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最担心的还是步兵部队能不能顶住东面2个装甲师的冲击,如果步兵争气一点,说不定等会自己击退了身后的德国坦克之后还有机会翻身应对东面之敌,只要撑到师长或集团军派兵前来,今天的困境就自然解除了。
但当他从望远镜里看清楚对面而来的德国坦克后,他不由得迷惑起来:德国人又有了新坦克?无论是3号还是4号抑或者是意大利人的m41他都很熟悉,可面前出现的这种坦克他却从来没见过,北非战场没有,当年在法国战场更没有。而从坦克的外形来判断也不太符合德系坦克的风格,如果不是那些坦克清楚地涂着图案,再加上在行进中不断向本方开火,他认为自己一定是和哪支友军弄错了。
他隐隐约约感到一些不安,除了事先精心准备的圈套和这批面貌截然不同的新坦克,德国人还有什么举动是自己所不知道的?
考虑到指挥车明晃晃的天线在空旷场地中太过于扎眼,他让驾驶员找了一处相对安全的地方观察战场态势,理查德森驾驶着另外一辆装甲车紧紧跟随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侦察连仅有的4辆十字军坦克也已充实到一线坦克对决的队列中去了,这让布朗准将的心情略微放松了一些,这个混蛋上尉总算还干了件明智的事情。
对手一开始仓皇逃离的时候,科林伍德麾下的第35装甲团丝毫没有加速追赶的意思,反而利用火力和机动优势不断扫荡周围落单的卡车、装甲车和部分企图负隅顽抗的炮兵力量,同时让本方的装甲车编队去收拢俘虏、清理战场。因为他很有把握——对手如果不想去撞山口那两个早已整装待命的装甲师,迟早还会去而复返。所以当24装甲旅坦克编队重新出现在视野里时,他没有流露出丝毫惊讶,反而觉得这才是理所当然。
经过这次折腾,英国人原本已混乱的阵型变得更加不堪,至于他们不敢去攻击东面2个装甲师而是返回交战的变数,也早已被古德里安事先考虑在内了。布朗准将大概还以为第4装甲师第35装甲团软弱可欺,压根不知道自己踢到了一块多硬的钢板。
“来吧。”科林伍德的嘴角露出冷笑,在他眼里35装甲团首战的功劳已基本攥在了手中,“是时候让你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领教装甲战的精髓了。”
“线型阵型,相互掩护,最大限度发扬火力。”他沉着地下达了第一道命令。在交战前的方案设计时,他和手下便进行了充分探讨,考虑到开阔地纯坦克战的因素,科林伍德选择了线型阵型而非进攻步兵阵地使用的标准楔形突破阵型,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本方坦克的火力。
反观24装甲旅,由于一开始急于撤退,走了一半发现东面有敌军后又掉头回去对付身后,队伍乱糟糟没个样子,所有正常编队和行军序列完全打乱了。在接到布朗准将反身交战的命令后,各式各样的坦克完全是自发地排成队伍迎敌,根本谈不上什么阵型,用一窝蜂来形容似乎更恰当一些。好在第24装甲旅也是经过风雨考验的,没有坦克贪生怕死在后面畏缩不前,而是纷纷开足了马力往前顶,这才让布朗准将的心情好受了不少。他在电台里拼命呼叫三个中队的长官注意维持阵型,可问题是这些长官自己都找不到手下在哪里,只能勉力为之了。
德国人的T-34群不慌不忙地摆开架势,英国人的坦克则开足马力推进,彼此间距逐渐缩短。
十字军坦克由于速度优势,一马当先冲在前面,中间也夹杂着几辆排成梯形队列的格兰特将军坦克。这批美国人造的坦克动力、防御都还马马虎虎,伴随步兵作战更是威武,可就是外形过于魁梧、重心偏高,容易被敌人发现后集火当成靶子,而且那门坑爹的75mm坦克炮安装在车体上,射击范围会受到极大限制,有时为了射击还不得不调整车体位置,若平时交战布朗准将可不敢将这些“七兄弟的棺材”压到一线充当矛尖,但现在别无选择,只能寄希望于他们的运气了。
戴斯上士指挥一辆十字军在距离一辆T-34还有1200米的地方停了下来,作为车长,他敏锐地观察到对面那辆德国坦克的炮塔还指向左侧前方10点钟方向,似乎在攻击本方其余坦克,没有关注到自己的到来。这是个很好的时机,他立即调整炮塔位置和火炮射角开始尝试射击,“轰”的一声,炮弹在T-34面前不到20米的地方炸开,一部分碎片击中了对方车体,但这没给T-34带来什么损失,反而提醒了对方。
戴斯看得很清楚,对方的炮塔迅速旋转过来,炮口也指向了本方,但他不为所动,沉着告诉炮手略微调整了射角,并迅速地将第二枚穿甲弹发射了出去。“咚”地一声,经过校准的第二发炮弹果然撞上了敌人的正面装甲,戴斯握紧了拳头,满心期待会出现一个贯穿,结果令他失望了,那发炮弹居然一下子就被弹飞了。
“运气这么差?”他心里一惊,“再来。”
他不相信自己的运气会一直糟糕下去,考虑到对方即将开火,他立即命令驾驶员向前开动以拉近距离同时摆脱对方的瞄准。正在这时,那辆T-34的反击炮弹果然呼啸着飞过来了,越过了戴斯这辆十字军的头顶在远处爆炸了。,
