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红楼小丫鬟 >

第62章

红楼小丫鬟-第62章

小说: 红楼小丫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奶奶嗳了一声,向玉菡道:“玉哥儿,你把人带过来让我们瞧瞧,不必多,两家足矣。”

    蒋玉菡原先还在笑,听闻诧异道:“两家人如何够呢?”

    杨奶奶笑道:“够了。咱们家人口少,那边院子也不过才十来间,他们洗衣做饭打扫都极轻省,多了也用不到。不过,你可得给我们挑老成周全之人,别要那些轻薄无良之辈。”

    蒋玉菡点了点头,道:“奶奶和姐姐放心,我买来后还教了半个月的规矩,挑剩的几家我留着使唤。”扬声叫赵婶。

    片刻后,赵婶带着七户人家鱼贯而入,男一列,女一列,孩子一列。

    男女都在二十六七到三十上下,孩子都是七八岁乃至十岁左右。

    二十几人一色青布棉衣,罩着墨绿色坎肩,想是进蒋家后换上的,头脸打理得极干净。

    琳琅抱着放在膝盖上的梅兰竹菊瓷手炉,并不言语,先看着他们走进来的姿势,再看形容手脚,转头问蒋玉菡道:“他们都会做些什么?”

    蒋玉菡指着第一列第一个男子和第二列第一个媳妇,说道:“这是苗青,砍柴种地挑水都是一把好手,只是他不会说话,是个哑巴。这是他媳妇,从小儿指腹为婚的,对他倒也不离不弃,针线活儿虽只普普通通,却做得一手好菜,我尝过,比姐姐做得还好些。”

    琳琅微微颔首。

    又听蒋玉菡道:“那个最大的女孩儿是他们的女儿,叫翠儿,今年十岁,端茶倒水都使得。他们家原本是家乡闹灾来投奔亲戚的,谁承想竟被撵了出去,兼之身无分文,流落无依,才自卖自身,比牙行别的要便宜些,阖家不过三十两银子。”

    琳琅见他们一家三口面色黝黑,颇有几分精明相,想来也是,能以哑巴之身脱颖而出让蒋玉菡赞叹,绝不简单,但眼神清明,举止稳重。再与其他人一比,琳琅便相中了这一家。

    杨奶奶也暗暗点头,又听蒋玉菡介绍下面的几家,最后挑出一家,男的叫毛大,硝的一手好皮子,毛大家的针线活还算不错,但嘴皮子利落,打扫房间来往使役都好,儿子毛小牛十岁,女儿毛二妞九岁,看起来也干净伶俐,卖身钱是四十五两银子。

    一算共计七十五两银子,杨奶奶一怔,咋舌道:“这么贵?咱家银子不够呢!”

    琳琅忙笑道:“这原是我孝敬奶奶的,自然从我梯己里出钱。”

    杨奶奶犹未说话,杨海忽道:“不用你的钱,你的钱给孩子留着。家里的钱如不够,就把前儿猎来的那两张狼皮卖了。”

    杨奶奶点头称是。

    琳琅无奈,只得道:“咱们家钱够呢,那狼皮我还想给奶奶做条褥子。”

    蒋玉菡笑盈盈地听着,见杨家如此相待,心里又多了几分欢喜。

    琳琅起身去卧室,出来时捧着一个小匣子,把一个多月前杨奶奶给她的六十三两七钱银子都拿了出来,又从自己的压箱钱里取出一锭十两重的银锭和一块二两重的银子,推给蒋玉菡,道:“七十五两银子都在这儿,把卖身契给我。”

    蒋玉菡叫香菱拿了个小匣子出来,数出七张卖身契,道:“都在这儿。”

    琳琅仔细看过,回身递给杨奶奶,杨奶奶和杨海看罢,她才收进自己随身的匣子里。

    蒋玉菡方叫剩下的几家人下去,让老赵和赵婶安排。

    琳琅看着眼前七个人,微笑道:“明儿你们随我们家去,然后我们去西山大营,你们跟着。今后,你们好生做活,管吃管住,一年四季衣裳,一季两套,月月也有钱。奶奶,你看发他们多少钱合适?”

    杨奶奶叹了一口气,道:“说来倒为难得很,大海那一点子俸禄够做什么的?折银不过五两,不但咱们一家三口的嚼用,还要养几家下人去!幸而家里还有几亩地,能卖几个钱的粮食!依我看,每人三百钱如何?孩子若当差,每人一百钱。”

    琳琅笑道:“两人六百,四人一千二,再加三个孩子,一月一千五百钱,倒还合适。”

    七个人忙跪下磕头,退出去收拾东西,明日好跟车走。

    事毕,送杨奶奶去客房歇息回来,看着眼前并肩而立的一对璧人,蒋玉菡开口道:“这半个月荣国府的林姑娘打发婆子来找姐姐好几回,昨儿也来了,说林姑娘腊月初二就回南去,皆因姐姐在黄叶村,她们只好怏怏而归。”

    琳琅忙道:“你怎么不早说?”

    蒋玉菡笑道:“她们说,林姑娘说了,若姐姐在,去见见,若不在,也罢了。”

    琳琅知道黛玉这一走,再相见也不知何年何月,因此才多次打发人来,忙叫老赵驾车,又回屋更衣妆扮,出来时杨海道:“我送你过去。”

    琳琅嗔道:“你去做什么?难不成我进去了,你却在外头等着?在家和玉菡说说话罢书房里有书有纸,你挑些书,家去时我得带上我那些笔墨纸砚书本子呢!都是从前大姑娘送的,林姑娘送的,俱是上好的东西。”

    香菱在一旁忙笑道:“我服侍奶奶去。”

    琳琅诧异道:“你不怕叫薛家看到?”

