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12章

铁十字-第12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我看你这三部分都占全了!没说的,我得好好请吃一顿为你送行……”
  “别嚷了……元首来了。”
  舒尔茨的推测完全符合逻辑:由于涉及的内容实在太多,原定一小时就结束的航空军备协调会硬生生被迫又延期了一小时,以至于耽误了试飞时间。会议一开始进行得很平淡,在凯特尔讲话之后,人称经济元首、战时体制灵魂人物的施佩尔正式宣布从空军技术部手中接管飞机制造生产组织与原料调配权,今后空军技术部将只承担纯粹技术职能,众人虽感觉难以接受,但也知道势在必行——战时体制了嘛,更何况这种情况绝非飞机制造行业独有,坦克制造业已先行一步调整优化了。
  有人私下嘀咕:“看这架势,再过段时间只怕三军装备部门都要从军种中分离出来变成帝国军备部的下属机构了。”
  “三军装备部门?你太小看建筑师的胃口了,马上就要成立统揽全局的战时体制管理委员会了,到时候元首挂帅,施佩尔负总责,类似于帝国财政部、劳工部(托特组织)、武器和军事工业部才够下属机构的级别,三军装备部门只怕更是等而下之,没听说他的口号么——一切为了打赢!”
  显然与会众人对骤得高位、尚未显山露水的施佩尔并不信服,认为他不过是靠了给元首担任建筑设计师才飞黄腾达的。很快他们的这种想法就遭遇了风暴冲击——亲自前来参加会议的元首授意施佩尔抛出了有关航空军备重整案。
  “《航空军备重整案》是经元首亲自审核并同意的,核心只有一个——今后飞机制造要压缩多型号生产线,集中单一型号的生产与后续改进,同时进行规模化的分散协同生产,即同一型号飞机的不同部件由不同厂家生产,最后才在总装厂完成组装,且不再强调设计公司完成生产。这个决心不可动摇,如果你们对此表示反对或者持有怀疑态度,建议你们去陆军了解一下坦克军备重整案。”
  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坦克军备重整案在高层圈子里已不是秘密了:为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二号坦克、三号坦克生产线被无情终止,今后陆军将不再生产二号坦克,现有已装备的也将逐渐淘汰,要么出售给轴心小兄弟换取战略物资,要么返厂改装为自行防空车(装备4门20毫米机关炮)。三号坦克的运气略好,底盘生产线继续保留,专门用于生产步兵最需要的三号突击炮。元首已下了命令,在1942年年底之前,所有三号坦克都要返厂改造为突击炮,就连四号坦克也逃脱不了改造的命运,短身管的四号一律停产,已生产的也要在陆续悉数改装为长身管的四号G型。
  陆军总参谋部本来对这样重大的改变颇有微词,但在施佩尔斩钉截铁的保证面前哑了火——转入战时体制之后的各工厂将以三班倒形式组织生产、提高产量,绝不会耽误军事计划。施佩尔甚至设下赌局:他保证在未来半年内如期完成相关旧型号坦克改装任务的前提下同时为国防军提供相当于原订单量150%的新坦克,而且全是最新的四号G型,再考虑到二号、三号坦克的缺口还要弥补,这个数量超过原生产能力一倍还多。如果办不到,他直接辞职回家,但如果他施佩尔完成了这个计划,那么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参谋部中对此提出质疑的将军们有一个算一个,每人为他站岗一星期,直到全部轮完为止。这个赌局吓住了原本气势汹汹的将军们,他们嘟囔着,却没有一个敢上前接施佩尔的挑战。
  这个赌局是如此的出名,以至于没过两天就传遍了帝国军备界,现在各军工企业和各军种都知道施佩尔的决心,航空界自然也不能例外,会场诸人都屏住呼吸等待下文。





第14章 笑到最后的Me-262
  “来了来了,赶紧上飞机做好准备。”眼尖的舒尔茨忽然停止了热火朝天的聊天,一边提醒温德尔,一边飞速朝自己的飞机跑去。
  温德尔抬眼望去,指挥中心果然下来了一堆人,领头的正是元首,凯特尔和施佩尔陪同一旁,后面跟着一大堆人,全部是航空界显赫人士——包括空军的主要将领,也包括各飞机制造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与生产负责人,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向自己的座驾奔去,因为他发现元首是先冲着Me-262来的。
  终于看到并摸到了这架传奇的飞机,站在Me-262边上的霍夫曼自我感觉很好:米尔希最大的问题是因为与梅塞施密特的恶劣关系而推迟了Me-262的服役,而希特勒犯下的致命错误则是把这种革命性的飞机当成可笑的高速轰炸机,自己将要纠正这种历史性的错误,让Me-262更早地绽放出它的光芒,让英美执行战略轰炸的兰开斯特和B-29们尝尝厉害。虽然他在内心深处已选定了Me-262,但出于礼貌和公平,他不能过早地将这种倾向在表面上流露出来。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元首兴致很高,叛国集团和戈林事件之后的阴霾显然已一扫而光。他对喷气机的兴趣十分浓厚,不仅详细了解了有关气动布局、武器、引擎,还兴致勃勃地坐进座舱里去体验了一把,随后又亲切地和温德尔握手并合影,问道:“你觉得这架飞机如何?相比传统螺旋桨飞机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是很棒的飞机,虽然最开始上手时有一些困难,因为它的操纵与传统飞机相比有一些特别,但熟悉之后就不难了。”受宠若惊的温德尔比划着说道,“他的速度很快,能比现役战斗机快200公里左右,这让他在战斗中能占据有利形势。”
  “从机翼的样式来看,似乎低空和盘旋性能有待提高。”霍夫曼随即又指了指前突的机鼻,“刚才我在座舱里发现由于机头遮挡,似乎很难看清地面,这对降落没什么影响么?”
