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想起这知府是夏国相所极力推荐的人,便戏滤地问夏国相:
“你所推荐的人,任期快满二年了,不能没所作为吧?”
夏国相道:
“禀王爷,如果这知府不称职,该撤该换任您一句话。”
夏国相对于这卫老三把这溪州治理得怎么样心中也没底。卫老三自从左邻右舍出衣出钱让他上任当知府后,确实老老实实给百姓办了几件事,小心谨慎为官,自己节衣缩食,把那点俸禄省下来,买上一些好玩好吃的,在逢年过节时,送给夏国相。
夏国相见他极力推荐的人送来的财物也不甚丰厚,渐渐也不放在心上,但每过一两个月能收到一些财物也算是心中还惦挂着他这个大恩人,也不便说什么。
今日借着吴三桂巡视,如果他卫老三没什么眼色,丢官失职就与他夏国相无关了。
其实这卫老三早有准备,他在为百姓干表面的好事的时候,又用上了开澡堂子的精明,放开手捞钱。他准备薄积厚发好好感谢他的恩人夏国相,让他认为自己是有用的。
卫老三也有自己的为官经验:第一年要清,第二年半清,第三年便浑。
他这么贫穷如何能熬到三年,谁当官不是一上台就捞,不捞谁当官。
可精明的卫老三知道不熬熬,又怎能捞到大钱。他老老实实熬了一年,并惩制了一个叫程高的无赖,这无赖仗着与靖南王耿精忠手下的将官有点交情,平日里带着些泼皮流氓,横行城里,肆虐乡邻外,还专为人包打官司。同时还囤积居奇,见到荒月大饥,若要他半斗谷米,必须拿一个女儿来换。
卫老三上任后,见到饥荒月份,五谷不收之时,开仓赈济饥民,又在城里四处施舍粥饭,断了此无赖的财路。
这无赖知道卫老三的背景,很是瞧不起他。一日,程高带着几个泼皮,见知府的轿子到来,故意地放马过去,冲倒了卫老三的轿子。卫老三大怒,即命令衙役拘来讯问。把程高打入大牢,又把那些波皮个个收审,同时查出程高囤积居奇,打开他的粮仓,降价卖了。那些强逼来的僮仆,俱都放回家去。
卫老三只有坐堂时才穿官服,平时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经常到百姓家行走,看到那些贫穷的,有灾有难的好言相慰之外,必要时还给上一两二两银子相助。
渐渐地,人们有人叫他“卫青天”了。
却说吴三桂一行人进入溪州,卫老三跪拜迎接,路上铺着新土,清水洒道,白灰粉墙,路两旁摆满了鲜花绿树,又搭了一排彩棚,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大道的两旁站满了手执彩旗的人群,高喊着欢迎的口号,腰鼓队个个身着玄衣,头裹白巾,腰系红绸,鼓声齐奏整齐,舞步威风凛凛。
腰鼓阵过后,是一群身着彩衣的年轻俊俏妇女,也列成方阵,扭着歌舞。
吴三桂顿感飘飘起来,王心方悦。
歌舞队后,是一个笙萧方阵,男吹笙女吹萧,个个精神抖擞,光彩照人。
吴三桂面色肃然,胸脯越挺越高,头越昂越神气,步子坚定有力,他感觉到自己是多么地威风,多么崇高,多么伟大。
笙萧过后,来到彩棚下,这是用巨木搭成的一个高高的台子,台子上彩旗迎风招展。
吴三桂在夏国相、刘玄初、卫老三的陪同下登上高台。
卫老三上前致欢迎词:
“欢迎平西王驾临我溪州……”
下面掌声雷动,如暴雨洒过沧海,如万马奔腾于大漠。
吴三桂也讲了一番体恤百姓的长话。他第一次真实而具体地感到,他的地位是何等的尊崇,简直与皇上并肩齐立。
仪式后,吴三桂亲自把卫老三拉在身边,并肩进城。这对卫老三来说是多么高的奖赏和荣誉。
进入城门后,先由骑兵列队开道,随后是旌旗队列,旗队之后则一喇叭锁呐方阵。高奏着热闹的乐曲,喇叭方阵之后是笙萧方阵,笙萧方阵之后,又是彩旗队,彩旗队后,便是吴三桂和他的随行文武官员。
吴三桂端坐在香辇之上,文武官员骑着高头大马……
文武官员之后便是溪州的官吏与豪绅,之后便是鼓乐队,街道两旁扎着红绸,摆放着鲜花,红绸鲜花后面是欢迎的百姓。大小店铺张灯结彩,满世界一片繁华。
吴三桂坐在车里,打量着这一切,甚是满意,对卫老三这个开澡堂子出身的顿生几分好感。
溪州为平西王吴三桂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宾主各自落座之后,致简短的祝词,一百张筵席上的菜肴令吴三桂也大开眼界,就是驼峰一味,已是好几种。
吴三桂看着这一切,心想他卫老三该得搜刮多少民财呢?
