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蛇踪-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平有一个特点,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包括一筹莫展、步履维艰的时候,他思维的触角总能一往无前——找到前进的方向。这得益于他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还得益于对案情的娴熟于心。�
正文 第九十五章 陷入沉思
五个人在公安局的大门口分手,水队长向东朝菜市口走去,其他四个人进了公安局的大门。水队长这是去区公安局开车子。大家都知道,当时,只有区公安局有汽车,公安分局没有汽车。所以,要想用汽车,必须到区公安局把车子开过来。
一点钟左右,欧阳平一行四人走出公安局的大门。
四个人走到煤球厂大门前的时候,水队长的汽车已经等候在那儿。水队长的手上拿着一个馒头,馒头已经吃了一小半,馒头里面夹着一块大头菜。
“水队长,你怎么不在局里面吃饭呢?”欧阳平道,“再急,也不在乎这点时间啊!”欧阳平的言语之中还有点埋怨的味道。
“没事,馒头咸菜,最顶饿。”水队长微笑道,“上车吧!”
李文化换下水队长,接过方向盘。
汽车朝长江大桥方向驶去。
五个人在汽车上,就钢笔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李文化的想法,引起了欧阳平的特别注意。
“科长,罗开良的钢笔会不会是他事先就准备好的呢?”
“是发现自己丢了钢笔以后就准备的,还有知道我们发现钢笔以后准备的呢?”欧阳平道。
“依我看,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事情已经过去了五六年,难道他知道此案六年以后会东窗事发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罗开良岂不成了能掐会算的神仙了。汪小引不以为然。
“是啊!这种可能性确实很小。”小曹道。
“罗开良肯本就不知道我们到陈家后面的事情,即使他知道我们到陈家后面去,他也不可能知道我们发现钢笔。如何准备钢笔呢?”汪小引道。
“退一万步讲,即使罗开良知道我们发现他遗失在陶窑里面的钢笔,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去准备一支同样的钢笔呢?”水队长道。
“可不是吗?找一支新钢笔倒不难,而要找到一支半成新的旧钢笔,却并非易事。”小曹道。
“对,罗开良是不可能知道我们发现钢笔的事情的。陈家的北墙上面没有窗户,他如何能看得见呢?”汪小引道。
“你们难道忘了。”
“忘了什么?李文化,你有话不妨直说。”欧阳平道。
“陈家老宅的北墙上没有窗户望孔。”
“对啊望孔。”水队长似有所悟⊥祝烤褪悄蔷鸥鲈部茁穑俊?br/》
“对,李文化说的对,人站在楼阁上,通过圆孔是能看到后山上的情况。”
“如果罗开良站在楼阁上,就应该能看到我们和陶窑。”欧阳平道。
“能看到我们是不假,但从陶窑到楼阁,距离太远,钢笔这么小巧的东西,他能看见吗?”
欧阳平陷入沉思。
李文化也陷入沉思。�
正文 第九十六章 深层解读
路两边的梧桐树和建筑物从车窗前一闪而过。大家对窗外的景物没有一点兴趣,他们在思考刚才的问题。
“科长,我想起了一件事情。”
“想起了什么?说。”
“刚才,小曹的话倒提醒了我。”
“李文化,把你的想法说出来。”欧阳平道。
“罗开良想找到一支同样的旧钢笔,我看很容易。”
“怎么讲?”
“科长,你在东门镇生活这么多年,东门镇有没有专修钢笔的店铺呢?”
欧阳平拍了一下脑门:“一语惊醒梦中人,在我家住的那条街上,就有一个修钢笔的铺子,叫张记修笔铺。我读书的时候,钢笔坏了,就到这家修笔店修理。有的人钢笔坏了,就到张记修笔铺去修,或者去配,他家还收购人们不用的旧钢笔和坏钢笔。他家还专门卖笔尖和笔套。李文化,你是怎么想起来的呢?”
“我曾经在这家修笔店修过笔,所以突然想起来了,但如果没有小曹刚才那句话,我一时是想不起来的。”
“欧阳,我们也可以到张记修笔铺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按照这支笔的样子配一支。一试便知。”水队长道。
“说不定罗开良就是在这家修笔铺配的钢笔,从我们发现钢笔到去找陈菊和陈兰,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罗开良看时间紧急,所以,只能就近在东门镇想办法弄到一支同样的钢笔。东门镇只有这一家修笔铺。”
“对,我们还应该到陈家老宅的楼阁上去看看。”水队长也认可了李文化的想法。
“不错,我们是要到楼阁上面去看看。”小曹附和道。
汪小引又提出了新的疑问:“可是——”但他欲言又止。
“小汪,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陈耀祖出事的那天晚上,罗开良不是卧病在床吗?”
