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智圣东方朔1,2,3 >

第313章

智圣东方朔1,2,3-第313章

小说: 智圣东方朔1,2,3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八章  庐山昆仑蛤蟆滩(之五) 
   建章宫中舌战犹酣,光明宫里也不空闲。
   绣衣使者江充在这里呆了好久,终于等到了相约已久的丞相长史刘屈牦。
   江充大叫:“哟!刘长史,刘大人,您可来到啦。”
   刘屈牦边作揖边叫道:“江公公,您这锦衣绣使,已经荣升从二品,可我刘屈牦还是从三品,您别对我这么客气啊。”
   江充笑道:“咳!谁不知道你刘大人将来会飞黄腾达啊。在我看来,如果不是中山王儿子多,您就是王爷的命;就眼下而论,您也是丞相的命!”
   刘屈牦脸上顿时红光四射,犹如四喜丸子,可口中却说:“嘘!江公公,您小声点!要是让霍光的人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江充不以为然说:“那有什么?如今你是丞相长史,皇上如此器重你,丞相也不断地夸奖你,过几年丞相不行了,还不是由你来接任么?”
   刘屈牦这才进入正题:“好啦,江公公,您要的两个人儿,我给你找到啦!”
   “这么快?他们怎么样?聪明伶俐么?”
   “这两个小猴儿崽子,眼珠儿都像风铃里头的球球一样,吹什么风,球儿就往哪边儿闪!”
   “好,我这儿,就得要眼头儿活的!都叫什么名字?”
   “他们两个,一个叫苏文,十六岁;另一个叫常融,才十五岁。大人,要不你致到我府上看看,要是看中了,就带他们来到净身房……”
   江充笑了起来:“对!来到净身房,嚓嚓两刀,他们就是皇上身边的贵人啦!”
   刘屈牦再次吹捧:“江大人,您可是愈来愈老练,下官看来,将来这大行令的角色,肯定是你的!”
   江充却小声地说:“那我也要等你当上丞相啊?”
   刘屈牦狰狞地笑了起来:“哈哈哈哈!走,看看去!”
     
