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粟裕年谱 >

第45章

粟裕年谱-第45章

小说: 粟裕年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及六、十两纵及炮纵坚决执行”。电报说:“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七月减员较多,无损大局。希望你们尽快赶至鲁西南,统一指挥西兵团各纵,配合当地地方兵团,完成中央付给我华东军的伟大任务。我相信你们必能完成此种任务。”

  8月17日午时,与陈毅联名发出致陈士榘、唐亮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指出:“你们应克服急于转回内线的情绪,准备在陇海路南北与敌人回旋”。“十纵自动移至黄河边,致敌尾击损失较大”,应“稍加整理,并待六纵到后才能渡河南进”。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19日复电,指出:陈毅、粟裕15日辰时、17日午时两电,“我们认为极为正确。陈唐、叶陶必须克服部队中转向内线之情绪,学习刘邓向外线英勇奋斗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在淮河以北、黄河以南广大地区行动,绝对不可有渡黄河北返或运河东返老根据地长期休整之思想”。“宋(时轮)纵自动北渡,致受损失,是一极大错误”。

  同日发出给刘瑞龙、刘先胜等人的信,提出整理后勤工作、精简机关的六点意见。

  8月18日与陈毅联名发出致鲁中、鲁南、滨海、苏北、苏中并渤海、胶东各军区,淮支首长,并致饶漱石、黎玉、谭震林、许世友、张云逸、邓子恢电,提出在全军转入反攻形势下,华东区地方武装配合主力反攻的意见。

  8月19日与陈毅联名发出致陈士榘、唐亮、第六纵队、第十纵队电,指令他们开辟泰(安)西战场,控制运河西岸。8月20日又电示:集中四个纵队歼敌第五十七师一部或大部。8月23日午时再电示:“为更有效打开鲁西南局面,拟放弃对泰西之行动,而集中六、十纵、李(先念)部、王宏坤纵全部南下,与(陈士)榘唐(亮)会师,时间约在月底”,准备乘敌不意歼灭黄河以南之敌第五十七师、第六十八师或第五军大部。请陈士榘、唐亮部署在我黄河以北部队南渡之际,将敌军诱至黄河以南数十里处,以便我河北部队迅速突然加入战斗。

  8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致朱德、刘少奇和各战略区首长电,指出:由于刘邓、陈粟、陈谢等部的行动及陕北的胜利,“已使并将使南线各敌处于被动地位,我之战略局势大为改善”。“我全党全军应在目前数月内一致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整个军事形势的转变。申(9)酉(10)戌(11)亥(12)四个月将是敌我两军转变形势的关键,务望各同志齐心协力,争取胜利”。

  同日午时,与陈毅联名发出致陈士榘、唐亮电,指示陈唐各部在陇海路拖住敌人,策应刘邓向大别山进军。

  同日刘伯承、邓小平致中共中央军委电:请陈粟迅速赶到鲁西南,直接指挥陈唐作战,以收两军配合之效。

  8月22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士榘、唐亮电,指出:“你们采取打小圈子的避战方针是绝对错误的”。

  同日夜,陈赓、谢富治野战军八万人渡黄河南下,向豫西挺进。

  8月23日与陈毅联名发出致华东局、东兵团、胶东军区电,通报国民党军将进犯华野供应基地胶东地区,提议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立即靠拢于铁路附近,集中力量先歼灭国民党军薄弱的一部,以打开胜利的序幕,保卫胶东基地。8月24日午时,谭震林致陈毅、粟裕并饶漱石、黎玉等电,建议东兵团主力以打敌第八十三师或第二十八师为主,以第十三纵队及八个地方团担任胶东区之阻击作战。8月25日,饶漱石、黎玉致陈毅、粟裕、谭震林并报中共中央军委、毛主席电,提出集中四个纵队在胶东内线作战。同日辰时,谭震林致饶漱石、黎玉、许世友电:我们仍坚持打南面之敌。同日午时,陈毅、粟裕致谭震林并报中共中央军委、饶漱石、黎玉等电,提出:应坚决执行集中力量在胶东歼敌之方针。毛泽东于8月25日申时复饶漱石、黎玉并告陈毅、粟裕、刘伯承、邓小平电,指出:“蒋介石必在胶东方面力求速决,以便抽兵。因此,我们完全同意你们以一部位于内线,以主力(二、七、九纵)位于外线,以利持久之方针。只要许谭率三个纵队位于外线(诸城一带),寻机打一二个小胜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敌即不敢向胶东深入,胶东大部至少一部即可保全。”8月26日,饶漱石、黎玉、许世友、袁仲贤连发两电给陈毅、粟裕、谭震林并报中共中央军委,提出九纵应即向十三纵靠拢,进行胶东内线作战准备,请谭震林提出东兵团作战计划。同日,与陈毅发出致饶漱石、黎玉、许世友、谭震林并报中共中央电,指出东兵团在胶东作战为宜。8月27日又电,请许世友、谭震林立即部署歼敌第二十五师于开高密途中。同日,饶漱石、黎玉致谭震林、陈毅、粟裕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对陈粟各电无意见。8月28日,饶漱石、黎玉致谭震林电,指出:二、七两纵宜在现地集结待机,配合胶东作战。8月29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饶漱石、黎玉(转谭震林)、陈毅、粟裕电,指出:“华东局及九纵被迫留在胶东,震林率二、七两纵在诸城,这样,实际上比饶黎许率九纵或震林率二、七纵到胶东都要好些”。指示:“震林在诸城完全遵照饶黎指示休整待机,在胶东外线直接配合内线,目前不要南下临沂或陇海”。同日,与陈毅发出报毛主席并告饶漱石、黎玉电,说谭震林坚主南进,往复电商,致丧失战机,形成分兵局面。目前只能分兵应敌。8月31日,与陈毅发出致东兵团电:完全同意饶黎张曾30日电精神,二、七纵暂不南下。

