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第9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试验陶瓷、玻璃纤维后,德国对复合装甲的探索才算摸对了门,发现玻璃纤维效果更好,同厚度玻璃纤维板抗弹能力不及同厚度装甲钢,但同重量玻璃纤维板其抗弹能力却超过同重量装甲钢——限制坦克机动能力的关键是重量功率比而不是厚度重量比。
随着这层窗户纸捅破,后续事就好办了。
设计师们这次拿出来的图纸更接近于E…50,使用128mm坦克炮,防御能力和虎3不相上下,体积稍大一圈,使用复合装甲后使重量从虎3的58吨削减到52吨出头。
由于动力系统升级,这次设计师们进行大胆创新,抛弃了德系坦克交错重叠负重轮这一传家宝,将行走装置变更为每侧7个负重轮、7根扭杆弹簧、5个液压减振器、4个托带轮、1个带履带调节器的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和1条履带的布置。
看到霍夫曼在研究造型,施佩尔特意指出:“这是莱茵钢铁、莱茵金属、亨舍尔、保时捷、迈巴赫和陆军武器设计总局经多方探讨后形成的一致想法,大家认为如果要在保持防御能力前提下压缩重量,就不能再用交错负重轮而应用更新的底盘及行走系统……”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霍夫曼从这份图纸上读出了历史上完成于60年代的豹1坦克的部分设计气息,不过现在离豹1还有点差距,更像是虎3和豹1融合的过渡体,与历史上E…50设计差异比较大。
“我看可以,只要能保持合理的行走装置,不一定要使用交错负重轮设计,我没少听前线将领抱怨为伺候这套交错负重轮,维修部队每天都忙到深夜,要不是我军一直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情况不容乐观。”霍夫曼先充分肯定了创新,同时提出,“你们步子还是要大胆一点,类似双向稳定、红外系统、微型雷达告警装置等都可以大胆放进去,不要顾虑成本上升,今后坦克不可能再年产量过万了,单价贵点可以接受。”
“您能接受的价格大约是?”
“我想70…80万帝国马克/辆可以接受。”批量生产后,虎式坦克造价不到27万帝国马克,最新款虎3坦克造价不过50万帝国马克,听霍夫曼同意将价格上调到70…80万马克,很多人都松了口气。
“希望1946年圣诞节前我能看到样车,这是我对进度最大的要求。”
正准备讨论其他后续军备情况时,首席副官达尔格斯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元首,有突发情况需要汇报……日本昨天发生了东海大地震,现场惨烈、损失巨大,科尔今天用加急电报发来消息称对方向我们求援。”
霍夫曼知道1944年日本确实有过一次大地震,不过他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现在一听就明白了,问道:“有什么具体要求?”
“海军包括名古屋飞机制造厂在内的大批工厂损失,希望支援一批机床和工业设备,同时在未来三个月保证对日本飞机的优先供应,特别现在联合舰队在夏威夷方向作战,对航空兵力需求迫切……日本还提出,他们目前在中美洲占领的加拉帕戈斯岛赠送给我们,他们不过暂时借用。”
“可以答应,我们手里还有批英国飞机,包括喷火等,如果日本不介意都可先行提供,至于堀元帅急需的舰载机和发动机也会保证供应……”霍夫曼想了想,“我军在南非战役结束后运输能力尚有一定余力,可将物资送到日本希望抵达的指定地点,前提是日本海军必须派军舰护航。”
施佩尔在霍夫曼批复后问道:“元首,东西卖给日本当然可以,这钱怎么算呢?日本现在欠我们差不多300亿马克了,这帐什么时候才能收的回来?”
“不要着急,日本不是把东边半个新几内亚给我们了么?西边半个我估计也快了,然后帝汶岛估计也就是这两天了,至于法国人一心念叨的印度支那南部我看也大有期望……”霍夫曼笑笑,“再说堀元帅不是将加拉帕戈斯岛让给我们了么?”
“日本会和美军打到底么?”
“也许会,也许不会,我们总要尽努力帮助日本——有人出钱出力替我们打美国人,何乐而不为?”
“德方答应我们的紧急援救请求了么?”在大和号上,心事重重的堀悌吉问松田千秋,东海地震对他冲击很大。
“答应了,舰载机保证供应,陆航可先提供一批英国喷火给我们……还答应帮我们送到指定地点,首批包括300架飞机,2万吨航空燃油和500台发动机配件。”草鹿龙之介笑道,“长官,德国人看来还是很够意思的……”
“是够意思……不过我们也够意思啊,加拉帕戈斯岛就放出去了。”堀悌吉悠悠地叹了口气,“德国人这是希望我们继续和美国人打啊。”
“可是……他们不希望,我们就能不打么?”
