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人家-第6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初低头回道:“不是。皇上忘了,小人曾经卖身给皇上。是皇上宽容,把卖身契还给了小人,但皇上的恩情小人不敢忘。皇上但有差遣,小人随时愿意为皇上分忧。”
顺昌帝听得一怔,和林世子对视了一眼。
仿佛刚想起往事,他笑道:“这事你还记着啊。”
方初回道:“小人怎能忘记呢。”
顺昌帝挥手道:“起来吧。”
方初这才起身,站在下面。
顺昌帝心情莫名地好起来,从御案后走下来,随便在一张椅子上坐了,又示意方初和林世子也坐,又让太监把那赈灾计划拿来,一项一项地问方初,和林世子仔细讨论、商榷。
不知不觉就到晌午,顺昌帝和林世子商量道:“咱们今儿不在宫里吃,咱们出去吃。叫方初请客。就去如意楼。他才得了五十多万两银子,咱们一定要去吃他一顿,朕心里才能好过些。”
林世子忍笑道:“微臣愿陪皇上。”
方初有些尴尬道:“能请到皇上,那是小人的荣幸。”
一句话提醒了顺昌帝,他急忙改口道:“朕想起来了,不去如意楼了,去幽篁馆,要郭织女亲自下厨做给咱们吃。”
方初一呆,跟着就道:“小人……领命!”
顺昌帝笑吟吟摆手道:“领命?不,今日咱们不论君臣,只论其他。方初,你意外得了这么一笔银子,朕又曾帮过你和郭织女,你说,朕就算不用身份命令你,你们夫妇该不该请朕去家里吃一顿?”
他说得理直气壮,却不是用身份威压。
方初心一震,急忙道:“确实应该。”
顺昌帝高兴极了,轻拍茶几道:“走!”
君臣遂换了便服,跟着方初来到幽篁馆。
清哑听说了皇帝的要求,一点没有抵触,不冲皇帝在妖孽案中对她的帮助,就冲他事后将卖身契还给方初,清哑就感激他。
她亲自下厨,连丫鬟也没用,要巧儿帮着打下手,姑侄两个用心做了一顿家常饭菜请顺昌帝和林世子。
顺昌帝感受到清哑是诚心实意请他,而不是恭敬的款待,心情很好。这区分很微妙,他身为帝王,人人对他恭敬;可是这种打心底的感激却是他很少能感受到。
他猜到清哑大概知道了他将卖身契还给方初的事。
他不禁得意:强权压人容易,得人心难,当年他决定是对的。
次日九月二十,太后寿辰。
早朝时,顺昌帝在乾元殿宣布了方初的赈灾计划。
计划分两大部分:一是筹款赈灾,二是商业援助。
先说筹款赈灾:郭织女将举办一个集纺织、服饰和绘画于一堂的展示,演绎纺织服装的历史变迁。到时,太皇太后代表皇家慈善机构出面,和郭织女一起向来客筹款,呼吁各方支援奉州受灾百姓。
所有捐款都会登记造册,刻界碑立于奉州边界。
********
每次用两个字取章节名,我都犯愁,还是随心所欲命名比较容易。(未完待续。)
第939章 使绊子
第二部分商业支援,细分十项:
第一项:由织锦世家牵头,从西北各州府购买棉花运入奉州,预支给当地百姓;再抽调纺织能手,由郭织女带领,亲自去奉州教导当地女子织混纺布。所织的混纺布归织锦世家,工钱就以米粮支付。所需米粮,由织锦世家从江南等地收集,赶在冬雪前运一批入奉州;开春后再运一批,包括种粮一并解决。
运粮的车船人手一律由织锦世家自行准备。
织锦世家常年走货,车船齐备,有这个能力。
第二项是紧跟第一项来的:将西北军工织造局建立在奉州。
首先,经过一冬的锻炼后,朝廷无需再派人训练纺织女工,只要从奉州挑选混纺布织的好的女工就可以了,省却了朝廷的人力物力。
其次,奉州是京城西北方第一大州,军工织造局建在那里,军服军鞋等物资可同时运往西北边疆、北疆、西疆三处地方,又便于朝廷就近掌控管辖,免得出了问题鞭长莫及。
第三项,奉州出产一种藤条,耐旱,柔韧性极好,可召集商家去奉州收藤编制品,为百姓增添一条生计。
……
第十项:西北地形适合种棉,又不能耽误粮食种植,可以选择在棉花地里套种土豆等作物,增加收益。
赈灾计划宣读完毕,乾元殿上一片寂静。
便是不太懂经济的官员,也都听出计划完善。
最最重要的是,没用国库一分银子!
十项均采用商业手段,充分利用奉州当地物产民情,外援和自救相结合,朝廷只要命官府加强管理,防止奸商欺压灾民,或者刁民趁机闹事等,一切米粮转运都无需官府耗费人力物力。
这计划执行后,可以预见:奉州不但会顺利度过此次大灾,将来还会成为西北的棉纺织中心,经济活跃不亚于江南。
顺昌帝见群臣脸色,满意极了,从御座上站起来,意气风发道:“方初知经济,善理财,真乃我大靖布衣尚书!”
