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唐三司使 >

第185章

大唐三司使-第185章

小说: 大唐三司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不一定!杨相公如今手握重兵,再当首相,怕是……”

    “你这么说,倒是有些道理!但是……”

    ……

    勤政楼。

    李隆基听到杨国忠病逝的消息,也非常突然。

    不过现在他心里更加高兴的洛阳光复,安禄山败逃!

    “速速请高将军议事!”

    “遵命!”

    不久,高力士来到。

    李隆基道:“高将军想必也听到些风声了!刚才接到兵部侍郎萧华急报,杨国忠昨夜突然病故!

    他与众人查看了半天现场,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现在已经开始将杨国忠遗体运回长安!

    如今国事繁重,这首相不能缺人!爱卿等有何看法?”

    高力士一听,这首相可不得了,如今圣上年纪大了,日常的事务都是委托首相处理!

    这个位置极其重要,不比一般的侍郎或者尚书,自己可以建议人选!所以一般是李隆基直接决定,任何人都不敢妄言。

    如今他征求自己的意见,不知道是何原因?

    这回答错了,皇帝还以为他也有结党之嫌!想了想,便说道:

    “陛下!实话说,杨右相虽然忠心耿耿,办事干练!不过其性格刚强,做事武断,不如以前的杨慎矜,更远不如从前的李林甫!

    此次安禄山之所以叛变,也多少与其有些关系!当然主要是安贼早有反心!

    老奴以为,同品章事杨公办事颇为干练,很多地方倒是有李林甫办事的风范!细致而干练!似乎可以为首相!

    不过一来他太年轻,也就三十来岁!二来他手握重兵,再当上首相,将来万一有事,怕是不好说!”

    “嗯!高将军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年轻不是问题,他也当了十年官,经验也差不多了!

    至于兵权,也可以随时解除掉!我估计再有半年,河北必定收复!到时候我把他的兵权收回来即可!

    这人我也派人暗中观察过,倒是忠心耿耿。比如他招的天策军,也只是帮着运输粮草和武器弹药,并未刻意扩充队伍!

    至于神威军,主要的统领也都是当初的我从禁军里面提拔之人,倒是不用太担心!”

    “圣上所言极是!安贼的部下都是他亲自招的异族子弟,听说平日里日与其称兄道弟,好多人都愿意跟着他造反!

    不过小杨相公不同,这些人几乎都不是他的元从部队!

    再说了,他也不像安贼那样长期经营某地!所以要反,也没有基础。老奴以为,其忠心是没有问题的!”

    高力士一听,他既然已经中意杨游,自己也就放心了!此人别的不说,对圣上和自己倒是忠心!这任何人也可以看出来,与安禄山相比,可是天上地下!

    “好!陈希烈唯唯诺诺,不思进取。去年京师大雨,引发水灾,或许就是因为他的失职,此乃凶兆!

    就给他加太子少保,免去其兵部尚书、左相职!任命杨游为吏部尚书、左相,判度支!

    免去其户部尚书职,余如故!再任命韦见素为兵部尚书兼知中书省事、同平章事!”

    “遵旨!”高力士一看,这圣上又暂时回到开元年间宋璟为相的时代,以左相(侍中)为主了!因为韦见素只是同平章事,并非右相。

    (中书令与侍中:应该说二职是平级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不过开元后期开始,因为张九龄、李林甫的强势,所以中书令一直压着侍中。

    到了唐代后期,虽然侍中与中书令提升为二品,也很少有人得授。不过侍中地位已经高于中书令了!)

    “杨国忠的丧事也不能马虎了!就让礼部尚书刘公主持其丧事!赠其司空!至于谥号,就让刘尚书拟定一个吧!到时候我看看即可!”李隆基道。

    “遵旨!”

    “还有,这户部尚书就由李麟担任!任命颜真卿兼任工部侍郎,张巡兼任大理少卿!

    刘晏担任给事中兼户部郎中,摄御使中丞!兼任天下转运使!那元载也还不错,虽然品行有些问题,不过办事业还干练。

    杨游也推荐过他!就让他担任户部员外郎摄侍御史吧!”

 第二百七十三章 醉东都

    宫城当然不能久住,否则就是违令。

    杨游在宫内中书省值班房住了一晚,便搬出了宫城,在皇城左春坊居住。左春坊是太子府官员的办公和值班场所。

    反正太子也不正在东都,左春坊肯定是闲置。其实,这洛阳城绝大部分宫殿也都是空的,平日只有少部分人维护管理。

    好在安禄山的部将在撤退时,并没有烧毁洛阳,也许还等着再杀回来吧!

    杨游已经在洛阳城呆了三天,他一直与几员大将在商议下一步的战略。据最新的战报,安禄山决心在邺城组织一道坚固的防线!

    众人都觉得还是应该在洛阳修整几天,把基层的军官调整一下。因为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够看出到底谁才能打仗!

