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杂见-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本卷的亮点是梁晓终于接触到了社会中的人,遇到了酒吧里的两人。这对于一部都市文来说,应该是比较好的切入点,可惜作者并没有在这方面下大力气。柳只能算个过客,御姐虽好,终究不如青梅竹马可人啊。但是我之前曾经讲过,如果梁晓并不想到社会中去混的话,那柳就是没有用的废人,对情节发展能起什么作用呢,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又有什么作用呢?两样都没有,写柳除了让主角H,让读者爽一爽,还有什么意思呢?
5:玄幻内容的影响作者已经认识到了,所以也相应地进行了修改。以前在和老作者讨论的时候,他们都会告诉你写稿应该有大纲,至少应该有个大方向,哪里合适写,那些地方不合适写,那些内容可以带动情节的发展,那些内容可以凸现人物的性格,要分析的比较清楚,否则就容易面面俱到,结果是两边全失掉。
总结:本卷算是慢慢将情节展开了,初中和高中对梁晓来说,应该是大学之前能体现性格的主要时期了。这时期的梁晓让人感到有些迷惘,有些青春期的躁动。参加奥赛应该是学生生涯的大事,以前我也参加过,很不幸,什么奖都没获得。梁晓因为那个受伤女孩的退出得以参加奥赛,这一节峰回路转,有十足的可看性。参加奥赛之后,那场火灾是我没有料想到的,连带着火灾中丧生的那个英雄也致以十万分的敬意。
梁晓在这一卷中打篮球和单挑痞子一节是比较爽,比较high的,推荐阅读,对痞子的报复事我很不理解,梁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真的像作者不断向我们诠释的那种在外好勇斗狠在家宝宝乖乖的双面人?
二,人物之主角分析:
梁晓是个摇摆不定没性格的人,这是我的基本评价。
在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中,人物这一环是最弱的。
从重生那天起,梁晓的性格就没有稳定过,也许你会说是前生的影响,但你知道前世的梁晓是个什么样的人么?他前生的记忆真的那么管用,让他成为一个「半黑暗系」的主角么?可以毫不客气地讲,作者为了迎合读者而不断地用情节来拖动文章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根本没有考虑过主角性格不统一的问题。
梁晓是在21岁重生的,这个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按照梁晓前生成长的环境看来,或许他很酷,受了很多苦,会变得铁石心肠,但他不可能在重生之后性格变得如此「多变」:时而邪恶时而善良,时而成熟时而幼稚,时而动摇时而坚定……
这样的梁晓是个矛盾的集合体,如果作者在写之前没有设定好梁晓的基本性格特点,让情节带动人物不断地转换性格,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失败。
(一)关于失恋,梁晓的做法完全是个孩子。
梁晓在被车撞之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失恋。这可以说是微微的过错,但爱情本来就无所谓对错,这种事情怎么能怪微微呢?后来,梁晓爆发了,以近乎「酷」的表情对待了微微。以梁晓前生的经验看来,这正常么?
失恋,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是件很严重的事。读到微微面对的那些冷面,我是有些埋怨梁晓的不近人情了。年轻,谁都会犯错,梁晓也会,但他有着两生的经历,他应该更成熟些,更少孩子气些。
之所以会特地拿这一章节说事,是因为本文作者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坑。通过梁晓一系列不成熟的举动我们可以得知:梁晓正逐渐为他重生的生命所征服,也就是说,作者在写文的时候代入的是当时的梁晓(就是十几岁的梁晓),而不是有着重生阅历的梁晓。写重生文的作者,相当容易在代入感上出现问题,作者把自己想像成十几岁的孩子,而不是几十岁的男人。
在少年卷中,梁晓的确不成熟。如果以他前生的记忆来包容,对许愿赌气似的话应该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这也说明作者正逐渐迷失在他创造的角色里,他的主角只是十几岁的梁晓,而不再是拥有前生记忆的二十一岁男人。
刚好听到一首好歌「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 」推荐给大家听。
(二)在学校的种种幼稚行为,包括上课睡觉。
在作者的描写之下,梁晓慢慢地成了一个耍酷的男孩,前生的记忆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小,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这其中尤其让我反感的是上课不听讲睡觉一节。
为什么「天才」都喜欢用睡觉来表现自己呢?《重生的飘渺之旅》中的小孩子因为用脑过度还情有可原,梁晓却不应该这样摆酷,因为他是个成熟的男人,他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上课睡觉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是孩子气的虚荣心在作怪:是啊,你看我不学习都能考这么好,这不是天才是什么?梁晓在批驳奥赛组其他人的时候,有否想过,他正做着同样幼稚的事呢?
