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173章

这货不是马超-第173章

小说: 这货不是马超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可惜什么?!”蔡琰睁大了双眼瞪我。
  “这么一名如花似玉我见犹怜的妹子,看起来年纪比我好像要大几岁。”我拍着大腿,做长吁短叹状。
  她狠狠一头撞进我的怀中。
  “我不管,你这几天都不能再碰小昭了。”她蛮横地做出指示。
  “不是吧,你虽然是正妻夫人,也不能这么不讲道理啊。”我笑着将手又探入了她两股之间。
  蔡琰浑身一颤,急忙并拢了双腿,将我的手掌夹在股缝之中。
  “咦,夹得好紧。”我轻轻动了动指尖,在一片低矮的草丛中游动。
  她咬着贝齿抑制着心跳。
  手指摸熟了地理位置,忽然探头进入了一谷幽穴之内。
  她后背一弓,瘫倒在我的胸前,檀口中已有喘息。
  “夫人……”我笑眯眯地暂停了动作,“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你要不要听呢?”
  “什么……建议?”她的声音细不可闻。
  “这一次我们换个姿势吧,”用双手撑起她,我笑道,“你在上面如何?”
  她的俏脸鲜红欲滴:“人家不会……”
  “不要紧,我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的嘛!”我将双手下移,把握着她不堪一握的纤腰,“我们只不过是共同探讨一番,交流一下心得而已。”
  “你……就会欺负人家!”她这是默认了嘛?
  我立即准备更衣脱鞋,蔡琰急忙阻止了我:“晚上……晚上再……交流吧?现在……人家想真地休息一下呢。”
  “这天气最适合交流经验了。”我稍微坚持了一下。
  她却一脸哀求的神色:“不要……太丢脸了……”
  传统的思想依然影响着她的日常举止,这不是我轻易就能改变的。
  我只有讪讪地停下手来,养精蓄锐以待傍晚的来临。
  

