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第9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保证12万左右部队供应补给源源不断也是德军目前所能维系的日常调度。由于1943型、1944型部队的不断编组,德军现在对后勤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同样是12万部队,当初隆美尔在北非带12万人和现在带12万人的物资需求完全是天壤之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霍夫曼只向隆美尔承诺一点:这12万军队后续补给和人员补充一定会足额、按时送到——对在北非吃过补给不力苦头的隆美尔来说,这是最大的支援和肯定,远比多几万军队重要的多。
最后从南美的实际战场情况看,由于会引入欧洲驻守力量,将来圭亚那一线就不需要驻军,这样一来作战空间不会太大,有12万精锐野战军团足够了,至于派遣占领军,维持治安都不是隆美尔的任务,他也干不好这个。
当然30万大军的总数还是会派遣,只是不直接使用在同一战场:南非战役结束后,根据日德协商结果,德军将正式派兵入驻新几内亚岛并修建有关潜艇基地——该领地初期要占用6…8万兵力,并在未来扩充至10万以上,日军腾出来的兵力将压向夏威夷岛一线;另外的剩余运力是要把复员回来的老兵及其家庭安排到美洲共和国去,这部分部队将交由保卢斯统帅。
根据计划,美洲共和国在5年内要完成移民至少200万的雄伟目标,第一波就是把老兵及其家庭转移过去。他们将会根据战功不同分配土地,相应石油基金份额就取消,这不能说他们短视,不懂金融产品厉害,对基层普通平民来说,看不见摸不着的石油基金份额哪有捏在手里的农田好?
实践国社主义理想的美洲共和国还趁势推出军功农田基本优待政策——5年内不征税,另3年享受免税一半待遇,简称“5免3减半”,对元首当年在竞选时许下的诺言进行了生动注脚,颇有打造“国家社会主义样板田”的雄心壮志,同时德国政府还与他们签署了农产品包销协议——如优待年限内产品不能在南美市场就地销售,全部都由德国政府统一按保护价收购。
在此前提下,德国政府新设移民部,统筹向美洲、非洲共和国、亚洲领地、东西非殖民地的移民事宜,军备部副部长、托特组织头头米尔希元帅兼任移民部部长,以德国人特有的精细劲展开定居点建设。
工业资本家们则赊销给移民大军一批工具和设施,每个定居点安排300…500户不等的居民家庭,暂时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他们先分配土地、明确权属、建立住房和公共设施,然后从正式进行耕种和生活。军方也为移民出了很大力气,根据霍夫曼的建议搭配了大量过时坦克——装上农业机械就是上好的现代化农机,平时还能充当军品。
对老兵们来说,开坦克耕地和播种虽然是门新学问,但掌握起来并不困难,甚至和在战场一般自如,这有助于他们适应节奏转型——骤然从炮火连天的战场退下来过安逸日子很多人是要发疯的,现在这样能摸到坦克,还能拥有枪支(德国本土禁枪,美洲共和国不禁枪)的生活让他们感到很踏实。
同时移民部还按照《军事动员法》将移民们组织在一起构建人民冲锋队,既能武装捍卫美洲共和国生存,极端时刻还可为隆美尔的南美集团军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虽然现在暂时用不着。
当然也有从军队退役,既不愿意耕地,又不愿意下工厂的冒险家,他们通常是在军队摸爬滚打20年的资深职业军官,离开军队怅然若失,可德国确实也不需要这么多军官,于是就应邀去各国担任军事顾问,无论是新独立的各东方国家,还是中东一票小弟,亦或者南美一片,这批军官到哪都是香馍馍。
尤其以拉普拉塔集团最为显著,他们不但聘请了大量军官,还试图整体山寨德国的军事体系,现在南美各国不仅在军事策略、军事思想、军事装备上模仿德国,甚至于连行军操练、口号标语乃至军装服饰都向德国靠拢,大家争相效仿就会出现啼笑皆非的场面,不熟悉军队、不仔细区别都分不出是德军还是其他国家的部队(注:时至今日,智利国防军比德国国防军更像第三帝国传承人)
由于美军在战场上被打得极惨,连连丧师失地,连带这些平日对美国敬畏有加的南美小国现在也开始不把美国当回事了,中立国秘鲁明目张胆为轴心提供援助也没见美国怎么样,更是戳破了纸老虎的威风,现在连各国军方都不把美军放在眼里——庇隆就认为,单从陆军战斗力而言,1个阿根廷兵至少可打2个美国兵。
甚至连一直在败退、从未有胜迹的巴西军也认为美军不过尔尔,蒙特罗就认为“如果巴西有美国的装备,绝对不会打得比美国差”,隆美尔和绍肯听后也只能笑笑,不知巴西人这“迷之自信”从哪里来——美军再烂,打巴西军依然绰绰有余,再加上美国的海军实力,南美各国别说单打独斗,就是拉普拉塔集团抱团都不一定是美军对手。