此言一出,冯尚书面如死灰。
方初是布衣尚书,他算什么?
众臣也都心思各异,却都齐声恭贺皇帝。
顺昌帝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冯阁老身上,笑道:“冯尚书胸怀百姓,向朕推荐了方初,他才有此次机会……”
他高度肯定了冯尚书为国为民的襟怀。
冯尚书想要辞官告老,却不敢说。
他在官场打滚多年,并非一根筋什么事都敢做,眼下他既不能对方初有任何诋毁,不然会被认为不体恤百姓;又不能赌气辞官,那会被认为妒贤嫉能,他只能夹着尾巴认了。
今天,皇帝很高兴,他不敢扫兴。
……
散朝后,皇帝带着一班重臣移驾御花园,太皇太后正带着太后、皇后和各宫嫔妃,以及众诰命夫人在御花园热闹呢。
御花园内彩绣招展,红毯铺地,一派富贵气象。
皇帝进入紫月轩,领众臣向皇祖母拜寿。
拜罢上前,告诉太皇太后赈灾一事。
太皇太后心系百姓,闻言大悦,道:“这是哀家收到最好的寿礼。”又转向清哑道:“到那日,哀家必去。”又极口夸赞方初有才干。
清哑见皇上这样盛赞方初,与有荣焉。
她起身谢道:“太皇太后仁心,是老百姓的福分。”
太皇太后要听她和方初联手弹琴,道:“哀家难得见你一次,听一回少一回。你既来了,就用这个为哀家贺寿,哀家喜欢听。”
老人家上了年纪,喜欢看小儿女相亲相爱的画面。
清哑扫一眼她满头灰白头发,心里微酸,领命下去。
这里,太皇太后对慧怡郡主和王瑛道:“你们都学了琴,趁着这机会好好听郭织女和她夫君弹一曲。那才是天籁呢,可助你们有所领悟。上次郭织女来京,你们年纪小,没得机缘见上一见,这次可不能错过了。真真是旷古未闻的!”
慧怡郡主和王瑛一齐应声。
清哑和方初弹的就是《鸾凤和鸣》。
这是太皇太后先祖的作品,她特别喜欢听。
清哑和方初今日心情好,很适合弹这曲子。
两人相视而笑,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合弹成功了,浓浓的****、和睦相亲的气氛、家族繁荣昌盛的气象轻松流泻。
王瑛听得十分入神。
一曲毕,众人赞不绝口,清哑方初各自归座。
太皇太后见王瑛还在出神,不禁留意。王源她是见过的,王源入仕后,一直在地方任官,所以,太皇太后这是第一次见王瑛,觉得王瑛聪慧不下慧怡郡主,且更多一层端庄大气。
她便笑道:“瑛丫头,你也去弹一支,请郭织女指点。”
王瑛从容起身,恭声领命。
才听了一段,太皇太后就眼露赞赏。
王瑛是她娘家王氏族中人,后辈出息,她当然高兴,王氏一族昌盛不衰可不是凭的外戚身份,而是绝对的实力。
慧怡郡主见了目光一闪,瞟了坐在清哑身边的巧儿一眼,心下暗自思量。那天她回家后被长辈狠狠责罚了,若不是今日太皇太后寿辰她还不能出来呢。太皇太后一向喜欢她,她不进宫必定会怀疑的。
她将这笔账都算在了巧儿头上。
趁着王瑛弹完、清哑夸赞之际,她笑道:“太皇太后,我听说郭姑娘琴艺得郭织女亲自传授,也很不凡呢。也让她弹一支吧。”
太皇太后眼睛一亮,忙道:“真的吗?那可要听一听。”
清哑道:“她琴艺还生疏,平日练得少了。”
又对巧儿道:“你去弹一支,请太皇太后指点。”
巧儿起身,垂眸应道:“是。”也下场去了。
她心知慧怡郡主没安好心,给她使绊子呢。
若只是清哑方初先弹了还罢,反正他们是前辈名人,小辈们就算比他们弹的差,也不算丢脸;但王瑛刚弹过,琴艺十分出色,巧儿若是表现太平庸了,众人即便面上不说,也会心里嘲笑,觉得郭家到底是庄户人家,没根基,出一个郭织女那是祖坟冒青烟。
眼下情形就像当年清哑在夏流萤办的七夕会上初次展露琴艺,因有谢吟月珠玉在前,她除非压过谢吟月,否则终会落人耻笑。
今日,轮到巧儿为郭家争脸!
********
周末愉快朋友们!是不是还没起床啊?我应该也没起来,这是昨晚预传的(*^__^*)。谢谢大家各种支持,还有人呼吁打赏,其实正版订阅就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打赏太破费了,我会内疚的),聚少成多,你们不能想象你们点滴支持汇聚的结果有多惊人,我在后台看得到,最近订阅增长迅速。谢谢你们的每一分支持!(未完待续。)
第940章 又一个郭织女
清哑也看明白了形势,心下掂量。
这紫月轩建在御花园紫月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