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追凶-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瑞这个人太正直,心里只有老百姓和朝廷。他看出朝廷和老百姓之间的最大问题,所以从皇帝出发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觉得当时的皇权不是太强大,而是太弱小了。老百姓之所以生活不好,主要原因是皇帝不能掌控全局。地方豪强和朝中各派势力联手,几乎架空了皇帝手里的权力。只要皇帝收回主动权,只要皇帝愿意改善局面的话,老百姓的生活就会好过。皇帝要收回权力,想要重新获得老百姓的尊重,就需要做出重大的改变。第一是清除身边妖言惑众的奸臣。第二是收回散落在大臣和地方豪强手里的军权和管理权。第三是分清家与国,带头把属于国家朝廷的财产还给朝廷。勒令皇室其他成员不得占用朝廷的资源。第四,解散锦衣卫等胡作非为的鹰犬组织。改善朝廷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让衙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第五对于自己的不作为做出检讨和改正。最好下达一份“罪己诏”,让天下的老百姓明白皇帝的心意。
不得不承认一点,海瑞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当时的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着想的。但是海瑞写得太直接了,要嘉靖皇帝朱厚做的事情也太伤人了。不要说是任何一个皇帝了,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不可能轻易道歉。嘉靖皇帝朱厚是一个最注重脸面的人,他是绝对不会按照海瑞的意思办的。再说了海瑞的上奏太直接,让嘉靖皇帝朱厚觉得这个海瑞是在故意羞辱自己。所以嘉靖皇帝朱厚发火了,直接下令抓捕海瑞关进了天牢。
虽然事后嘉靖皇帝朱厚忍着心中的怒火,一遍又一遍看了海瑞的奏疏。渐渐地从生气变成了沉思,又从沉思变成了深思,最后是一个人发呆。但是嘉靖皇帝朱厚明白,自己不光是从年纪上还是精力上,都已经办不成这种事情了。所以嘉靖皇帝朱厚既没有杀了海瑞,也没有重用海瑞。他要把海瑞留给他的继承人,由他的儿子来决定海瑞的未来。要是他的儿子想收回权力的话,就会重用这个海瑞。要是这个儿子没有胆量对付敌人的话,这个海瑞留下也没有什么用了。
隆庆皇帝在登基后,听从张居正的建议,召见了海瑞。海瑞把自己的见解一五一十地说给了隆庆皇帝听,当时身边还有一个他就是张居正。时候张居正更是好友秦泰,海瑞这个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做事情太过于激烈,既不可能办成大事也不可能和同僚和平相处。他的脾气倒和秦泰十分合得来,两个人或许有共同语言。
隆庆皇帝想重用海瑞,但是担心海瑞资历不够,所以一边磨练海瑞一边等待机会。两年前海瑞再一次上书,要求隆庆皇帝尽快收回部分权力,不然地方势力做大将来会局面失控的。当时张居正也赞同海瑞的意见,但是不同意全国一下子这么干。隆庆皇帝和张居正商量决定,让海瑞去江南,在江南作为试点,看看效果怎么样。海瑞出任南|京吏部尚书,主要任务就是帮隆庆皇帝探路,收缴地方豪强手里的权力。
一年半前海瑞受命出发,海瑞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布命令。而是听从秦泰等人的建议,在地方势力内部找到突破口,利用双方的矛盾找出弱点。海瑞的前期工作做的不错,几乎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可是就当海瑞要达到一定成功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海瑞自身太过刚正,不允许属下有一丝一毫的操守问题。这就导致下属对于海瑞这个上官怨声连连,这就被对方钻了空子。对方的反扑是快速和激烈的,也是对于海瑞来说是致命的。
短短几天时间,海瑞所有的优势都没有了不说,海瑞更是成为了江南这一代官员人见人恨的人物。海瑞不要说是办案了,就是想走出去了解一下民情也成为了奢望。就在海瑞想办法出去的时候,江南地方绅士和官员联名上书隆庆皇帝,例举海瑞在江南破坏地方治安的罪行。成千上万的人联名上告朝廷,再加上朝廷里面有人本来就不看好海瑞,这联合起来的打击对于海瑞是致命的。就算隆庆皇帝想要保海瑞也不可能的,张居正也是无能为力的。
隆庆皇帝只好一面公开申斥海瑞,一面提醒海瑞要注意方式方法。但是牛脾气上来的海瑞忘记了秦泰的提醒,忘记了忍耐,海瑞以为只要顶住第一轮攻击就等于震慑了对方。却不知道这是关系到对方实际利益的事情,对方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攻击不但不会停止而且会越来越尖锐,对于海瑞的打击也会是越来越严重的。
就在秦泰出发的前夕,因为隆庆皇帝的过世,海瑞和对方的最后一轮决战结束了。海瑞失去了隆庆皇帝的支持,被对手完败。内阁首辅高拱,在两位新任太后的默许下,下达了对于海瑞的决定。海瑞再一次被罢官,而且不准海瑞进京辩解,等于是抛弃了海瑞。海瑞被免职后,大家都在海瑞面前肆无忌惮地嘲笑海瑞。
