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编年史-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战争状态,而部署在小亚细亚地区的一千多架战机也完成了驱赶大俄罗斯空军的任务,为欧洲军队能保住伊斯坦丁堡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另外中国援助欧洲的大量战争物资正在通过这条陆上通道运往欧洲(由于美国军队一直控制着苏伊士运河,所以中国没办法通过海路向欧洲提供支援。),另外大量的中国军队也做好了准备,只要取得欧洲的同意,这些做好战争准备的中国军队将进入欧洲,帮助欧洲进行抵御大俄罗斯进攻,这极大的加强了欧洲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而在之后的战争时期,正是由于中国在该地区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所以这条中欧之间最重要的连线一直没有被切断,通过这条陆上通道,大量的战争物资在两个超级大国间流动,大量的军队也在这里完成了调动。
到这天,可以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一次分水岭。大俄罗斯在参战后就很大的改变了战争的局势,美国终于能缓过一口气来了。欧洲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而作为战争发起国之一的中国,在这个时候却是最轻松的,而且已经变成了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中国军队已经分布于世界各地,几乎每个战场上都能看到中国战士的身影,中国已经名副其实的挑起了战争主力的担子,成为了最重要的一支战争力量。当然,在这个时候,中国的走向,以及中国军队的行动也是最重要的了,可以说,这场战争到底会怎么发展,参战的另外三大列强到底怎么决定自己今后的战争方向,都要看中国的行动。
这段时间内的战争,可以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中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大俄罗斯的参战,欧洲局势的严酷,美国压力的松解,中国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力量都是在这短短的几天内完成的。虽然说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没达到最高峰,但是也迎来了第一个高潮。此时已经有超过二十五亿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参战国所具有的战争力量占据了人类总体战争力量的80%以上。到这时候,这场战争才能真正的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可以说别的没参战的人都在为这场战争服务,而且他们也马上会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了。而这段时间内的战斗,给人们的启示最大的就是,战争的突然性以及反思维的战争方法已经成了决定战争胜负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了。
欧洲进攻大不列颠的行动,虽然在战略上来说不算有突然性了,但是从战术上,战术的应用上来说,是有很大的突然性,并且是按照与以前相反的战争思维在进行的。美国舰队在大西洋上的主动进攻也完全是建立在突然袭击的基础上,而且其进攻方式也与美国舰队以前的战斗方式完全不一样。而欧洲舰队能在最后避免完全的失败,也是因为欧洲舰队一下改变了自己的战斗方式,以及中国舰队突然的袭击获得的。大俄罗斯进攻欧洲的战略行动,更是一次战略层次上的突然袭击,在欧洲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动了一次成功的战略进攻,完全打乱了欧洲的战争计划,并且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这些都是突然袭击,以及以反向的战争思维来进行战争行动取得的成果,如果没有这些突然袭击,以及让对手摸不清的战争行动的话,那么前面这些战斗多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形成现在的局面,战争的走向将完全不一样了。但是现在大家都使用了这种突然袭击的办法,在今后的战争行动中,战略层次上的突然袭击已经没有多大的可能了,而且当大家都不能把握对方的战术与战役行动方法的话,战争在战略上将变得更简单,完全是在比拼实力,而在战术上将变得更复杂,更精彩。但是后面战争究竟怎么打,那还得看中国这个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怎么来安排自己后面的战争计划了。
第三篇 战争风云 走向统一 第九十八章 进攻进攻再进攻(一)
2041年8月23日,中国新的战争行动开始了,正如前面所说的,中国放弃了向南进攻澳大利亚与菲律宾的战略计划,转而将主要的战略进攻方向,也就是战略重点转移到了对大俄罗斯的进攻上。
虽然大家都料到了中国为了照顾欧洲的利益,并且避免欧洲被消灭后,自己独立面对大俄罗斯与美国的挑战(中国并不是没这个实力,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只要中国发挥出了全部的战争潜力的话,至少在独立对抗美国与大俄罗斯的时候立与不败之地。但是这样中国将比较被动,而且将承受更大的伤亡与压力。),必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进攻大俄罗斯的准备,并且发动对大俄罗斯的进攻。但是谁都没想到,中国的进攻会来得这么早,以及规模这么大。
