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137章

铁十字-第137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可夫苦笑了一下,没出言反对。
  就在川流不息的红军将士渡河之际,曼施坦因也盯着指挥部沙盘上敌我态势的最新调整,他问道:“俄国人推进到哪里了?”
  “俄国人十分谨慎,在一个军渡河后没有急于扩大占领区,反而就地构筑了桥头堡,目前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地前进,根据空军侦查,他们渡河的速度不算快,大约只有每天4…5个师,通常是利用晚间时分才渡河的。在下游的俄国人也在尝试构筑第二道浮桥,但被我们阻止了,到今天下午16点为止,敌人已渡河的兵力大约达到了10个师,坦克数量不多,大约只有40余辆,现在他们已占据了顿河弯曲部的那个扇形面。”韦勒中将一边示意作战参谋们调整标识红军的小旗,一边补充道,“在顿河东岸红军至少还有30个师、400辆以上的坦克在等待过河,从无线电监听的结果来看,那是敌顿河方面军的部队,他手下至少有4个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的部队。”
  韦勒中将得到的情报基本符合实际,目前正在渡河的正是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指挥的顿河方面军,不过手下部队的数目比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部预估的还要多一点,包括近卫第1集团军,第21、24、63、6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总兵力大约在35万。
  “这是他们能渡河的最快速度么?”
  “不是,远远低于我们的预估和他们的能力,如果俄国人全力以赴的话速度至少要快一倍以上,这点兵力7…8天完全可以过河了。
  “他们胆子太小,步子太慢,不要惊慌,继续放他们过来。”曼施坦因笑道,“去年他们发动罗斯托夫战役的勇气跑哪里去了?”
  “谁知道呢,估计对您放弃顿河两岸的举动看不明白吧,生怕是个圈套。”
  “让空军加大对浮桥的攻击力度,不要害怕桥被炸毁——炸毁了俄国人很快能修好的。”曼施坦因说道,“倒是我高估了他们,没想到如今胆子变得如此之小,下游是谁的部队?”
  “和我们交火的是崔可夫的62集团军,其他暂时无法判断。”
  “让上游的部队继续往回缩30公里,同时下游再打两天阻击,然后也把部队收回来,一定让俄国人想办法放松警惕,放他们过河。”
  “再缩啊?”韦勒有点担心地说道,“现在红军先头部队已向前推进了70多公里,差不多要越过苏罗维基诺、博科夫斯卡亚一线,再缩30公里的话意味着我们的防御纵深进一步被压缩。”
  “防御纵深足够了,顿河西岸足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靠我不到60万部队时守不过来的,压缩一点可以提高防御密度,让俄国人继续过来吧。”
  “目前他们已和我军前卫部队交火,贸然撤退会不会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不会,俄国人正疑神疑鬼呢,如果我们快速撤退他们更以为是勾引他们上当的诱饵,哪敢放心大胆地扑上来。现在最要紧的是判明敌人的进攻方向,特别是已渡河部队的针对方向,如果他们要向右翼转移去突击霍特集群,必须予以坚决阻拦和还击,如果是对着我们来的,那可以痛快放行。”曼施坦因用教鞭指着沙盘的进攻态势图说道,“斯大林的策略是学我们的,希望通过上下游两路钳形攻势试图把我们压缩在以罗斯托夫为中心的包围圈里,可他把装甲作战看得太简单也太机械了,他会尝到苦头的。”
  就在曼施坦因竭力保护霍特集群的侧翼与后路时,霍特大将的进攻态势并没有停下来,在道路条件改善以后,他的装甲矛头威力终于得到了充分改善,从沃罗涅日出发一口气前突200公里,插入到布良斯克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两个集团的结合部,一下子如同一把烧红了小刀插入了一块牛油,大有切割包围红军的架势,就在对方慌忙抽调兵力围堵缺口时,他忽然率领第4装甲集团军向右一拐,给了右翼沃罗涅日方面军一个凌厉的勾拳,一下子就将敌人打懵了。





第11章 静静的顿河(5)
  对沃罗涅日的进攻其实在1942年夏天,也就是6…7月间是东线南翼作战的重点,当时以魏克斯集群为主力发起了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占领了沃罗涅日,但由于后来主力南移,兵力大多转向高加索与斯大林格勒方向,沃罗涅日附近的战线也沉寂了下来。
  到了10月份,沉寂的战线重新又开始活跃起来,在天王星战役开始前,曼施坦因已让霍特集群在寻求红军防线弱点而进行机动作战了,沃罗涅日方向就是一个显著的薄弱环节,霍特找准沃罗涅日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结合部这个软肋进行猛攻,瞬间就打开了通道。除了他把握机会的能力外,这种顺利也与该方面军本身实力不算太强密切相关。沃罗涅日方面军是在7月7日由布良斯克方面军左翼部分部队组建而成的,目的是为改进防守沃罗涅日地域部队的作战指挥(因为沃罗涅日的位置比较重要,向北可以包抄莫斯科方向的侧翼,向南可以包抄斯大林格勒的侧翼,向纵深突击可以威胁萨拉托夫这个交通枢纽),只编有3个集团军(即第6、40、60集团军)和4个坦克军(第4、17、18和24军),其中第6集团军由第6后备集团军改组而来,第60集团军由第3后备集团军改组而来,本就是二线队伍的替补,人员、装备、训练都很差劲,到处可见40多岁的胡子兵,战斗力算是在红军倒着排的。倒是配置的4个坦克军不容小觑,拥有近600辆坦克,有不俗战力。
