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83章

西凉铁骑-第83章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正事,贾荣从来都是保持着绝不马虎的态度,“很好!刘铁匠听令,即rì起本太守任命你为北地郡铁匠统领,负责北地郡打造之事,听命于本太守指挥。”
    刘铁匠乍一听闻如此喜讯,呆在原地半晌才回过神来,倒地拜道:“小人一定好好打铁,报答太守大人大恩。”一直以来,胡准那小子就是刘铁匠羡慕的对象,期盼着有朝一rì也能得到赏识,出人头地,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让刘铁匠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磕头的响度较之当初的胡准更胜一筹。
    贾荣走到刘铁匠的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将他扶起。
    刘铁匠这样的人或许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但他却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员,即使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职,他也不会在乎,他要的仅仅是自己的手艺能得到赏识就够了。
    “你回去之后,广招你认识的铁匠,随后我会建立专门的匠作坊,供你们使用,而且匠作坊的建立还需要你的帮忙,将匠作坊建立的大一点。”贾荣对着一脸激动的刘铁匠说道。
    刘铁匠的头点的如同小鸡吃米,全部应承了下来。
    看着欢欣鼓舞离开的刘铁匠,贾荣似是想起了什么,也转身离开了招贤堂。
    来到北地郡仓库,贾荣进一步认同了自己的观点,终于有了一个新发现,这份欣喜不亚于发现了新大陆,说不定能因此大赚一笔呢,只不过暂时还是不适合拿出来。
    太守府又贴新布告了,不同以往,北地郡的百姓争相围观,挤在外围的百姓不断的打听里面的布告上面说的什么。
    一个秀才一字一顿摇头晃脑的念道:“即rì起,太守府招募擅长盖房的匠人,包吃住,每rì工钱十钱,每rì结账,yù报名者请速到太守府招贤堂!”
    秀才刚刚把布告念完,回现人群已经散去大半,剩下的尽是些老弱之辈,不由得再次摇头晃脑的说道:“胡闹,胡闹。”看着旁边百姓吃人的眼神,秀才急忙转身离去。
    建立匠作坊,能为那些在家中闲来无事的普通百姓谋一个差事,也能为贫寒的家庭带回一点补贴,这也是为了拉动经济,即使不给工钱,那些百姓冲着包吃住这一条也会竞相而来的,十钱约等于后世的两块钱,在贫瘠的北地郡还是有一定的购买力的。
    一贯为一千钱,约能购买一石粮食,一石粮食约为一百二十市斤,也就是说一贯钱就够一户平常人家温饱一月,这些匠人出来工作,不仅省了家中的粮食,还能带回去一些补贴家用。
    次rì清晨,太守府招贤堂外排了一条长龙,有士兵维持着纪律,这些百姓都很本分的排队等待,负责登记的官员可是忙坏了,刚刚经历过开荒,又来了这么一次盖匠作坊,说俗了也就是铁匠铺,不过太守府的人气实在是太好了,这些官员负责登记也算是为百姓谋福利了,虽然辛苦点,也值了。
    看着太守府门前熙熙攘攘的情景,贾荣迈着四方步来到一名百姓的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会些什么?”
    百姓见是一名官员模样的人问话,不敢怠慢,恭敬行了一礼回道:“小人王三,小人不会什么,就是有些体力,看看能来帮上忙不。”
    贾荣听罢一阵摇头,北地郡的经济是在是太差了,估计百姓平时就是呆在家中,照看着一亩三分地,能否温饱全看老天爷是否给力,这样的一个苦活都争着抢着干,“你什么时候过来的?”贾荣看他的位置比较靠前,信口问道。
    “小人天还没亮就起来了,一路赶来,没想到太守府还是已经有这么多的人了。”说罢,王三的脸上一脸懊悔。
    贾荣又询问了几个百姓,发现真正会建房的匠人没多少,来碰运气的倒不在少数,这样怎么能行,看来以后要多弄一点这样的工作了。
    继续爆发!大家给力哦!再次向各位求红票、求收藏!没账号的注册一个纵横账号,几分钟的事情,点击收藏,方便你下次的观看,利人利己!
    今天有加更!大家一起努力,把铁骑推向新高!

