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 >

第235章

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第235章

小说: 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组织了一批当地“民兵”,以熟悉地形与胆大灵活为要求。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这些“民兵”摸入萍乡外围,将陷阱外围的竹枪本矛全数拔出,将一个个不亚于今日地雷的陷阱用铁锹铲平埋实…… 
  天光未亮,“民兵”退下,岳乐军中一声炮响,一万精锐骑兵呼啸着冲过已填平的陷坑地带,向木城发起攻击;后面的步甲士卒大队跟进,包围木城,不使夏国相守军冲出再度设防。 
  夏国相在城头发现木城危急,立即带一万余名骑兵冲出,城过壕沟,向岳乐军杀来。 
  两军混战到午时,关宁铁骑的死战精神发挥了极大威力,硬是将岳乐军逼回开阔地以外才暂时收军。 
  夏国相血染战袍,白衣白甲与头盔都沾满鲜血……兵士们的白毡帽也都变成了黑紫色的沉甸甸的血盔血帽! 
  整个战场血流满地,刀枪剑戟到处都是,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有的还有冒血,有的还不住地发出呻吟…… 
  两军又在夜间相持,各持火把在开阔地厮杀。 
  因为双方各有顾忌,岳乐不想让周兵再在夜间布置陷阱;夏国相又怕岳乐夜间再出奇策。 
  故此,两军在夜间也派步座在开阔地守护,这样,两军一相遇,就又厮杀起来,展开了夜战。 
  不到十天,双方昼夜厮杀,各自死伤军兵逾千,岳乐还是拔不掉木城。 
  又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岳乐突然发动攻势,以步骑为前锋,将大城外守兵压缩到木城中。随后将秘密制造好的比木城还高出丈余的百余辆木车楼推到距木城一箭之内。木楼车中隐藏的干余名弓箭手用火箭(箭头包裹油纱而点燃)向木城齐射。 
  霎时,一座坚固的木城便被顺风而来的火箭烧起来。大火熊熊,半边天都照亮了…… 
  守卫木城的一千人马无一生还,全都葬身于火海! 
  夏国相急红了眼! 
  他亲自率全部弓箭手伏于一线壕沟,万箭齐发,将岳乐攻城部队逼回。 
  夏国相命副将守城,自率五千关宁铁骑于城下扎营拒敌,坚决阻击敌人于壕沟之外,不让岳乐再前进一步! 
  每当清军发起攻势,夏国相的骑兵就从翼侧大肆掩杀过来。 
  清军抵挡不住这猛锐之极的冲锋,攻城战无法进行。 
  相持月余,岳乐在勒尔锦军令下引军退出了萍乡。 
  吴三桂亲自到萍乡抚慰夏国相部。又到城外看了双方攻战的阵战遗迹,默默地没有说一句话,回来只念叨两个字: 
  “岳乐……” 
  而今岳乐成为统帅,他该怎样行动呢? 
  吴三桂断定岳乐必统帅大军猛攻萍乡,然后直逼长沙,硬将他赶出长沙。 
  他心中冷笑:“岳乐,我定要与你见个高下输赢!” 
  他赶到萍乡,对夏国相说:“岳乐率三十万大军来攻,我只要你守十天,如何!” 
  夏国相激昂回答:“岳乐休想越过萍乡,我叫他尸横遍野!” 
  吴三桂又到醴陵,召见马宝,也要求他至少守十天! 
  马宝冷笑:“王爷莫担心,我正要见识见识这个岳乐呢!” 
  然后,吴三桂自领一军屯于岳麓山,为长沙城外围声援,又令勇将郑蛟麒统骑兵五万出江西,攻下萍乡以东的宜春,斩断岳乐大军的退路。 
  长沙守城大将为胡国柱。 
  吴三桂就等着和岳乐大战长沙了! 
  岳乐统大军直扑萍乡城下,这次岳乐兵强勇壮,又兼康熙整军之后,纪律森严,是以攻势如潮。 
  五天之内,清军连拔城外十二座营垒。 
  夏国相奋勇死战,战死马步精卒一万余人…… 
  七天后,夏国相被迫引兵撤到难陵,萍乡被岳乐攻克。 
  马宝虽然悍勇无比,却也未能守住醴陵。死数千兵马后,吴三桂传令放弃醴陵,撤到长沙以会战岳乐。 
  这时,夏国相接到探马飞报,袁州已失,代高大节镇守袁州的韩大任已退守吉安,不禁顿足道:“大节若在,何至于此?” 
  正要准备发兵去救援,恰好长沙遣马宝、王绪带兵九千来到。夏国相遂命两人去求吉安。 
  两人行了数日,已抵洋溪下游,隔溪便是吉安城,遥见城下统统扎的是清兵营盘,布得层层密密,城上虽有守兵,却不十分严整。 
  马宝向王绪道:“我看清兵很多,城中应该是危急万分,为什么城上守兵却不怎么起劲?” 
  王绪道:“我们且先开炮,报知城中守兵,如果城中有炮相应,我军方可渡河,否则,我们千万不能上当!” 
  马宝点了点头,便命兵士开炮,接连数响,城中却寂然无声。 
  马宝道:一这就奇怪了!莫非韩大任已降清兵不成?” 
  王绪道:“韩大任诬陷排挤高大节,刁狡可知,难保今日不投降清兵。” 
