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战将-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这杯敬我们的过往,敬我们一起打日本鬼子的那段岁月!”虽然医生叮嘱过要少饮酒,但是王亮今天破例了,因为弟兄们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组织上对于大家都有各自的安排,分别的日子总是最难过的,唯有酒能够浇愁。
“干!”
“这杯酒,我们敬那些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兄弟!从六分区到独立团,再到后来的东北抗联支队,江北七分区,一路走来,杀了无数的鬼子和汉奸,我们的弟兄们也倒下了不少。战旗不倒,冲锋不止,他们都是好样的。我敬他们!”王亮再次举杯,有些话今天必须要说。
“你在在做的都是我曾经的部下,现在有的职务比我低,有的职务比我高,但是我要对你们讲一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我们是军人,从战争中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军人,我们为什么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靠的是什么?严明的军纪!纪律!你们觉得和平来了吗?没有!对于我们军人来讲,没有所谓的和平时期,只有战争时期和准备战争时期!我要求你们时刻记住,什么应该去做,什么不应该去做,什么必须去做。想想那些倒下的兄弟,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不为别的,为他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光明正大地活下去!”王亮语重心长的说道。
解放战争王亮缺席了,职务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而曾经的老部下在哦火线上也都被提拔了起来,甚至级别都要比王亮高不少,张大彪成了军副参谋长,邢国振、陈大雷、朱开山等人也都成了师级干部,都更进了一步。
第一千零九十章警卫员徐承业
第一千零九十章警卫员徐承业
说实话,王亮是不羡慕的,权力越大也就意味着责任越大,鬼子打跑了,接下来就该好好过日子了,王亮不渴望权力,也不期待着拥有,只想享受接下来的时光,这就足够了。
当然,弟兄们有了成绩他是打心眼里高兴的,为他的祝福的同时也不由得要鞭策一下。
他们曾经都是自己的部下,王亮可以说是对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或许自身的问题在战争年代显现不出来,但是到了准备战争的年代,或许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换句话来讲,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复杂的。人情可以讲,但是有些底线性的东西绝对不能打破。
好在弟兄们现在还算听话,无论职务高低,都认他这个老大,打心眼里服气,老大讲的话也都能够往心里去。
毕竟他们早期都是王亮一手带出来的,毫不夸张的说,王亮就是他们心中永远难以越过的大山。在王亮的带领下,他们打赢了无数的胜仗,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兄弟情谊战友情谊是刻到骨髓里去的,至死都不能忘记。
事实也是如此,后来在王亮遇到困难的时候,那些老哥们没有一个袖手旁观的,都站出来倾其所有的进行帮助,绝无二话,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一晚的酒喝得十分尽兴,王亮基本上就已经是不省人事了,若不是有苏筱搀扶着,单凭自己肯定是爬不到床上去了。
弟兄们大小也都是干部了,即便是没有配车的也有警卫员,最终伴随着一声“解散”的口令,老兄弟们含着热泪离开了。
他们站成一排,给王亮敬军礼,算是告别。
早早晚晚,还是会再相遇的。
1949年6月9日,在接到任命的第二天王亮便同苏筱乘坐火车南下,当然,随行的还有新派的警卫员徐承业。
这小子倒也是个人物,30年生人,时年20岁,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0旅某侦察班班长,在上党战役当中仅凭一个班的兵力俘虏了国*军整整一个连的兵力,立下了赫赫战功。
入伍仅仅四年,混身上下伤疤达30处之多,数十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对于给王亮当警卫员这个工作,他是非常激动的,他打小可就是看王亮的事迹长大的。
“承业啊,家里的老人都好吧?”闲来无事,王亮打算和这个小伙子交流一下,毕竟以后自己安全上的事情都是由他来负责,那就相当于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报告首长,一切都好。”徐承业蹭地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大声汇报,瞬间就吸引了同车厢其他乘客的注意。
不过王亮和徐承业穿的都是便装,再加上王亮今年也不过就是27岁,最近的日子很是惬意,一点都不显老,看上去像是一个刚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
倒是徐承业,野战军嘛,黑乎乎的,看上去倒有三四十岁的模样。
所以乘客们下意识地就觉得两人是在闹着玩,哪有那么年轻的首长呢?
