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传-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讪了几句,便匆匆离去。
李煜回到澄心堂,这是取意于《淮南子·泰族训》“学者必澄心清意”,君王读书批文、密决军国大事的宫苑禁地。尽管此时环境寂静安谧,但李煜却是心旌摇荡,总觉得方才只顾在艳景浓情之中陶醉,言未尽意。同时,为了进一步唤起小周后对这次会面的美好记忆和联想,他寓情于景,又借景传情,提笔写了一首《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无人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琐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写完,他从头至尾扫视了一遍,又写了一纸短札,一起装进印有梅花图案的柬封。然后传唤宫女送往画堂,面交小周后,约她十日后到清辉殿参加歌筵。
小周后收到李煜派人送来的词笺,先是惊异,后是失神。她放下又拾起的是李煜书赠的这首新词,而拾起放不下的却是词中吟咏的那日中午他们二人相会的情景。她想:这蓬莱院闭、绣衣带香、画堂昼寝的“天台女”,不正是说的我吗?而那个潜动珠琐、惊觉他人午梦者,无疑就是姐夫了。那么,“相看无限情”一句,则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了。李煜这首词果真奏效,它将情窦初开、欲火乍燃的小周后撩拨得整日心热脸红,坐卧不安。她时而捧着词笺玩味,时而托着香腮遐想,甚至白日有时望着窗外的高天流云傻笑,夜晚在梦中吐露心事,好不容易熬过了度日如年的十天。
对李煜来说,举办歌筵本是习以为常的事。然而这晚倒是例外,他的心情格外高兴。因为这是款待自己心中思念的妻妹,况且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为此,他特地叮嘱有司将歌筵安排在清辉殿,以便与他近日的心情吻合。自那日从画堂归来,每逢临近清辉殿,他就想起唐人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中的一联:“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并且吟诵不止。他知道小周后酒量有限,便事前传令教坊加重席间的舞乐气氛。歌筵的设计者们虽然煞费苦心,既安排有反映江南杏花春雨的吴歌越舞,又安排有展示塞北大漠雄风的羯鼓胡乐,但照例还是以李煜最为赏识的《霓裳羽衣曲》开场。
歌筵进行中间,李煜陪着小周后,一边饮酒品茶,一边观赏和评说宫女们的精彩表演。待到舞乐休止,李煜情深依依地对小周后说:“此曲得以复兴,乃是娥皇一大贡献。你姐姐堪称当今乐坛奇才!”接着将话题一转,试探小周后,“听说小妹也精通‘吟商逞羽’一道,尤其是擅长演奏玉笙,不知能否当众大显身手,让我在今晚兼饱耳眼二福?”
小周后故作忸怩,言不由衷地推托,“小妹自幼虽习玉笙,但未经名师指点,岂敢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李煜催促道:“小妹无须过谦。”随即吩咐宫女:“速备玉笙!”
小周后从宫女手中接过十三簧玉笙,试着吹了几声,然后朝着李煜莞尔一笑,腼腆地说:“恭敬不如从命。小妹就只好献丑了!”接着便熟练地演奏起来。
李煜望着她那白嫩似笋的纤纤十指,在十三根参差的簧管下端的指孔间轻捷灵活地移动,随着从笙管里飘出来的美妙动听的曲调,很快就忘我地走进了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月明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小周后所以能借助乐谱的清丽婉畅曲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中描绘的江流、月色、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等一派春江夜色,以及诗人抒发的人间离情别绪和由此引起的人生感慨,是因为她自幼就酷爱这位同乡诗人讴歌故乡扬州的诗篇,以及她对生身之地的山川风物的由衷热爱。她对这首被人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名作,可谓爱不释手,百诵不厌。也正因为她对这首诗所表达的清澄深远的艺术境界有独特的感受,演奏起来才能如此出神入化,传情感人。对于熟谙音律的李煜,感染尤为强烈。
