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776章

铁十字-第776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尔姆…乌法一线目前正是莫德尔堵口的地方,但面积并不大,南北不过400公里、东西不过300公里,库茨涅佐夫偷偷看了看地图,这样一来等于全苏所有大城市和工业发达地区全落在敌军手里了。
  斯大林走到地图前仔细参详起来,越看脸色越难看,但难得地没有发火,反而说道:“我知道了,前线你先妥善布置好,至少目前的防线要予以固守。晚上你参加紧急会议吧。”
  还没等朱可夫表示,他想了想又道:“打电报给在叶卡捷琳堡的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同志,让他们想办法回来,今天夜里回不来,明天早晨也要回来,路上注意安全;另外再通知梅列茨科夫同志列席会议。”
  库茨涅佐夫知道自己没资格参会。实际上在去年冬天开始,整个红军指挥权就分为三块:朱可夫去南翼指挥,控制250万左右的兵力;梅列茨科夫以莫斯科方面军司令员的身份实际统领北线,控制180万左右的兵力;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虽然主管总参谋部,但实际上主要分管中路战场。
  至于库茨涅佐夫自己,虽然还挂着海军总司令和最高统帅部成员的名头,但红海军除了太平洋那里还有一点船,其余基本都打光了,甚至剩余的基地官兵、无船水兵和保卫部队也在陆续几次整顿中编入了海军陆战部队(实际就是陆军),基本是光杆司令一个,根本没什么权力,只能在最高统帅部里干干事务性工作,收收电报,听斯大林老爹发发牢骚——几个军事将领就他挨骂最多。当然,比起铁木辛哥等人要好得多,斯大林同志连看都不想看见他们,更别说骂了。
  朱可夫心情沉重地点点头。
  斯大林反过来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康斯坦丁同志,要坚强起来,像个钢铁将军一样去战斗!德国人打不垮我们的!当年我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7次、流放6次,我从西伯利亚逃出过5次,没有一次失去对革命、对胜利的信心。打内战的时候,白匪帮气势汹汹,一度占领全俄四分之三的领土,最后我们也咬牙挺过来了。停战的事能谈就谈,不能谈我大不了带你们去西伯利亚打游击!那儿我熟!”
  朱可夫哽咽说道:“我相信您会带领我们取得最终胜利。”
  听到南翼发生紧急变故,特别是听到德军出动前所未有的党卫军装甲集团军,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顾不得风险,冒险搭乘一架B…25返回莫斯科,这架B…25还颇有些来历,是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的物资,虽然美国对苏援助不少,但4发重型轰炸机和运输机基本没怎么援助过,只有双发的C…47和b…25,苏联曾多次提出希望得到B…17和b…29,但美国没有响应,只是在最近一段时期因为远东航线被封锁且日本收取保护费后,利用B…29运送过一些重要文件、资料和零配件。
  美国之所以愿意提供B…25,是因为杜立特轰炸东京后有一架B…25迷航迫降在海参崴被苏方扣留,对苏联而言B…25并不神秘,甚至早就揣摩了个透彻,因此美方才输出了几百架B…25,经过连续损耗,剩余数量也不多。为节约燃油消耗,有关轰炸机基本已停止运作,B…25自然也予以封存,现在情况紧急,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不得不冒险在夜间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搭乘B…25返回。
  一下飞机两人就直扑统帅部,时间又过了几个小时,南线情况更加清楚也更加棘手了:第24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已被正式包围;第38集团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遭到豪塞尔集群追击,留守的阻击兵力根本拦不住德军长驱直入的装甲部队;叶廖缅科配合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夹攻克莱斯特集群的部队一时间难以撤退;古德里安所部在中午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了20余公里,第3集团军又损失了2个师又1个坦克旅,剩余总兵力不及5万……
  政治局紧急会议今天破天荒是在最高统帅部举行的,为让众人更好地清楚前线动态,朱可夫特意让人用沙盘模拟了下一阶段可能的情况演变,懂军事的委员个个脸色大变,即便不太懂军事的委员看得也是眉头紧皱:地图上标有红色旗帜的部队被周围密密麻麻的蓝军隐隐约约围成了一片,无论是坦克还是飞机(一个小模型代表100架)都是敌军要多得多。
  担任兵棋推演的一个红军少将满头大汗,但却向众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现有战线基础上再过7…10天,德军可以扫平高加索平原所有红军,直逼斯大林格勒和阿斯特拉罕,同时北面的古德里安集群和魏克斯集群将完全封闭北线的包围圈——一个以萨拉托夫、乌拉尔斯克、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和阿特劳五个点围起来的巨型包围圈,包括西南、渡河、斯大林格勒和独立四个方面军120多万部队,如果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部队也往这里撤退,则将有5个方面军左右的集群,150万部队。这是比当年基辅包围圈规模更大、被包围部队更多且敌军优势更明显的一个包围圈。
  “该包围圈唯一比较薄弱的是乌拉尔斯克到阿特劳这一段,可全力向阿克纠宾斯克方向撤退,但度过乌拉尔河东岸就进入哈萨克丘陵地带……”参谋们点了点那一带连绵起伏的山区,“道路通行条件很差,几乎无居民,如果缺乏补给将难以撤退。”
  没有人问能不能就地固守这样的傻话:高加索就是个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鬼才挡得住坦克;斯大林格勒虽然坚固,但从情况来看面临三面包围,阿斯特拉罕的防御强度更弱,而且红军实力刚刚遭受过削弱而德军实力比以前更强,很难守住。而一旦乌拉尔河被切断,就算能守住,断绝物资来源后这150万人都去喝西北风?