(三)主从颠倒,明细不分的问题。从整篇文看来,梁晓虽然作为主角,但并不出彩,反倒是N多的副角次角个性鲜明。梁晓在文中,更多起到的是一个引子的作用,引出一切与他相关的人,然后看着别人发光发热,自己却冷眼旁观这一切。说句实话,如果微微死了,我会伤心,那位可敬的老师死了,我是真的伤心,但是梁晓死了,我绝对一点感觉都没有,换个人可以继续演嘛。
梁晓有什么值得我佩服的地方么?梁晓有哪些可以感动我的地方呢?问一问作者,梁晓有那些可以让我们记住,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的地方呢?
没有,梁晓是个伟大的人,因为他舍弃了自己发光发热的机会,但他同时又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却始终没有做出让人佩服的事情来。他虽然只是一个平凡人,他虽然成为不了大英雄,但他可以成为一个「小英雄」啊。谁说平凡的人就不能发光发热了,看他肯不肯为别人牺牲好了。
(四)个性鲜明的人物是网文档次划分的依据
以前跟好友谈起网文的好坏,我极力强调人物的重要性,甚至强调人物胜于情节的才是好书(以下是谈话的大意,没经过整理,有些偏激和偏见,一家之言,大家看看就好)。我说,作者创作一个人物,尤其是主角,必须要能控制读者的情感,能控制读者的喜怒哀乐,如果主角死去了,你能为他/她伤心甚至落泪,这样的文章才能算是好文章。要是你看一本书能让你激情澎湃,甚至亢奋,这样的书在网文中就是经典,就是绝对的好书;要是一本书能让你泪流满面,甚至拍案而起,这样的书就足以藏之后世了:比如《英雄志》比如《亮剑》又比如《飘来荡去》。还有一些好书,各有特点,但共同点都是能控制读者的喜怒哀乐,有个性独特的人物,比如《鱼龙变》《庆熹纪事》等等。
至于YY呢,只能算是一种低级的情感控制,控制的是小弟弟的勃起程度而已。不像那些经典好书,可以让你为主角的命运担忧,可以随着人物的命运沉浮去经历人生。
说起来,我对梁晓有些苛责了,他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还救过不少人,但我就是觉得他没性格,摇摆不定,无法在我心中留下重重的一笔,希望作者看到以后能多下笔墨描写我们的男主角,不要让《再活一次》变成《白芳谱》。
三任务分析之副角
本文的作者草草一定是个多情的种子,在这本书里面,他主要描写的就是情感,把这本书称之为「情感之旅」完全不过分。不论亲情、爱情、友情作者都写的得心应手,看的出来作者对这方面是有专长的,这也是全文最大的亮点。下面将就亲情、友情、爱情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本文的副角:
(一)亲情。
亲情是媒介,传送梁晓来到90年。虽然梁晓会耍些小心眼,但他对父母是绝对的孝敬。在父母眼里,他永远是一个乖宝宝,他为了让他老爹不退役,会千方百计创造各种机会和压力,他为了改善家庭生活,会让他老妈开服装店,会去买股票。可以说,是亲情的召唤使得梁晓重生,这也将是他前进的最大动力。
然而到了中篇之后,梁晓对亲情的描写逐渐减少,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女性朋友身上,让我有些唏嘘。
(二)友情。
友情这部分的描写是全文中最薄弱的,其实这原本可以成为文中的一个亮点。对女孩子的过分偏好,使得梁晓的友情大打折扣,几乎他的所有女性朋友都和他有些暧昧的关系,很多甚至直接升格为女朋友。
在我印象中能体现梁晓跟男同学友情的基本没有,篮球场后与人的打架是一个人成为孤胆英雄,事后的报复是大院里的哥们帮他,他并没有主动帮助过男同学。到马健的出场,眼前为之一亮,以为梁晓终于要帮助这个受伤的男人了,哪里知道却是为了泡他小姨子做准备工作。马健是个很容易出彩的人,有阅历,有情感,有事业,可是作者并没有很好地表现出他与梁晓的互动。马健也许就是半个路人甲,梁晓在他面前,彷佛就是一个听众。我甚至都在想,若是马健的酒吧遭灾就好了,这样梁晓就可以发挥他的爱心了。然而这种不正常的想法,似乎作者过于善良,并没有去实施。
我并不是在苛责作者,以十五万字+的篇幅,要面面俱到确实很难,何况梁晓并没有太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我写这个,只是想提醒一下作者:其实生活中,除了女孩子需要呵护,狐朋狗党同样是需要的,千万不要重女轻男,否则就真的像宝二爷一样了。
(三)爱情。
这是本文的高潮,把《再活一次》改成《所谓爱情-梁晓和十一个女人不得不说的故事》都可以。
我之所以会说这本书像《风月宝鉴》,是因为这里面描写的女孩子实在是太多了,林林总总,不下三十人,而且女孩子没有不美的,最差也得是个班花。要分析这些美女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