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会儿,在山海关的城楼上立起了二面白旗,上面大书黑字“国仇家恨讨李复明!”——吴三桂这时已是充满仇恨,咬碎钢牙。
弓在弦上,岂能不发?
城楼下的亲兵急忙回报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得知大惊,看来吴三桂一定要与我大顺军势不两立了。
李自成这才决心包围山海关。
四月二十日,李自成将二十万大军分成三路三面包围山海关。
这三面是东罗(护城),西罗、北冀三座护城。所谓护城,即山海关城外的保护要塞。
李自成又调骑兵二万,由义子李双喜率领,从山海关城西的一片石(开阔地段)北出,从东边外城(东罗)绕地,直切北翼城下,截断了关宁铁骑向北撤退与清兵互相呼应,而借以联合的道路。
李自成完成了对山海关的全面包围,心中十分高兴,这回他吴三桂插翅也难飞了,剩下的只有猛烈攻击了。
吴三桂兵陷重围,这本是他意料中事。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李自成来攻,才有两面夹击的可能。
山海关颇得地利之便,它头枕燕山,扼山川之险峻,处官道之要冲,加上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是自古兵家必争夺之地、堪称东北第一重镇,大顺军要想拿下它,也绝非易事,况且吴三桂在城内外加紧防范,连日来,他不分昼夜,调兵遣将,布署城防,他把城墙加固加高,晚上加紧巡哨,对外城四周各个险要山口,都依山构筑了城垒、土墙、栅栏之类的防御营寨,并分兵前去把守。这一道外围防线恰如山海关又披了一副铠甲。
这两天风声越来越紧,李自成大军进军的塘报一张又一张,飞到吴三桂的帅府。
吴三桂白天四下里巡视城防,原以为自己的军兵会吓得惊慌失措,不想他们却个个士气旺盛,精神抖擞,城中上下兵士在城墙上修筑谯楼、箭塔,搬运碎石、擂木、石灰瓶等类的守城武器,他们上下一气,同仇敌汽,沉浸在战前的热烈而紧张的气氛之中。
吴三桂看后十分高兴,晚上回到帅府即与方献廷、胡守亮等将领在一起商议对策。
方献廷主张固守,城中粮草丰足,足够支持两个月有余,若清军赶到,内外夹攻,大顺军必败!
吴三桂倾听着方献廷的主张,但一直未开口。他在想:此时清兵在哪里呢?如果清兵赶到,那就可以里外夹攻,大败李自成于城下,可现在连清兵消息也没有。如此大规模的行动,竟然没有事先明确约定,此时真是令人心焦……
吴三桂已于昨日写信,派大将郭云龙、孙文焕火速催促,引导多尔衮大军南下。
郭、孙两骑领命即刻飞驰北上,直行到连山(锦西)才与清大军相遇,这里距山海关尚有二百多里!
多尔衮见到吴三桂信上只有几句话:
山海关已近旦夕,且急愿如约,促兵首尾夹攻!火速,火速!
郭云龙拱手说道:
“我军现在已被大顺军围得水泄不通,如将军不火速南下,山海关即刻将被李自成占领,但如果将军挥师出击,我们里外合击,敌军一定会首尾受敌,从而大败大顺军。生擒李自成就在今日!”
孙文焕也说:
“成败在此一举,望大帅不要再犹豫了,火速进兵,否则后悔就来不及了!”
洪承畴在一旁进言说道:
“王爷,吴三桂此行我想实多虚少,我们还是依约而行吧!”
多尔衮点点头,他挥刀大吼一声:
“山海关——!”
大军杀气腾腾,直向山海关北面方向扑过来。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亲自挥师对山海关东、西、北三面发起攻击。
因为山海关南面临大海,不须攻击,这三面之中,西护城位置面向关内,而且城外有一条小河,名为小石河。吴三桂在西边布置重兵把守。这也是大顺军的重点攻击方向。
吴三桂几乎每日到这里巡,见到这里战士的士气颇为高涨,心中踏实了许多,郭云龙、孙文焕带回了多尔衮的消息,他正督促清兵向山海关急进,吴三桂虽未盼至援兵,但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下。他对天默祷道:
“天不绝我,只要多尔衮兵到,李自成必大败。”
太阳刚刚升起,大战拉开了序幕。
城外大军喊杀连天。
城内守军鸣声震地。
吴三桂亲自督兵守城。
李自成亲自督兵攻击。
攻城战进行到中午,李自成心中十分气恼,士兵们轮番攻城,但他的兵勇们每次都败下阵来。
李自成见强攻不利,不禁心焦如焚。
李自成手下李岩作战勇猛,是深得他的赏识的爱将之一。他时常为大军立下奇功。他看到大顺军一时攻不下山海关,心里暗自思忖之后,想出了一条计策,来见李自成。
李自成见李岩急急忙忙的样子,问道:
“李将军,有什么办法吗?”
“我想率一队人马攻入西罗城,我们内外夹击,外城可下!”