堀悌吉苦笑:“这就是问题所在,不管德国人支持不支持,我们都得咬牙打,现在有了支持和物资,连推脱的借口都没有。”
现场所有人都知道陆军3天前已把增援兵力派出来了,不打根本不行。现在联合舰队已拿下了阿留申群岛,3个飞行师团天天和瓦胡岛上的美军对耗,据说已把对方耗得没脾气了,下一步进攻夏威夷群岛其他地盘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传我命令,12月15日准时发起对拉奈岛登陆作战,切断敌军瓦胡岛与夏威夷岛之间的联系……”堀悌吉微微一笑,“我知道瓦胡岛防御很完善,但其他岛恐怕就未必了吧?”
“长官,舰炮压制攻击周围的毛伊岛和克洛凯岛许可么?”志摩清英第一个摩拳擦掌,“我迫不及待想用460mm舰炮教训美国鬼畜了!”
“同意请求,在掩护登陆成功后进行威慑性炮击,不过炮弹要节约点用,等补给上来你们再敞开打。”
第199章 天翻地覆的12月(9)
对夏威夷战役下一阶段作战,堀悌吉显然有不一样的考虑,在占领西边两个小岛,夺取阿留申群岛后,他拒绝了参谋们提出的一鼓作气直下瓦胡岛、夏威夷主岛的建议,立足于慢慢打。
并不是他不想快,而是他被很多客观条件束缚着,光瓦胡岛上火力就是个大问题,经过持续不断的临敌侦查再加上战前情报积累,对此已弄得比较清楚(下图为1943年后瓦胡岛经过强化的防御图):
面对这样密如蛛网的火力部署和整个夏威夷高达10万数量的守军,贸然抢滩登陆必然是个死字,要解除岸防工事对登陆部队威胁就必须要派三艘大和级为主的舰炮群对轰,就算不顾及战列舰损失,物资损耗也是件令人十分头疼的事。大和级460mm主炮一发炮弹就1吨多,3艘齐射,稍微打几轮就可能破千吨。而这一千吨炮弹即便不考虑成本,也要考虑从万里之外日本本土辗转运输而来的复杂与困难。
如把这1000吨运力转化为食品,可供10万人维持1…2周;如把这1000吨运力转化为航空燃油,则战斗机大概可出击2000个架次。现在指挥作战已退居二线——这些参谋们都可以完成,堀悌吉完全像一个公司董事长在盘算更长远的事:自己成本是多少、现金流(物资流)如何维系、占领市场(瓦胡岛)后有没有收益,竞争对手(美军)反扑怎么办?万一打下夏威夷美国还不肯就范,自己怎么办?再加上国内刚刚发生大地震,大片灾区、大批工厂设施受到影响,海军在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运力情况下还是咬牙抽出一部分力量去执行救援,这更加剧了困难。
为了防止军心动摇,堀悌吉甚至还让人压下了有关东海大地震的消息,除了将军级和身边的亲信参谋们,其他官兵一概不清楚国内情况。
这都是很严肃、很现实的问题,像角田那样可以为了过瘾把油料耗光的事是绝不可行的,身为大军统帅,带着世界上最强大的联合舰队,堀悌吉怎么可能浪战?
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去进攻拉伊岛,切断美军联系,重挫敌军士气、孤立瓦胡岛守军,迫使他们放弃战斗主动投降。
做出这个决定另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虽然珍珠港和其他岛屿都遭受了严重破坏,露天燃油库全毁,但因为其他岛屿地下燃油库还储备着不少航空汽油,再加第一批潜艇偷运成功,到12月上旬为止,杜立特依然可从容不迫地派出手头拥有的飞机与日军对战,陆航飞行师团的作战也显示了这一点:他们与美军交手半个月,对手实力虽然在不断衰减中,但远远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长官,角田刚刚发来电报,通报他们击沉了一艘潜艇,还俘获了不少美军官兵,根据交代,他们是执行物资偷运的……”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后,堀悌吉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如果美国持续以潜艇运输,即便只有400吨/艘的量,积少成多也是个不可小看的数字。
“看来我们要加强反潜作战了。”草鹿龙之介叹了口气,“水侦、驱逐舰必须扩大搜索面,这还是运输潜艇,万一来一批类似德国潜艇这样的部队呢?那岂不是连主力舰队都要完蛋?”
众参谋点点头,虽然21型、23型潜艇的具体性能特点还不得而知,也没有情报显示美军拥有同样水准的装备,但众人对德国潜艇的可怕还是领教过的,这未尝不是亡羊补牢的举动。
“长官,好消息……”松田千秋高兴道,“德方回电了,表示将尽力为我们提供援助,陆军装备先提供一批英国坦克和喷火飞机,海军提供我们所需的飞机和燃油,考虑到帝国目前运力紧张,德方会在向几内亚转移过程中利用运力直接向我输送——可在有明确护航部队掩护下输送至我方指定地点。”
“好!”所有人都大声喝彩。
堀悌吉脸色很精彩,也很无奈,微微点了点头后道:“让田中君去安排护航吧,直接送到圣诞岛或中途岛去!”
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