,他还主动提出想将濠州本身一直保留的这一军团练都解散,节省开支,这让江烽也是哭笑不得。
“勋公所言有一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