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你们在北大西洋打得很好,打得丘吉尔都准备跑路去加拿大,这我就放心了。”里希特霍芬遗憾地说道,“这次行动其实我非常感兴趣,也很想去,但医生们拦着不让,元首也不同意,哈……他们不知道我身体其实很好,哪怕现在开飞机上天都没问题。”
看着还在硬撑的元帅,所有人心里都感觉很难过,小泽的感触是最深的。
“好了,好了,你们来看我就很高兴了,我就不去意大利送你们了……”
马沙尔和小泽等人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病房,他们私底下问过医生,如果休养得当,元帅预期寿命大概还有2…3年,如果情况恶化,那可能只有1…2年。
从柏林回来的舰队高层除带回一堆勋章和晋升命令外,还带回来了新型号飞机——元首口中的新玩意,其中就包括新研制成功的Ar…352(彩云改)舰载侦察机。别看Ar…352在型号数字上小于ar…372,但这其实是不同的两款,Ar…272,Ar…372是一脉相承的水上侦察机,而Ar…352却是不折不扣的舰载侦察机。
阿拉道公司比一心想要爆个大新闻的道尼尔公司实在多了,没有好高骛远地在新机型上采用901,直接就是下手801,并预留了加装Mw…50系统的接口,同时在系统设计上留有余地,万一将来换装901发动机,能够比较方便地进行转型。经过几个月的验证飞行、原型机制造,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一气呵成地完成了。
Ar…352在试飞中不嗑药飞出了时速637公里的速度,嗑药后可以最高速度持续飞行15分钟,速度高达671公里,这个速度看上去似乎一般,但考虑到这是架3座侦察机,而且还根据德国人的体型比日本彩云原版略微放大了一些,已非常难能可贵。内部做过验证,在4000米高度,除了Me…262,其他现役战斗机在相等高度上都追不上彩云,就连嗑了药的FW…190a8也只能勉强跟在后面吃灰,而一旦彩云启动嗑药模式,没几分钟就会消失在战斗机飞行员的视线里。
更难得的是,彩云不仅飞得快,而且航程极大,整体超过5000公里,如果部署在亚速尔群岛上并加挂副油箱,英国南部、加拿大纽芬兰岛都在侦查覆盖范围内,这让所有人都喜出望外——这航程比现在最牛的联合攻击机航程远得多,都快赶上4发专业巡逻机了。
大喜过望的海军部给阿拉道公司发了征询函,问能不能将其改成鱼雷攻击机使用,阿拉道的回复比预料得还振奋人心:有关鱼雷机型号改进工作目前正在着手,预计12月份完成。
除全新的Ar…352外,舰队还拿到了其他两款飞机的中期改型:BF…219c和He…218d。
第278章 夏日惊雷(10)
一直以来,舰载战斗机使用的都是BF…219a,而陆基在一段时期以后使用的是BF…219b,A型与b型之间的差距除舰载起降设备外,还在于B型装有mw…50系统(水/甲醇喷射液)的,重量比舰载机略重、最大速度也略快一些。
舰载机也曾试验过装备B型,但B型再加装起降设备后如果不“嗑药”,则性能不如A型,如果嗑药,则发动机寿命会缩短较多,对于无法在海上作战中更换备用发动机的舰载机来说,这不但等于白白废掉了一架飞机,还可能给飞行员带来危险——谁知道发动机什么时候出问题,陆地出问题还能挽救,海上跳伞明显就是九死一生,因此最后统一选择了A型。
在A、B型改进之后,由于日本设计师堀越二郎团队的到来,号称“补丁之王”的梅塞施密特公司进一步开发C型,希望能为BF…219延长生命力,撑到该公司新一代舰载战斗机(烈风改)顺利成型,以便捍卫该公司战斗机市场绝对王者的地位——Me…262被确定为主力战斗机后,生产量开始直线上升。
日方团队主要是由总设计师堀越二郎、构造计算专家曾根、武器仪表专家昌中和起落架专家加藤定彦四人组成,在他身后则是Dfk设计局3过40多名专业设计师和技术专家,用堀越二郎的话来说:凡是能想到的专家,这里都有,而且都是世界一流的。
面对德国方面前期改动的结果,堀越二郎本人也表示吃惊,他根本没料到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给了零战新生一样。其中最有趣的是曾根,他当初负责为减轻重量进行周密计算,现在又不但将减去的重量重新加回来,还绞尽脑汁计算该如何在不影响飞行状态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结构。
C型改进相对较大,主要包括:
一是换装了新发动机。Bmw公司在彻底吃透技术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精湛的制造工艺,通过将气缸体直径镗大3mm,进一步压榨极限,实现总排气量提升,比原有发动机功率提高了45匹马力,重量几乎不变,以这45匹为基础,后续性能改观不少。
二是开发了折叠机翼战术。在BF…109t身上梅塞施密特公司就开发过折叠机翼,原版零战因结构强度不够,一直无法折叠,C型在a型已加强过的基础上再次对机翼部分进行结构加强,单侧机翼可向上内折叠约1。6米,节约了大量停机空间。
三是重构火力。为抵消折叠并加强结构后的分量增加同时又提升性能,堀越二郎大胆地提出了取消了2门13mm航空机枪的建议,然后将2门20mm/Mg151航炮移动到翼根位置,单门备弹从150发增加到220发。总体而言,单位时间火力投射减少,但火力持续性加强。
经过改进,BF…219总重量增加27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从619公里/小时提高到631公里/小时,其余飞行性能基本不变。
使用折叠机翼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战斗机容纳水平一口气增加了25%,本来携带30架战斗机的机库位置马上可以摆放38架飞机,这对一切空间都要斤斤计较并利用到极致的航母来说,显然意义更为重大。
小泽把堀越二郎拉到一边,用日语悄声问他:“这么干火力没问题?”
