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明珠-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大小姐说,就呆在明湖春,那里也不去。”
杏子也不说太多的废话,转过身去嘟起小嘴,她真的有些不愿意听见大小姐这样的命令,但是听到了,也只好实行。
高校长依旧穿了一袭二蓝布的长衫,脚下是青布便鞋,多年以来都保持了这份寒士的打扮。可是腕子上带了金表,手指上戴了火焰跳跃的钻石戒指。面皮丰美白皙细腻,甚至比十年前还要更加美貌一些。养尊处优、金尊玉贵。高校长对着大公子派来的侍卫摇头:
“我就呆在明湖春,那里也不去,回去多谢你们大公子,还有东北王,让他们专心迎战,不要费心我,也不必再派人来接。”
侍卫的任务一样也没有完成,他也有些着急暴躁:
“请高校长三思,战乱可不是儿戏,真正会出人命的!”
高校长微微发怒:
“你们是来绑架的吗?”
大公子的侍卫被噎住:
“当然不是绑架,但是枪炮不长眼!”
高校长朗声的笑:
“不是来绑架的就好,就算你们是来绑架的,要动刀枪,也得先过我侍卫的关吧!”
他伸手指向自己的侍卫,从大庆带过来的侍卫足足有四十多个,此时也都是全副武装,甚至已经把枪上膛,直接在手中端着。
大公子派来的侍卫有些想掉眼泪,任务是彻底完不成了,他默默敬了一个礼,但是却不舍得离开,转身出门去借酒店的电话请示上级。
高校长并不是一个人,除去他的侍卫,他座上还正在招待十多位前来拜访的士绅名流。刚才侍卫进来,刚说明来意,那些士绅名流们就已经倒吸一口凉气:
“开始打仗了,情势严重!”
虽然震撼,却也不敢出声发言,闭声敛气的听侍卫说下去。
等高校长拒绝之后,在场所有人登时都瞪圆了双目,依旧没有人出声评论此事。直到那个侍卫转身离开。高校长的客厅里才轰隆一声,就如十几只鞭炮同时点燃一般热闹起来。
“要打仗了!”
“天呀,这可如何是好!”
“我刚刚把全部家产都投资在沈阳,这就要打仗了,真是老天亡我啊!”
“家财算什么,只要存着命在,总有赚回来的一天,如今的计谋,必须马上离开这里才好,不是说从北边大营闹起来的?那么我就走南边离开吧,事不宜迟啊,须得速速出发!”
士绅名流们纷纷把目光看向高校长:
“高校长怎么看?现在要逃去那里安全些?远郊的乡下?关内?还是青岛?”
青岛是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现在中日开战,他们居然把青岛当做是一个逃亡的好去处。这些人都是东北社会的中上流,站的位置高,眼光也更远更细致。这次战役,他们更加看好日本一些,这是一件非常凄惨和无何奈何的事。
高校长从袖子里拿出一条布手帕,擦了擦额头冒出的细密汗珠子,他依旧态度坚定:
“我不是说过了吗,我那里也不去,呆在明湖春,至于诸君,还是请自便吧!”
听见高校长做这样的总结,事态紧急,他们也没有时间做详细的论证,大厅里的士绅名流站起来,纷纷拱手告辞。大踏步的几乎是飞跑一样的离开,客厅里的客人哗啦一下少了一半。
剩下的客人也是着急的站立起来,围在高校长身边,他们是有各种必须的理由,需要留在沈阳的,但是他们希望能到明湖春来和高校长作伴,或者拿到高校长的推荐,分着刚才的侍卫去东北王官邸。
高校长摆手苦笑:
“诸位冷静,冷静,现在沈阳开战,打仗用的可都是现代化的武器,嗷呜的一声,枪炮能飞几里地远,住在这里可以,但是高某可是不敢下完全的保证,打的热闹起来,明湖春就像是一枚薄皮鸡蛋。”
尽管他是这样说的,名流士绅们依旧坚持要搬过来。有的直接出门去接家眷,有的干脆是去摇电话,通知亲友过来。
那怕明湖春就是一枚鸡蛋,那也是有外壳的啊,几十个拿枪的侍卫,至少不必担心趁着战乱烧杀抢劫的匪人。再有一个,高校长现在可是世界名流。就算日本兵打过来了,多少也应该会给山东先生一个面子吧?
在这样的慌乱时刻,寻求庇护,趋吉避凶是所有人的共同选择,过了小半天的时间,又有几批自认为和高校长有交情的人,找到明湖春要求避难。
高校长也不拒绝:
“你们真要来住,先去和明湖春的店家缴费登记吧,毕竟家有家法,店有店规。我也只是房客。”
在这样的危机关头,大部分人是愿意遵守店规的,除去明湖春,得到战乱消息的人,还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前往教堂、学校、十字会慈善医院避难。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些都是慈善的,有后台的机构。日本兵打过来,总是要有几分忌讳,不敢在这些地方实施暴行的吧!