吴三桂把卫老三叫过来,问道:
“卫知府,据本王所知溪州可是一个穷地呀,想不到一到你手中就变得这样富足了。”
卫老三看到了吴三桂脸上的那丝不悦,忙道:
“实不瞒大人,这些都是下官动脑筋赚来的,与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
“哦”吴三桂不明白应了一声,顿了顿道:“想不到你还有如此手段,那本王还得向你讨教讨教。”
卫老三忙道:
“王爷言重折杀了下官,我这个开澡堂子的感谢王爷开恩让我坐了这个位置,下官为王爷效力当万死不辞。”
吴三桂高兴地放声大笑。
夏国相看到吴三桂笑得这么开心,心里也总算踏实了,心想:这该死的卫老三总算没给我脸上抹黑。
卫老三过来给夏国相敬酒之时,趁大伙没注意悄悄向夏国相手中塞进一件东西,夏国相低头一看,塞进手中的竟是一匹蓝田玉雕马,此马徐徐如生,如要飞腾一般。
夏国相紧紧地握着这价值连城的玩意儿,心里一热,不免多看了卫老三几眼,心里道:
“不在我推举了你一场!够意思。”
卫老三用同样的手段向刘玄初、卫朴、郭壮图手中塞进了价值不菲的东西,只是没有夏国相手中那件玉马珍贵,一个个都在心里说道:
“这开澡堂子的家伙真会来事!”
酒宴结束,吴三桂和众官员稍作休息,就到附近的有山有水处看看,吴三桂乃一粗人行伍出身,领兵打仗,与圆圆生活久了也受到了一定的熏陶,也爱看看山,瞧瞧水,看到动情处,不能似文士一般来上几句诗文,只能用一连串的“啊”来表达着心声。
溪州确实有几处胜景,玉溪离城南十里,几十条溪流纵横交错,迥环曲折,有的没入柏林,有的在鳞峋的山石间时隐时现。
板桥处处,连着小径,小径弯曲,有的折入桥后,有的被山遮断,小径蜿蜒之地,飞檐处处,勾画在蓝天之上。放目南望,山峦峻峭入云,一轮白日晶光四射。山峦那边,闪亮亮一条小河伸向迷茫的远方。
吴三桂兴致很高,带着随从随溪而上,只见纤秀长曲,如带、如规,清洌的溪水涓涓泻流,碰着石块,激起明亮的水花。水花分散作泡沫,映着霞光,宛如玑珠。玑珠夹流而下,从叠石中穿行而过,遇到一段比较平坦的石滩,它们滚滚而去。深处见其绿,浅处如白酒一般,飞溅的水沫如白絮银丝,溪水因地而歌,有如松涛,有如竖琴,雷鸣倾盆之声,铮铮淙淙之音,响彻山林之间。
吴三桂不停地“啊”着,心里道:“要是带上圆圆,她看到这样的美景,一定有好诗。”
吴三桂想到这儿,对随从说:
“你们每人来一首诗,评出个一二三等,王爷我有重奖。”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推来推去,首先向卫老三发难,让他尽地主之宜,先来一首,卫老三比女人生孩子还困难,憋得满脸通红,一句没憋出来,一膝跪在吴三桂面前,道:
“王爷,下官诗文不通,我给大家说话吧!”
众人不知这卫老三要说什么话,都支着耳朵听,只见卫老三嘴一张便发出鸟鸣、羊咩、牛哞……
学得唯妙唯肖,甚是动听。
吴三桂大乐。
轮到其随从作诗了,只有夏国相作了一首像样的诗,其他的随员都装聋作哑,无一诗作献出。
吴三桂心里黯然,心想:自己身边人材奇缺,要成就帝王大业何谈容易。
吴三桂想到这儿便有些闷闷不乐,观山看水的激情大减。
当晚,卫老三在府上摆开宴席,吴三桂坐在宴席的上首,听那堂子报菜谱:
“金银三丝、万年青翠、天玉金顶、双龙宝珠、红叶含云、雪打银花、银酿鹿筋、喜望峰坡、百子葫芦、金丝绣球、吉祥如意、佛顶献珠、水晶明肚、七孔灵台、凤眼珍珠、千层梯丝、烤红金枣、鹿茸凤穴、金扇翠绿、金皎猩唇……”
吴三桂和众随从官员都呆住了,这是全羊大宴。
卫老三知道吴三桂在北方长大,对羊有特殊的感情,特别爱吃羊肉,他特意从北方请了一名厨师,为了这顿晚宴,他让五十人整整准备了二个月。
吴三桂只知道满洲皇帝一年也吃不了两次全羊宴,这全羊宴每道菜都是羊品,名字里都无一个羊字。
吴三桂听人讲冒辟疆不仅拥有名妓董小宛,在吃上也极为讲究。有一次他在水绘园大宴天下名士,先期请来一位京师有名的御用厨娘,问她需要什么原料,她却反问道:
“席有三等,主人想用哪一等?”
于是冒辟疆问这厨娘:
“三等差异有什么不同?”
厨娘答道:
“上等宴须用羊五百只,中等三百,下等一百,其他物品随用随取。”
冒辟疆认为上等太费,下等又太简单,便说:
“那就请厨娘用中等罢!”
冒辟疆根据厨娘的要求,把羊和各种特品备办齐整,大家都想看看这厨娘如何处置。
到了日期,厨娘应约而来,跟随的助手有一百多人,她自己则只是珠缠翠绕,高坐指挥,众人奔走厨房砧间听从调遣。
那三百只羊,每头只割下唇肉备用,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