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超级军工帝国 >

第380章

超级军工帝国-第380章

小说: 超级军工帝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力,一直都没有可靠的解决方案。
  从一开始,刘一九就是指望着从美国人手中获得动力系统,现在他们在美国人手中搞到了1500马力的压缩柴油发动机,也搞到了1500马力的航空改陆用的燃气涡轮,不过这还只是最原始的技术图纸。
  美国人不会傻乎乎地直接给可以造出燃气轮机以及柴油机的图纸跟技术,在里面给中国人设置了很多人为的困难。
  “对,汪主任,现在就是你们那边了,如果你们的动力没有问题,那么这坦克就能够开动起来。”刘一九舔了舔嘴唇,对着汪月山说道。
  汪月山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多大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他没有说话,而是看了看身边负责这方面工作的陶明远。
  陶明远原本就是在负责设计78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为了给共和国新的坦克进行配套。整个发动机因为一直没有取得技术突破,就连理论设计方面都是没有完成的。
  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现在有了美国人的技术,而且还是从高级向着中级发展延伸,这中间有着多少的困难他自己才清楚。
  “诸位首长,这方面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压力的,毕竟我们在78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上面已经投入了十多年的时间,不过这方面即使有了美国人的动力技术,可以完全进行使用的也没有多少。我们一开始的发动机技术,是苏系的,苏系跟美系之间有着很多的差异。再加上现在美国人为了阻碍我们更快获得他们的技术成果,消化运用,在技术图纸立面动了不少的手脚……”陶明远一脸为难地说道。
  不是他不想尽快地弄出一款才有发动机。
  而是他没有办法尽快地弄出一款发动机。
  要消化掉美国人的图纸,没有三两个月的时间不行,然后还得进行技术论证,理论验证,从而进行试验性生产,这一切,需要的时间,起码得是一年以上的时间。
  按照目前的这种情况,刘一九提出要尽快地实现生产,提前开始样车的生产,不可能给他一年以上的时间。
  最多,从消化美国人的技术到成品出现,他们只有五个月的时间。
  这是陶明远心中猜测的时间,实际情况,或许更短!
  “这是一个问题,不过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了。如果没有发动机,就如同人类没有心脏,再强大,都是白搭!”刘一九咬着嘴唇,严肃地对着众人说道,一旦发动机没法按时完成,这坦克即使生产出来,最终也没有办法展开对坦克性能的检测。
  没法试验,如何能够通过国家的验收?
  军方需要的装备,都是看实际性能,而不是看理论设计性能。
  要不然,任何单位都是交付给军方一大堆的理论设计图纸以及论证参数就完了,需要的时候就把这些图纸拿出来生产,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咱们是不是问问541坦克基地以及617坦克基地,他们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加高效的580马力动力,在我们的发动机完成之前,先用580马力的柴油机代替?”没有办法,陶明远只能提出自己的想法。
  780马力发动机,国内没有。
  中国能够生产的,也就只有59,以及对59坦克进行修改,技术并没有获得关键突破的69型号。这一切,就是因为动力系统不行。
  刘一九深深地明白,共和国很长一段时间,好像一直得等到99式重型坦克出现之后,才有了1000马力的压缩柴油发动机生产技术。他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所以他一开始就从美国人手中弄1500马力的燃气涡轮以及压缩柴油发动机。
  “用580马力的?要是这样还不如不进行样车生产呢。根据最开始我们的计算,在目前的设计方案下,580马力最多让我们的坦克达到54公里的行进速度,这跟要求的70公里差距太大!更何况,爬坡,过沟等能力都会降低到一个惨不忍睹的速度!”姜明脸色难看地说道。
  要是能够用580马力的,他们至于这样纠结?
  “既然这样,或许我们可以跟541坦克基地进行合作,陈工跟石工你们原本就是541坦克基地的人,可以跟那边进行一些沟通,让他们派出专业人员到这边跟我们一起进行技术攻关!到时候,78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我们跟他们一起进行技术分享。”刘一九叹了一口气。
  在不到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共和国军事工业的心脏,没有一颗可行的。
  技术要求最高,工作环境最恶劣的航空发动机,不行!所以,共和国到现在为止都是只能是轻型的战斗机,最牛的也就只有一个二代机的八爷,七爷更是大规模地装备共和国的空军,对于老毛子双三性能(最高速度3马赫,最高升限3万米)的高空高速战机,只能远远地看着。其他重型轰炸机以及战斗机,就更加不用说了。
  整体设计复杂,工作环境恶劣,要求持续可靠稳定,运行时间长的舰船用燃气轮机或者更老的蒸汽轮机,依然不行!共和国到现在,就没有一艘大兵舰,从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共和国就再也没有了大兵舰。买不到,自己制造更是困难重重。关键的就是发动机。
  而现在,连一辆坦克的合适心脏都是问题!
  想一下,倒是释然,毕竟共和国连汽车发动机都无法制造……
  听到刘一九说要跟541基地联系,而且还是让自己几人负责牵头,石传祥第一个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因为他是负责液压系统的,不是动力系统。
  陈洋更是直摇头。
  541已经是他们不愿意提起的地方。
  “还是由我跟那边联系吧。不管怎么说,在之前我们都是归属五机部的。”钱大勇见到这样的情况,摇了摇头,刘一九为什么要让石传祥等人跟老东家联系,他有些想不明白,不过这个事情就应该让身为调度的他来负责。
  他就是为整个项目服务的。
  “陶工也多跟那边进行沟通。半年时间,我要看到发动机!半年时间,我们的新坦克必须得跑起来,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一旦错过这次的机会,我们将会失去更多的机会!”刘一九懒得管这些,他直接提出来,半年时间,必须得看到新坦克完整地出现。
  没法告诉大家,中东的两伊战争将会越来越近了,伊朗跟伊拉克人,将会采购数百亿美元的军火,这些屁股下面有着无尽黑色软黄金的国家,自己国内军工生产体系不怎么样,但是军队建设的相当强大!
  一旦错过了能够给共和国军工带来庞大利润的战争,共和国军工依然只有原来的那条路——军转民、改制,破产倒闭。
  尤其是541,如果能够有着庞大数量的外贸采购订单,也不至于让这样一个庞大的基地最终以白菜价格卖给某系有着背景的人,成为彻底的民营企业。