王亮哭笑不得,徐承业这小子有点彪啊,“承业,坐下坐下,以后不用叫什么首长,喊我名字就行了,咱们不是倡导官兵平等嘛,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是,首长。”徐承业似乎还是毕竟适应首长这个称呼,不过这次他压低了声音。
王亮虽然有些无奈,但也算是认可了,“承业,一切都好是什么意思,你仔细介绍一下嘛,以后你要跟着我到处奔波的,我起码得关心下属嘛。”
“首长,我家是河南安阳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家中现在还有老母亲健在。”徐承业道。
“老母亲的身体怎么样?当兵后回过家吗?”王亮继续问道。
“身子骨还算硬朗,我当兵四年了,一直在前线,没有机会回家,不过一年给家里写两封信,把津贴寄过去,我娘说一切都挺好的,不用挂念,让我在部队好好干。”几句话下来,徐承业也算是敞开了,开始健谈起来。
“嗯,挺好。等到了青岛,我给你半个月的假,回去看看。”王亮点点头,道。
在这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对于农村人来讲,信件是唯一的通讯方式,即便是在城市里,那也不过是可以拍电报而已。
电话不是谁都能用得上的,很多地方的电话线都是优先用于军政两方面,以针对紧急情况做出通报和部署。
“不行,首长。在来之前连长就跟我讲了,首长您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青岛刚解放没有几天,敌特势力的活动还非常猖獗,作为您唯一的警卫员,我必须寸步不离地保护您。”
让王亮感到意外的是徐承业竟然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自己,这就是最可爱的人呢,这个时代的人真的是太纯洁了太朴实了。
如果换做是二十一世纪,王亮不需要动脑筋就会知道会发生些什么。
人心不古,人变得复杂了许多。
相比那个时候,王亮更喜欢眼下,因为眼下能带给他很多感动。
“你觉得我还保护不了我自己吗?我好歹也是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啊,算是我的命令,回家待半个月,路费我出。”王亮道。
“不行,首长,您这个命令我不能执行。您的身手好我知道,但是我在您身边起码多一个能够为您挡子弹的人。要是我老娘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一定会骂我,把我从家里赶出来的。”徐承业也是一个倔脾气,表示坚决不执行。
话说到这里,苏筱算是彻彻底底地了解了一次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The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简称PLA。
在英国,这支军队被妖魔化了,被各大媒体讲述成了妖魔鬼怪,共产党是要共产共妻的这等屁话都能讲得出来。
苏筱自然不信,但是心里又缺乏一个直观的认识。
而在此时此刻,认识已经形成了,甘愿为战友挡子弹,这就是能很好地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签。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第二副政委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第二副政委
呜呜呜——
伴随着火车的长鸣,王亮第一次踏上青岛的这片土地,而对于苏筱来讲,这里是她阔别已久的家乡。
不过此时此刻的她对于家乡显得有些陌生,很小就被送到国外上学了,这座经历了无数战火的故乡早就没有了她记忆中的模样。
六月份的青岛已经算是正式入夏了,不过气温不是很高,凉风送爽,十分提神,像这种天气只需要穿一件外套即可。
最让王亮感到舒畅的是这里的空气,似乎能够感受到夹杂着大海的味道,甜甜的,很是清爽。
火车站设计的也是别具一格,青岛站始建于1899年,时至今日已经有了整整五十年的历史,饱含沧桑。
青岛火车站是中西建筑风格联姻的产物,建筑风格是德国文艺复兴风格。风格独特,距海岸线仅300米。这也是王亮为什么会在一下车的时候就在空气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大海味道的原因。
出站之后,你便可以从整体上欣赏一下这座由德国人设计出来的火车站,火车站站舍建筑平面为一字形,主体为两层楼房,由耸立的钟塔楼和大坡面的车站大厅两部分组成活泼不对称的立面造型。正立面右侧延续有低矮的钢架玻璃天棚站台长廊。车站候车室居中,面积不大,两侧为票房与值班室,二楼为办公室。高35米的车站钟塔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下部与地面垂直开有三排两组细窗,建筑双坡陡峭,屋顶为四坡顶,面覆中国杂色琉璃瓦。车站主入口由十数级石砌台阶,通向三个拱券门,上部仿做半木构架式的大山墙面,突出了入口的位置。车站前有一花园广场,使建筑物处于视野开敞的空间中。
王亮的第一感受就是精致、细腻,这符合德国人的特点,也是近现代中国人所缺乏的一种气质。
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些本该由古老的东方掌握的工艺已经不复存在了,反倒看邻国或是欧洲的那些国家,他们一直都在进步一直都在创新。
曾经有一则小故事,中国人办的冰淇淋厂和日本人办的冰淇淋厂,两个厂子同时发现冰淇淋的罐子里掉入了一根头发丝。
日本人不惜牺牲成本,选择的是把整罐冰淇淋倒掉,而中国人呢?答案呼之欲出。
把头发丝捞出来已经算是仁义了,不用各种添加剂毒害你你还不满足吗?
从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中就可以看得出差距来,但如果这些千丝万缕的细节汇聚起来,那便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