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司使-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小人已经完全听懂了,不消半个月,少府监工匠、材料极多!小人料想,最多十日即可装好!”
“那样最好,有任何问题,来找某就是!某已经交代下去,他们不会为难你!”
“多谢杨公信任!”
“给圣上做的小报时仪如何了?”
“还需几日!”
“要快一点!你禀告王丞,就说最好多做几个备用!给贵妃、高将军、几位相公、太子等也准备上!别到时候圣上要赏赐,还要临时准备!去华清宫前,最好要做出来!你快快去吏部领告身吧!”
“遵命!小人告辞!”
本来自己也管不着少府监,不过既然是自己建议作的,提醒一下那主管少府监的王丞,与他与己都有好处!
。。。。。。
杨游下午来到翰林院,见院使杜朝贵正在与郑天皓聊天!经过这些日子的了解,他总算明白了翰林学士院的关键!其实自己以前的担心倒是多余!
这翰林学士院除了自己的掌院学士真正能参与机密,其他的学士几乎不可能,也就是按照皇帝的意见写制书而已!只有掌院的承旨学士,才能参与谋划!
当然,其他的学士,依然是清贵之极的位置!升迁机会远远大于外臣同级别官员,而且几乎不会候选!
“杨公!圣上有旨,请杨公议事!”杜朝贵急忙站起来!,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制举
杨游听得李隆基有旨,心里一紧,不知何事。
来到花萼楼。
“杨爱卿,某临时决定要陪贵妃游园,无法亲自参加制举!特命杨爱卿临时担任今科制举特使,代朕宣慰考生,并监考!
这制举当择特才为重,今科一共有一千二百三十五人参考,至于录取人数,就以十三人为限!有特别优秀者,可以增加二人,不超过十五人!”
“多谢陛下后恩!臣一定尽力完成此事,与礼部侍郎李公一道,替陛下选择贤才!”
杨游一看,这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是进士以及明经出身,如今这录取比例不过才百分之一!这制科考试也太难了!
“朕相信爱卿一定能办好此事!爱卿,你娘子病逝一事可要放下!改日某让贵妃或者几位国夫人给你搭线,介绍几位郡主或者高门之女给爱卿做娘子!”
“微臣多谢陛下!微臣娘子新逝,哪敢急着续弦?恐被世人耻笑!”
“嗯!这倒也是!还有,朕决定给爱卿加铸钱使。朕想,这铸钱使最好不要与钱庄分离!今后各地铸钱监铸造之钱,先存放于各地钱庄,统一调拨使用!”
“多谢陛下信任!陛下,这两京八大钱庄主事,管着数十万贯!微臣恳请各钱庄主事比照各司直官例,按照从九品上阶授予职事!”
“嗯!此事某也想过!就依爱卿!不过,朕决定再增加一名判官,专门主管两京八大钱庄!爱卿可要仔细选择这判官!”
“遵旨!陛下,臣听闻有人奏请免去微臣的职事!其实,那些人所奏也并非全无道理!微臣再次恳请辞去知殿中监事,另择贤人!”
“哼!爱卿不计辛劳,为朝廷办事,为朕办事!有些人还流言蜚语,真是可恨!爱卿不要管他们!若再有人无事生非,朕定然不会轻饶!”
“微臣多谢陛下信任…”
……
第三日。
勤政楼,卯时七刻。
一千二百多人已经坐定。杨游与礼部侍郎李严、中书舍人夏维、吏部郎中李筠等候在偏殿。
那夏维、李筠二人是策试官,也就是要一同读判制科的制策文章!
昨夜天气突变,刮了一夜的风,凌晨下起了小雨。天气大幅度降温,很有些冷。估计又是西伯利亚寒流来了!殿里面已经升起了炭火。
杨游站起来看了看窗外萧索的庭院,细雨丝丝!
唉!天气一下变得这么冷,这些举子也可怜!于是叫过殿中监丞道:
“天气如此寒冷!快快也找几百个炉子过来,给这些举子把火烤上!我等要替圣上选择贤才,都冻坏了还写什么文章!另外,时辰已到,把八味点心、茶水等一并送上!”
“遵命!”那丞恭敬而去。
旁边那吏部郎中李筠起身道:“杨公体恤举子,真如父母!我等不如啊!”
“哪里!这制科举子是天子门生,愚等自然不可小瞧!”
要说待遇,这制科举子参加考试,早上还有早点提供,又给火炉,而且考场环境又是在宽松的大殿之上。
这与常科的进士、明经在狭窄的考棚里面,又饥又寒相比,可是好得上天了!
那礼部侍郎李严也道:“的确是!今日这点心也多了两道呢!杨公今为考使,倒是这些举子的福分!”
杨游没时间听它们奉承,于是道:“哪里!我等也去用早点吧!”
“好!”