    另外,总得给他们些奖赏。这些当兵的都是职业兵,靠着薪俸养家糊口!

    杨游也是这么想,况且,那陕郡的三个新编神威军营,还没成军呢!

    苟钧一直在帮着处理兵器和粮草事宜。

    “相公,这京城来的牒报,火器坊的火药生产速度倒是挺快,不过炸弹生产速度太慢,赶不上我等的需要!”苟钧道。

    “无妨!反正敌人也是惊弓之鸟!他们又没有火器,我等控制使用炸弹,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万不可太过于依赖这火器!

    其实,只要组织得力,不用火器,一样可以打败叛军!河东郭大帅、李大帅,不是一样打了胜仗吗?”

    “相公言之有理!”

    正在此时,外边张兴急急跑了进来道:“大帅,有紧急牒文!”

    “哦?何事如此惊慌?”

    “大帅!右相杨公昨夜在突然潼关病故!”说罢,张兴把牒报呈送给杨游。

    杨游不由得看了苟钧一眼,很是惊喜!

    他接过牒报看了看,便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杨相公也是可惜了!

    虽然说天下人对他略微有一些非议,不过他还是准确说出了安禄山要造反,可是圣上没有听进去!

    要是圣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哪里来这场大祸乱?”

    说罢,他又把牒报递给了苟钧。

    苟钧看罢,道:“相公,晚间是否按照原计划,请几个人过来聚一聚?”

    因为杨游原定的是今晚要娶李十娘。

    “当然!不过除了李家兄弟、神威军四位统领、杜将军,其余就请几个亲近的幕僚即可!总人数控制在二十人内!”

    “遵命!”

    刚说完,外边又有人进来禀报:“御史中丞兼都畿道采访使王维王公求见!”

    “请进!”一听老朋友到来,杨游倒是非常高兴。

    不一会儿,王维走了进来:“卑职参见杨相公!”

    “王公何必多礼?快快请坐!”

    早有人把煮好的茶端了上来!书记张兴退了出去!

    王维恭维了几句,便说道这处理叛变投敌的汉奸、以及被捕的伪燕官员一事!

    “杨相公!卑职昨晚才到,便有人将名单递了上来!卑职一看,倒是有四十八人!卑职特地来请示一些处理意见!”

    一听王维来请示如何处理那些叛徒和伪官,杨游略微一思索,便道:“某看来,这处理这些人,一定要慎重!

    一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针对不同的人,宜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那些贪图荣华富贵的汉奸首恶分子,肯定要令其自尽!

    不过一些被迫当伪官之人,可以分轻重大小,该免职的免职、该除名的除名,该流放的流放!不可随意诛杀!个别人也可降职留用!

    当然,王公也要注意一点,对于圣上特别厌恶之人,从重处罚也没有什么不妥!以免给自己惹麻烦!

    另外,对于捕获的伪燕新任官员,对于确实有能力的,品行不错的,在某看来倒是可以留用一部分!

    只有如此处理,才会让圣上满意,让天下人满意!特别是伪燕新任官员,如果处理过重,也不利于今后河北地区的光复和稳定!”

    “杨相公高见!多谢相公指点,卑职懂了!相公,杜甫也来了,他也想见见杨相公呢!”

    “哦?他任职的县也在沦陷区,没事就好!他县尉任职也满了!某手下急需判官呢!

    相请不如偶遇!既然王公和杜先生到来,晚间就一起喝几杯吧!”

    “卑职正有此意!”

    ……

    傍晚,杨游府邸。

    娶妾娶媵自然不用太正式,再说也没有那个条件!

    本来计划的二十人,结果王维、杜甫一来,自然就多了两个人!后来监军杜朝贵却把王思礼、李承光、田良丘以及火拔归仁等五六个异族统领喊了过来,刚好有三十来个人!

    “杨相公!如此喜事,老奴觉得把几个大将忘记了也不太好!所以就自作主张把他们叫了过来!”杜朝贵道。

    杨游一听,这杜朝贵说的也有道理,要是不请他们,他们怕是还有什么想法呢!

    “杜公考虑周全,多谢!此次潼关大捷,接连光复陕郡、洛阳,还多亏了杜公出谋划策!某已经把杜公功劳一并上报圣上!”杨游对杜朝贵倒是很礼让。

    “哪里!全都是杨相公的功劳!老奴也就是到处转一下,检查检查军纪而已!”

    “杜公!这军纪可是重中之重!一支军队没有良好的军纪,如何打胜仗?所以,某上报的功劳簿里面,杜公与张副都头、王都头、李都头等功!杜公升职是肯定的!”

    “那就多谢杨相公了!老奴晚上要多敬杨相公三杯!”杜朝贵一听要升职,却是分外高兴!

    那些人也都送了不菲的礼物!这打了胜仗,“捡”了些敌人丢弃的战利品也是很正常的。

    ……

    “大帅!何不把小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