“没问题,和Mg151比起来,我们的99铳简直就是垃圾,弹药威力只有德国人的一半,而且您要知道国内的零战20mm备弹量只有60发,主要是依靠机枪,现在Mg151依然保留了,而且弹药还增加了。”
看他自信满满的样子,小泽便放心了,便问他烈风改的后续进度。
“还需要一些时间。”堀越二郎承认当初在国内耽误了,愤愤不已地说,“要是我早来3个月,情况就不是这样……可那些官僚您是知道的。”
小泽对此也只有叹息。
经过深入讨论,并听取飞行员试飞意见后,众人一直认为火力削弱对以精英为主的海航战斗机飞行员来说,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折叠翼的好处实在太大,C型应该是短期内舰载机的使用方向。马沙尔和小泽考虑再三,最后稳妥起见,没选择全部换装,只换装其中一半。
随后,舰队高层一行又在军备部的陪同下去了亨克尔公司,他们对He…218的升级则步子更大一些,推出了He…218d型号。
飞机发动机从Db601e换成db605b(605是601系列升级版),该发动机安装有一级两速机械增压器(主要照顾中低空性能)并具备稳定量产能力,功率达到1475匹马力,足足比原先使用的601e发动机增加了125匹,但发动机大小、直径、体积与Db601e基本相仿,重量只增加了50多公斤。亨克尔公司经过多次风洞试验,精确调整了整架飞机的重心分布,并适当对机体、尾翼进行了一些拉长以保持平衡,油箱容积也有所上升。
这完全称得上是He…218系列的重大改进,改进后飞机最高速度达到611公里/小时以上,更要紧的是,低速状态下的起降和操纵性能变得更好,几个同去的飞行员都对此赞不绝口,认为至少可将新手飞行员的起降事故率降低一半以上。
亨克尔方面告诉舰队高层下一代改型也在推进中,预计将使用最新的Db605d发动机,整体功率提高到1600匹以上,然后还会引进折叠机翼等功能。
马沙尔和小泽同样如法炮制,准备更换舰队其中的一半He…218。
本来马沙尔还有些奇怪,上次听说亨克尔新一代改型会包括折叠机翼功能,为什么这次不等折叠功能设计、定型完毕就急急忙忙推出新型号呢?等到了容克斯公司看到Ju…198(流星改)的技术验证机后,他才明白亨克尔如此巴结的用意:他们已明显感受到容克斯公司的压力,准备尽可能用技术改进抢夺市场了。
Ju…198并不是Ju…98的升级版,这完全是两个不同思路的型号。
流星改兼具俯冲轰炸和水平攻击两项职能,而且生产十分简单,极其适合大量制造,并在设计时就考虑主翼折叠的事。与日本原版相比,德国改进后的型号强度更大、速度也更快,最关键的载弹量也有所提升——可以挂在1000公斤级别的鱼雷或800公斤的航空炸弹。
小泽问过在场的日本专家,他普遍认为与He…218和BF…219相比,流星改的零件数是最少的,生产要求也是最低的,拿回日本生产基本不在话下——至于前两款飞机他们就不敢打包票。
在发动机选择上,由于有Do…412的前车之鉴,又有Ar…352的成功举措,容克斯公司明智地选用了Bmw801系列发动机,但又为901系列预留了接口,唯一让众人感到扫兴的是,这款飞机目前还在开发中,专家组表示至少要到12月份才能投入量产。
身为航母编队指挥官,小泽对集俯冲轰炸和雷击能力于一体,操纵性能优异、生产特别简单的流星改很有好感,围着飞机看了又看,最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在回去的路上,两人迅速盘算起来,如果He…198开发成功,则今后航母上还是装备3个型号的飞机,构成比例可以调整为40%…45%左右的战斗机,5%左右的舰载侦察机,然后是50%的攻击机。在面对不同任务时,这种通用机型可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作战效能提升,如果再考虑折叠带来的基数提升。小泽乐观地认为舰队战斗力至少可以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