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复兴之路 >

第79章

复兴之路-第79章

小说: 复兴之路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第一次来我这里,本来我该给你个礼物的。”陶唐对汪晓娟说,“有道对我搞了突然袭击,下次补上吧。小汪,你爸妈都在厂里吗?”

    “是,他们都在厂里上班。我爸在采购部当保管,我妈在职工医院当护士。”

    “哦……你是独生子?”

    “是。”因为陶唐温和的态度,汪晓娟的紧张渐渐消除了。

    “二叔,晓娟的叔叔你可能认识,他叫汪兆……”

    “汪兆啊,听到过这个名字……”陶唐真的想不起这个王兆是何方神圣了。

    “他是机动部副主任。”汪晓娟甜甜笑道。

    “哦,好像前几天在13分厂开现场会他去了,个子不高,胖胖的,对吧?”陶唐记起了王兆,当时江上云向他介绍来着。

    “对。我叔说您水平真高……”

    “哈哈,那可不一定。我提要求容易,下面的同志落实起来就不容易了,在一线工作的中干们蛮辛苦的。我知道。”

    “他们可能节日不休息了,说是什么项目进度拖了……我是听我爸说的。”

    “嗯,机动部是管设备的嘛。小汪,你平时工作忙吗?”

    “也不是很忙。”汪晓娟如实回答。

    “哦,厂里休息五天呢,你们准备怎么过?”

    “二叔,我们分厂4号就上班了,只要三天。我俩准备去北阳照结婚照呢。”陶有道答道。

    “好。这个季节蛮好的。”

    “二叔,小荷很久没回来了,什么时候带她回来转转?”

    “等中考结束吧,最近她比较紧。回去替我谢谢你妈。”

    “二叔,明早我送你到车站吧?”

    “不用啦,也没什么东西。”

    “那,我们就不耽误二叔休息了……”陶有道拉着女友站起来,“我挺想爷爷奶奶的,等他们回来就好了,咱们全家就团聚了。”

    陶唐很高兴,“是啊,他们总念叨你。有机会带小汪过去见见他们,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好吧,那你们就回去吧,小汪,替我向你父母问好。”陶唐把一对年轻人送至门外,目送他们下了楼梯,站在楼梯口,汪晓娟回身向陶唐摆摆手。

    “你看,我二叔蛮随和吧?你就是瞎担心。”得到了二叔的祝福,陶有道很是开心。

    “是啊,比你妈亲和多了。”

    “别瞎说……早点休息吧,明天咱们还要去北阳呢,据说拍结婚照很费时间的。”陶有道是在网上预约的,一套婚照4500元,不包括后期费用,这个标准在平泉算是中等水平。

    “嗯,我等你。”

    “哎,啥时候咱们有车就方便了……”

    “我家已经答应买车了,明天有时间的话可以乘机逛逛4s店……我可不懂什么车好……”

    “我说了也不算呀,嘿,说到买车,干脆让我爸我妈给咱们添点钱,一步到位,买个进口或者合资的suv吧?你爸说过买什么牌子的吗?”陶有道觉得,如果父母不给他买新房的话,出点钱把车子的档次提高一点应该没问题吧?

    “我叔的朗逸他说就不错……”

    “朗逸啊……”他心里似乎有些不满足。

    陶有道把女友送至她家楼下便回去了。汪晓娟回到家,见叔父汪兆在,正跟父亲在客厅说话呢。

    “晓娟回来啦,刚才和有道出去了?”汪兆含笑问道。

    “嗯,刚才他拽我去了小招……”

    “喔,见到陶总了?”

    “见到了,他明天要回家,有道他妈给陶总的女儿买了件衣服,我们给送了过去。”

    “陶总没说什么吧?”汪母闻讯从卧室出来,关心地问。

    “没说啥,听说我们节后准备领证,他说他是老派人,看不惯现在的一些风气,说结婚证很重要,要我们端正态度呢,他祝福了我们……他二叔挺好的,挺随和的……”

    “我说什么来着?”汪兆笑着说,“曾国藩说过,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那些势利眼乱发脾气的,都是没本事的下等人。”

    “叔,陶总还提到你呢。”汪晓娟不想让父母知道婆婆的态度,急忙转了话题。

    “什么?陶总提到我?”汪兆吃了一惊。

    “陶总问了爸妈的工作,让我替他向你们问好。”汪晓娟先对父母说了,“是有道说起了你,起先他没想起来,但说了你的单位后,陶总立即记起来了,说你个子不高,胖胖的,最近在13分厂开过什么会……”

    “对,是质量现场会。”汪兆高兴起来。

    “我说你说陶总水平蛮高的……”

    “这孩子,怎么乱说话?”汪父嗔怪道,随即问陶总怎么说的。

    “陶总说不一定。他说他在上面好讲,下面具体做工作的很难……”

    “上面也不好讲啊,没水平愣是压不住阵。下午陶总在中干会上的讲话才叫有水平呢。”汪兆正色道。

    “晓娟,你看陶总是不是对有道挺亲的?”