  马宝道:“他如果已经降清,我等就不宜深入,还得想个万全的法子为好。” 
  话没说完,见清营中一片骚动,忙道:“不好了!清兵要过河来了!” 
  两人忙今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二人亲自断后,徐徐引退。 
  行了还不到几里地,后面喊声大起,清兵已经追到。 
  马宝令军士各挟强弩,等到清兵快走近了,才一声号令,箭如雨发,清兵只得站住。 
  马宝等又退了数里,清兵又追将过来,马宝仍用老法子射住清兵。 
  如此几次,清兵仍紧追不舍。 
  马宝恼得性起,大喊一声,领兵回马厮杀。 
  这边清兵,系简亲王喇布统领,喇布本是个没用的人物,因见敌军退走,想趁此占些便宜,立点功劳,不防马宝回身一阵酣斗,眼见得敌他不过,只得拍马驰回。军士也跟着退了回去,便宜没讨着,反被马宝杀了一阵,夺了许多军仗从容归去。 
  喇布仍退到吉安城下,也不敢急攻。 
  城内的韩大任,此时并未投降清兵,只因隔河鸣炮,还当是清兵诱他出来,所以在城中按兵没动。等到听说清兵追击马宝,已懊悔不及,于是趁黑夜弃城逃去。 
  喇布还道韩大任出来劫营,只全部兵守住营寨,任由韩大任渡河逃走。 
  喇布却也没费力就占领了吉安。 
  到此时,各路兵变已基本肃清,惟余吴三桂一支孤军了。 
  吴三桂感到战争对他越来越不利。 
  五月底,岳乐兵临长沙城下。 
  次月,吴三桂亲领大军与岳乐布阵于长沙城外大战。清军前阵是统领喇布与副将军希根的三万铁骑。 
  此时,猛将高大节请令:愿率百骑陷阵,以挫岳乐锐气! 
  吴三桂命高大节率四千铁骑为前阵大战喇布。 
  高大节将四千人排成锥形梯队,自率百骑为前锋,杀入敌阵! 
  吴三桂在一座小山上亲自擂动战鼓,为高大节助威! 
  喊杀连天中,高大节一马当先,所向披靡,百骑勇士每到之处如狂风巨浪;后队四千精骑战刀雪亮,在数万人马的军阵中如一股铁流,搅得敌阵顿时大乱…… 
  吴三桂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第一次率五十骑冲阵救父的情景,热血沸腾,大叫: 
  “大节真勇将也!” 
  在高大节的冲击下,喇布率军仓惶退走,溃逃三十里,岳乐后军也被逼退数十里。 
  然而岳乐大军的主力并未丧失。 
  稍作整休,岳乐大军又兵围长沙。 
  月余苦战,双方相持不下。 
  这时候,吴三桂得到一个消息,贝勒尚善从岳州方向将给岳乐大军送来三千匹战马,以补充岳乐骑兵之马匹死伤。 
  吴三桂大喜过望。 
  这时候他也缺马呀,这三千匹战马都是康熙从蒙古、青海、甘肃一带训练好的战马,一经到手便能编骑,能让岳乐得这三千匹战马来对付自己吗? 
  他将马宝召来,秘密布置了一番。 
  马宝这名将领的主要战争经历是在大西军李定国部下作战。农民军是长期的流动作战,对于偷袭、夜战、山战、脱身战等一应动态战术,都是久经磨练,经验异常丰富。尤其是马宝在广西、云南曾保护永历帝,打过几年丛林山地战,整日在吴三桂大军追逼下流动作战,其勇猛、快速、秘密,都堪称军中一绝。 
  更重要的是,他爱马,亦曾为李定国训练过大批战马,对于战马的大批量输送有实际经验。 
  他投降吴三桂时,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就是他在流动作战中尚能将近两千匹战马随军流动转移,最后献给吴三桂…… 
  派马宝去劫马,最为合适不过。 
  吴三桂亲切地笑着说:“马宝呵,你这名字好,与马有缘,马听你的,呵。” 
  马宝也高声大笑,道: 
  “末将是王爷的弼马温呀!” 
  两人一齐哈哈大笑。 
  马宝很兴奋。 
  自起兵以来,大仗没少打。但这种奇袭劫道的老行当却是二十年没干了。重操旧业,且又是截获一批良马,马宝心中真是痒痒的。 
  马宝特意挑选了当年大西军投过来的一批老弟兄五百人;又率三千精锐骑兵,秘密从长沙向岳州方向开去…… 
  岳州到长沙之间,直线距离大约四五百华里。 
  这是古时楚国旧地。泪罗江就在岳州至长沙的中间地段。这里山水绵延,人烟稀少。 
  汩罗江在一座青山转弯处,形成了一片谷地。这片谷地青草茂盛,汩罗江清清流过;江边至山脚又很平坦,风被大山挡住,显得分外安静温馨。出谷地便是湘阳大道,可奔长沙而去。 
  马宝反复踏勘,选定了这块谷地。 
  他知道,大队赶马须缓行,每夜必须于河谷地段水草丰美处歇息。否则马匹不足以支持日间干草料消耗带来的饥渴。若几日无水草,这马群瘟病一起,群马就等于全完。是以一般贩马客商或输送战马的官军,都是事先测好路线,一站一站走,这种路线不能走城镇,只能走靠近官道的河流山谷。几千匹马,哪个城镇能经此骚扰? 
  马宝看到了这个谷口的一处记号。 
  那肯定是前哨人马划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