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伏藏师 >

第600章

伏藏师-第600章

小说: 伏藏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而然的,林轩发力抗拒,掌心里也生出两股力量,去抵抗对方的巨力。

    不知何时,机舱里竟然飘进来四大团白云,两团的形状略尖略扁,两团的形状方方正正。

    当林轩与玉老先生以内力相抗时,两团尖云突然直立起来,变成两面一米高、两米长的三角令旗,而另外两团则变成了堂堂正正的长方形军旗,针锋相对,布开阵势。

    这云也是珠峰上的旗云,但比自然生成的旗云表达出来的气势更凛冽、更猛烈。

    “何必执着?一念放下,不好?”玉老先生轻轻问。

    随即,两面三角令旗骤然前行,裹住了林轩的身体。

    林轩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两面“云旗”,旗帜正中,云絮裂开缝隙,幻化为蜈蚣之相。

    最早,玉老先生出身于苗疆“五毒教”,是“五毒教”何家的嫡传弟子,真实名字为“何凉玉”,最擅长的就是驱使蜈蚣之术。后来,他受华裔江湖领袖的感召,加入为国效力的行列,自动脱离被视为邪教的“五毒教”,改为姓“玉”。

    这段历史,在亚洲正史上有过准确记载。

    所以,蜈蚣三角令旗代表的就是玉老先生的力量。

    “阿里……堂娜……田梦……鬼湖……”这些关键词语在林轩心头翻滚着,一个都不舍得丢弃,因为这是他年轻岁月里最重要的东西。

    田梦虽然对他有所伤害,但那又能代表什么呢?

    没有爱就没有恨,由爱生恨,由恨生爱,都是同样的道理。

    “这些记忆,我一个都不能放手,因为余生之中,也许再也没有同样美丽而珍贵的东西了!”冥冥之中,他向着藏地群山发誓。

    可以说,他的心已经随着堂娜的消失而永远留在藏地了,化作千万片云、千万滴水、千万朵花、千万棵草洒落在千山万水之间,再也无法收回。

    “你看着我,看我抗天命而行!”他向遥不可及的堂娜发誓。

第四百八十八章 灵魂互替

    “人是无法抗天命而行的,那样做,毫无意义。”玉老先生说。

    “我命由我不由天。”林轩沉着而冷静地回应。

    “何必如此执着呢?”玉老先生悠悠地问。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执着,岂非对不起来这世界上走一遭?”林轩反问。

    三角令旗摇荡速度加快,空气中仿佛也多了一丝难以名状的杀机。

    “你执着,只会被卷入更深的漩涡之中,无法挣脱。我想救你,怎么救你?”玉老先生也反问。

    林轩摇头:“我不想麻烦前辈了。”

    玉老先生停了停,突然说了三句话:“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那三句话出自于著名的“七杀碑”,是民间长期以来流传的一则关于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传闻。据说,张献忠杀人如草,还特别立碑明志,上书这三句话。1949年以前,此传闻天下皆知,很多采访中都特别提到,这块碑一直保存到解放初。

    林轩听到前两句,脑海中突然浮出很多奇怪的情景,而这些情景都是他从未亲眼见过的。

    他仿佛看到,残阳如血,生命如草,漫山遍野都是倒伏的尸体,各种旌旗、刀枪、营帐随处丢弃。

    “战争,残酷的大战刚刚结束……”他在心底自言自语。

    “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玉老先生又说了四句。

    这四句,则是专业论者考古的新发现。他们说,所谓“七杀碑”上并无一“杀”字,与传闻截然不同,实为张献忠的“圣谕碑”。

    一块碑,两种碑文,真假难辨,正邪难辨,就像这世界上很多问题一样,真相湮没在时间的滚滚车轮之中。

    “我说这个,你想到了什么?”玉老先生问。

    林轩耳边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凿石声,仿佛有工匠正在日夜打磨石碑,以求刻在碑上的文字能够流传千古。

    臧克家的诗中曾这样说:有的人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想要不朽,名字比他们的尸体腐烂得更快。

    林轩低声回答:“凿石为碑,以求不朽,实质却连一百年的安定生活都求不得。人的一生,渺小如蝼蚁蜉蝣,倏忽而已。”

    “那你还执着吗?”玉老先生问。

    林轩低头思索了十几秒钟,唇边突然浮出微笑:“当然,我的志向从不因别人的劝诫而更改,否则的话,我又怎么能一个人走到现在?”

