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 >

第1652章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第1652章

小说: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才在9月22日占领该镇,不过随着卢顿被占领,A集团军群总算按计划推进到了伦敦北面。

而沿海岸线前进的D集团军群的情况与A集团军群的情况其实差不多,在其他城镇遭遇抵抗很少,但在绍森德花费了七天时间,付出了四五万人的伤亡,才占领绍森德。

然后又是快速推一段距离,最后又在伦敦东部的格雷斯遭遇了顽抗阻击,英军在此布置了四个师的兵力,还有着完善的防御系统,克卢格带领的D集团军群在此足足被阻挡了将近半个月时间,虽然占领了格雷斯,但总计付出的伤亡高达十万,这是德军到目前为止遭遇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包括古德里安的第一坦克集团军在此役中也遭遇了巨大伤亡,起码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实力。使得德军不得不再次补充了两个装甲师加入这个集团军。

随着格雷斯和卢顿被占领,南路主力已经完成了钳形攻势布局,从东、北两个方向推进到了伦敦。接下来的伦敦攻坚战,没有足够的装甲突击力量是不可能轻易攻克伦敦的,甚至连伦敦包围那些密集防线都很难突破。

第七卷 二战之谁主沉浮 第746章 特混舰队

第746章 特混舰队

不管三路大军付出了多么大的伤亡,但将近一个月的攻势,德军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随着博格的B集团军群于9月26日攻克伯肯黑德和谢菲尔德,博格主力推进到利物浦,曼施坦因和屈希勒尔两大集团军合围曼彻斯特,北、中、南三路大军算是都相继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攻势。

北路下一阶段将发动对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的攻坚,而中路则将发动对伯明翰的攻坚,而南路则是最重要的伦敦攻坚,三场攻坚,针对的是英国目前三个最为重要的地区,不管哪一场攻坚都不会再像之前的战斗那样容易成功的,德军将要面临的压力和伤亡代价当然也会更高。

当然,现在压力最大的无疑是英国,经过此次战斗后,英国军队再遭严重打击,目前英军精锐陆军已经起码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最多还余下了二十多万人,虽然全国动员,目前英军队总数仍有过百万之多,但除了那二十多万精锐,剩下的几乎全部是刚刚征召的新兵。至于无法计算的武装民兵事实上许多人连武器都配不齐,最多只能搞搞骚扰战,在大规模正面作战中,他们是起不了大作用的。

而且这过百万正规大军目前不得不大部分放在了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伦敦三个地区四大城市当中,这是英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英国必须保住这些城市,否则失去了这四座城市,英国将无力再战,因为他们的大部分重要工厂都位于这些城市当中,失去了这些工厂,哪怕全国人民都应征入伍,英国也造不出多少枪支弹药。如果赤手空拳,人再多也不经两百万德军屠杀。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这三个地区四座主要城市是英国最后的希望,而对德国人来说,如果他们能在未来一个月内占领这三个地区,甚至只占领其中两座(当然其中至少要包括一座伦敦),德国就有可能彻底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因为失去了这些工业重镇,英国本土差不多也就等于彻底沦陷了。仅凭剩下的格拉斯哥、爱丁堡、朴茨茅斯、布里斯托尔、利兹等城市是不可能再支持英国阻挡德军的攻势的。即便他们在海战中赢得胜利也是一样。

因为这四座城市已经集中了英国绝大部分主力军队,如果英军在这里失败,也就代表着他们的军队几乎被完全摧毁,剩下的其他地方,德国完全可以摧枯拉朽式的予以占领。

当德军正式包围伦敦、利物浦、伯明翰时,时间已经来到了1942年9月29日,即将进入10月。

而此时,距离大雅茅斯登陆,距离英德全面开战已经过了半年,从半年前开始大肆抽调海外舰队回本土集结的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大半完成集结。

只剩最后两支,一支是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抽调的沿南美合恩角转入大西洋的舰队,一支是由新加坡、马来西亚抽调的然后会合了印度洋舰队组成的最庞大的一支海外舰队,这支舰队一如叶枫所料,也许是考虑到要保住更多秘密,也许是考虑到苏伊士和地中海的可能威胁,这支舰队从一开始就没有进入红海走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返回本土这条捷径,而是选择了长途绕行非洲好望角。

这支舰队在此时正好经过南大西洋,进入了北大西洋,最后出人意料的在中途攻击了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打的口号是葡萄牙是法西斯的帮凶。

但这已经不重要的,葡萄牙的实力不足以反抗,而德意等国现在也没空帮助葡萄牙了。所以葡萄牙也只能吃了一个哑巴亏。不过不管怎么说,葡萄牙在苏联战争中参加了德国人的阵营,加上葡萄牙的确实行了法西斯**统治,所以英国以此为理由侵占亚速尔群岛也是完全理由充足的。

亚速尔这座位居南北大西洋,加勒比和地中海十字架中心的小群岛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优势,在此时英国人占领这座群岛有着巨大的好处,毕竟如果此岛控制在德国人或阿拉斯加人手上,英国和美国都将面临巨大威胁。