“李将军有胆有识,真是太好了。就依将军所言。即点一队精骑兵准备!”
“李岩不才,愿为大顺效犬马之劳。”
自成见状,十分感动。
李岩点集三干人马,组成了一支突击骑兵,从西罗城(外城)下狂飙疾进,意欲攻下内部关城。
李岩哪里知道,吴三桂早已设下了伏兵在此专候他的到来。
三声号炮响过,杨坤率军从左右杀出,李岩兵马遭此突袭,顿时阵脚大乱。李岩与副将死命厉声喝唤,想弹压住这混乱之军。但被围的骑兵如惊弓之鸟,众军士四处乱窜,妄图夺路逃亡。李岩火起,抽刀连斩数名撞到他马前的军士,但无济于事。
兵败如山倒,李岩等人也弄不清来了多少兵马,只见到处火光,遍野杀声。
李岩此刻也顾不上传令,他的马被乱军簇拥着后退。
不料又被埋伏在此的胡守亮迎头拦住,眼见后面追兵又赶上来。李岩忙命副将领兵接战胡守亮,他自己对付后面的杨坤。
副将与胡守亮接战未及数合,便被胡守亮一刀砍于马下,被乱军践踏身亡。
李岩心慌意乱,为了逃生,顾不得其余的残兵败将,他一打唿哨,带着几个亲兵朝来路冲杀。
他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
此时,东面外城被大顺军团团围住,守城兵士血战拼杀,声音都喊不出了……大顺军虽然来势凶猛,但关守的将士们却并未退缩。他们一个个瞪着通红的双眼与冲击的大顺军刚一接触,一场血肉横飞的搏杀便开始了,攻城的士兵一次次被打退……
北面,则因有截断关外的二万骑兵参战,是以战斗更加酷烈……
关宁铁骑的支撑力得到了充分显示。
他们虽身处危机,但是久战不溃,而且士气始涨。
若非有经年血战的磨炼,以大顺军的冲击力他们就占了山海关。
支撑到了夜幕降临,山海关依然安然无恙,城头依旧飘扬着吴三桂的帅旗……
李自成知山海关急不可下,于是下令减缓攻势。
这时,多尔衮的大军已到达了山海关西北面的一片石地带,距关城只有20里。
大顺军北堵关外逃路的二万骑兵已被多尔衮大军冲溃而走。
多尔衮看到败走的大顺骑兵,不禁哈哈大笑:
“李自成的骑兵怎能与我满洲铁骑相比,真不堪一击!传我命令,大军继续前进!”
多尔衮的铁骑直进到山海关外十里外,却发现了异常情况——山海关火炮正向清军方向轰击!
“停止前进!”
多尔衮下令大军原地扎营。
多尔衮此时怀疑吴三桂在故意引诱他进入大顺军的埋伏……
夜幕茫茫,大炮不断轰鸣,情况不清,岂能轻进?
多尔衮与阿济格、多铎两亲王密议:
“李自成乃大智大勇之人。想我大清三围北京不能下,李自成一举攻克,岂能小视?若吴三桂与李自成同谋,图谋灭我大清,岂非上了大恶当?还是就地固守,以观动静。看吴三桂是否真的与李自成为敌。”
狡猾的多尔衮,按兵不动了。
吴三桂这时正率五十骑敢死队在火炮掩护下向清营突围而来……
山海关城头已能从大顺军骑兵的移动知道清军已至一片石。
按铁骑速度,片刻即可杀到城下——吴三桂为关宁铁骑首领,太知道这种速度了。
于是,他集中火炮向一片石方向轰击,目的是想为清军前进开道。并火速下达命令:
“全军做好出击准备!”
然而清军却久久不见动静……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不能耽搁,若天明大顺军再度攻击,山海关危矣!
派出的八骑使者纷纷回报,清军在一片石原地扎营不动!
到底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变故,真令吴三桂煞费脑筋。他想,必须有一个人冲出重围,再次催促清军才好。那么搬兵之人又派谁来担当呢?他左思右想,觉得只有自己亲自走一趟方才放心。
打定主意,他把方献廷唤来。
方献廷听说吴三桂要亲自搬兵,想了一会儿,觉得也只有如此。
“就依吴帅的意思吧!”
“我一定速去速回,你们一定要小心,一定要等我回来!”
“将军冲进敌营,切不可恋战。城中几万人的身家性命,我军的成败,都系于将军一身。望吴帅保重!”
吴三桂听完,感慨颇深。
吴三桂立刻召来五十骑敢死家兵,也即当年他救父的铁甲骑兵!
他目光如炬,巍然屹立,嘶声大喊道:
“今日为国仇家恨,弟兄们随我拼出去搬救兵!”
“愿随吴将军!”
城里大炮一齐向大顺军轰击。
五十骑飞马出关城,他们从一条小道上直冲入大顺军中。
时已凌晨,阴云密布。
神勇的五十铁骑抖擞精神,拍马舞刀,逢人便砍,遇兵就杀,大顺军兵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