海瑞由原来的失望愤怒中渐渐清醒过来,总结出自己失败的教训。海瑞也从这两次罢官中,终于明白了这个官场不是他这种人可以改变的道理。海瑞也好,秦泰也好,都不适合在这个官场生存下去。海瑞为朝廷做了最后一件事情,把他自己在江南看见的一切写下来,把自己的见解写下来。至于有没有人关注,有没有人愿意做就不是他可以决定的了。果然这封海瑞心血巨作,被人有意无意地搁置起来,许多年之后才被人发现。又过了不少年后,这封已经虫蛀鼠咬的奏疏被人当作废纸烧了。
海瑞以一个友人的身份给秦泰写信,不但想告诉秦泰自己要彻底离开官场的决心,更是希望秦泰也不要眷恋官场了。海瑞提醒秦泰,他们这种脾气的人不适合官场,不适合和官员们打交道。海瑞决定自己回老家种地,也劝说秦泰回老家经商或者读书去。他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更加改变不了这个官场。
海瑞以为秦泰依然在京城,所以把这封信寄到了京城。还好收信人写着秦泰,大家都知道秦泰和张居正、冯保关系不错。他们就把信交给了冯保,冯保不知道海瑞和秦泰的关系,直接拆开看了。冯保觉得这都是他们读书人的事情,还是交给同样是读书人的张居正来处理好了。张居正本来不准备理会这个海瑞的事情的,可是海瑞的一句话打动了张居正。张居正心里也明白,秦泰是一个不适合留在官场的人。要是海瑞能够说服秦泰,秦泰主动提出离开官场的话,对于张居正来说也算是一个好事。张居正最后决定把这封信转交给秦泰。为了表明自己的中立立场,张居正在信里面一个字也不说,只写了一个外包装而已。
第二十六回 巧辨真假二十六
展小小看了海瑞的信件后,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海瑞的下场其实也就是秦泰的下场。秦泰心里面的苦一点也不比海瑞少。秦泰爱国之心不比海瑞少,当年的举动甚至于比海瑞更加直接。如今的秦泰一点办法也没有,海瑞至少当过了吏部尚书,总算做了一件威风的事情。秦泰混到现在,要不是自己主动放下身段和冯保这种太监接近的话,秦泰现在想出来走走的自由也没有。
展小小也曾经想过,想劝说丈夫秦泰回家去算了。不要管这些事情了,回家做一个平头老百姓也好。在家里秦泰可以看书也可以做生意,还可以有时间研究医学。展小小在家带孩子养孩子,为丈夫秦泰多生几个孩子。将来孩子长大了,不让他们当官,做一个平凡的老百姓就好。可是展小小没有这么做,因为展小小知道丈夫秦泰是不会答应的。要不然几年前秦泰就有一个彻底离开的机会,秦泰愿意放下的话,当时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可是秦泰不但没有放下,而且对于重返官场的决心更加重了。
不过海瑞的来信并不是一点作用也没有,展小小马上在信中发现了几个关键问题。其中海瑞无意间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贾百顺。这个人的名字让展小小马上关注起来,仔细阅读海瑞的来信,一个字也不愿意放过。
原来贾百顺早就加入了地方势力里面,成为了旧党中的一员。由于贾百顺是徐阶的表亲,又长期担任过地方和京城的部门官员。所以旧党的人想利用贾百顺和已经退休的徐阶联手。徐阶是一个人老心不老的人,他觉得自己这么离开权力核心不甘心。所以指示贾百顺为旧党服务,贾百顺利用他对海瑞这种人的了解,制定出一套对付海瑞的办法。海瑞比起秦泰来说,要好对付一点,所以贾百顺的方案十分有效。在第一次遏制海瑞后,贾百顺得到了旧党的重视,在他们的帮助下贾百顺不但复出了而且成为了这个地方的知府。
海瑞的意思很明显,贾百顺背后不但有旧党而且有徐阶。徐阶作为一个老江湖,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就连张居正也不能完全保证自己的手下和徐阶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也就是张居正转交海瑞信件的又一重目的。
说起这个旧党,展小小从丈夫秦泰那里知道一些。但是展小小不知道徐阶怎么会和旧党的人联手?难道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个以前自称自己是旧党永远敌人的人会放弃自己的立场?展小小越来越觉得太小看了徐阶这种政客。
说起旧党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大明朝第一贪官严嵩。严嵩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这一点任何人没有不同意见。严嵩曾经说过,能够称得上是他对手的人只有一个半。这一个人就是嘉靖皇帝朱厚,也就是严嵩的老板。他给了严嵩一切,当然也可以收回一切。嘉靖皇帝朱厚最后真的把一切全部收回去了,严嵩最后落得一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个半个就是指徐阶,不过不是现在的徐阶,而是当初那个一身正气的徐阶。严嵩说徐阶并不是真正的正气,而是一个能屈能伸善于伪装的强大对手。徐阶在外人面前正直无比,在严嵩面前卑躬屈膝,在皇帝面前老实木讷。严嵩早就看透了徐阶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