第九十一章:忠臣
    一刻钟以后,太守府发出消息:但凡不会盖房的百姓,请尽快返回,此次只招收会盖房的匠人。
    为了安抚这些朴实的百姓,贾荣出面解释道:“大家一路而来都辛苦了,感谢大家对太守府的支持,我是北地郡太守,但是这次是盖房,不是干体力活,麻烦那些不会盖房的百姓回去吧,大家放心,以后太守府肯定有用得着诸位的地方,到时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百姓中炸开了锅,大部分的百姓还是第一次见到贾荣,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仔细观看,生怕回去和家人说太守大人长什么模样的时候漏掉了什么,即使如贾荣这般脸厚,也被众人打量的有些不好意思,这一露面又引发了不少贾荣长相的版本。
    百姓是朴实的,见太守大人都亲自出来解释了,观望一阵之后纷纷散去,只留下那些真正的会盖房的匠人。
    贾荣心道:这些百姓真是好招待,放在后世,肯定又是要一番手忙脚乱。
    与此同时,秋收也开始了,贾荣组织士兵下乡帮助老弱的百姓收粮,赢得了一阵好评,浩浩荡荡的秋收结束之后,耕种开始了。
    今年的收成不是太好,上缴赋税之后家中温饱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又哪来的种子播种刚刚分得的田地,恐怕播种之后冬天喝稀饭的粮食就不大够了。
    太守府将种子分发到各户,并定下了规矩,此次分得的田地,来年收获之后五成要上缴太守府,十年之后,田地归个人所有。
    贾荣的这一道诏令,解决了北地郡百姓的耕种问题,也解决了来年北地郡的军粮,乱世之中,粮食放在仓库之中才是最让人安心的。
    百姓自然是没有意见,平白得到了土地,又得到了种子,只是出些力气,虽说次年要上缴五成的粮食,但是还能剩下一半,这样的结果已经让人很满意了。
    秋耕秋种完毕之后,北地郡校场又恢复了以往的训练,士兵的训练热情明显高涨了很多,时常带他们下去帮助帮助百姓,不仅能提高士气,还能让百姓归附。
    看着一个个脸sè黝黑却又笑容满面的士兵们,贾荣也是会心的一笑。
    现在士兵们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自己在帮助百姓的时候,吃了什么好吃的,帮助百姓这一举措令他们对军队的归附心更强,以后这项措施要在整个北地郡推广。
    羌人士兵也更加的安心,将来定居北地郡,有这样的军队相护,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匠作坊在刘铁匠以及一干匠人的指挥下,干的有声有sè,那些百姓很实在,天明而作,rì落而息,完全不需要监督,每当看到那些百姓接过每rì工钱时脸上流露出的欣喜,贾荣不禁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得到第一个月工资时的兴奋。
    匠作坊盖在北地郡一片居民稀落的地带,附近的居民也被太守府迁到别处,方圆五百米之内是不允许住户的。
    贾荣也没有想到在公司只是一个保安,处处受挤压的自己,在东汉竟然混的有声有sè,看着眼前朴实的百姓,就仿佛看到老父老母在家乡辛勤耕作,苦苦供应自己读大学时的情景,泪水打湿了眼眶浑然不觉。
    贾荣率领北地郡的士兵、百姓干的热火朝天,外界的舆论却是满天飞,版本更是多种多样的。
    汉庭的不少大臣不断的攻讪贾荣意图不轨,破坏朝纲,汉帝对此却是不闻不问,就好像北地郡不是大汉的领土,实际上汉帝也是不得已,将要入冬,各地求粮的文书堆起了厚厚的一摞。
    经过黄巾之乱之后,汉帝也明白了自己以前的糊涂,意图做一个明君,中兴汉室,等到着手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是那么的困难,连年的战争,使国库空虚,而且大汉境内也是战乱不断,放权给那些州牧,州牧还是不断的上书请求朝廷粮草兵马支援,大臣的年俸一再拖欠,向那些世族大家借钱借粮,无异于从铁公鸡身上拔毛,平时一个个大话连篇,什么食君禄忠君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都是一些废话,一些装清高装忠臣的话,让他们拿出家资,却比杀了他们还难。
    万金堂中的钱财也是即将告罄,这些话也只能偶尔和张让几个诉苦了。
    这时,贾荣的一封信令汉帝欣喜异常,奏折中说,北地郡不需要汉庭的救灾粮,只要艰苦一些也能度过难关,请汉帝放心,这无异于是雪中送炭,北地郡的贫瘠,大汉上下谁人不知,祛除了一大心病,汉帝对贾荣的印象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暂时也就没有生出动贾荣的想法,在而今汉帝的认知里,只要不找自己要钱粮,就是忠臣,无论那些大臣怎么的攻击贾荣,汉帝却是始终不闻不问,贾荣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忠臣。
    大汉疆土内的大部分寒士都在关注着北地郡,就连颍川书院也不例外,对于贾荣北地郡执政一事,颍川书院分为了两派,一派寒士流,一派世家流,两方针对贾荣的种种行为进行辩驳,常常争辩的面红脖子粗,院长荀爽对此也是无奈的直摇头。
    各地的商人有心前来北地郡经商,却是下不了决心,毕竟北地郡连年作为羌人首当其冲攻击的郡城,前去经商冒险太大。
    李王刘姚北地郡四大世家却是哂笑着看着贾荣在北地郡的举动,仿佛就是在看一个跳梁小丑,既不支持,也不横加阻挠,就是一个局外人。
    唯有王家家主王古却对贾荣的一系列举措十分的感兴趣,贾荣的每一条诏令,他都会认真的研究,他发现贾荣的每一条诏令都是围绕着贫苦百姓、低贱的商人、匠人而下的,对于他们这些世家没有一点的好处,仿佛在贾荣的眼中自己这些世家还比不上那些贫贱之人。
    拿着手中的一封密绢,王古皱纹纵横交错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原来如此!”贾荣出身普通百姓,而且亲人又死于山贼之手,深知下层百姓的苦楚,一朝得势,贾荣的这些诏令也就再正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