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第6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进行掩护。
导弹迅速找到雷达旁瓣并紧追过去,果然对手的反制较之以往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动作,要迟钝很多,虽然周边的多部未被干扰的雷达至少可以看到导弹已经在空中,但是却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战术。
导弹的整个飞行过程将长达一分钟,如果对手能够在前20秒实施关机,那么仍然有机会逃走,这种新型的反辐射导弹脱胎于中距空对空导弹,没有备较大的战斗部,实际上,它必须精确打击到雷达天线才能发挥作用。
电子侦察机侦测到在导弹发射后的第55秒,地面雷达辐射消失,显然敌人察觉到了危险,准备要跑了,但是为时已晚,他们不可能在剩下的不到10秒钟内将雷达天线折叠起来,并启动车辆。
指挥机上的指挥员祈祷能一并击毁车辆,这样就可以通过卫星照片收集情报,如果只是摧毁天线,就要费一番周折了。
第一枚导弹准确击中雷达阵面,第二枚击中载车,这一击彻底瘫痪了一个营级规模的导弹阵地,更重要的是起到了相当的威慑作用,造成了随后赶到的一辆备份制导雷达长时间不敢开机。很快隐形机的传闻就如同传染病一样在印度部队中传开,难免对防空部队指挥官形成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在战场的另一侧,林淮生的新战术也开始进行第一次尝试,他利用躲在城内巴基斯坦特工对那些处于蛰伏状态的导弹阵地进行目标指示,进而展开打击。由于卫星可以拍摄到敌人的预设阵地,并且从阵地的结构。可以判断出主要指挥车辆的位置,所以即使无法实时拍监视到敌人具体部署,仍然可以对重要目标能进行盲目打击。
第一个进入视野的目标位于老德里印度门附近,这是一个萨姆6导弹部队,刚刚机动到预设阵地,就被躲在1公里外钟楼上的间谍看到,间谍利用电台将地图上标示出的具体阵编号告知后方,攻击即进入准备阶段,此时间谍并没有离开,他们还需要冒险留在大约原地,等待对攻击效果进行收集。
印度指挥官将在各个阵地间转来转去,当做战前的演习,常识告诉他只要他不打开雷达,就不会招来攻击。指挥官坐在指挥车内发布命令,要求各种车辆立即用最快的速度进入战备状态,他要求比合格时间再快20秒;待会儿,他还要发布一次警报,演习一下突然出现的敌情状况下的撤离;训练大纲根据美方提供的参考指标制定,美军顾问告诉印度军人,只要应付得当,地面雷达可以跑赢远距离发射的反辐射导弹,如果敌机靠近,那么新德里周边有十几个导弹阵地正等着他们。
目标的位置输入正在进行中,导弹旅长亲自坐镇指挥;这是一个相当纵深的目标,距离新德里总理府也不过15公里,届时导弹巨大战斗部的爆炸,一定会惊动全城,而阵地周围的平民建筑也是必须考虑的方面,保险起见,待命的几枚使用集束战斗部的导弹没有被林淮生指挥部批准投入作战,这些散布比较大的弹药,可能会引起一些误伤,当然对于东风导弹的精度,林淮生是有把握的。
前方的消息继续传来,敌人的阵地部署与预料的一样,指挥车与警戒雷达处于阵地中央,发射车分散在阵地周边,警戒部队把守住了道路,随时准备开溜。蹲在1公里外制高点上的巴基斯坦探子,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敌人阵地全貌,他不停地发送消息回来,这样做相当冒险,很容易被敌人锁定电台位置或者直接被街上执勤的宪兵看到,不过他提供的消息使得导弹部队可以对弹着点进行最后的调整。根据不完整情报发射的战术导弹未必能精准掉到目标附近,不过导弹的大型战斗部大致可以弥补误差。
林淮生直接向导弹旅下达了攻击命令,这不是他第一次用战术导弹袭击防空导弹阵地,但是之前都是根据无人机情报进行发射,而且打击的都是野战目标,这次打击对象却在闹市内,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2辆间隔300米的发射车,先后发射导弹。导弹腾空而起,它们将用比其他手段短得多的时间,飞到目标头上。
远在300公里外的印度指挥官,当然不知道自己会首当其冲成为打击对象,按照他的想象,攻击会由远至近展开,他的防区处于市区,多少还可以绑架本地居民,使得敌人投鼠忌器;不过他并不太清楚一公里外,有人正偷偷地盯着他。
指挥官看了看表,是到了演习撤离的时候了。他抓过通话器,向全营发布命令:“发现敌人远程攻击,立即撤离阵地。”
命令重复了2遍,阵地立即沸腾起来,尽管官兵们都知道敌情是假的,不过谁也不敢怠慢,警戒部队开始驱赶道路上的行人,几辆开道的路虎和运兵卡车迅速通过公路,以保证道路畅通。从四个阵地上回撤的导弹发射车,开始笨拙地掉头并集中,按照流程,这些坦克必须排成纵队,等待指挥车、雷达和通讯保障车辆先行,然后才能撤离。
滚滚天雷从天而降,一些反应不及的人,还以为这只是演习的一部分,巨大的导弹掉在了指挥车旁50米的区域,爆炸的气浪瞬间将集中成一列,准备转移的车辆全部掀翻,除了那些距离较远的,或者使用比较沉重坦克底盘的除外。
第二枚导弹落在了稍远的地方,将远处待命的卡车大部摧毁,导弹的剩余燃料还引起了阵地上的大火,将一些表面和地下的设施烧毁。
整个攻击干净利落,基本没有伤及周围的民用设施,当然周边几百米被建筑物上的玻璃全部被冲击波震碎。
巴基斯坦间谍躲在远处的楼顶观察,他们也感受到了冲击波带来的**气流,间谍用颤抖的声音发报告:袭击结果接近理想状态,不过他还需要等待烟尘落幕,进一步核实敌人的损失。
国防部长辛格正在达斯豪尔街的国防部内,导弹落下的瞬间,他从朝北的窗户,看到德里方向的火光,巨大的响声隔了好久才到,他不记得刚才有防空警报响起,要不然他本该被保镖们架着钻进防空洞才对。
“怎么回事?”他抓起电话,“给我接城防司令部,刚才是怎么回事?”