在这天,中国军队几乎是同时从其东北地区,蒙古地区,新疆地区,中亚地区,占领的小亚细亚地区发动了对大俄罗斯的进攻。投入的第一批进攻兵力就超过了八百万,其中地面部队六百万,空中部队一百万,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一百万。投入的兵器装备更是吓人,一共有接近三万辆的主战坦克,四万多辆的装甲战车,三万多门火炮(其中大口轻远程自行火炮达到了一万门以上,火箭炮超过了五千门。),一万五千架的直升机。一万两千架以上的战机,其中制空战斗机三千多架,攻击机五千多架,辅助飞机两钱多架,大型运输机两千架以上。海军的也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其中用于在远东地区支援登陆行动,以及地面部队行动的航母就高达五艘,中国太平洋舰队的所有大型战舰几乎都参与了这次行动。从中国这么庞大的军事力量投入上就能看出,中国这次发动对大俄罗斯的进攻绝非只是为了降低欧洲身上的压力,转移大俄罗斯的注意力这么简单,从第一批投入战争的部队的数量上就能知道,中国的后继兵力投入肯定要打的多,为了能维持这种进攻的势头,那么中国至少还需要这么多的兵力来维持。从中国的这种战争准备上就完全能看出,中国是要彻底的解决掉大俄罗斯,采取了先平定北方,然后再南下的战争策略了。
也许很多人会搞不明白,怎么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积聚了这么大的战争力量,而且中国这么多的兵力兵器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呢?因此,很有必要要在这向大家做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关于中国战争潜力的问题,我想是没人会怀疑的,以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以及十八亿人民组成的强大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实力这点是非常肯定的。当中国控制住了中东,并且在中亚里海这个新的产油地占据了优势之后,束缚在中国身上最严重的能源问题已经解决了,这时候,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战争资源,最强大的人力资源。而中国军事机构在此前的数次战争中得到了完善,中国军队成了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军队,而中国的军事动员机制也是最先进的,中国人民的战争积极性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在这些基础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战争力量,以及最强大的战争潜力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可以说,中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潜力,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才爆发几个月,而要想在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进行彻底的战争动员,并且将自己的战争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很多人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确实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多人都预测,即使是到2041年年底,中国能发挥出70%的战争实力都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而这个时候,中国如果能发挥出50%的战争实力就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了。但是大家都估计错了,到八月下旬的时候,中国的战争实力已经发挥出了70%以上,在进行国家战争总动员方面,可以说中国走到了所有国家的前面。但是中国凭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发挥出这么大的战争力量呢?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在前面已经说过,中国是最早进行战争准备的国家,也是最积极进行战争准备的国家,在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战争准备就已经是所有列强中最高的了。具体的原因在前面已经做过了分析,在这就不再介绍了。很多人都认为,随着战争的爆发,中国的主要力量都已经转移到战争上,而放慢了战争准备的力度。从常理上来说,这是正确的,但是现在应用到中国身上却是严重的错误。战争的前期,战斗并不激烈,可以说,大家都还没做好战争准备,无法向对方施加更大的压力,而中国一直保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因此,中国完全可以想利用手中现有的军队进行战争,而且还游刃有余。那么中国的主要力量还是集中到了战争准备与战争动员上。而且随着战争的爆发,中国的战争准备速度不但没有降低,而加快了,这主要是中国在思想方面的成熟所取得的结果,人民不但没有因为爆发战争而埋怨政府,而是积极的配合政府进行战争准备,可以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中国就开始了全面总动员,这点比任何国家都做得早。
第二,中国积极的战争行动为中国创造了最好的机会。战争爆发后,中国几乎一直扮演着主动进攻的角色,将战场转移到了国外,国内的建设与战争准备几乎就没受到干扰。可以说,中国是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完成了战争准备的。在战场上,中国军队也没辜负国家的希望,基本上是使用自己本有的力量在进行战争行动,而没个国内增添太多的麻烦。这点是中国与别的国家最不同的地方。虽然美国本土也没受到攻击,但是美国军队在战争中遭受了大量的损失,军队的损失间接转移到了国内,为国内的发展与战争准备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与负担,并且打乱了美国的计划,拖延了美国的战争行动。
第三,中国成熟的国家思想,以及团结的民族精神是中国能顺利高速的完成自己战争准备计划的最主要动力。当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通过两,三代人的思想改造,基本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