  8月25日与陈毅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华东局并东兵团电,报告当前敌军动态和我军在鲁西南的作战部署。
 



第29章


  8月26日酉时,与陈毅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并致饶漱石、黎玉、张云逸、邓子恢、许世友、谭震林电,报告:国民党军正调动五个整编师企图进攻胶东,我拟集中东兵团四个纵队另两个师阻止敌人对胶东的进攻;西兵团则拟全力向鲁西南及陇海线行动,策应胶济线作战。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28日复电指示:“饶黎、许谭均主张在外线作战,要他们转回胶东很勉强,且到内线确有被敌封锁不能出来之危险,不如在外线较为机动。目前中心一环是:你们率六纵、十纵、炮纵迅速南渡与陈唐、叶陶会合,在九、十月月内打开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平汉以东、运河以西之广大局面,大量歼敌(打有把握之仗),并在渤海、冀南建立补给中心,则侵入胶东之敌必难持久,否则两头失塌,刘邓亦难在南边立脚,则于大局不利。你们现到何处,何日可渡河南进,极以为念”。

  8月27日野司致陈士榘、唐亮电,同意集中力量歼敌第五十七师一个旅,并告:“我们约于月底即可渡河南下”。

  同日刘邓野战军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区。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粟裕电,指示:“敌大军向刘、邓追击,情况异常紧迫。目前几个星期内是重要关头,望你们率六纵、十纵、炮纵星夜兼程急进,不惜疲劳,不要休息,不要补充,立即南渡,统一指挥陈、唐、叶、陶,歼灭与抓住几部敌人,直接援助刘邓,至急至要。”

  8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粟裕等各战略区首长电,指出:“在目前情况下,给敌以歼灭与给敌以歼灭性打击,必须并重”。“现在顾祝同系统尚有三十二至三十五个战略性野战机动旅,分散使用于胶东、鲁西南、皖西及河南,若我能依情分别采取上述两种方法,在短期内给其十个至十五个机动旅以歼灭及歼灭性打击,则局势可以迅速改变”。

  8月29日野司于晨、午连发两电给陈士榘、唐亮并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纵队,提出两个可供选择的作战方案,征询他们的意见。第一方案:陈粟率第六、第十和特种兵纵队渡过黄河以后,开个会,休息几天,再打第一仗;第二方案:陈粟率部渡河次日就发起战役,集中主力围歼敌整编第五十七师或整编第六十八师,同时以一个纵队钳制整编第五师(原第五军)。8月31日,接到陈士榘、唐亮8月29日来电后,与陈毅复电指示:“你们作战企图太大”,“应即集中主力先求解决五十七师来援之敌”。

  8月30日与陈毅联名发出南渡黄河、西兵团向北策应的作战命令:“为打开鲁西南局面,有力配合刘邓部队作战,决以六、十纵渡过黄河,由北向南配合西兵团由南向北扫清鲁西南之敌”,规定第六、第十两纵队于9月3日晚渡过黄河进至郓城地区,第一、第三、第四、第八及晋冀鲁豫第十一纵队于9月4日晚进至巨野、郓城之间,华野指挥所于9月6日晚与各纵队在郓城地区会合。

  同日毛泽东电示陈毅、粟裕:“你们在惠民停留太久”。“现在欧震、张淦、罗广文、张轸、王敬久、夏威各部,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脚之势,务望严令陈、唐积极歼敌,你们立即渡河,并以全力贯注配合刘、邓。”8月31日辰时,与陈毅发出报毛主席电,说明在惠民停留的原因,报告已定于9月3日晚渡河南下。

  8月31日与陈毅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及六纵、十纵、特纵日夜兼程急进,于9月2日在山东阳谷、寿张地区渡过黄河,9月5日与陈士榘、唐亮、叶飞、陶勇率领的五个纵队会合于山东郓城地区。

  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党内指示,提出过去一年战争总结和今后战争方针,指出:第一年作战“奠定了我军歼灭全部敌军、争取最后胜利的基础”。第一年作战的胜利,是因为“我军正确地采取战略上的内线作战方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