    “大顺三年初,清朝改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大军,全力向大西军扑来。当时,明参将杨展领兵复夺川南州县,率师北指,与张献忠的部队激战于彭山的江口,张献忠大败,退回成都。杨展由南面逼向成都。王应熊又派曾英为总兵,王祥为参将,联师进攻,阻挡大西军的东下。五月,豪格率清军攻占汉中。七月,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他对孙可望说:‘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这些话表明了张献忠联明抗清的决心。接着,分其兵为四,并命令四位将军,各率兵十余万向陕西进发。九月间,张献忠率部离开成都,北上迎击清军。十一月,张献忠大军扎营于西充凤凰山……”

    玉老先生忽然开始复述这段历史。

    这些话,描述的是张献忠的大败局。明末清初的农民军起义中,他建立大西政权,与“闯王”李自成齐名。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死。其人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等。

    如果在平时,林轩一定会对这种大段大段背诵历史的行为极度排斥,不过现在,他聚精会神地听着玉老先生的背诵,意识到将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你对这段历史怎么看?感到熟悉吗?”玉老先生问。

    林轩无法回答,沉吟了一阵才说:“关于张献忠的议论分歧很大,他是好是坏、是忠是奸很难评判。”

    玉老先生微笑起来:“如果我说这些都是你的历史,你会有什么感受?”

    林轩没有反驳,而是长叹一声:“我不知道。”

    “原大西军将领刘进忠叛变后,先在合州同明军曾英勾结,后又出保宁去,投降了南下的清军统帅豪格。清军以刘进忠为向导,带领清军进入川北。清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派护军统领鳌拜等将领,分率八旗护军轻装疾进,出其不意,对大西军发起突然袭击。二十七日晨,清军隔太阳溪与大西军相遇。张献忠临急应战,指挥马步兵分两面抗击清军。这时,清军统帅豪格率大军继至,遣参领格布库等向大西军右翼进攻,都统准塔攻击大西军左翼。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清军将领格布库等被大西军击毙,大西军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张献忠‘初不为备,闻兵至,犹以为他寇,身衣蟒半臂,腰插三矢,引牙将临河视之。’刘进忠为清将指点说:‘此八大王也。’。清将急发暗箭射之,张献忠不幸中箭身亡,时年仅四十岁……”

    林轩熟读历史,对于明末清初的张献忠大西军这一段非常熟悉。并且,他也参加过对于“七杀碑”的研究,所以记忆深刻。

    “前辈,你说这些,是不是代表我跟大西军之间有某种关联?”林轩问。

    “正是。”玉老先生点头。

    “是什么关联?”林轩追问。

    “你和大西王之间是灵魂的互替,这一点,你感觉不到,但我们知道。”玉老先生回答。

    “灵魂互替”是一种更高明的灵异之术,而且是高手之间的交流,能够得窥门径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如今玉老先生提出来,林轩只是微笑着点头,暂不发表任何言论。

第四百八十九章 我下地狱

    历史记载,张献忠死后,他的部众“以锦褥裹尸,埋于僻处,而遁”。清军“求得发而斩之,枭其首于成都”。另据清靖远大将军和硕肃亲王豪格等奏报:“臣帅师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南部,侦得逆贼张献忠,列营西充县境,随令护军统领鳌拜等,分领八旗护军先发。臣统大军星夜兼程继进,于次日黎明抵西充。献忠尽率马步贼兵拒师,鳌拜等奋击大破之,斩献于阵。”张献忠死后,他的部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率领残兵向南,在重庆受到明军曾英部的阻击,击毙守将曾英后,继续向贵州方向转移,后与南明联合,共同抗击清军,转战在西南各省的广大地区,坚持了近二十年,直到清朝的康熙初年。

    张献忠的失败,与“闯王”李自成之败极为相似,都是内部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大矛盾,导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昔日的失败,也许能为今日的胜利提供保障。”玉老先生说。

    “应该怎么做才是上策?”林轩问。

    “那答案就在你心里。”玉老先生指着林轩的心口回答。

    林轩想到历史上那么多大人物都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不禁有些悲凉。

    “我们没有多长时间了。”魏先生插话,打断了玉老先生和林轩的对话。

    “不会有事的。”玉老先生说。

    “救他。”林轩指着玉老先生,也就是指着魔术师的身体。

    “我说过,该死的总会死的,救不救都毫无意义。”玉老先生决然地说。

    “断掌纹无法更改吗?我们也许可以逆天改命,让他挺过去。必要的话,我也可以洗净我的掌纹,用来抵消他生命中的厄运。”林轩说。

    他知道,断掌纹等于是一个人的死刑判决书,要想改变,必须有人做出重大的牺牲。

    手相学上特意注明,智慧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