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352章

铁十字-第352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高加索战事告一段落后,轴心进攻的重点是在高加索山脉的隘口与据点上,这些任务不适合机械化部队,所以攻坚重任交给了伊朗和土耳其,隆美尔只派出党卫军欧根亲王师助战,以发挥该师山地作战的特长。在前期胜利的鼓舞之下,土耳其和伊朗人打得很疯狂,不过由于地形和敌军据险死守的缘故,他们只能打出1:1左右的交换比来。
  “高加索山脉各主要隘口受到了德国人、伊朗人和土耳其人的冲击,秋列涅夫同志打得很艰苦,一再要求我们派遣援兵给他,至少要派足够的技术兵器,尤其是飞机。”朱可夫说道,“我原准备调6…8个航空团给他,但是……”
  在高加索山脉作战,坦克不是第一位的,火炮也很难推到一线大规模运用,但飞机却万万不能少。在空中力量上,德国占据了显著优势,Ju…87改造而成的对地攻击机发挥了极大优势,而燃烧弹在很多时候又比普通炸弹要好用。如果没有德国飞机助战,累死土耳其人和伊朗人也很难拿下这些隘口。
  “但是什么?”斯大林听到了朱可夫欲言又止的回答,疑惑地问道。
  “总参谋部估计敌人很快要在顿河流域发动大规模进攻,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所有航空兵必须留在最要紧的地方。”
  “你们得到了可靠情报?为什么会有这种判断?”斯大林疑惑地问道,“最近1、2个月德国人不是保持了相对平静的态势么?”
  “第一,曼施坦因太平静了,这不符合大兵团对峙的情况,也不符合他的风格与习惯;第二个重要的因素是,天气回暖,再接下去就要进入春天了。”
  “天气回暖……”斯大林反复斟酌着这几个字,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俄罗斯北部的高寒地带要在4月下旬甚至5月初才进入春天,但在南部地区,这个过程会提前到4月中旬。在东线,进入春天对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那意味着土地解冻很快要开始了,大片冻得发硬、碾过去如同水泥地一样的土地很快就要变成一片烂泥浆,严重的时候车辆开过去能没掉半个车轮——那些轮式卡车、半履带装甲车很快就要动弹不得,而制造精密、减震性能强的交错重叠负重轮们也将因泥土进入轮子缝隙间而不断被卡死,只有T…34们特有的全履带大负重轮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抵消这一影响。一句话,德军机械化部队马上就要进入举步维艰的时期。
  “这是好事,我正打算度过这个时期将顿河前线那三个方面军撤下来。”斯大林轻轻点头道。
  “我们认为敌人很快就要发动大规模进攻,目标就是那三个方面军。”华西列夫斯基解释道,“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前期相对平静并不是无所作为,我们有可靠情报,敌人利用这两个月积累了大量兵力和装备,因此大规模进攻很快就会发起,而且这个窗口期很短,因为进入4月份,特别是4月中下旬,土地解冻变成一摊烂泥地后就不适合德军机械化部队运动了。”
  “你们认为如果敌人进攻的话,会是什么时候?”
  “快的话下周一,慢的话月底。”朱可夫汇报道,“而且不会打很长时间,最长可能就是一个月。”
  斯大林默不作声:现在发起大规模进攻就如同进入初冬时的那场进攻一样,唯一的区别是,那时候刚刚结束翻浆期而土地冻结,而现在是即将进入翻浆期,从气候条件来说都在避开严寒的同时保持了交通条件。
  正沉默间,忽然有惊人的消息传来:2小时前,在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南翼德军发起全线进攻,40万发大口径炮弹在短时间内倾泻一空,战区上空德国战机数量高达1500架,升空迎击的200多架红军战斗机在半个小时内被悉数击落。各方面军一开始以为这只是德军的牵制性进攻,但等到以4个装甲师、3个重装甲营为突击力量的兵力出现在面前时,几个方面军司令员才明白过来——这不是普通进攻,这是德军全线进攻了。
  “看来,既不是下周一也不是三月末,敌人的大规模进攻是在今天。”斯大林看了一下地图,又转过去问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你们有信心挡住法西斯么?”
