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灵升级路-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消息,安宁并无多大反应,她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才能见到杨骞。
今生她一定要嫁给杨骞的,不然,她怎么成为未来的宰相夫人?不成为宰相夫人,她如何在董氏、安康面前扬眉吐气?
对她来说,嫁给杨骞,是她最好的出路,这计划她在脑子里反复盘算整整七年,如今怎能功亏一篑?
想到这儿,她好恨呐,早知如此,她在安康面前就不该哭哭啼啼说不嫁,这样一来,当安康说杨骞不愿娶她时,她还可以哭泣着拿自己的清誉说事儿,而后再利用国公府的权势,对其施加一些压力,如此晾他不敢不娶。
想到这儿,安宁狠狠给了自己一巴掌。
这盘棋下了这么多年,最后竟然让自己搞砸!
不不不,就算没有她那多余的一幕,董氏已经下令落水的是安暖,这样一来,杨骞救的就是安暖,自然也没她什么事儿……果然,说来说去,还是董氏!还是安康!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袭上心头,让安宁吃不好睡不好,人很快憔悴下去,直到安康出嫁那天。
前世的安康出嫁时已经十七岁,这一世却不知为何,两家结亲的时间提前了两年,安康刚及笄没多久便要出阁了。
当年,她意图利用这个机会杀掉安康,再不济令她毁容,如此她便嫁不成陶桑,这一世,因为发生了杨骞的变故,她不敢贸然行事了。
再说,两世为人她看的明白,董氏这个人非常不简单,她身边养了很多深藏不漏的,若是她还按照前世那般行事,说不定仍会落得个惨死的下场。今生她第一目标是杨骞,在没嫁给杨骞之前,她不想节外生枝。
于是,这一世没有安宁那场闹剧,安康在众姐妹的艳羡和祝福中,比前世还要顺利的出嫁。
看着安康被光鲜照人的陶桑接走,安宁心如刀绞,强忍着没让自己倒下。果然,心还是会痛的。
不过,她的目标是杨骞,唯有杨骞才能让她这一世翻盘。
为了麻痹自己的神经,她心里不停地念叨着杨骞,杨骞,杨骞,直到大红的身影消失不见。
……
安康出嫁后,董氏算是完成心中一桩大事。又一月过去,董氏解除安宁的禁足。
令安宁非常奇怪的是,一连几月,杨骞再不曾登门拜访。就连她三叔安魄也很少在府中聚会。
杨骞一直不出现,她纵然再满腔热情也无处去洒啊。
直到又过俩月安宁才听说杨骞随几个同窗好友南下游学去了,并且不知何时能归。安宁听后心灰意冷。
自打被解除禁足后,早有姐妹把落水那天的事一五一十讲给她,一开始她不信,后来次数多了她才弄明白杨骞是真的不愿娶她。
她只觉自己的命运又陷入无限的黑暗。
转眼一年过去。
这一年中,杨骞杳无音讯,安康怀了身孕,受到西北临潼王府上下重视,为此,临潼王妃特地来京入住江夏郡王府,为的就是好好照顾怀孕的儿媳。
董氏每天乐的合不上嘴,每每看到这一幕,安宁便恨不得照她脸上挠两下。
安康彻底让董氏放心后,她便开始操持安乐和安宁的婚事。如今安乐已经及笄,安宁也年满十四,都是正该说亲的年纪。
安宁不着急,毕竟前面还有位二姐挡着,不过,她对安乐的着落尤为关心。
没过多久,她听说董氏给安乐定了一家,原户部员外郎杨大人的一个侄儿,据说这个侄儿当初走了晋王的路子,在江南河道总督手下领了一个六品小官职。
安宁一听对方姓杨立刻警醒,不过,再三打听之下,并不认为那人就是杨骞。
前世的杨骞在成为天子门生之前并未入士。
为了以防万一,安宁厚着脸皮向她三叔打听杨骞现在的下落,安魄很奇怪她为何要打听杨骞,安宁只说她为安乐打听,毕竟她猜测安乐定下的亲事和杨骞的状况很像。
安魄没多想,告诉她杨骞于一年前随几个同窗南下游学,后来听人说进了南山书院准备今年的秋闱,希望能一鸣惊人做一个天子门生。
安宁听后别提有多安心,杨骞的命运还是按照前世的路子在走,她慢慢放下心来。
然而万万没想到,安乐出嫁那天,来接亲的竟然是杨骞。
那一刻,安宁真的好希望时间就那样静止。她千算万算,居然还让安乐和杨骞走到一起!
是她大意了!
安宁又恨又恼又怒,却无可奈何。安乐出阁后,她一连数日丢魂失魄。就不明白了,这一世她收敛所有锋芒,静心打算未来,为何仍旧惨败?
