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司使-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不用!娘子只消明日把那制作两个锡器的钱物拿来就可以!小生还有杨公送的七十余贯聘金,可以稍作运转!”
“郎君如何糊涂了?你几日后到奴家纳彩,难道空手去?再说了,这新房修缮、买家具杂物都要用钱,更别提郎君新办的酒坊了!郎君那七十贯钱,用作安顿新居、开办酒坊所需之后,能剩余二十贯就算极好的!”
杨游听得大汗直流,靠,怎么把纳彩提亲之事忘掉?他赶紧在脑子里面回忆了一下这大唐的婚俗。
杨游发现这大唐婚俗很复杂,要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为内容的六项婚礼仪式,合称“六礼”。如果不行这六礼,婚姻无效。
不说别的,就是这送礼都要送两次:纳采、纳征。
先是纳采:即男方派人向女方送去礼品,表示求婚结亲之意。
后是纳征:由算卦的先生卜得吉兆,双方可以结婚后,男方派人带着财币礼物去与女方订立婚约。
当然,这纳采也就随便送点礼物就可以。不过这纳征以后要立即订立婚约,是要根据自己的财力送礼才行。自己是大唐的官员,更是不能马虎。
“娘子,这纳采、纳征送多少何适?”
“依奴家看,郎君既然拮据,这纳采,准备十匹白练,纳征一百匹白练即可!”
杨游一听,松了一口气。一匹白练也就五百文不到,加起来,也就五十多贯,不算太多。
“娘子,以后这购买家具、杂物、酿酒坊等所有事物全都由娘子负责!小生再让邓三等人协助娘子。这丫环使女,最好是娘子自选,小生就不购买了!”
二人又转了一会儿,杨游道:“时候不早了,小生送娘子回家吧!”
“嗯!依奴看,郎君不可再继续住那道观,否则这马怎么喂养?这里马厩是现成的,只要买回来床铺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就可以直接入住。今晚奴和耶娘商量一下,先给郎君安排一个粗手的丫环做饭、喂马。明日奴再去东市把所需的东西一并买回来就是!”
“那就麻烦娘子!”杨游顺便把新房的钥匙也交给她。
送卢四娘回了长寿坊,分别时,卢四娘只留下了两只老母鸡,把那装酒的酒囊解下来递给了杨游。
回家的路上,杨游心里很是高兴,这卢四娘倒是个不错的女人,虽然可能会凶一点,不过毕竟是出身高门,与那平常人家女子倒不太一样。
第二十五章 优厚的俸禄
杨游打马回到道观,依旧把马拴在老地方。没走到家门,却远远看见两个红衣胥吏在他门口徘徊。
难道是萧南来了?
几步走近一看,果见是他,另外还有一个年纪比萧南略大几岁,白净瘦高的男子,估计是他先前讲的法佐赵荃。不过赵荃的衣服样式略有不同,看来是品级低于萧南。
见杨游走近,二人立即上前行礼:“属下参见杨判官!”
接下来,萧南便给杨游引见了法佐官赵荃。
杨游把二人让进屋内落座。
萧南把杨游的鱼符递给他,杨游一看,这是铜制的鱼符,鱼符的勘和面上还刻有他的姓名和太府使出纳判官的官职。只有凭这个鱼符,才能进入皇城及宫城。
这铜制鱼符是六品以下官员用的,五品以上用银鱼符,并且配有银色鱼袋三品以上则是金鱼符及金色鱼袋。
按例五品以上才能够用上鱼袋,用上鱼袋是极其光荣的事!杨游不知道还要混多少年才能够!
按照杨慎矜的安排,萧南先把杨游所任职的太府出纳使判官、京畿道采访使推官的职责大致讲了一下。
太府出纳使:太府出纳使设判官一名,巡官一名,胥吏二十名太府寺所有物资出入库,以前是户部的各司下牒,现在改为必须要出纳使判官和出纳使签字盖印后,下牒才可以领用。
同时,还要对太府寺所管的左藏署、右藏署、平准署、常平署等四署所管物资进行稽核,重点是左藏署、右藏署。
当然,太府寺的仓库日常管理还是由太府卿和少去卿负责。
按,太府寺涉及管物资的共四署。左藏署:掌管全国各地税收的钱、绢帛、布、棉等物右藏署:各州上贡的金银及其它一切宝物平准署:掌管物价,其还对官府没收、不用的物资出售常平署:掌管常平仓,控制市场粮价。
京畿道采访使:京畿道采访使设置判官一名,推官一名,巡官二名,胥吏二十名。主要是负责对京畿道所辖五郡一府太守以下的官员进行监察以及检查刑狱情况。日常的事物一般由判官负责,较大的事情则要直接对采访使禀报。
“属下二人专门负责跟随杨推官办理二使事务。另外还有两名杂役,他们是京兆府轮番服役的色役。属下分管京畿道采访使,在采访使在籍。赵法佐分管太府寺,在太府出使在籍。如需增加人手,判官临时安排就是!”萧南道。
“我看暂时有你二人就已足够,人多嘴杂,反而不好办案。至于那两名杂役,就由萧法佐安排就是!”