     
   武帝与东方朔、董仲舒用完了御膳,让小太监所诚李常加上些点心和茶水,便又开始了高谈阔论。
   “二位先生,上午朕听了你们说天人感应,说阴阳五行,总有些太空太泛,这会儿,朕想先听听你们对四个字的看法。”武帝开始点题。
   董仲舒问:“陛下,您就点吧,哪四个字?”
   “心、性、欲、民。朕多年来,一直为这四个字所困扰,有时甚至夜不能寐。二位都是高人,尤其是董老夫子,你们儒家是最爱说这几个字的,能否不吝赐教?”
   “皇上,您太客气。心、性、欲、民。四个字,贯穿儒学之始终。既然陛下让老朽便先说说看,东方大人,您听了之后,再来斧正。”
   东方朔点点头:“夫子,您先请。”
   董仲舒清了清嗓子,然后说:“皇上,这心、性、欲、民四个字,臣爱先说性。”
   武帝没想到老夫子也热衷性,便笑道:“好,朕也想先听这个。”
   “孔子曰:‘食、色,性也。’性,便是人的饮食男女之欲。陛下,老臣以为孔夫子说得太简单。老臣以为,这人的性,生来便不一样,可分为三品。”
   “噢?性还可以分为三品?”
   “对啊!这性三品啊,分为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和圣人之性。斗是盛粮食的,筲就盛水的,那些愚民,他们只知道盛粮食的斗和盛水的桶,生来就是下贱的货色,一辈子也不可能达到中民之性,他们的品性,便是‘斗筲之性。’孔子曰:‘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他们就像那池塘里的蝌蚪,虽然密密麻麻,但是由他长成,也还是赖蛤蟆,永远不能摆脱低劣的本性,所以不要管他们,由他们自生自灭去。”
   武帝点点头:“那中民之性呢?”
   “中民之性,就是那些有点产业的人,用不着种地的人,只要给他们一点教育,让他们懂得皇上的仁德和圣人之道,他们便是可造之才。学得好了,便可为君主做事。孔子曰:‘学而优则仕。’能够仕的人,才算是‘中等民众’,入不了仕者,便又滑回了‘斗筲之民’之间。”
   东方朔看了武帝一眼,笑道:“皇上,看来臣东方朔也要向夫子请教仁德,不然,也会滑到‘斗筲之民’之间去呢。”
   武帝不以为然地说:“不对吧。董老夫子,如果东方爱卿才算‘中民之性’,那朕就以为,神仙也是中民之性了。”
   董仲舒却不这么看:“陛下,非也。东方先生爱开玩笑,这个老夫已经领教。依东方先生天资,如学仁德之学,早已养成‘圣人之性’,可惜他流连百家,杂念太多啊。”
   “依你之言,连东方爱卿都只停留在‘中民之性’上?那最高一品‘圣人之性’不就是凤毛麟角啦?”武帝说。
   “陛下,圣人之性,有隐有显。孔子为千古圣人,可他所生之时,诸侯无道,孔夫子周游列国,一生颠沛流离,困顿不已。而诸侯趾高而气昂,仿佛天是老大,他们个个都是老二,今天看来,老二只有一人,那便是孔子。”
   东方朔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妙,妙,太妙了!”
   武帝有些不解:“妙什么,妙在哪里?”
   东方朔暗示性地说:“皇上,董老夫子说:‘天是老大,他们个个都是老二,今天看来,老二只有一人,那便是孔子。’有一次你在服药时,和臣便说起来老二的事情来,您还记得么?臣本以为谁也不愿当老二,孔夫子排行第几,臣也不知,可董老夫子却上来便封他为老二。董老夫子言外还有深意,便是皇上您是天子,是天下的老大,那董老夫子本人,就想和孔夫子一样,自愿地当老二呢?”
   武帝明白了东方朔的隐语,心中很想笑出声来。但他止住了笑声,正经地问董夫子道:“董老夫子,当今天下,朕是天子,如果让你做朕的老二,你愿意么?”
   董仲舒马上答应:“陛下,如果您能让老朽也像孔夫子那样,做起老二,那臣今生今世,便无尚荣耀了!只是皇上,您让臣做老二,臣可就得请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啊!”
   东方朔大笑起来:“哈哈哈哈!董老夫子,你又来了!你不知道,皇上的老二,从来都是‘采纳百美,独尊药术’的!”
   “‘采纳百美,独尊药术’?陛下,这话臣第一次听说,臣着实不懂!” 董仲舒大惑不解。
   武帝笑也不是,怒也不是,还要与老夫子周旋:“好啦,好啦,董老夫子,这些都是东方爱卿和朕的哑语,你老夫子,怎么会懂?朕以为,这个‘性’字,到此为止!不然,你还要招惹更多的非!老夫子,再谈点别的吧。”
   董仲舒想了一下:“不行,陛下。老朽还有话没说完呢!只谈性而不谈善,性便是畜牲之性。”
   武帝怔了一下:“噢?性与善?朕听说,人之初,性本善。夫子还有更多的道理?”
   “是的,陛下。‘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的意思,也是《谷梁春秋》所标榜的邪说,孔夫子和老朽都不这么认为!”
   “那你以为,人性不是善,而是恶?”
   “非也,非也。陛下。说人生来性恶,那是荀子之儒的学法,也不是纯儒。”
   “那纯儒怎么认为?”
   “陛下,臣通过研究阴阳五行,才发现:孔夫子所说人之性,原来只是一个空壳儿。”
   武帝惊讶了:“空壳儿?”
   “是的,陛下。老朽有篇文章,叫《深察名号》,里边是这么写的:‘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意思是说,禾苗需要浇上好水,才能长出米来;人要接受仁德之育,才能逐步向善。”
   武帝频频点头:“这个比喻,倒是新鲜。东方爱卿,你以为如何?”
   东方朔在一旁早笑了起来:“哈哈!皇上,臣知道,前几年齐鲁一带天下大旱,颗粒无收。皇上您不是去封禅了吗?你觉得那时齐鲁大地上,善还有没有呢?”
   “怎么没有?你到处去散腊八粥,难道不是善?朕给老百姓赐了那么多的布帛粮食,那还不算善?董老夫子,当时你也在齐国,朕赐给老人每人四担粮食,你收到没有?”
   “收到了,收到了!陛下!臣这只是比喻。禾苗需要浇水,这是人人都能接受的道理啊。”
   东方朔却说:“老夫子,你只知道菜园子里的事,庄稼人的事,让我给讲讲。您老平时吃的谷子,也叫旱谷。它只能长在比较高的地上,小时候有点雨水就行了,一旦要结米的时候,却不能浇水。它不怕干旱,就怕水淹。愈旱愈能结米的那种谷子,就是天下最好吃的谷米!”
   董仲舒愣住了。“这……这个老朽不知。陛下,老朽只是批个比方。禾苗需要浇水,这是人人都能接受的道理啊。”
   东方朔却说:“禾苗需要浇水,并不是你所说的‘好水’。什么是好水?天上落下的雨水,才是好水;自然之水,便是好水。可是夫子之意,‘好水’便是你们的儒家学说。”
   董仲舒伸长了脖子:“当然!儒家学说,便是仁德之水。”
   东方朔又笑了。“哈哈哈哈!老夫子,要说你们儒家的‘仁德’之水是天下的好水,晚生可要问一问您了。据东方朔所知,主父偃跑到您的菜园子里偷了一回‘好水’,结果他差一点把您扔进水塘子里。张汤临死前请你给他一点‘好水’,可他自己却要饮了孔雀的胆汁,那也是水!还有那个公孙遂,他是得到您的好水最多的,而他却把皇上几万水师送命在冰里,最后脑袋和身子分了家,不知谁跟谁在一起。这就是你们好水浇出来的‘善’么?”
   董仲舒这下被他惹怒了,他心里一急,口中便说:“东方先生,话不能这么说!主父偃和张汤生来便是恶人!”
   东方朔马上抓住话把儿:“老夫子,你刚才还说,‘孔夫子所说的人之性,原来只是一个空壳儿。’怎么又有了生来便是恶人的人了呢?”
   “这……这……”
   武帝此时只好充当和事佬:“好啦,好啦,董老夫子,朕早就说了,别谈‘性’啦,还是说点别的吧。”
   董仲舒想了一下:“那好,老朽想谈谈‘民’。”
   武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