没多久,董氏为她定亲,对方乃忠义伯府庶二子刘照。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910章 位置(11)
但是安宁死活不愿,前世忠义伯府一直追随太子,结果最终晋王继位,虽然晋王宽和,对太子以及太子一党做了最宽大的处理,可忠义伯府还是沦落贵族末流,听说到后来日子过的非常艰难。
安宁的反抗可把董氏气个半死,直骂安宁不识好歹,先不说忠义伯府在京都位置,只说刘照那个人,满城上下谁人不夸?相貌好,学问好,人品也佳,虽然庶出,可你安宁难道是嫡出?
忠义伯在朝中领有要职,和她二叔子(安瞳安暖的父亲)安皎同朝为官,颇有交情。另外,忠义伯府男丁兴旺,个个都有本事,无论家世地位,这幢姻缘再好不过,董氏自问没有亏欠安宁,可那妮子!
董氏一气之下把安宁关了起来,对外宣称她旧病复发,需要静养。
如此,也打消忠义伯府联姻的念头,忠义伯夫人连说可惜。
董氏气的几天吃不下饭,后来因为这件事,安康特意过来相劝,但是安宁只说她不愿嫁人,安康也很无奈。
日子眨眼过去,安宁十七岁那年董氏对其下了死命,无论如何她都要选一家嫁人,不然,就去家庙静养。等了两年,安宁就等董氏这话呢。这些日子,她早把前世往上走的家族思虑一遍,从其中找出几个最后混的不错的,而董氏给的选项里恰好有一家,关平侯府。
就这样,安宁与关平侯庶三子秦奈定了亲。因为年纪大了,定亲不到半年出嫁。
秦奈长相、学问都平平,不善言谈,安宁十分不喜。可是为了未来的荣华富贵,她硬是把那些不喜全部忽略。
记得晋王继位后,关平侯一跃坐上辅国公的位子,秦奈的两位兄长最后都进了内阁,若说朝中还有谁能和宰相杨骞匹敌的,大约就是秦家兄弟。
然而安宁千算万算又落了空。
三年后,皇帝驾崩,继位的却是太子。
这还真应了那句话,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太子继位,晋王一党被严厉打击,一直和晋王亲近的关平侯府自然受到波及。
最终关平侯府的处境和前世忠义伯府的处境翻个翻儿。
有了这情况,董氏回回见到安宁都说她有眼无珠,当年,若是安宁听她的早早嫁入忠义伯府该有多好!如今,忠义伯被封定国公,一门炙热,若是当初安宁嫁进去……想到这个,董氏就唉声叹气。
不过木已成舟,最后董氏说这都是命。
可安宁却不服!
但是不服又能怎样?安康如今已经成了江夏王妃,每次逢年过节见到,都会在她面前耀武扬威,下巴抬的高高,就算对她笑,那也是充满讽刺。
说来真是奇怪,两世为人,无论谁做了皇帝,陶桑都混到了异姓王的位置。
也是,他爹是临潼王,常年驻守西北边疆,手握重权,陶桑又是个有真本事的,边疆动乱,几场战役下来,立了奇功。无论他从前追随的是谁,新皇为了稳定军心,也只能继续重用陶桑。
说来说去,还是陶桑有本事,可无论哪一世,他的荣耀从来不属于自己。
安康的脚步越走越高,她却一路翻滚,越发跌入谷底。那种不甘和嫉妒日夜煎心,终于让她有一日受不住,又生毒计。
董氏五十寿诞当天,趁着热闹,安宁给安康的茶杯下了毒,安康喝后当场毒发。
现场顿时一片混乱。
活了两世,设了好几次局,这一次终于成功,安宁狂喜。
然而没想到的是,原本已经死翘翘的安康竟然突然睁眼,随后指出下毒之人便是她。安宁大惊失色,慌乱之下跑出门外,被董氏命人拿住。
江沐雪就是在那个时候附身安康身上的。
当时,真正的安康确实死了,江沐雪附身后使了一个法术为这副身子解了毒,而后又编了一个幌子,告诉众人,她早就猜出安宁心怀不轨,一直防着她呢。
下毒之时她也发现了,便将计就计,将那毒茶调换之后,当着安宁的面儿喝下。
江沐雪讲完便向董氏告罪,董氏抱着失而复得的大女儿哭泣不止,后来,怕女儿难堪,董氏强忍着替她出头,说她也早发现安宁不对劲,一直暗中关注着呢。
于是母女联手把安宁拿下,董氏当即给关平侯府去了话,说他们家的三奶奶突然病重,猝死。
这就是要安宁的命了。
关平侯府听到信儿后立刻派人来接尸体,他们家不复从前,况且安宁自打嫁入他们侯府未曾生养过一儿半女,而每当秦奈有纳妾之意,安宁都会大闹不止,若不是有安国公府和江夏王府两座山压着,关平侯府哪能吞下这口恶气。
所以,一家子刚听见安宁猝死的消息,高兴的差点儿跳起来。
当安宁听见关平侯府对自己的“死”因丝毫不过问,只命人准备后事,急火攻心之下说出了那番话,就是江沐雪刚来这个世界时听见的。
“想我安宁五岁读书,七岁习琴艺,这些年,针织女红,琴棋书画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