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第5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到时候。”霍夫曼摇摇头,“难道你们不清楚堀悌吉是怎么去救援塔拉瓦的么?我想看看美国人是真心实意要打佛得角还是虚晃一枪为了引诱我们。”
一说起塔拉瓦战役的例子,约德尔立即想起持续三周的澳新袭扰战,再联系元首刚才的命令,他马上反应过来:“元首,您准备派舰队去袭扰美国东海岸?”
“东海岸防御力量很强,但我们可以再一次去打百慕大。”霍夫曼微笑起来,“这次再上3个营,看看美国人有没有能力再投放一个82空降师下来。哦,忘了,他们还有个101空降师,那让马沙尔准备投放4个营。”
虽然对元首如数家珍般报出美军空降部队表示诧异,但约德尔认为这个策略是不错的,至少比直接去救援佛得角要好——佛得角丢了最多就是威胁下德属西非,百慕大要是丢了,直接威胁的就是东海岸,美国人民还能睡得着觉?
霍夫曼还不知道自己的策略已点中了特纳的死穴——不是没有参谋建议放弃攻打佛得角直接去进攻福克兰群岛,但特纳总用幽怨的语气说道:“可是,马沙尔还在啊,一天不干掉他就一天不得安生……”
英格索尔上将明白特纳的意思,只要德军主力舰队在亚速尔附近逗留一天,英美大西洋舰队主力就不能放心大胆地去南大西洋找阿根廷人的麻烦,英加航线打不通没关系,百慕大是万万不可丢失的,现在岛上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恢复性建设,论起防御能力比最开始还差。
霍夫曼的策略是关在作战室里冥思苦想一晚上才憋出来的,他本来就是战役战术研究的专家,而堀悌吉的澳新袭扰战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当着两个心腹的面,他颇为低俗地开起了玩笑:“美国在大西洋上有两颗睾丸一颗是英加航线,一颗是百慕大,只要捏住了他们就可以制止美国的胡作非为,听说罗斯福通过舆论放风准备连任,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东海岸挨炸之后的民众怒火……”
两人立即会意地大笑起来。
与此同时,华盛顿参联会的大佬们也是眉头紧锁,因为阿根廷方面的确切情报传来了,消息非常令人沮丧:半个多月前,德军通过马达加斯加航线完成了对福克兰群岛的增援,现在岛上守卫力量不是最初料想的1万多人、100余架飞机,而是至少有4倍与其的力量。美军第三波准备夺取马岛的兵力是3个师、600余架飞机,原来预计是5倍于敌的力量,这样一来直接力量近乎扯平,那还打什么?
“为什么第二批支援部队我们没收到消息?这么庞大的舰队不可能悄无声息地隐藏起来。”
“这批部队的主力不是通过苏伊士走的,最大可能是调集了德军原先在非洲的兵力——非洲战役结束后,德军在东部非洲和马达加斯加上部署了10万以上的部队,抽调2个师进行转移支援并不困难。至于路线,南非最南端与福克兰群岛的纬度差是2000多公里,要避开南非方向的侦查相对比较容易,海军当初不也提出方案,准备绕过马达加斯加岛以南2500公里以上的距离向澳洲输送物资和船只么?”艾森豪威尔皱着眉头分析道,“如果我没猜错,构成德军运输部队主力的应该是意志轮,一种与我们胜利轮类似的欧洲标准货轮,执行所谓‘三一五’标准——载重1。5万吨,最大航程1。5万海里,最快速度15节。”
金上将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艾森豪威尔与普通陆军将领最大的不同是他对后勤非常敏感,无论空运、海运还是铁路运输都非常精通,金上将一直认为马歇尔将其放错位置——这家伙压根不会打仗,做分管后勤的副参谋长倒挺合适。
“先生们。”马歇尔敲击着桌子,“现在怎么办呢?总统还十分牵挂着联合要素行动。”
“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再次增兵,我看陆军至少要准备动用6个师,护航航母我看至少要动用50艘。”
“万一敌人再增兵呢?”阿诺德提了一句,众人都点头,再增兵的话那就死活打不过了。
“那样时间就长了,必须先用舰队将德军补给线掐断,然后一步步推过去,问题是……”金上将苦笑道,“后面还有个阿根廷支持着德国人,他们在福克兰岛上可饿不死……”
众人面面相觑:福克兰面积1。2万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还不到1万,而且大多数还是英国居民,大不列颠面积是福克兰群岛的12倍,但却有4000多万人口,如果靠饥饿就能封锁,那先倒下的一定是大不列颠而不是福克兰岛。
“还有个办法……”金上将慢条斯理地说,“陆军从地面推过去,先解决阿根廷本土。”
马歇尔唯有报以苦笑:威慑阿根廷完全可以,但要进攻阿根廷就必须国会授权,平白无故进攻一个中立国家只会点燃阿根廷人的怒火。阿根廷虽然不大,但在南美也算列强之一,差不多也有10个师,15万左右国防兵力,还有不算弱的海军,再加上德国人费心支援,在阿根廷在用德国武器和教官在拼命武装国防,要征服阿根廷得出多少兵力?20万?30万?就算是陆军愿意拿出这么多兵力,时间呢?