“卧病在床,是不是真的不能起床呢?我看大为可疑。”李文化还照着原来思路继续往前走。
“是啊!罗开良出院已经有五六天,你们回忆一下,档案材料上是不是这么说的呢?”欧阳平道,其实,欧阳平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所有的档案材料,有两种解读的方法,一种是解读表象——最初的阶段,一般人都要走这一步,另一种是解读表象下面的东西。
“不错,是五六天——我记得很清楚。”小曹道。小曹负责记录,她是最有发言权的。
“既然能出院,就说明刀口已经收的差不过了,他既然能从医院回到家里,为什么不能下床走动呢?”
“是啊!我们要请教一下这方面的专家,我们是门外汉,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解释和分析。这样吧!见过徐小清以后,我们到市局去找一下郭老,这种事情,我们必须请教他。看看他有什么意见。如果他能腾出空来,就请他到东门镇来。�
正文 第九十七章 特别之处
两点半钟左右,汽车停在了金陵女子中学的大门口。
欧阳平一行走进学校的大门,还是去了校长室。在办公楼的大门口,同志们遇见了教务处的马主任。
“马主任,您好。”
“欧阳科长,你们是来找徐小清的吗?”
“对,我们找她了解一点情况。”
“行,欧阳科长,你们先到陶校长的办公室去休息一下,我到教室去叫徐小清。”
同志们上楼,马主任则朝教学区跑去。
陶校长正在写东西,见面之后,少不了一阵寒暄。双方坐定,欧阳平向陶校长说明了来意。
陶校长将五个人引到沙发上坐下,并给他们倒了一杯茶。
不一会,马主任领着徐小清匆匆忙忙地走进办公室。
“徐小清,你看看这只钢笔。”欧阳平将钢笔递给了徐小清。
徐小清接过钢笔,左看看,右看看,还拧开了看了看。
“徐小清,你坐下来——我让你看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你在陈家,见过这种英雄牌金笔吗?”
“我大姨夫有一支这样英雄牌钢笔。”
“你大姨和二姨也是这样说的。”
徐小清的眼神没有特别的惊异,欧阳平和同志们的心情顿时阴郁起来。
“我大姨夫的笔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徐小清的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了望欧阳平的脸,又看了看陶校长的脸。
欧阳平顿时来了精神,眼睛也亮起来:“特别的地方——在什么地方?”欧阳平和同志们需要的就是这个。相同的钢笔有很多支,但有特别之处的钢笔只有一支。
“笔头上的通水槽有两个对称的缺口。”
“在什么地方?”欧阳平一时还没有听明白徐小清的话。
“在笔尖下面,把笔尖下下来,就能看见了。”
水队长从徐小清的手上接过笔身,左手握住笔身,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笔尖,左右晃了晃,笔尖一点反应都没有。水队长的手有点颤抖——他似乎很紧张,两种可能在等着大家,一种可能是,笔尖下面有徐小清所说的缺口,另一种可能则是没有缺口。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对同志们来讲都非常重要。这关系到“3。29”案能不能继续向前走。
所有人的眼睛都聚焦在笔尖上。
由于时间太久了,笔尖和笔头之间连接的非常紧密。
“水队长,要不要找一把钳子?”李文化道。
“如果有一把钳子,当然更好。”
“马主任,请你到总务处去拿一把钳子来。”
马主任破门而出。
水队长还想再试试,被欧阳平叫停了:“水队长,等一下再说,待会儿用钳子的时候,务必轻一点,这支钢笔在土里面呆得太久了,防止弄碎了。
欧阳平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笔头碎了,缺口就没有了。�
正文 第九十八章 小鬼巷口
“徐小清,你对罗开良的钢笔为什么这么熟悉呢?”
“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在大姨家住,所以,经常在大姨家写作业,有好几次,我把笔丢在了学校的抽屉里面,大姨就把大姨夫的钢笔拿给我用,那支钢笔好是好,就是下水不畅,大姨夫就把笔尖下下来,用针把通水槽疏通一下,所以,我记得很清楚。”
这就是生活,很多线索都来源于生活细节。
两三分钟的样子,马主任“蹬——蹬——蹬——”地上楼来了。
汪小引打开门,马主任走进办公室,他的手上拿着一把老虎钳。
水队长从马主任的手上接过老虎钳,用老虎钳的钳口夹住了笔尖,然后轻轻左右晃动。笔尖开始松动。
“水队长,可以拽了。”
水队长用力一拉,笔尖和笔头终于分离开来。
欧阳平将头凑了上去。
其他人也凑了上去。
水队长将笔头换了一个方向。
“缺口——果然有缺口——果然有两个对称的缺口。”李文化大声道,
声音更大的人是徐小清:“就是这支笔——就是这支笔——这就是我大姨夫的那只钢笔。”
大家都看见了,在笔头的上方有一个沟槽,在沟槽的中部有两个非常明显的沟槽。
欧阳平和同志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罗开良狡猾之极,但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他做梦都不可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