  “有!斯大林同志,我马上去前线。”朱可夫被曼施坦因利用中午进攻这出其不意的一手弄得很狼狈,马上大声回答到:“我们这两个月来针对德军的进攻有一系列预案。”
  “很好,命令前线的同志们挡住敌军,寸步不退。”





第一百十5章 高加索(2)
  朱可夫抱着极度愤懑的心情出了会议室,然后马不停蹄地搭乘飞机赶往前线协调作战,目前战争事态的演变对他打击很大:
  一是因为曼施坦因在今天白天突然发起的总攻突破了他的预计,不但让他形成了战略误判,而且让他在会上当场出了很大的丑,特别是他刚说完“快的话下周一、慢的话月底”这句话时来这么一下,那情况要多讽刺就有多讽刺,只感觉冷不防被人狠狠扇了一个耳光,脸上火辣辣的疼。虽然最高统帅部大多数人都欣赏他对战局的判断能力,也认可了他的判断,但曼施坦因这出其不意的行为让他感觉很难堪。
  二是因为外高加索战事的不顺让他十分担心。虽然斯大林同志这次并未迁怒任何人,甚至对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秋列涅夫和已殉国的梅佐夫中将的态度都还算得上温和,哪怕听到巴库守军投降消息后的怒火也只持续了一下子,并未有交代内务部深究到底的意图,但朱可夫仍觉得心情很不好受——虽然外高加索战役不是他直接指挥的,再加土耳其的突然进攻大大恶化了局势,但总参谋部负有统御全局的责任,他觉得自己应该提早预料到这些,提早做好应对准备。
  三是为外高加索的局面感到难过,格鲁吉亚是斯大林同志的家乡,年轻时斯大林在格鲁吉亚特别是第比利斯一带参加过过多次革命活动,对该地区具有深厚的感情,虽然斯大林同志看上去比俄罗斯人还俄罗斯人,对格鲁吉亚的丢失也没有特别想要追究手下责任的意思,但朱可夫仍为格鲁吉亚的沦陷而感到不安。
  最后是为今后的战局感到揪心:红军丢掉了西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丢掉了顿涅茨克盆地中的大型煤矿和巴库的油田,经济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哪怕在远东或者其他地方进行补充生产也无济于事。虽然这几个月战场局势看上去还比较稳定,但朱可夫很清楚,这是假象与幻觉,实际上红军的持续战斗能力一直在持续下降,特别是在今年夏秋之交的蓝色行动中为应付德军进攻与穿插而迫不得已大量强制征兵后,军队实力已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无论兵员素质、指挥能力、装备水平还是后勤补给全面落后于德军。
  朱可夫特意研究了前线发来的战报,特别从这次近卫重型坦克第11旅的战况他就能看出很多问题来:被红军上下寄予厚望的KV…3坦克并不是虎式坦克的对手,哪怕剔除空袭影响,在面对面装甲战中,KV…3的战场幸存时间只比T…34/76要好一点,与虎式的交换比依然高达5:1甚至6:1,这是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结果。红军总参谋部预计德国现在有1000…1500辆虎式(实际上哪怕把突击虎和出口的虎式全算上,德军总体拥有量也未超过700辆),而红军重型坦克只有400…500辆,其中大部分还是已过时的KV…1和KV…2系列,性能和机械水平很不稳定KV…3居然还算的上是新坦克。
  伏罗希洛夫已指示技术专家们在KV…3基础上研发新坦克,同时还给这个装备取了新编号——IS…1,在坚持开发重型坦克的同时,红军还启动了针对T…34坦克的全面升级计划,但与4号坦克迅速升级到h型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T…34/76换装85mm口径火炮的T…34/85方案迟迟不能落地,实施当中又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让朱可夫焦虑汪峰。现在前线坦克不占优势、飞机不占优势、后勤保障也不占优势,唯一占优势的大概只有部队数量与规模了——可惜德国人打起来根本不认这个道理,照样打得大批红军雪崩般溃退。
  更要命的是,三条接受盟国外援支持的道路来源一口被断绝了2条,目前只有从远东还能顺利输入物资,但日本人会不会掐掉这条路线现在还是未知数,而且就算日本继续执行不干涉的方针,要将物资快速运抵前线,中间的损耗数目与耽搁时间依然高得惊人,而且运抵的物资根本就不够前线需求或后方生产需要。
  是华西列夫斯基却比他冷静与沉稳得多,他的观点是:“我们都判断出曼施坦因要发起进攻,甚至也看到他的进攻路线与我们设想的基本一直,唯一猜错的或许是总攻时间和方式,但除了一开始突然打击造成的困挠外,这种举动并不能改变整体的战局推演和力量对比,可德国人为什么要打这种仗呢?”
  在总参谋部准备的预案里,他们对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路线是有预判的,希望能够将德军引诱到斯大林格勒附近去,利用城市防线拖住德军,然后通过两翼迂回包抄歼灭突入的部队,并最终获得胜利。
  现在曼施坦因正一步步按照这个想法来,华西列夫斯基反而要犯嘀咕,事情真的这么容易么?如果德国人这么容易上当的话,为什么这一年半来红军一直都在溃退呢?哪怕在1…2月份双方彼此都未开展大的战事这样的时期,红军的表现也很笨拙:红军几个方面军曾考虑利用冬季发起过猛攻,结果在德军坚固的防线和机动防御措施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前线报告上来的伤亡、伤病乃至逃亡和投降总人数超过了30万,而他们估计对面的德军伤亡甚至不超过5万,加上更好的运输、医疗和交通条件,德国伤兵将来重返战场的比例将超过60%——这是个很可怕的数字。
  华西列夫斯基的担忧和善意的提醒朱可夫暂时听不进去,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稳固阵脚、逐步后退,然后依托有利地形挡住敌人并对其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