等了一会儿,电话那头有了回应,城防司令部长官同时也是近卫联队联队长的穆亚尔少将接了电话:“我们的一个防空导弹阵地被攻击了,好像不是巡航导弹。”
“是战术导弹?”
“我想不太可能,我们的防空密不透风,它们的无人机根本飞不进来,自然也无法为战术导弹侦察目标。”
“也许是卫星侦察到的?”
“第17防空中队25分钟前刚刚部署到那里,是我下达的命令,不可能……”
不等穆亚尔说完,辛格挂掉了电话,他意识到城里已经不安全了,之前他一直假装沉着,等到警报响起才下楼进地下室,现在看起来敌人的情报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城内每一个角落,随时可能取自己的老命。
687 提前行动
国家意志“给我接内务部大楼,找查曼局长。”辛格继续打电话。
“查曼局长出城了,局长说说可以直接在第2集团军的指挥部找到他。”
“该死的,”辛格狠狠地挂上电话,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不是每一次袭击,防空警报都来得及提前响起了,引进的美国反导系统正在进行人员培训,届时对导弹的预警速度和拦截会靠谱一些,但是现在该怎么办。
国防部长对用镀以及欧洲的防空系统组成的如,此绵密的防控网,竟然无法提前发出警报赶到了极度的失望;不过他也知道,从技术上说,首先印度没有卫星预警能力,目前的系统只能对末端弹头重入大气层阶段进行有限识别,和理论上的拦截概率。他还不能确定这次袭击是不是使用了从中国境内发射的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战术导弹,如果那样情况更糟,因为印度没有类似铺路爪的远程预警雷达,在防御从山后面升空的弹道导弹时,没有什么底气;暂时,只能寄希望与爱国者能够在末端拦截上发挥一些作用,但是培训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火急火燎找不到查曼,正想找防空司令部了解情况,外面侍从室倒是先转进来了总理府专线电话,他接起电话,竟然是卡汗的声音,颇感到意外。实际上,他和其他政府官员已型的承受不住重压的行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否会出现动摇,会不会推翻原来决定撤出新德里?这一两天将是十分关键的时刻,而地面部队的潜行攻势,仍然需要60个小时的准备,才能展开。即使卡汗本人不撤出,他会不会搞一个折衷的方案,将他指定的继承者送出城?无论如何,美国一定会支持在南方组成联合政府的方案,他们十分希望将战争长期化下去,如今各国的大使馆都已经撤离了新德里,只有美国大使馆留在那里,似乎还在等待新德里最后的决心,好协调行动,一旦他们决心掩护印度政府撤离,情况就会复杂起来,中**队从法理上不能袭击外交车队,实际上即使想袭击,也必须依赖非常准确的情报。最稳妥的办法,是将他们封锁起来,一个都别跑掉。
作为目前对应的策略,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人员,已经受命在始在新德里的平民区以及周边军营里,散布总理和高官们逃之夭夭,留下军队和平民顶缸的谣言,他们干这一套确实颇有心得,加之卡汗长时间地未公开露面(一个星期之久),谣言迅速传播开来,很快就确搞得人心惶惶,这样做应该可以干扰他逃走逃走的决心,但是时间不会太长。
徐景哲已经向上级建议,将总攻时间提前,但是实际困难仍然无法克服,目前将要实施合围任务的几支部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所有的军官中,只有贺凡一个人表态他不会有任何问题,不过鉴于他从未指挥过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自然也从未表现出联合作战的指挥能力,所以他的保证确实存疑;现在徐景哲只能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如果发现印度政府有后撤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