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星辰之主 >

第555章

星辰之主-第555章

小说: 星辰之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让摩伦给你拿,留神熔岩,那个血魂寺结构就无所谓了,反正是残次品。”

    安排妥了这件事,罗南心神移回,也越发的集中。他在春城区域锚定的范围迅速收缩,根据牡丹的描述、投影的显示,很快锁定了相对精准的位置。

    罗南仿佛一位无形的神明,从虚空中各个角度,观察这片已经建好了大批临时建筑的平整地块。根据他的理解,这处地块的位置和作用,大概就相当于夏城的三闸区。

    只不过和相对荒凉的三闸区相比,这边可要热闹太多了……至少暂时是这样。

    罗南的意念大致扫过,便看到有一批明显出自政界、军界的相关人员,正陆续到位。没有春城城区内遍地的乐队和鲜花,却更适合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当然了,相较于这些人,真正的主角还是那些在十几公里以外,乘坐各色交通工具,在军方机动部队保护下,逐渐向这片区域靠拢的人们。

    他们大多数衣衫褴褛,身上带伤,疲惫又兴奋,茫然又憧憬,多种情绪交织。他们形成的群体意识结构,与几十公里外的主城千百万民众,还有目前正在迎候那些军政官员们截然不同。

    毫无疑问,他们就是那只“从深渊里冲出来”的游民部落。

    在这只队伍中,还掺着一些军人,与周围那支负责保护的机动部队有明显的不同。这里面还有一些人,他们身处在数辆明显是刚刚安排的医疗车内,每个人都穿着略显臃肿的隔离服。

    显然,他们就是那些立下功勋,却又在畸变病毒的报复下,不得不面对叵测未来的英雄们。

    这其中,有的人始终保持沉默,有的人则在与身边的医护人员说笑,不管表现得如何,精神层面的信息不会骗人,他们的情绪应该是最低落的,却又隐然是整支队伍情绪起伏转动的主轴。

    看到这一幕,罗南下意识就问:“这事儿应该不是在做戏吧?”

    别怪他这么讲,实在是牡丹冷静的笔触和描述,早早圈定了这里面的阴谋元素。

    牡丹并不知道罗南的“进度”比所有人都快了一大截,她仍在将“直播镜头”对准广场上的投影画面,同时以轻淡的语气道:

    “人类世界本质上是一个舞台。有些人喜欢扮演角色,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殊不知还有一种人,属于幕后的导演,喜欢铺就舞台,分配角色,变动剧本,使舞台角色从凡人到英雄、从朋友到仇敌、从亲信到祭品……这里面也许有很深的利益谋划,也许并无意义但乐此不疲。前面两种人碰在一起,自然是‘胜却人间无数’,毕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仍然是懵懂无知的玩偶,被人操控犹不自知。”

    “……”

    “说人话!”章莹莹为理解力匮乏的罗南打抱不平。

    牡丹平静回应:“据我了解,前出的近防部队和游民部落都应该是被操控的玩偶。”

    “那位仇队长我认识。”何阅音突然发声,“他是资深的燃烧者,强硬又坚定的一个人。”

    “把合适的人摆在合适位置,就位产生合适的结果。”牡丹倒真像是在演出一场舞台剧,说着玄虚又若有所指的台词,“舞台导演最喜欢干这种事,相对来说,不可控的因素,才是他们最厌烦的,所以他们往往以导师的面目出现,指引目标按照他们的逻辑来行事。”

    竹竿倒是对此挺感兴趣,兴致勃勃地讨论:“我倒觉得,世界舞台上不只是一个导演,几个人同排一台戏,这才是那些导演们最厌恶的事情。”

    章莹莹又冷笑:“不应该是拆台吗?”

    话题很快偏出千万里,罗南对此已经不感兴趣了。他的意识正在几辆医疗车上来回切换,试图寻找相关的证据。然而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所有的被感染者都身着隔离服,而且那玩意儿做的特别完善,高级医疗车也已经做到了近乎于实验室的条件,灵魂披风并没有与他们进行物质接触的机会。

    没有接触,也就没有反应可言。

    罗南有些失望。不过在队伍中,他还是发现了一些更加隐蔽的“二期病例”,他们与裹在隔离服里的几位英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充其量一个是隐性,一个是显性。而不论是显性隐性,里面暂时还没有感染三期的例子——充其量也就是看起来吓人而已。

    相对而言,夏城这边除了一个被罗南强行催化的黄秉振,其他的病例都是“隐性”,一个比一个藏得深。

    这是否也就代表了夏城和春城在所谓的“舞台剧”中,不同的地位呢?

    此时,直播镜头终于给到了这个迤逦而行的车队,相关军政人员自然也有露脸的机会,总体上春城方面还在营造泪点和爆点,但作为更客观的旁观者,大伙儿几乎可以猜到以后的戏码了。

    何阅音就暂时跳出直播环境,询问道:“其他区域的报道怎么样?”