  听霍夫曼讲出这么专业的道道,周围的航空专业人士特别是空军的高级将领耸然动容,这完全是一个航空专家才能说出的专业话,看来最高统帅部私下吹风说元首可能兼任空军总司令的传言说不定真有其事。
  设计师们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澄清:“元首说的问题确实都存在,我们正在努力改进。”
  看着周围人崇敬的眼神,霍夫曼心里有点小得意,继续追问道:“听亨克尔公司的报告说一架He-280能在空战中打下一打FW-190,你认为Me-262如何?”
  温德尔耸耸肩,不以为然地说道:“我可不敢吹这么大的牛,在一对一决战中喷气机强于现役主力战斗机是肯定的,但这不意味着他是天空唯一的主宰。刚才元首也指出了飞机回旋性能欠佳的事实,所以决不能与螺旋桨飞机在低空缠斗。除非他们是一个个扑上来送死,否则真要是遭遇一打FW-190,我肯定是打了就跑,也许我能抓住机会吃掉3-4架,但全吃下去会把我撑坏的……”
  众人笑作一团,只有亨克尔博士的老脸微微发红,为了让空军重视他的项目,他曾经安排了与FW-190的对决并递交了夸大后的报告,不知道怎么会传到元首耳朵里。好在兴致颇高的元首并未继续深究,反而又到了He-280原型机边上参观了一番才让他放下心来。
  试飞很快就开始,起飞按照先Me-262再He-280的顺序进行,同时空军还起飞了8架常规战斗机配合演习,一半是BF-109,一半是FW-190,著名的空军王牌、现任战斗机总监阿道夫·加兰德少将亲自站在霍夫曼旁边为他进行解说,作为第二位钻石橡叶宝剑骑士勋章的获得者,他多次接受元首召见,算得上是老熟人了。
  Me-262的起飞不太顺利,因为后三点式起落架的布置,被机翼遮挡的平尾出现失效,迟迟飞不起来,让众人捏了一把冷汗。好在经验丰富的温德尔很快发现了问题,在滑跑速度达到每小时180公里时巧妙地踩了一下刹车,利用惯性将机尾抬起,使升降舵发挥效能而正常起飞。同样留有一撮标志性小胡子的加兰德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向元首做了内行解释,听得霍夫曼连连点头。另外一边He-280的起飞倒是十分顺利,一下子就飞上了天空。
  随后,两架飞机在空中不断展示他们的速度优势与飞行特点,不过在霍夫曼的望远镜里只看到几道白烟在空中呼啸。随着8架模拟护航与轰炸情形的飞机飞抵制定空域,两架飞机结束了机动性表演,准备与传统战斗机开展最为激动人心的空战模拟。
  喷气式飞机的优势是快,两位试飞员不约而同采用了一击脱离的Bz战术,加兰德的解说很到位,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这种战术的优越性,正在说明如何在模拟空战中判断击落敌机时,人群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呼——刚刚一击得手的He-280在翻滚脱离另一架飞机的追尾锁定时忽然进入螺旋状态,霍夫曼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银色的He-280像秤砣一样地快速下坠。虽然飞行员一直在努力改平,但尝试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危险,危险,跳伞,快跳伞。”加兰德惊呼起来,“再不跳高度不够了。”
  但从高速下坠的飞机中跳伞谈何容易,飞机高度越来越低,一转眼离地面只有几百米了,还在一个劲地往下掉,加兰德急得跳脚,霍夫曼闭上了眼睛,不忍看机毁人亡的惨剧发生,心里在暗暗叹气,“看来喷气式战斗机短时间内要投入作战还不太现实。”猛然间,飞机突然发出“砰”地爆鸣声,霍夫曼忍不住又睁开眼睛,只看见试飞员整个人穿过座舱往上弹出,随即背后的降落伞徐徐打开,少顷后座机坠落在地,发出猛烈的爆炸声并摔成了无数碎片,让人不由庆幸飞行员躲过一劫。
  所幸温德尔没有受事件的影响,在打下2架BF-109,完成了有关试飞科目后安全落地。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霍夫曼高度评价了整个试飞工作,并给失落的亨克尔博士送上了安慰,表示:“He-280的设计还是有相当可取之处的,比如他们的前三点起落架比较科学,容易起飞;又比如他们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