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第9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不知道,其实美国人现在已经后悔了,不过暂时还压在心底不想放上来。
“长官更改了汇合地点?”云龙号舰桥里,角田觉治和有马正文等人在商议下一步行动。
“是的,新汇合地点暂定夏威夷北略偏东2500公里处,即大约北纬43度线,距离西海岸2300公里处。”
角田一愣,马上去看海图:“那意味着我们要变成北上?”
堀悌吉原定策略很明确:冢原舰队北上切断东海岸与珍珠港间的联系,牵制住哈尔西舰队,然后堀悌吉舰队北行,接应二航战南下汇合,但现在因哈尔西舰队北上再加角田缺油,整个安排都被破坏掉了,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电报里解释得很明白。
“先按长官要求执行。”角田叹了口气,“这次是我连累了长官,回头我会找长官请罪。”
深夜时分,三支舰队继续前进,哈尔西舰队维持295度航向,堀悌吉舰队航向转为10度,角田舰队航向进行了重大调整——从220度改为285度,缓缓向指定目标驶去。
调整后角田舰队与哈尔西舰队夹角大大缩小,几乎呈平行状态,即便考虑航速差,双方每小时间能缩短的距离不到10公里。
10月27日一大清早,各方放飞了所属侦察机,依靠彩云改的能力,角田在10点钟找到了哈尔西舰队,确认双方差距已缩小到1050公里,依然满足堀悌吉“看得到打不到”的要求,哈尔西没找到角田,因为他派出的侦察机搜索距离只放到800公里左右。倒是珍珠港派出的B…29在随后向他通报了堀悌吉舰队的方位所在——夏威夷岛东北方1400公里处。
由于损失了不少军舰,堀悌吉将舰队构成进行了调整,从3层梯队结构改为2层,阵型更加紧凑,整体航速保持了15节。英格拉姆进行照片研读后,确信日军力量比昨天报给哈尔西的规模还小一点,终于放下了心。
第154章 1944:捷与闪电(25)
哈尔西本希望陆航能出面再对日军打击一次,但英格拉姆发来电报告诉他夏威夷能飞4000公里的重型轰炸机已所剩无几,强行出击只是送死,他才悻悻然作罢。
到下午时分,日美双方再次施展第二轮侦查,在结果出来前两边都不敢轻举妄动,仍然照预定设想和航线行动,日军侦察机在傍晚6点再次明确哈尔西舰队的位置——与角田舰队距离980公里且未分兵,哈尔西也通过夏威夷陆航侦察机再次确认了堀悌吉舰队的位置和航向一切如常。
虽然一天下来都相安无事,但所有人知道这不过是种错觉,暴风骤雨很快就要到来。
让哈尔西迷惑不解的是堀悌吉明知道两军航线相交,也得知本方位置,英格拉姆也通报认为对方实力不如自己,为何不脱离规避反而继续保持航向?
他问麦凯恩:“日本人的做法不对劲啊,明明知道我们在哪,也知道我军实力不弱,为什么还这么走?他有什么计划?不打算脱离么?或者说,这条航线上有些什么他不得不去的东西?”
“我猜这条航线的延伸线上可能还有另外一支日军舰队,两者可能急着去汇合。”
“但如果这样,他就应该掩饰一下他的意图,而不是直挺挺闯过来——刚毕业的海军指挥生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对这个疑问,麦凯恩仔细思考了一番,半天后尝试着解释道:“日军或许确实很想脱离战场并迷惑我们,但不可忽略我军的侦查能力,如其过早调整航线,今天依然免不了被我军侦察机追上并勘察明确。等今天夜里才调整并规避……明天我们要找打他难度会大很多。”
航海参谋提醒:日军舰队明天清晨时分最远距珍珠港将超过1600公里,离我军依然超过1500公里,对飞机而言很难侦查。
哈尔西对此有些挠头,他想调整航向但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决定再等一等,看看夜里会不会有更多情报——尼米茨调集了一批潜艇往夏威夷方向集结,到现在为止还未得到有力的情报支撑。
“这支庞大的舰队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摸到珍珠港,难道又是山本五十六带队?”
“我觉得不像,这支突击燃油库的行动更像是堀悌吉的作风,这是个极为可怕的对手,要么不动,动起来雷厉风行、狠辣万分,还敢以身犯险,比山本厉害多了。听说半年多前他在日本国内发动政变,清洗并处死了主管海军的皇族,现在整个海军对他俯首帖耳,唯他马首是瞻,山本可做不到这一点。”
“你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你和他打过交道?”
“不,我没有,这都是斯普鲁恩斯将军告诉我的……他很喜欢研究敌军指挥官的作战风格,千方百计搜集各种资料。我还是从他嘴里得知打输中途岛战役的南云忠一在政变中自杀了,他认为是‘被自杀’……”
“他可没和我交流这么多。”
“那段时间您正忙于抓飞行员训练,我不是天天去医院看他,有时候一坐就是一下午,对了,当初你还批评我不务正业来着……”
“你还记仇啊,我不过开个玩笑而已。”
“玩笑?威廉,当初你那表情可是很严肃的……不信你找尼米茨将军或别的什么人来作证!”