    香菱道:“我虽怕,可我是奶奶的人,他们还反悔不成?如今奶奶一个人去,我若不去,指不定他们说什么。再说,我也想见见旧日的姐妹。

    杨海想了想,点头道:“如此多谢。”遂送琳琅上了车,香菱也上去了,他方回转书房,听从蒋玉菡的意见,给琳琅挑书,和收拾笔墨纸砚。

    一径到了贾府,先拜见贾母。

    贾母早知香菱跟琳琅去了的消息,如今见到,不免笑道:“我原说,香菱这小丫头子是个极好的,也不知谁有福得了去,谁知竟是你!你和她,都是好孩子。”

    三春、二宝皆在房中,黛玉在一旁笑道:“可不是美玉明珠,相得益彰?“

    琳琅笑道:“我哪里是什么美玉,香菱倒是一颗蒙尘的明珠。”

    黛玉闻言,奇道:“这话怎么说?”

    琳琅环视众人一眼,轻声笑道:“说来,也是天缘凑巧,偶然在市井中听得一件奇事,细想想,倒和香菱有些子瓜葛。”遂将甄家的事情说了,又笑道:“已经托人打探了,再过几个月就有消息了。如此一来,香菱可不就是一颗明珠?”

    众人闻听,个个惊奇道:“竟有这样的事?”

    说罢,不由都看向香菱,香菱淡淡一笑,并不言语。

    贾母眼中精光一闪,笑道:“若果然是,这孩子竟也是金玉一般的望族小姐了!幸亏跟了你去,倘若留下,便是过十年八年,又有谁知道这样命苦的女孩子有那样的身份来历?”

    宝黛等人都为香菱欢喜。

    宝钗叹道:“她跟了我们那么久,我们竟不知身边藏着金玉明珠!怪道素日瞧她与众不同,原来是有本而来。只是琳琅姐姐舍得?”

    琳琅笑道:“她们亲人团聚,便是我积了德,如何不舍?”

    黛玉点头感叹道:“可不是这个话?都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姐姐如此,别说他们一家感激姐姐非常,纵然是上天,也会善待姐姐。”

    贾母忽又道:“你说的那甄家接济过的贾雨村,其夫人便是甄家夫人之婢?”

    琳琅欲待否认,却无言以对,只好含笑不语。

    她只顾着说这段故事,却忘记了贾雨村之妻怕也极避讳自己的身份来历。只是这娇杏,虽侥天下之幸,却也未必是个感恩戴德之人。

    贾母向宝钗道:“我记得,这贾雨村是替你哥哥了结了那段官司?”

    提起薛蟠打死人命的官司,宝钗羞得满脸通红,道:“我并不知道,我们早早便进京了,与贾雨村不认识。事后倒听姨妈说起过,那贾雨村原是姨丈举荐谋了职,了结此案后,便立即修书二封与舅舅和姨丈,看来也是感恩戴德之人。”

    贾母感叹了几声,又道:“倘若这香菱竟是贾雨村旧恩之女,想必见过,何以没认出来?”

    宝玉插口道:“什么贾雨村?我瞧竟也是忘恩负义之辈!怪道叫假话呢!”

    听得贾母笑了起来,却并不责怪宝玉,道:“你这个促狭鬼,人家姓贾名化,和咱们一个姓,哪里就通假了?倘若通了假,难道你竟是一块假宝玉?”

    众人相顾莞尔。谁知,宝玉却咕哝道:“我原也没说自己是块宝玉,什么宝玉,不过就是三生石畔世外仙草跟前的一块石头罢了!”

    贾母忙道:“休要说这话!你不玉,还有谁配得上这玉?你那宝玉,便是你的命根子!”

    宝玉只得掩口不语,怅然叹息。

    贾母知他不舍黛玉回乡,然林如海信中殷殷期盼,又云官职已调,在姑苏任职,如今年将半百,时日无多,只想一家团聚。贾母看得此言,纵是不舍,也只得放黛玉回去。

    黛玉却笑道:“琳琅姐姐去我那里坐坐。”

    贾母应允,众人方移步。

    刚坐定,紫鹃沏茶送上,一脸笑意,琳琅心中明白,她必定是能随黛玉回南了。

    果然,紫鹃对琳琅道:“我跟姑娘回南,相见,也不知何年何月了。”

    琳琅欠身道谢,微微一笑,道:“你的心思我还不知?你跟林姑娘虽然不过三年,可情分比谁都深。林姑娘离不得你,你也离不得姑娘,再没见过像你们感情这样好的。跟姑娘南下,于别人是意外之惊,于你却是心想事成之喜。只是你父母呢?”

    黛玉笑道:“外祖母疼我,将紫鹃父母兄弟也给我了。”

    琳琅道:“怪道呢,虽然回南,可也是一家子一起,比什么都好。”

    香菱点头同意,羡慕地看了紫鹃一眼。

    众人见了,不禁都笑了。

    宝玉道:“香菱也是意外之喜,我原常叹息她命薄,竟是无根的飘萍!谁能想,她还有母亲家人在世呢?若能团聚,和紫鹃是一样的。”

    宝钗目光倏然一跳,向琳琅微笑道:“敢情琳琅姐姐是早就知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