    牡丹回答:“很少正规媒体发声,或者深度评论。总体上还是在压,希望看后续的发展。”

    竹竿追问:“这代表什么?”

    “代表夏城不是中心,春城也不是。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小的突破口,可以作为未来整个风潮兴起时,一个让人信任的前例。”

    “春城都这种场面了……”

    “虽然已经是信息时代,可由于各大都市圈一些历史人文上的冲突,发生在遥远大陆上的故事,很难让其他城市真切代入,除非发生了与他们切身相关的冲击事件。”

    牡丹冷静地持续陈述理由:“论地理位置,春城和夏城不是最复杂的,周边的游民部落也不多;论人文环境,远东地区仍然保持着较为保守的伦理思维,这也影响到了政治环境,政府的控制力相对较强,他们没有道理把这里作为突破口。”

    “你认为的突破口是哪里?”

    “在平权运动成风的欧洲和太平洋对岸,他们表现得远比你们想象得更加激进。事实上,在西方一些城市,‘自助型’基因改造已经蔚然成风。相较于根据教科书或者专业人士的d。i。y路线亦步亦趋,畸变倒像是一个更有诱惑力和爆发力的新型赌博项目。”

第三百八十八章 采集器

    “赌博?”

    “或者说是缺乏希望和耐心的反抗。”

    牡丹一边充当直播员,一边充当讲解员,冷澈的基调与“直播镜头”中百万大游行的热烈场面殊不相衬,却让插不上嘴,只能老老实实倾听的罗南,感觉大涨见识。

    “战后四十年,已经是三代人的时间,整个社会又差不多完成了阶层固化,社会权限系统的出现,让这种现象更具有表现力。在某些经营不太美妙的都市,人心变得更加躁动了。如果能有一个一夜暴富的机会,为什么不呢?”

    “因为躁动,就想让畸变成为常态?”竹竿挑了挑眉毛,“大众心理应该更趋保守,而不至于如此激进……那么,是被利用了对吗?你应该有个推论什么的。”

    牡丹慢慢转身,将更广区域的场景传输给他们看,声音却一贯地清晰明确:“目前来看,直接推动力是金钱。从公权力的角度来看,很多人不想再花钱了。”

    “怎么讲?”

    “战后四十年,荒野上各类畸变现象持续不断地发生,可是,荒野上的游民部落灭亡了吗?并没有!根据不完全统计,游民人口已经实现了五连增,人口增长率甚至超过八十八个大型都市圈中的三分之二,寿命也没有太过明显的差异。”

    章莹莹打断她:“喂,战前战后一代还远没到自然死亡的高峰期。”

    “可眼前的情况就是如此!谁会去理会二三十年后的事情呢?很多人觉得,畸变没什么可怕,整体形势也还不错。成千上万的游民部落,上亿的人口,如此庞大的基数充当了小白鼠,在畸变高发地带生活了几十年。他们没有任何灭亡的迹象,甚至还十分兴旺,那为什么还要视之如猛虎毒蛇,每年花以万亿计的大价钱,去严防死守?”

    “……”

    “还有很多人考虑:随着畸变时代的到来,地球基因环境的变化,大规模的基因污染几乎不可避免。每年大规模的开销,最多只能将这个时间推后个几十年,一两代人的时间。既然注定了如此,现在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

    竹竿呵了一声,旋又感慨:“那毕竟是畸变啊!”

    “这个时代,经济是眼球经济,政治是眼球政治,没有眼球就没有一切。对某些人来说,战后初期制定的策略实在是太老旧了,按照以前的老规矩,把巨额社会投入砸进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迟钝无感的地方,这不符合现有规则。他们需要把钱投入到更具有增值空间、更有助于他们影响力的领域里去。

    “直面畸变、与畸变共存、让它变成可控的,可利用的积极元素——不论是否可以真正实现,对于政客来说,这种说法足够耀眼,能够转化出选票;对商人来讲,它足够瞩目,可以制造出全新的消费领域。既然如此,大家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政客也好、商人也罢,他们也是大众的一员,他们也有相应的危机感和赌博心理。里世界也好、燃烧者也罢,这种过去成百上千年从未出现过的特殊元素,正不断渗透到全球治理体系中,并且取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面对这一切,有多少人能够淡定以对?

    “引入畸变,最糟糕也不过是把注定的麻烦稍稍提前,正常的话可以形成新的平衡,最理想则可以切实地控制并拥有这份力量——这种几乎没损失的赌局,他们为什么不干?”

    牡丹的表述,罗南基本上听明白了。这一套分析确实非常有见地,可她的意思是说,目前的局面已经是奔涌的潮流,无法逆转了吗?

    如果是这个结论,罗南不太喜欢。

    他并非对畸变有什么歧视,却并不喜欢在后面操控一切的人——虽然至今不太了解这人、或者这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