“他对敌人还有什么深刻认识?”
“这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几乎没有破绽,如果与他对阵,一定要非常小心谨慎,任何一丝疏忽大意或侥幸都可能造成灭顶之灾。而且,日本的体制和我们不同,我们有时候还要顾虑华盛顿、顾虑参联会的掣肘,他完全可以自己说了算的,在海军中,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威望和号召力,甚至能让日本人心甘情愿地为他去死……塔拉瓦战役就证明了这一点,就因为他一句话,5000日本兵和我们拼光,一个投降的都没有!我们那位将军有这样的号召力?”
哈尔西接受了解释,沉默半天后决定换个话题,问道:“现在珍珠港情况怎么样?”
珍珠港情况当然不太理想,到拂晓时分,除个别区域还在燃烧外,整体火势才初步得到控制,除火灾造成的损失外,日军空袭造成的损失比第一次轰炸珍珠港严重得多,特别是中央燃油库的爆炸,直接把方圆2公里范围内“洗”了一遍,惨不忍睹。
在陈纳德调度下,陆航于清晨时分派出了300多架c…69、C…54运输机为夏威夷提供紧急物资补给,为缩短距离,飞机全部从旧金山起飞,即便这样,直线距离依然达到4000公里以上,扣除返航燃油后只净运送了1000多吨燃油,40架战斗机备件和一批药品,到哈尔西接到侦查电报时,这批运输机编队还在空中飞行,机组要在飞机上呆整整10小时才能完成一趟运输。
由于重油燃烧后造成的浓烟一时间没法快速消退,机群将在远离珍珠港的地方降落,然后准备第二天卸货、整补,第三天清晨再飞回西海岸,重点将1500多名重伤员输送到西海岸各大医院去,现在珍珠港医院人满为患,缺医少药,民众已到崩溃边缘。
珍珠港—旧金山这段4000公里航线三天飞一个来回对飞行员和地勤而言是个巨大的考验,好在飞行员们都有长距离飞行经验——全部由飞过驼峰航线的机组组成(包括中国援美航空先锋队),由陈纳德出任总指挥。他初步打算在短期内维持500架飞机的补充规模对开,即分成两个250架左右的梯队,采用清晨同时起飞的办法执行:即珍珠港起飞将伤病员输送到西海岸,同时旧金山也起飞将物资和装备输送到珍珠港,尽可能实现一周三次的运输量。
由于每次只能输送1000多吨燃油的规模太小,陈纳德希望能再多派一些飞机,但很快就失望了:第一,陆航没那么多大型4发重型运输机,波音工厂被炸掉后,各其他工厂都在全力保障轰炸机生产,运输机实在挤不出力量生产;第二,缺乏足够的熟练机组,单趟十余小时、4000公里的航线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找人飞的,目前根本没这么多机组,对开500架已经是陈纳德将熟练机组一分为二,以老带新在勉强运转了。
为机组的事,陈纳德回美国后就提出引入苏联机组,阿诺德当然同意,国务院向苏维埃当局发了照会,但斯大林老爹斟酌再三后表示了婉拒:不是他拿不出人,而是关东军天天在搞演习,装甲部队番号越来越多、装备越来越好,连大批列车炮都露脸了,他实在不想冒险——现在法理上日苏是中立国,万一苏联机组被日本俘获,对方以该借口开战怎么办?虽然日本想要开战一定能找到借口,但终归是少刺激对手一点是一点。
听完麦凯恩的阐述,哈尔西大吃一惊:“现在珍珠港有这么多伤病员?我们到底损失了多少人?”
“具体数字现在不清楚,我估计死伤总数2万肯定不止,伤病员运2…3次估计差不多了,现在因火灾,大批社区被毁,临时安置点人满为患,我猜政府可能要把他们送到西海岸安置,同时这也能降低夏威夷物资消耗并减轻舆论压力。”
刚才几个参谋都收听了广播,知道杜鲁门总统发表了全国讲话,通报了珍珠港保卫战的“胜利”,强调通过艰苦卓绝的保卫战“击退”了日军对珍珠港的进犯,呼吁全国团结起来为夏威夷提供帮助。
虽未亲眼目睹,但哈尔西能够想象出珍珠港的惨状,因为上一次他也带舰队在外面——妈的,老子一带舰队在外面你们就打珍珠港!
特别是听说留在港内的6艘护航航母被悉数击沉,200多个新手飞行员一仗没打就损失了近70个机组,他更恨得牙痒痒,盯着海图看的他忽然对参谋们挤出一句:“你们帮我算一算,假设敌人按现有航向以15节速度行驶24小时,我军以全速开进,理论上最大可缩短到多少距离?
参谋们立即开始图上作业,2分钟后,航海参谋汇报:“如果我军舰队取282度航线,以匀速18节速度前进,24小时后最小理论距离为970公里。”
“哎,还是不行!”哈尔西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