所以最高统帅部对美洲共和国的国防力量抓得很紧,保卢斯今后要统帅一支25万左右的精干部队,并拥有至少30万的合格后备役,这样万一美军在南美一线发起突袭,美洲共和国能够顶到欧洲联盟派兵前来支援。为保护美洲共和国的纯洁性和与德国本土的密切联系,依照《亲邦关系法》,在其人口不超过1000万前,不接受非德意志后裔移民(个别结婚、收养入籍不在其列),同时还要求德国各大专院校、各专业教育机构、各大型财团到美洲共和国开分校、设教学点、办分厂,其中最为重要的国社党支部要设立到定居点一级。
与非洲共和国、殖民地和亚洲领地不同,美洲共和国将来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霍夫曼是将其当做美洲战略核心枢纽来经营的。
第231章 背锅侠杜威(3)
元首遇刺的消息也不可避免地扩散到在夏威夷作战的日军这里。
“长官,您怎么看德方的声明?我总感觉德国声明中有一些特殊的含义在……”
面对草鹿龙之介的询问,堀悌吉笑笑:“元首是个很善于抓机会的政治家,嗅觉十分灵敏。这件事表面上来看是对美国的强烈抗议,实际你我都清楚,能具体执行的,只有丘吉尔政府。”
“对,大家就是对这一点有些难以理解。”
“这说明因战场形势的变化,德方不满意手头战果和美方答应的条件,开始提高报价,但明着毁约总归不好,元首遇刺是个非常好的理由和借口——否则,真按照戈培尔部长的声明,德国将不顾一切地将力量投放到美国身上,这显然与事实不相吻合。”
草鹿龙之介点点头表示理解了,接着问:“等下一波援兵抵达,我们先打夏威夷岛还是先打瓦胡岛?”
“都不打!”堀悌吉顿了顿,“拿下毛伊岛后就地构筑防御工事,陆军以袭扰为主,但大规模攻势暂时告一段落。”
“这是为什么?不趁热打铁么?”
“瓦胡岛有4万兵力,夏威夷岛至少有3万兵力,同时两地加起来还有数万民众,紧急动员后又可以抽出部分人员投入作战,强行进攻我们会损失不少人。”
“但美国人贪生怕死,他们在拉奈岛和莫洛凯岛上的表现……”
堀悌吉摇摇头:“这不一样,我实地勘察过了,陆军也认为这次占领的两个岛,防御体系都很一般,但瓦胡岛和夏威夷岛两个岛是整座夏威夷群岛的核心,美军经营多年,又经过战争多次加固,拥有良好防御体系,所以必须慎重!下一步的重点是利用第二批国内援军去进攻斐济、新喀里多利亚、美属萨摩亚等地,同时配合德军进驻,从战略态势上将澳新孤立起来——希望德国能推动政治解决。”
“您不主张军事占领?”
“太困难了,超越了日本的能力,同时会刺激不恰当的野心,而且你认为欧洲方面会轻轻松松看着我们占领澳新么?”堀悌吉叹了口气,“帝国现在和欧洲是盟友,共同对美,一旦我们占领澳新,帝国地盘就太大了,攻守之势移位,欧美可能会联手——他们毕竟都是白人,而我们却不是!”
草鹿龙之介不用看也知道已占领了几乎整个印度、东南亚,再拿下澳新的日本面积会有多大——将一跃成为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东、西俄分开统计),他恭恭敬敬地点了点头:“长官所谋深远。”
“这是一月份的主要战事,至于2月份……”
“长官下一步打算配合德国人去打巴拿马!从根本上掐断美军通过巴拿马运河进行东西海岸整补的可能,尽最大可能延长帝国在太平洋领域的绝对制海权地位。”
“这只是一部分原因。”堀悌吉补充道,“德国已向我方发出要求,希望能配合他们进行作战,拿下巴拿马——这个要求是应该答应的。”
一方面,德国战后考虑将巴拿马运河国际化,日本也会占有较多股份——不出兵就想占股份,哪里来这么好的事?另一方面,在夏威夷攻略中,德国不但通过秘鲁向日本提供了大量支援,还在油轮、军械等各个方面帮助日本,光联合舰队最急需的航空装备就给了不少,特别是日本东海大地震几乎摧毁那一带所有的飞机制造工厂后,别说海军,就连陆军飞机都要依靠进口来弥补生产缺口。
“所以,于情于理,我们必须予以配合。而我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尽可能避免德美快速和解——我们帮德国取得的成就越大,德国就越会开高价,美国就越发承受不了而表示疑虑,德美停战就会一步步推迟,拖着德国一起打仗,帝国才有不小的胜算。否则,很难……”
“至于中间2个月,就留给夏威夷美军好好享受吧,让他们体会一下孤立无援、士气下降、民众焦虑、物资逐步枯竭的滋味,如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就更好。”堀悌吉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们不能损耗太多兵力在攻岛上——哪怕死的是陆军!现在多死一个人,将来防守夏威夷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