  “意大利人要求打头阵?”就在商议如何向沃罗涅日方面军侧翼展开进攻的方案时,霍特大将忽然接到意大利第8集团军总指挥乔瓦尼…梅塞上将发来的请战电报,他对电报的内容十分惊讶和犹豫,因为对方说希望在侧翼进攻时由意大利和罗马尼亚部队担任进攻主力,措辞当然是很动听的:第一,德国军队一路连续作战、冲锋在前他们心里过意不去,希望能有所分担;第二,经过夏天的整顿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和技巧有了很大提升,装备也得到提升,希望能锻炼一下队伍;第三,从部署上看,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更靠近侧翼红军,掉头进攻的话他们更能发挥突击优势;第四是最后也是最扯淡的一条——意大利迫切地希望为“消灭人吃人的布尔什维克制度、解放俄罗斯人民”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罗马尼亚人是什么态度?”乔尔格…汉斯…莱因哈特上将问道。在“拆军补师”行动中,原来担任第41装甲军军长的莱因哈特上将也失去了自己的位置,不过作为一名优秀的坦克战指挥官,陆军总参谋部显然不会随意安置他,经过霍夫曼的首肯(他是陆军总司令),莱因哈特接任了第4装甲集群副司令官的职务(9月份以后新设,德军高层指挥体系一般很少有副职),实际上霍特与他是有分工的,霍特负责协调指挥整个集群45万人马,而坦克战专家莱因哈特具体负责指挥第4装集团军,特别是其中的装甲师。
  就在意大利人的电报过后不久,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也表态愿意打头阵进攻。
  “看来他们两家已事先说好了,他们不满足于吃点残羹冷炙,希望来尝尝大餐了。”霍特调侃道。
  “我看可以试试,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战斗力心中有数,梅塞将军还是很有想法的一个人。”莱因哈特笑道,“元首给了他们装备和物资,也给他们派了军官,我们又帮助他们调整、整合了部队,应该有一个崭新的面貌才对,这股不算太强的红军应该是一块试金石,可以看出他们成色如何。”
  “好吧,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更接近红军防线,确实可以让他们先去试试看。”霍特答应了两国的请战要求,同时命令第4装甲集团军收拢兵力准备第二波进攻,万一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进攻乏力,他们能及时出手。
  根据曼施坦因的编组部署,构成中路集团左翼、跟随在第4装甲集团军后面的是大约25万轴心小兄弟军队,其中有9万多人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11万多人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还有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人各一个师(加起来3万余人)。经过夏天的整编与补充,他们已严格提升了战斗力——不仅德国顾问军官派到了营一节,而且在霍夫曼的要求下,所有撤回国内的其他部队重型装备都留下来集中到了这两支部队,对于本身缺乏重装备的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而言,水平至少提升了两个等级。
  与历史上不同,由于德国军工提前开始爆量,在德军自身装备优化的同时原本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一直抱怨缺少反坦克火力的窘迫也改善了好多,光十月份一个月就给这两个集团军送去了400余门反坦克炮和相应炮弹,当然大部分都是50mm的,少部分是缴获的俄制76。2mm反坦克炮(都是德军自己淘汰下来的),至于那些88炮后勤部门还是舍不得拿出去,霍夫曼也只能装看不见了,毕竟他也要照顾下面的情绪。另外还有部分德军自己淘汰下来的38t坦克也送给了这些盟友。历史时空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溃败首要因素是红军击破了孱弱的罗马尼亚人防线,让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侧翼完全暴露了出来——至少这一点是不会再重演了。
  轴心盟军的冬季装备这次也大为改善,让大部分是穷苦农民出身的罗马尼亚士兵很满意,觉得跟着德国人有前途,至于意大利人,由于军官下派、后勤相同的缘故,显得更亲热一点,吊儿郎当的作风也好了不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两个师本就唯德国人马首是瞻,现在捞了好处更是死心塌地跟着走。严格说起来,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战斗力水平较低的原因是不一样的,罗马尼亚主要受制于装备和实力不足,士兵又没见过世面且对红军这个巨人一直怀有恐惧心理(要不然也不会斯大林一瞪眼,罗马尼亚人就乖乖地把比萨拉比亚交出去),而意大利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