更使李煜神魂颠倒的是,小周后在演奏中不时地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向他频送秋波,弄得李煜魂魄出窍,神游情海。直到曲终,听者齐声喝彩,他才如梦方醒,语义双关地赞美说:“实在是令人陶醉!”随后又取悦小周后道:“适才听了小妹的演奏,方知孔夫子何言‘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
小周后放下玉笙,从怀中掏出香罗手帕,一边揩拭额头沁出的细密汗珠,一边顺水推舟,向李煜撒娇:“既然如此,那就请姐夫即席填词一首吧。”
李煜故作谦虚,笑容可掬,回答道;“曹子建有七步成诗之才,也不过即兴吟了一首五言绝句。我怎能在短时间一气呵成上下两阕!不过,小妹盛情难却,我也只好勉为其难了。”说着他就离席踱步,酝酿构思,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吟成了一首《菩萨蛮》: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未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这首词的上半阕明白易懂,凡是在场的人都能不言自明,知道是写小周后演奏时的神态和她对李煜的钟情,对下半阕则茫然莫解了。“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只有小周后才能神会,自然使她想起日前陪同圣尊后去移风殿赏花的情景。
那日,李煜是东道主。赏花之后,他请赏花人进殿休息。殿内备有茶点酒菜,还有宫女表演西域歌舞助兴。圣尊后因身体不适中途退席,叮嘱小周后留下代她赏花。
席间,李煜酒酣耳热,谈笑风生。他先是给小周后讲述那几盆卓立脱俗的麝囊花,说白花名为“瑞香”,晶莹似雪,纤尘不染;紫花名为“紫风流”,风韵庄重,纯正无瑕,但他嫌花名落俗,改为“蓬莱紫”。这两种名贵的花,色香俱佳,圣洁高雅,园圃罕见,市廛难得,不是庐山古刹主事的尼姑贡献,即使身在禁中也难见到。紓紛矠继而同小周后谈艺论文,从张翊编的《花经》和历代赏花诗说到眼前宫女演奏用的“羯鼓”、“羌笛”,直到夕阳西下才收拢话题。谈话中间,殿外下了一阵小雨,他都没有发觉。
从李煜当时神情看,似乎还有话想说又不便说,真是欲罢不能,欲行还止。他深感这次相会“未便谐衷素”,所以怅言“宴罢又成空”。
小周后仍记得,临近分手,李煜还展纸为她书写了一首《子夜歌》,怕她不解其意,对开头两句还特殊加了圈点: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
自幼就熟读唐诗的小周后,一眼便看出了嵌在开头两句词里的典故。她知道这不是两句普通的惜花词,它的后面藏着一个类似“人面桃花”的浪漫故事:传说晚唐诗人杜牧,年轻时路过潮州,与一位少女相遇,两人一见钟情。杜牧当时碍于少女年龄偏小,不宜成亲,便决定十年后再来娶她。不想十年后石榴结子的时节,杜牧旧地重游,发现那位少女已经嫁人,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杜牧对此感到十分懊悔,信手写下一首《叹花》诗:“自恨寻芳到已迟,昔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至于李煜为何要在词中借用这个典故,小周后当然不言而喻了。
通过频繁的书笺来往和谋面交谈,李煜和小周后的感情。日益升温,远远超出了亲戚的范围,骤然发展到恋人特有的炽热乃至眩晕程度,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憾。《史记》、《列女传》等书关于尧帝二女娥皇、女英同嫁舜帝的古老传说,在二人心中引起了妙不可言的遐想。在李煜看来,小周后就是女英,我娶她乃是天经地义;在小周后看来,李煜则是舜帝转世,我嫁他也为情理所容。略有不同的是,小周后对于此事始终处于优柔寡断之中。她时而警惕自己,要固守男女之大防,万不可夺胞姐所爱;时而又怂恿自己,男女相悦相爱乃人之天性,古时娥皇未尝忌妒女英,今世娥皇亦当宽容胞妹。
尽管在这段时光里二人不断耳鬓厮磨,但是,李煜总觉得感情上的饥渴无法获得满足。他嫌日间不足以尽兴倾吐恋情,于是竟不惜有失君王体面,以书札密约小周后半夜到画堂南畔的移风殿幽会。这无疑给举棋不定的小周后,增加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她深知,这次践约就是委身于自己热恋的情人,而且是妻妾成群的人,意味着向少女时代告别,将遭致封建世俗偏见的非议;而违约又有悖自己意愿,怕错失良机,追悔莫及。她思前想后,反复掂量,最后痛下决心:还是按时赴约!于是,她义无反顾,大胆地用自己胸中燃起的爱情烈焰,向封建的纲常礼教发起了一次猛烈的冲击。
夜交三更,早已穿戴梳洗停当的小周后,悄然走出了画堂。虽然她将脚步放得很轻很轻,但由于夜深人静,那双讨厌的金缕鞋踏在石板上仍如空谷传声。这个祸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