当然这种想法,是建立在一种假设之上,假设日本兵是有道德底线的。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千百场战乱里,有一半的军队会放过平民,惩罚奸恶,维持秩序,甚至优待战俘。他们宣传自己是仁义之师,是为了百姓而战的,为他们日后的统治树立口碑。
逃避到集体场合里的民众,默默的祈祷日本兵会是这样的军队。
还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决定逃离沈阳,他们携带老幼,肩扛手提,套马拉车,装载了家当,逃亡去乡下或者是别的城镇。
老百姓都是潮水一般的往着城外逃亡。东北保安军却潮水一般的撤回沈阳来。东北王原本下达过一条命令,尽量避免冲突。他真是不太想跟日本人打的。
他手下的士兵也很好的执行了这条命令,被日本人攻陷的北大营一个团,一个人员伤亡也没有,统统撤退了出来。
……
即墨伦珊在此鞠躬感谢萌萌哒的小天使“gz136222”赠送的月票!
鞠躬感谢萌萌哒的小天使“偷香小女贼”赠送的月票!
鞠躬感谢萌萌哒的小天使“liwubaobao”赠送的月票!
鞠躬感谢萌萌哒的小天使“昵称已用”赠送的评价票!评价票!评价票!(未完待续。)
516战争的阴云之下(三)
日军挑衅,攻占东北保安军大营的消息传播的极快,只过了半天的功夫,战乱的阴云就已经笼罩了沈阳的上空。
民以食为天,大部分市民百姓的第一反应,就是检查自己家里的存粮,然后挥舞着粮袋冲上街去,找粮店买粮。
在发达的工业城镇里,市民家里基本上是不留存粮的,新鲜的米面保存的稍微不得当就会变的污霉,满大街都是粮店,随时可以买到新鲜的。
此时,街道店铺的经营者也已经得到消息,大部分也都放下了门板关门,粮店是关不住的,干脆临时聘请了大量的伙计维持秩序。
在距离明湖春不远处的一条街道,粮店门口的队伍排的很长,长到街角处转了一个弯儿又排回来,然后又转一个弯排回去,整个队伍就像一个十分紧凑的“w”形状。
粮店门口一阵的囔囔,前面的人头太多,后面的部分即使是踮起脚尖也看不清楚,只好依次的互相传话出来。
“苞米现在是没有粉了,只有大颗粒儿的。”
“这可怎么办,苞米不打粉可没办法吃。”
“你可以买别的粉啊,面粉。”
“那怎么行,面粉要贵了一倍,现在打仗了,正该节约的时候。”
“不要紧的,还有高粱粉,价钱和苞米一样,就算是不磨粉,也能蒸干饭吃。”
队伍稍稍安静了些,粮店的伙计手脚利落,快速的打发着顾客,可是四面八方的不断有人加入进来,门前排队的人数一直不见减少。
过了一会儿,前面又是一阵囔囔,后面的立刻踮着脚打听:
“又怎么了?又怎么了?”
“高粱也涨价了,一块钱二十五斤!”
“天呀,他们怎么不去抢?这简直和白米一样的价钱了。”
“当然和白米不一样,白米已经是一块钱十五斤了。”
“这可真是米珠薪桂一样了!”
说这句话的是个有学问的长衫先生。大约是比一般人富裕,但是又没有达到可以使唤听差和仆从出来买粮的地步。
“知足吧,这可是打仗,以前在山东河南,草根子都挖没了的日子还有那!”
这次说话的是个面色沧桑的老人,经历过曾经的饥荒苦难,面对忽如其来的灾害,就能多一份宽大豁亮。
“在关外这里享了几年的福,越来越娇贵了。”
这次说话的是最市井的小民,排队已经排的心慌气短,焦躁不安了。
队伍后面的抱怨之声还没有终止,前面又传来更激烈的吵闹声。原来是那有远见的粮店老板数了排队人的数量,又盘算了店铺里的库存,觉得粮食是不够的。
就跟掌柜商量说:
“历朝历代,要遇见灾祸,粮食总是要涨价的,咱们也不是那黑心的奸商,平常的买卖总是亏空,如今这样的机会,总要稍微赚几个钱。今天便宜的价格也卖掉一半了,要涨价只怕他们会闹起来事端来,不如今天先关门,让他们明天早些过来,正好可以改牌子价格。”
掌柜的抹汗说:
“大老板,这会子要停下来,这些伙计恐怕是顶不住,不如咱们就缓和些来,限定每个五斤,卖够一百人就关门,这样也算有个缓冲。”
老板觉得有道理,马上吩咐了伙计,找来几张白纸,改成了条子发先去,就按现在的队伍,每人都发了,再来新人就恕不接待了。
拿到条子的客人,每人也要限购杂粮五斤。买精白米或者是大黄豆的也限定十斤。
这已经是非常缓和的做法了,可却依旧引起了人群的愤怒,这个时代小家小口的少,普通的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