“咚”、“咚”十字军坦克炮手的手感热得发烫,在不长的时间里又一连射击了4次,倒是有2发击中了t-34,一发击中了正面装甲又被弹飞,另一发似乎击中了炮塔,但什么伤害也没有出现,而此时目测距离大概还不到1050米。
“该死的,敌人坦克的装甲怎么会这么厚?都赶上我们的玛蒂尔达了。”戴斯骂骂咧咧,指挥着驾驶员继续向前开,在他还想开第7发的时候,终于没这么好运气了,那辆T-34找准了准头,76。2mm的穿甲弹呼啸而来,一炮就贯穿了十字军那可怜的前装甲并引发了剧烈的爆炸。
戴斯上士的交战过程只是双方彼此交手过程中的一幕缩影,布朗在望远镜视野里看得很清楚,在1000米左右的距离上,本方无论是十字军还是格兰特将军都无法给对方造成足够伤害,不管怎么打,对方的坦克都毫发无损,只是轻飘飘地将炮弹弹开,而自己的坦克只要被对方击中部位,基本就是被摧毁的下场。
他的心猛地往下沉,不安的感觉越来越浓厚,耳机里听到的声音更让他手足无措。
“见鬼,敌人这是什么坦克,为什么这么硬?”
“今天这些该死的坦克一定是哪里出了毛病。”
还有车长在耳机里忍不住嚎啕大哭,那是无比绝望的声音:“我已经拉到800米了,怎么还打不穿?他中了3次啊,3次……”
然后是“轰”的一声,布朗准将知道这辆可怜的坦克又被击毁了。
第20章 北非装甲战(2)
不到5分钟,第24装甲旅冲在第一线的20余辆坦克全部被击中报销了,有些还燃起熊熊大火,一些坦克兵没能跑出来,逃出来的有几个运气不好被T-34的机枪子弹点了名,直接倒在了黄沙之上,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能靠着连滚带爬并借着坦克残骸的掩护才捡回了性命。相比之下,科林伍德的第35装甲团损失极其轻微,除了2辆t-34的履带被击毁而无法动弹外,其余坦克毫发无损。现在二线的坦克在一线坦克停车交战的时候纷纷从前面坦克彼此间的间隙中冲了出来,准备对敌人后续部队发起第二轮进攻。
英国坦克兵们也知道不对了,他们的火炮根本打不动对面的德国坦克,而敌人坦克要么不击中自己,一击中必然是杀伤。这种光挨打却无力还手的窘迫深深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让谢尔曼们顶到一线去,其余坦克进行迂回,攻击敌人侧翼。”坦克中队的指挥官还是有经验的,他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敌人的坦克这么厉害,不过他们都有使用玛蒂尔达的经历,认为火力强、装甲硬的坦克必然有缺陷,比如机动性就不会好,所以不约而同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拉近距离,放近打。”
对布朗准将来说,情况已到了最危急关头,出现在视野里的这批奇形怪状的德国坦克仿佛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能轻而易举地将本方的炮弹弹开,穿甲弹不起作用,高爆弹没有杀伤力,敌人打自己却很容易就捅穿了,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敌军装备,这种新坦克比通常所见的4号要厉害得多,他在苦苦思索,这到底是什么型号呢?
英军坦克们知道自己已被前后堵截包围了,如果他们击退不了正面的德国坦克或者后面的部队拦不住德国人15、21两个装甲师,全旅今天就会悉数丧生于此,因此他们鼓足勇气继续作战,十字军和格兰特将军们向左右两翼迂回,而被点名要求顶上去的谢尔曼则加大马力向前快速推进。
布朗准将拼命给手下打气,在电台里几乎是怒吼出来:“顶住,顶住。师长已经过来支援我们了,离这里还有一小时。蒙哥马利长官也派了其他部队前来援救,我们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也不知道这番话是不是起了作用,经过第一轮打击的英国坦克这会儿反而摆脱了开战时的慌乱与被动,整体阵型也差不多形成了,彼此间的配合与掩护也开始像样了起来,如果从战场上看俯视下去,剩余的50多辆坦克大约摆成了一个不太规整的梯形。谢尔曼在中间,十字军和格兰特将军们在两翼。
“想和我们打近战?”科林伍德敏锐地抓住了战场上发生的变化,下达了第二道命令,“敌人的炮火在远距离上打不动我们,注意保持距离,不要陷入近战,先对付侧翼包抄过来的坦克。”
布朗准将惊讶地发现,在本方坦克的步步紧逼之下,敌人的坦克居然在战场上缓缓后退,一边始终保持与英国坦克1000米左右的距离,一边在调整炮塔角度对付从两侧包抄过来的坦克,其行为之狡诈让他有吐血的冲动。
“见鬼,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看着T-34那灵活、快速的机动能力,英国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