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玩-第8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原恭子在一旁顺势翻译。
“唐先生气色不错!欢迎欢迎!”随后,河野治也伸出了手。
“谢谢!”
“唐先生在江户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河野平伸手。
“客气了!”
打完招呼,似乎一时间都没什么话了,唐易本来也不想在这时候多说,“那我先入座了?”
“好!”河野太郎点点头,又对北原恭子说道,“麻烦你照顾好唐先生!”
大厅里的一侧,已经布置好了主席台和坐席,唐易看了看,座位大约得有五百个,不过有些没有名签。
这个大厅本来没那么大,靠门的区域还被用了一部分,但是大厅一侧延伸出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上方是透明的钢架玻璃结构,只有一楼和二楼有。而一楼的这一部分,设置的是一处大型游泳池。
北原恭子引导唐易走向他的坐席。
第1365章 一个插曲
唐易走到座位前,发现他的位置在第五排。除了第一排只有十几个座位,其他都是三十个座位。
而且,他旁边,还设置了北原恭子的座位。
九点整,开幕式开始。
但凡这种盛大典礼的开幕式,都很老套,老套也意味着稳健和从容。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程序,倭国亦是如此。
有个倭国文部省的二把手也来了,而且叽哩哇啦讲了不短时间,北原恭子轻声在唐易耳边翻译了一些要点。
什么大扶桑的文化源远流长,什么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唐易心里暗骂,尼玛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我华夏的东西,抢过来就成了你们的文化了?
倭国的历史倒是不算太短,但很喜欢戴大帽子。比如他们说得惊天动地的战国时代,也就是几十个县长级的人物打来打去,几千人的仗,就可以号称大战。
讲话完了之后,是看一些片子,然后还有个江户大学的教授出来谈文物。中午是午宴。下午的议程是请了几个国家的专家演讲,不过这里面没有华夏的人。
合着第一天不参观,第二天才开始。
唐易干脆没留下吃午宴,下午也不打算去了。午宴之前,和几个熟人聊了聊。蔡震宇也没留下吃午宴,和唐易寒暄了两句,比唐易走得还早。
出来之后,联系了文佳,两人干脆又把唐无心和司马六叫来,一起在外面吃了午饭。
晚上的时候,唐易又和王镇南单独聚了聚,顺便把谭千常的想法说了。
谭千常的意思,是让王镇南借着万国展览大典上没有元青花大罐这一项,说自己收藏了一件庄子梦蝶元青花大罐,而后唐易配合说见过这个大罐,是个真品。而在王镇南回到缅甸后,再展出继续配合。然后谭千常在国内找媒体炒一下。
当然,炒的时候,要带出是从闵天手里流出这件事儿。借以造成闵天的负面影响,毕竟是把华夏的宝物流到了缅甸。江南玉器协会恰逢改选,他就此让闵天下台。
这种事儿,王镇南一听就明白,“对我来说,小事儿一桩,问题是,你确定你控制这个谭千常,他执掌江南玉器协会之后,依然能为你所用?”
“暂时来看,是这样的。而且不是这么势利,什么用不用的,合作共赢。毕竟,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在我回国之后就要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了,而且谭千常也是原来土门长老的后人。”唐易应道。
“那就没问题了。”
“太感谢了老爷子,毕竟也是一件需要你抛头露面的事儿。”
“我抛头露面还少么?这次万国展览大典,就我在古玩上的道行,本来不会邀请我的,不就是因为我名声在外么?”王镇南笑道。
“不能这么说,翡翠这东西,虽然只是天然宝石,但是万国展览大典也有现代工艺品和珍稀原料的展览设置。就好像沈松岳先生,也被邀请了,一个道理。”
“不说这个了。你和东京史料馆的梁子这么大,你这次能来,就是一种胆识。不过,各方面的准备都做好了么?”王镇南又问道。
唐易压低了声音,“不瞒老爷子,我这次来,还有件事儿。”接着,唐易就把要把三羊圆尊取回的计划说了。
他之所以告诉王镇南,一来王镇南虽然在缅甸,但是赤子之心昭然,他还是那个“王国为”的后人。而且,王振南阅历丰厚,老谋深算,唐易想听听他的看法。
唐易说完之后,王镇南皱紧了眉头,“是上头逼你干的?”