第四十三章 军事奇才

 短暂的小憩之后,我捧起了孙子兵法第二篇。
  真是惭愧啊,第一篇我也只是看了一遍而已——而且还是近两个月之前。
  “作战第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民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我感觉又强调了后勤和财政的重要性。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速战速决,否则将会拖垮一个国家的财政么?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再籍”是何意?“粮不三载”是说耗费的粮草不超过三年?
  我用细笔在文中加点做出标识,而后继续向下看去。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国家穷困的原因是因为长距离运输?导致百姓变穷?军队夫君物价昂贵,百姓也穷的话,国家就加重……“丘役”?不是兵役吧?盗版书啊,竟然少了两点……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秸秆一石,当吾二十石。”这句总算明白了,指的是要无情地抢劫敌军敌国的一切物资和资源,对敌国实行三光政策。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春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杀敌要愤怒,抢劫要卖货?
  我又一次提笔标记,这一段看来比较重要,中心思想竟然没看懂。
  不过后面那句倒是有些明白:要奖赏英勇作战的士兵,更换旌旗……卒春而养……莫非是说士兵们发春、有生理需求时将领还要来养他们?!
  “故兵贵胜,不贵久。”我十分赞同兵圣的意见,速战速决才更加经济。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最后一句,又一次强调了战争对于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影响,为将者,必须深知其中的要害。
  我也懒得出门,凑合着询问一下蔡琰:“夫人,过来给我讲讲兵法?”
  “兵法?”她又放下手中不知是儒家的那本经典,好奇的凑了上来,“夫君看的是……孙子的第二篇么?”
  我得意的炫耀道:“两个月之前,我就看过第一篇了,现在进一步深入学习一下。”
  “妾身十岁时就通读过数遍了。”蔡琰撇了撇嘴。
  我兀自强辩:“头发长见识短,为夫活学活用,征战沙场,夫人看了毫无用处。”
  她指了指我的头:“头发长见识短?夫君的头发未必比妾身的短哟!”
  呃,我确实忽视了现在的环境,以后不能用这句俗语了,大家都是长发,只不过男子的头发都扎在头顶被冠帻所包裹而已。
  “好吧,你有什么问题?或许妾身可以帮得上忙呢。”
  我拍了拍大腿,示意她就坐,蔡琰微一迟疑,已被我横手揽进怀内。
  她刚想要挣扎一下,我已在她耳边吐气道:“岳父可让我好好疼爱你呢。”
  蔡琰在我肩头轻拍了一下,而后偎依在我的身上,仔细地看了看我标记的地方。
  “役不再籍,”她伸出纤纤素指,划在粗糙的竹片上,“再籍,指的是再次征调兵役,籍本意为名册,这里嘛,含有征调之意。”
  我点了点头:名词作动词用,兵役不能多次征调,不然容易导致民心不稳国家动乱。
  “粮不三载……‘三’、‘六’、‘九’之类的字,通常都代指多次;载,并非年岁,指的是运载,”她继续讲解,“即粮草也不能过多的征运。”
  “原来如此。”粮草的确是一项极其麻烦而有难办、却又是打仗所必不可缺的大事,重中之重,来回运输更是不胜厌烦。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因,依、就,你可以理解为夺取……”蔡琰想了想,“兵甲在自己的国内准备充足,而后在敌国补充粮草,应该是这个意思。”
  “夫人妙解。”我急忙送上一句称赞,虽然这句话我基本已经理解。
  她飞了我一眼,继续解释道:“丘役?指的就是兵役啦。”
  “我知道啊。”我自以为是。
  “周礼有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故而军赋被称做丘役。”蔡琰详细解释了这个词语的来源。
  我觉得这个词很少用到,但也可能是我根本不写文章的缘故吧。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蔡琰讲到了重点之处,我急忙屏气凝神,“怒者,使之怒也;货者,以货与之也。”
  我迅速明白了:原来是使动用法!想要奋勇杀敌,就要使士兵们产生冲动、怒气,即激励士气;想要夺取地方的资源,就要给士兵们物质奖励。
  “哦,讲得好,接下来……”我缓过神来,抱着蔡琰抖了抖。
  “更其旌旗,即将敌军的战车更换成自己的旗帜;车杂而乘之,将俘获的战车混编入己方军队之中;卒善而养之……”
  “善?”我瞪眼看了看:咦,不是“春”字么?眼花,眼花……
  “即敌军若是归降,则应该善待之,以壮大己方的军力,从而才能战胜敌人,并使得己方日益强大。”蔡琰出了口气,她是不是也感觉到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述兵法,确实有些困难?——而且还要让我这种大学本科文化的人听得懂……
  “琰妹这么一讲,为夫茅塞顿开啊!”我急忙又将第二篇囫囵着看了一遍,并提笔在纸上记下了几句解释,以防之后随时查阅。
  蔡琰显得十分高兴,抿嘴笑了笑。
  我一边侧身记着摘要,一遍问道:“你笑什么?觉得这些词句太简单了?”
  “哪里……”她柔声道,“只是看到夫君能来询问人家,心里忽然感到十分满足呢。”
  我放下笔,重新将她搂住:“你是看到不学无术的丈夫竟然开始看书,觉得人生又充满了希望?告诉你,为夫就算再学上五十年,等到咱俩头发都白了,也成不了大儒……”
  “讨厌,人家没指望你成为什么大儒!”蔡琰娇声叱道。
  “你可不要违心说话哟?”我在她的颈部哈了口气。
  她似是有些酥软:“夫君现在这样,就挺好的嘛。”
  “唔,”我若有所悟,向上动了动身子,“做男人,挺好。”
  蔡琰慌忙抓住了我的衣襟:“不要晃呀,吓了人家一跳!”
  “嘿嘿,”我坏坏地笑着,握住了她的两只小手,“那让你自己坐在上面动,好不好嗯?”
  

第四十四章 日常工作

 八月十三日的小朝会。
  随着之前连续三场对兖、青、豫州的讨贼战争的结束,大汉王朝正式宣布对此三地拥有主权,甚至徐州陶谦在面对张温手中的数千骑兵,也只能乖乖承认朝廷的权威。
  于是,中原在名义上,再次勉强回归大汉版图。
  集中体现在朝会中诸位公卿有事可做。
  之前,就已经出炉了包括曹操和刘备在内的头一批地方官吏的任命;今天,第二批刺史、太守及重要县令的任命也在热烈的议论中签署生效。
  当然,刘协在其中,并没有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这些任命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两名刺史:光禄大夫周忠,出任兖州刺史;议郎王盖,出任豫州刺史。
  这二人都与我毫无交集,也不知道这之后究竟有什么黑幕,至少在朝堂之上,我看着这两位四十上下的文士,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要将刚刚收回的两个中原大州交给这么两位温文尔雅的官吏。地方上黄巾余党依然还未彻底熄灭,我们还没到坐下来慢慢教化百姓的时候!
  比起他们,我更希望刘备、孙坚二人出任,当然我也知道这只是美好的希望,孙刘二人毫无根基,绝对没有人会同意的。
  而我,也想不到其他更适合的人选。
  卫尉寺中的工作依然清闲,我决定彻底放弃了亲自巡查皇宫的重任,完全交给了卫觊、韩暨、张既等手下——但是,这项工作计划遭到了强烈的抵抗。
  在他们差点就要以血死谏的规劝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