    “是吧……有道说他二叔一直挺关心他的……”

    “晓娟,陶总讲的一点不错,都是至理名言。你和有道确定关系了,领过证就是合法夫妻了,要做到相敬如宾……另外,你以后的身份就不一样了,只要陶总在,没人敢小看你,但注意不要乱说话,懂吗?咱厂很复杂的。”汪兆叮嘱道。

 第六十四章吕家

    这个五一节吕绮过的比较悠闲。工会阎淑珍曾联系她出去玩,她拒绝了。除了参加了刘新军召集的关于东湖钢管厂的一个会议外,没有其他的事情。倒是老范比较忙,五月下旬要迎接iso9000外审,他们要先进行一次例行的内审。另外,质量部在落实陶唐的讲话,连续开会,大概陈永亮要搞出点名堂给一把手表态。

    吕绮又去了趟李素艺家。赔偿款已经领到手了,但凶手——那个用棍子打死其丈夫的家伙还没找到,他们已经不在意了,听李素艺讲,警局也在推诿——毕竟不是故意杀人。

    焦点转到赔偿款的分配。李素艺跟吕绮哭诉,还不如没钱呢,现在家里吵成一团,都盯着那70多万,公婆,大伯子小姑子都在争,吵得一塌糊涂。

    吕绮无法劝解,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吕绮只是跟李素艺说,那笔钱是你的,不应该给别人,给你公婆一部分可以,但别人就没份了。孩子花钱的事多呢,别太心软了。

    “可是李维(李素艺丈夫)赡养老人的责任落在别人身上了,他们咬定这个理由胡搅蛮缠……”

    “你可以负责啊。你没出他家门,你当然有责任赡养老人。”吕绮对李素艺说,“但是,你给了公婆钱就尽到了儿媳的责任,也替李维尽孝了。难道不是吗?如果不给老人钱,那当然要管,尽力而为嘛。”

    “都像你这样想就好了……”李素艺很感激吕绮,“要不是你跟陶总说情,哪里会这么快拿到这么多钱?谁想带来这么**烦?”

    不到一个月,李素艺瘦了一圈,下巴都尖了。

    “他们是什么意见?”吕绮还是忍不住问究竟。

    “他哥要10万,他妹妹也要10万……我倒不在乎,但我家又不让……这下子亲戚也做不成了……”

    “不给。简直不像话。钱在你手里吧?”

    “在我卡上……我想取出来存个整期,另外,是不是该感谢下陶总?我不知道该咋办。”

    “陶总那边就不必了。陶唐是看在同学份上帮你的,他工资那么高,不会在意你那点礼物。等见了面,你说两句客气话就可以啦。”

    “那总是不好吧……吕绮,能不能陪我去当面谢谢人家?”

    “你直接去好了,这还要我陪?好像陶总回家了……”范永诚是消息灵通人士,他说的应该没错。

    范永诚是参加了4月30日的会议的,他总想从中解读出陶唐的“治厂方略”来。他似乎对陶唐有所失望,他对吕绮说,“我必须承认你这位老同学口才极好,数据、事例张口就来,很唬人。但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你要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治厂方略啊。你看,大到中央,小到地方,总得有个施政纲领吧?他的施政纲领是什么?精益管理?光靠现场5s就能把红星带出泥沼?”

    “人家不是说了嘛,现场管理只是精益管理的基础。盛东的成本费用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非常了不起了。亏你还关注政治,关注新闻,上面不是一直喊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吗?精益管理不是正符合上级的精神吗?”

    “转变增长方式谈何容易!”范永诚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可比吕绮深,他就是学这个的,“咱们国家经济增长靠什么?一靠出口拉动,二靠投资拉动,喊着三驾马车并驱,但消费这匹马一直是病马,使不上力气的。前几年搞了个四万亿,现在在反思,一些文章很激进,认为加重了经济转型的难度,让产能过剩的问题更为严重了……四万亿是什么,就是投资拉动嘛。这就像吸毒,不吸就难受。你不搞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就乏力……”

    “行了老范,别扯到国家层面了……你不是发改委主任。”

    “道理一样啊。精益管理就像鼓励居民消费,当然消费驱动是最合理的,却不适宜国情。红星搞精益或许能改善经营,但不会达成陶总所说的三个目的。当然,领导嘛,总要提出些动人的口号,当年宋悦不是喊出要带出一支德才皆备的队伍,让红星走上良性循环吗?结果呢,他自己进去了,红星出现了经常性的欠发工资……”

    “你不要拿宋悦比陶唐。”吕绮打断了丈夫,“我觉得他们根本不是一类人。”

    “我不好说陶总是演戏,下面确实对他反映不错。谁知道以后呢?其实,什么吃食堂啦,骑自行车下基层啦,都没必要。只要他把红星搞好,吃小灶、坐奔驰又咋了?”

    “吃小灶坐奔驰是搞不好厂子的!那你说怎么办?你给开一张管用的药方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