第416章 为杨威小队的担忧
  从来,刘一九都只是要结果,不问过程的。
  现在他已经说出来了,只给半年的时间。
  对于其他任何一个项目团队来说,这半年的时间,都是比较迫切的。压力最大的,依然是动力系统。
  陶明远对于这种霸道的命令,也是无奈,小刘主任的脾气,他们都是知道的。
  对于过程,他不会过问,花多少的时间,用多少的钱,他不会理会,但是到了要结果的时候,绝对得看到东西才会善罢甘休。
  “刘主任,既然这样,咱们关于作息时间这方面,是不是?”既然必须得在半年之内得看到780马力的柴油机,至少得一年以上的时间,现在也就只能在时间缩短了一半的情况下增加工作时间了。
  刘一九直接就摇头拒绝了这种事情。
  在他看来,半年的时间内完全够用,技术图纸拿到手中已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再用一个月的时间消化图纸,后面两个月一边继续消化,一边进行设计,最后三个月就开始一边生产一边进行设计修改。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人的技术进步更快,让他们无时无刻不去把精力投入到技术开发上面。
  陶明远无奈,只能默不作声,以沉默来抗议这位年轻主任对于他们不人道的压榨。
  对于刘一九他们半年时间内就要生产出样车,巴基斯坦驻中国代表的亚历克谢以及穆沙拉夫都是非常的兴奋,他们可是早就希望中国人能够加快进度,最好是明天就能够看到坦克样车出现。
  巴基斯坦现在对于印度阿三的火气那是越来越大,随着齐亚哈克的上台,印度担心这个孙子会穷兵黩武,继续在克什米尔地区挑战他们的权威,即使跟苏联勾搭上了,人家老巴背后不还是有美国人么!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有着中国这个真正靠得住的靠山。
  看看中国当年对于朝鲜的支援,对于越南的支援,想到这个,印度政府就头大。
  第三次印巴战争已经过去了快十年,结束后上任的总统对于这些事情并不热心,毕竟不是军人政府那样强势。
  “刘,如果半年之后坦克经过试验,验收合格之后,能够优先供应我们一批吗?印度人现在越来越嚣张了。”亚历克谢双眼放光地问着刘一九。
  克什米尔地区的争端,以及其他地方的争端,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关系到国家主权的问题。
  巴基斯坦要想从印度人手中抢到这些地盘的控制权,就必须得有比印度人更强的坦克,他们可是有着老毛子的t72在手,随时都是摆出一副天下我有的姿态。
  “没有问题,不过这得等到检测完成。当然,一旦定型之后,你们完全可以在国内进行生产线的安装。”刘一九自然是同意这样的事情。
  如果对象不是巴铁,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
  当年他们生产的哈立德坦克,基本上就是翻板的中国99式坦克,使用的坦克炮也是来自中国。
  “难道现在咱们不能建设生产线?你们的数控机床,这是必须得要的……”亚历克谢这家伙老早就眼馋刘一九他们的数控机床了。
  美国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