这几人来到一旁的侧室,只见殿中监尚食局已经将早点准备好了!满大桌案之上,怕是有二十几道点心!
“杨公请!”
……
却说杨游是挨着李严一起用早点的。
他却三下五除二吃完,起身快步走到杨游身旁低声道:“杨公,有一件事,愚觉得不讲不好!”
“哦!李公请讲!”杨游还没有吃完,可是也只得放下手中的筷子!
“杨公!那陈相公有一个年侄,名叫方晋,是明经及第,前咸阳尉!他却非要参加今科制科!陈相公的意思,不用说,杨公也明白!陈相不好找杨公,倒是只给某打了招呼!”
原来是要通关系的,而且还是当朝宰相!
杨游道:“这录取率太低!还是先看看文章再说!圣上只录取十三人!这前几名总不能不让及第吧!待今日考过以后,再作定夺!”
“杨公之言极是!”李严一听,杨游没把话说死,似乎有戏!
杨游一看,这唐代的考试虽然也严格,但是远不如后来明清!
比如虽然有封卷,不过因为没有誊写制度!很多人可以通过卷面作弊,看暗号和字迹就知道是谁的试卷!
明清时期为了避免通过考卷传递信息的作弊手段,已经在考完后,有专门的誊写胥吏,将所有考生的考卷都重新抄写一遍!这样,就看不出是谁的考卷了!
当然,作弊要买通主考、考官才行!尽管防作弊很严,但是明清仍然都有考试作弊而被皇帝处以极刑的主考!
可是在唐代,作弊就根本不是事儿!毕竟这是科举初创时期,制度不完善!
待辰时四刻已到,杨游道:“把圣上的考题拿过来!”
旁边有人把一个大托盘端了过来,上面放着密封的一个黄色纸袋。
“李公来开题吧!”杨游道。
“好!”李严对着那考题有作揖行礼!然后取出那信封,拆开,看了看,道:
“原来今科有道科,圣上却是问‘道与安邦’!这题目看似简单,要写好可是极其不易呢!”
杨游接过看了看,又递给夏维、李筠二人!
“李公,那我等就走吧!时间快到了!”
“好!杨公前面请!”李严异常尊敬!
……
未时已尽,杨游一看,倒是还有一小半的考生还在埋头写作!
他把那李筠叫过来道:“李公去通知他们一声,今日不点烛!天黑交卷!让他等加快进度!”
“遵命!”他起身出去宣读了!
按照规矩,如天黑还有考生没有写完,可以点蜡烛夜晚继续写作,以三只蜡烛为限!
不过如今的考试,只是考一篇策论而已!哪里还用这许多时间?
他看见杜甫、高适二人,都是午时四刻就把试卷交了!这写文章与写诗一样,其实也要靠天分!
你写不出来,就是功夫不到!再磨时间也枉然!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还礼
天黑前,杨游一声令下,有人鸣铜锣三声,宣告今日的制举考试结束。
这雨一直没停,只是忽大忽小,到了晚间突然变得大了起来!
杨游一看,只得安排金吾卫士兵把这二十七个举子送回去才行,否则太晚了,会被查禁的!
“李公,这阅卷之事,你等三人办理就是!届时某要复查试卷。按照老规矩,前五十名的文章都拿来某复查一遍!”
“是!”
这些参考的人大部分绝大多数人都有出身,他们参加考试无非是想升官而已!因为已经有出身之人,中了制举会加阶的。
所以杨游倒是不太担心遗漏什么大才!他们真的要有本事,平日也会有政绩,一样升职!
……
十月二十八,早。
天晴了。
今天起程往华清宫避寒。
杨游是代理殿中监事,当然要与李霅一起陪在皇帝左右。这里还多了一位少监,董晖。此人以前担任秘书少监,给换了一下位置。
“陛下,娘子,请上车!”高力士毕恭毕敬。
他称呼杨贵妃,也随宫中众妇人,叫她“娘子!”。
这“娘子”,可不是谁都可以当的,那是正妻,一般是皇后才可以这么叫!
不过这贵妃如今也相当于皇后!
那李隆基正欲上车,却陡然间发现自己乘坐的这大马车轮子却换了!
“黄奉御,这车的轮子怎么换了!”他问一旁的尚辇奉御。
“陛下,这是用胶树的之胶液熬制加工的!乃是杨监特地让少府监赶制的!
不仅如此,这车的底部还添加了弹簧。如今这御车坐起来,颠簸大为减少,可是比以往舒适多了!”黄奉御道。
“哦?朕试试看!”李隆基很高兴,俯下身看了看车底下究竟有何变化!随后在众多宦官的服侍下跨上马车。
“启程!”高力士看看皇帝和贵妃已经坐好,便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那车驾缓缓而行!
杨游与高力士侍以及门下侍郎殿中少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