“属下遵命!”
杨游略微皱了皱眉头,自己兼着两个佐僚官,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吧,事情总有轻重缓急。
于是问道:“依你二人看,我既然兼着两个不同的使职幕官,该以何为重啊?”
这时那不怎么说话的赵荃道:“依属下看来,杨判官当然是以太府出纳使为重!太府寺管着国家所有宝藏、财物,杨公的父亲就管了一辈子太府出纳。如今杨公虽然担任户部侍郎,但也是以管这太府出纳为主。”
“有道理,萧法佐意见呢?”
“卑职意见与赵法佐略有不同!既然杨公聘杨判官为二使幕僚,必定都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应该二使一起办差才好!”
杨游一看,白征求意见了!看来万事都要靠自己才行!于是道:
“多谢二位提醒!明日一早,我先到崇仁坊紫林苑认识一下所属京畿道采访使的判官、巡官、胥吏等人。然后进皇城太府寺,认识一下太府寺的各级官员以及巡官、胥吏。
下午杨公早朝回衙后,再去向杨公请示相关事宜。这查看账目及巡视左藏、右藏的仓库之事,可以先放一放!”
“遵命!”
“你二人跟随杨公多久了?”杨游自然想知道他二人于杨慎矜的关系。
“属下两个月才从刑部司调任户部司担任令史,到此任也不过二十几日。赵法佐半年以前调任京畿道观察使法佐官,以前在屯田司担任令史。”萧南简单把情况说了一下。
屯田司属于工部,普通胥吏从刑部、工部转到吏部、户部属于升迁。看来这二人应该是正常的升迁,与杨慎矜并无特殊关系。
“鄙人这二使佐僚的薪俸如何?”杨游也很关心他的收入,这可是也很关键,自己现在可是要靠这薪俸生活呢!
“回禀判官,按照杨公的意思,因为幕僚官没有职田、禄米等朝官的收入,所以薪俸比较优厚。
杨判官的薪俸按照六品官员薪俸支付。而且杨判官身兼京畿道采访使推官,另外给一些杂钱,那杂钱其实与薪俸差不多!”
杨游一听,也还不错,一年有将近一百三十贯,这已经超过五品京官的俸禄收入了。当然,自己除了俸禄什么也没有,人家正式的官员还有职田、禄米等收入。一个八品官员,这些加在一起,按照斗米十三文,也有二十多贯。
当然,一个八品京官,即便将俸禄、禄米、职田、食料等加在一起,一年也不过六十多贯,比自己低很多。
另外,高级官员还有皇帝的若干赏赐物,自己也是没有的。不过使府幕僚的待遇比京官高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毕竟不属于朝官,具有临时性
“二位法佐,现在离亥时还有两个时辰,我等就先去吃晚饭。这里刚好有几斤酒,我等就把他喝了,你二人趁二更天街禁以前赶回去即可!”
杨游领着他二人来找邓三和张文素,结果那张文素推脱要加班,不去吃酒,他只得带上了邓三同行。
第二日,杨游天不亮起床,带上了他的算盘,找坊内小街上挑担卖饼的小哥,花一文钱买了两个烧饼边走边吃。等到坊门打开,就骑了马,来到新居外,把那马放在空地上,让其吃草。
待马吃得差不多了,估计辰时也差不多快到了。他立刻骑马赶到赶到崇仁坊紫林苑大门,见陆陆续续有穿红色胥吏服的人走进去。
牵着马准备进苑,却听得有人喊他:“杨判官,属下来迟了!”
第二十六章 当官的第一天
正是萧南的声音!
他一回头,看见萧南与赵荃到了!赵荃赶紧替他牵着马,几人进得苑来。萧南领他进到东苑第六间房门口:“杨判官,此间房是专门为杨判官准备的。属下和赵荃在隔壁办事房。”
杨游一看,这房间是一个套间。外屋有三十来个平方,靠窗户边还用淡黄色屏风隔了一个茶座。他走近一看,那木色茶案大小适中,茶具、茶叶等一应俱全,可以接待五六个人喝茶叙事。
屋角还有一盆自己也叫不出名字的半人高的小树。
进到里间,却是同样是一张大案,还摆放了两张张较为罕见的座椅。另外靠墙壁还有一张古色古香的木床,床上挂了褐色蚊帐,卧具齐全,可以立即住宿。
值班室?杨游脑子里冒出一个词来!
“杨判官,此处摆设可满意?如有不当之处,属下立即重新布置!”萧南道。
“还不错!这里公厨如何?”
“公厨是分开的:佐僚官、流外胥吏、杂役等各不相同。只供免费午餐和晚餐,当然晚餐只提供给佐僚官、值班人员。”
杨游一听,这还不错,可以有免费的而午餐和晚餐。
这时赵荃也走了进来,道:“杨判官,京畿道采访使判官员外郎武公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