战争进行到这个关键阶段已经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了,不管葡萄牙人如何选择都是一样,一切唯实力而论。一切视乎战略需要。现在英国和美国需要亚速尔群岛,那么哪怕葡萄牙人突然选择加入英美阵营,这个岛也仍要由英国或美国人暂管,只有那样,他们才能放心。

当然侵占亚速尔很突然,不管是有预谋还是顺手而为也好,目前这里不是英国驻军的重点,所以掌控该岛之后,英国人仅仅在此留驻了一支不到三千人的部队和十几艘中小战舰,然后印度洋舰队和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调回的南太平洋舰队在亚速尔正式会合,如此数百艘大小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离开亚速尔,继续向本土前进。

现在英国皇家海军就只要等这支庞大舰队前来会合了,所有人都知道,当这支舰队归巢,英德海军决战的关键时间就要到来。

“亚速尔?”许立功站在作战室内的那幅巨大地图面前盯着横亘在南北大西洋之间的亚速尔群岛,最后也忍不住叹了一声道:“占据了这里,就等于占据了大西洋的心脏,不光沟通南北,还能联系一东一西的加勒比和地中海,形成四方呼应之势。”

此时许立功所在的地方并非是阿拉斯加的某个舰队司令部内,而是在挪威海沿岸靠近北极的良港特罗姆瑟。

特罗姆瑟是挪威北部城市、海港。位于挪威海特罗姆瑟海峡中克瓦洛伊岛和附近一小岛上。这里目前只是一个人口不过数万的小城,是挪威最北的城市之一,号称北极之门。

不过虽然靠近北极,但因有北大西洋暖流通过,这里的沿海却是冬季不封冻。所以一直是挪威北冰洋捕鱼和捕海豹业的中心,也是北极探险的停靠地之一。

当然现在的特罗姆瑟远不如后世那样出名和繁华,甚至于这里与内陆的交通也是直到1936年后朗姆比机场建成后才开通,至于公路是直到两年前才开始修通,在此之前,这里与挪威其他城市的联系完全要依靠渡轮。

即便现在交通已经改善,但毕竟时日还短,所以这里仍然是一个落后的相对闭塞的地方。即便他的机场和公路也是阿拉斯加修建的,因为早在对苏战争后期,挪威正式加入海约后,特罗姆瑟就被阿拉斯加选为了一个驻军地之一,是阿拉斯加在挪威除中部的博德港、南部的斯塔万格港外的第三个驻军基地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阿拉斯加才修通了特罗姆瑟至博德港然后连接上挪威内陆交通的公路,也正是因为这样,阿拉斯加才修建了朗姆比机场。不客气的说,现在的特罗姆瑟更像是一个阿拉斯加控制的城市,这里全城三万多人口,却有近万是阿拉斯加的军人。

当然特罗姆瑟周边大小岛屿纵横,港湾众多,就连生活在这里的人也不知道就在这几个月来,在特罗姆瑟周边事实上已经足足有了数万阿拉斯加军队,且几乎绝大多数都是海军,而在特罗姆瑟南面那个荒无人烟的克瓦尔海湾中修建了一个巨大的,远比现在的特罗姆瑟港要大得多的现代化港口,港口中此时停泊了足有六七十艘大大小小的战舰,其中赫然有四艘从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的多用途攻击性斜角甲板航母。航母甲板上此时有几架从机库中运上来的飞机,如此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飞机赫然跟闪电战机一样,是没有螺旋桨的飞机。

当然没有人能发现这里,虽然特罗姆瑟现在是阿拉斯加的驻军基地,但这个大港与真正的特罗姆瑟隔着一座狭长半岛,英美侦察的只会是北面的特罗姆瑟,根本不会想到在半岛南面那根本人烟罕至的地方会有这么一个巨大的港口。在这种地方,没有陆地交通,英美的侦察人员想进去到港口侦察是不可能的,至于进入港口的海湾口是一个不足十余公里的钳形口,阿拉斯加早在这里布置了许多秘密障碍,至于飞机,现在哪个国家的飞机可以进入这里?再说现在这个时候,不管是英国还是德国都不可能有闲心总盯着一个远在北极的小港。阿拉斯加表面上在这里只是驻有几舰中小型战舰和一个空军中队罢了。难道凭这点实力还能威胁到英德不成?

当然为了避免哪个飞机员发神经盯上这里,港口还是做了许多伪装的,即便连营房都没建多少,大部分士兵吃住就在军舰之上,包括第一特混舰队司令部都是直接设在了叶卡捷琳堡号航母上。这样尽空缩小目标,飞机在高空是不可能发现这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如果是低空……那是找死,跟阿拉斯加空军称霸天空一样,这个世界上自然也没有哪个国家的防空能力可跟阿拉斯加相比。

此时的许立功所在的这个作战室就是在叶卡捷琳堡的舰桥指挥室内,也是第一特混舰队的指挥部核心所在。

听了许立功的话,站在许立功身边的邰叙文有些不以为意的道:“司令,虽然亚速尔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