  众人眉头紧锁着,良久都没人说话,大家看看斯大林又看看朱可夫,不知道该发表什么意见。
  过了好一阵子,终于有人站起来说话,却是赫鲁晓夫,他神情恼怒地指着朱可夫呵斥道:“朱可夫同志,军事局势如此被动,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
  朱可夫不计较他急于落井下石的态度,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是我判断错了敌情,低估了敌军实力,甚至在敌人佯装撤退后没有识破这个阴谋而继续进攻,我会负全部责任,前线指战员已尽力做到了最好,所有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但是……”
  斯大林拿起烟斗深深地吸了一口,不置可否。
  华西列夫斯基看了看兵力配置,说道:“如果我从莫斯科方向抽调两个方面军南下接应,打通乌拉尔河……”
  朱可夫苦笑着摇摇头,示意参谋继续做推演:只见两个方面军先在中路遭遇中央集团军群以2个装甲集团军为主力的拦截,随后再遭遇东方集团军群和古德里安集群的阻截,伤亡还在其次,关键时间需要至少6…7周,如果有这个时间,莫斯科方向那180多万轴心军完全能够将雅罗斯拉夫尔、弗拉基米尔、图拉、梁赞、特维尔、卡卢加全线拿下——莫斯科方向的200多万市民和80万军队将陷入包围圈,即便南翼部队成功解围再派遣大军北上,又要6…8周。
  换而言之,莫斯科需要在仅有对手一半兵力且装备、物资完全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坚持3…4个月,而且还是在天气最良好的春夏时节,所有人都在苦笑,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光粮食问题就折磨死人了。更何况,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谁敢说两个方面军南下就一定能解除南线包围圈的?万一北面的中亚集团军群跟着南下怎么办?
  现场死一般地寂静,众人把目光聚焦到眺望窗外、背对众人的斯大林老爹……





第332章 围(4)
  5月27日注定是个焦虑的夜晚,紧急会议不仅在莫斯科召开,伦敦同样也在召开,但与苏方一片沉寂的局面不同,唐宁街地下室里已有人开始拍着桌子怒吼了。
  当天下午,朱可夫通过敌情通报推断出“七面合围、中心开花”的战略节奏,而布鲁克元帅依靠一架B…29改造的侦察机获得了德军舰队浩浩荡荡北上的消息。
  这架尽心尽责的侦察机在爱尔兰西偏西北方向1400多公里处发现了执行海豹计划的轴心舰队,当4艘舰队航母、8艘护航航母、5艘战列舰,无数巡洋舰、驱逐舰、辅助军舰、货轮北上的消息通过电波转入伦敦后,整个大英帝国权利中枢顿时沸腾了。
  这架勇敢的侦察机为看清楚一点,特意下降了高度,很快他就为此付出了代价,6架do…412一拥而上将其击落,留给英方只有一份残缺不全的电报,但已足够勾勒轴心的行动计划——在冰岛西南部不到1200公里海面上出现了一支庞大舰队,只要还有脑子就能猜出对方想干什么。
  布鲁克元帅的第一反应是让空军出动重型轰炸机群去进攻,但波特尔上将遗憾地告诉他:等飞机完成准备出动并飞抵舰队上空已是夜晚,除了空耗燃油,什么都赶不上!
  “必须阻止德国人登陆!”这是所有人的一致念头,甚至压倒了对印度局势的关注。
  印度战场传来两个消息,好消息只有1个,坏消息却有2个:好消息是2个英国师顺利完成人员上岸和展开,但部分重装备和补给还需一点时间;第一个坏消息来自英印军,经过长达两周的抵抗与会战,日军拿下印度联合省(今称北方邦)重镇坎普尔、勒克瑙,打开了通往德里的通道——日军先锋部队距德里郊区已不足350公里,而英印军总兵力如果不含新增援的部队已不足9万。从军事上分析,由于恒河横亘在联合省,日军可方便地进行人员调度与运输,下一次必然是德里保卫战。
  第二个坏消息来自于TF44舰队,虽然美国人的死活伦敦管不着,但听说联合舰队主力抵达印度洋,仅仅一天就击沉本方7艘军舰后,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联合舰队显而易见是冲着斯普鲁恩斯而去,但万一围剿无果反过来支持日本陆军登陆作战,英印军将全军覆灭。
  这是最后一次为印度输入物资、补给和人员了,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