“这是不可能的,陆军愿意再追加4个师进攻福克兰,在德军下一步增援抵达之前将其干掉,关键是海军能够提供多少兵力?”
“下个月2艘埃塞克斯级服役,可以加入南大西洋方向,另外预计还有5…6艘护航航母完工,大概就这点实力。”
“佛得角方向不是还有14艘护航航母可用么?”
“没那么多了,今天和德国人打了一下,还剩9艘,明天再打一天,如果德国人依然不肯上钩,后天主力舰队就要掩护登陆部队去登陆。”
第123章 大西洋绞杀战(11)
“怎么损失这么大?”有人不满地嘟囔起来。
“先生们,这战果可以了,至少我们只用5艘吉普航母、130多架飞机就干光了佛得角的空中力量,明天再炸上一天,后天舰炮轰它一阵,海军就等着看陆军顺利上岸捉俘虏了。”
“好吧,海军能把那几门14英寸岸防炮炸掉么?”
“不能!”
“为什么?”
“因为吉普航母上的飞机最多只能挂载500磅重的炸弹,威力不够摧毁有厚重钢筋混凝土保护起来的那些岸炮,说起这个,舰队比你们还头疼,少不得还要冒险用舰炮去对轰。”
马歇尔点点头:“这还得麻烦海军,这些巨炮威胁实在太大,一炮过来至少报销陆军半个连。”
“德国舰队还没消息么?”
金上将恼火地摇摇头:“德国人成了缩头乌龟,就是不动,完全无计可施。”
由于轴心舰队一直躲在亚速尔防空保护圈里,美军舰队也不敢贸然北上,根据特纳的安排,明天各舰队继续前压,但坎宁安上将的航母编队重点还是盯住轴心舰队,适当掩护其他舰队。炮击舰队、登陆舰队向前推进准备登陆,护航舰队继续空袭佛得角,想办法扫清地面工事和防御体系,为登陆创造条件——虽然完全清掉是不可能的。
对特纳的策略,参联会还是予以了肯定,特纳性子虽然有点“野”,但打仗还是挺谨慎的,办法也多,现在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哪怕对付不了德国舰队,至少可以比较稳妥地吃掉佛得角——这也是个了不起的胜利。
佛得角方面的意见还比较容易达成,但福克兰群岛到底怎么办,等参联会研究到散会时都没法形成一致意见:海军认为如果情报属实,凭原有力量一定拿不下来,要么增兵,要么调整作战计划——建议由地面部队先推平阿根廷再说;陆军认为地面部队推平南美速度太慢、代价过高、国际影响太坏,要求尽快封锁住福克兰群岛的补给线,然后再考虑增加力量展开攻击。
双方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的是,第二批部队11月底前抵达巴西并按照计划展开部署,第三批出发赴南美的部队将包括8个师,其中至少要有2个装甲师,海军承诺再出2艘舰队航母和10艘护航航母,陆军承诺所有兵力12月15日前准备到位——这实际上已推翻了圣诞前发动福克兰进攻战役的约束性要求,不过现在敌情有变,他们相信是能够得到总统谅解的。
除此之外,双方还一致认为在南美多事之秋,应该加大对巴西的援助力度,让租借法案适用于巴西,只要后者同意开放更多的基地、领域给美国,美军应该尽可能武装巴西军队维持南美秩序,众人普遍认为,虽然巴西人民热情奔放的特点更适合表演马戏或踢足球,但武装30…40万巴西部队还是可以的,如果有40万巴西兵再加上10万美国陆军镇场子,南美的情况就会大有不同。众人还表示要尽可能拉拢智利,虽然后者现在天天打太极,没有半点真话,但打过交道的人都认为,智利军比巴西军要靠谱得多。
对打通英加航线一事,双方都避而不谈——陆海军已共同对大不列颠这个没完没了的无底洞表示了厌烦,出于“政治正确”,也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经马歇尔好言相劝,金上将捏着鼻子答应将即将服役的大黄蜂号(埃塞克斯级)送给英国人,以安慰英国佬受伤的心灵。
这些意见一条条都记录下来形成会议纪要准备呈送给罗斯福总统,随着天气变冷,他的身体又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两天恰好在医院住院以至于再次缺席会议,所有高级将领的心愿是一致的:尽快占领佛得角向总统报喜!不管怎么说,目前英加航线打通不了,亚速尔和福克兰群岛一时间又拿不下来,如果再没拿得出手的成绩,谁也不好意思面对总统。
不过,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预计剩余的9艘护航航母在开完会之后又少了2条。
借着夜色掩护,部署在佛得角的德军S艇部队果断出击,12艘s艇如同匕首一般直插美军驻锚地,虽然美军雷达兵在雷达屏幕上观察到了S艇的痕迹,但这些小艇反射的波纹实在太细小了,哪怕体型较大、用于外海作战的S…168级在广袤的海面上也毫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