“没逼,我怎么也算是个男人!”唐易摇摇头。
这句话有歧义,字面上器官的意思就不说了。唐易的意思自然是,作为中华儿郎,这件事值得去做。
王镇南看了看唐易,点了一支烟,才开口道,“太危险了,这可是他们的地盘!”
唐易接着又把和长谷横草的事儿大体说了说。
王镇南沉吟道,“这个长谷横草,本质上是个政客,靠不住。而且你想想,万一你出了事儿,和他又没关系,东西却在他手里,他会怎么办?”
“但是不提前给他,就更没把握。”
“这个倒是。不过,在他们宣布要捐赠之前,应该不会有事儿。但是如果宣布了,那就随时有危险。好在你和文佳一起来的。”王镇南突然说道,“这样,我这次是带着私人公务机来的,不行你提前离开!”
“您的公务机,目前停的地方,他们也能控制和安插人手。而且,我打算借用长谷横草有私人公务机,更为稳妥。”
“如果他能答应,那最好了!如果不答应,那你就及时联系我!”王镇南点点头。
“好。”
“你的运气一向不错,顺利平安回去之后,找机会我请你喝酒。”王镇南笑道。
两人聊到很晚。
第二天上午,大典开始开放参观。
唐易先利用一上午的时间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好东西确实太多了!越看心里越不舒服。
同时,唐易也看到了成化斗彩高足杯、夔纹象尊、雍正海水龙纹天球瓶。心下算是了然了。
三羊圆尊赫然也在。独立占了很大的一个空间,是在那种从地面到屋顶都密封玻璃罩里。唐易对这个三羊圆尊多费了下些时间,虽然隔着玻璃罩,但也基本能断定,确实是真品无疑。
中午的时候,唐易出来,和文佳一起,与蒋英年和高太明碰了碰。再次确定了具体细节。
下午,唐易再次来到展览现场,和王镇南配合演了一个插曲。唐易一点儿都没避讳,直接提前让北原恭子联系了几个媒体记者。
王镇南说展览没有元青花大罐,是事实。这也不可能有,全世界就那么几个,都是固定的,这个庄子梦蝶本来也是凭空“冒”出来的。
记者当然很感兴趣,王镇南表示,回到缅甸后还将展出那件大罐,甚至有两个记者要了联系方式,准备到时候去缅甸采访。
唐易也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必是真品无疑。
第1366章 一笔交易
这个插曲让河野太郎有些奇怪。这不像是故意要打东京史料馆的脸,虽然元青花大罐很珍贵,但是东京史料馆即便没有大罐,却有其他的元青花器物,比如八方瓶,压手杯。而且,展览里还有比元青花大罐更为珍贵的藏品。
而且,完事儿后王镇南和唐易甚至还去找了他,说主要是配合在缅甸的展出造一下势儿,如果有不妥,还望包含。
河野太郎面儿上自然很大度,还顺势介绍了一些展览中的元青花器物,引导了一下记者。
这个小插曲很快被其他首次展出的重器造成的新闻价值所淹没,河野太郎便也没有再去多想。
但是,就在晚上,河野平却接到了唐易的电话,电话里说:想和令尊河野太郎单独谈谈。
河野太郎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下午发生的这件事儿,但实在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唐易是不能不见的,他既然提出来,必然有重大的事情。
最后,河野太郎就在东京史料馆十二楼,也就是顶楼的办公室里见了唐易。
展厅是在九楼十楼十一楼。但是,河野太郎的办公室,只有一部电梯直达,而且也没有楼梯通向其他楼层。想去其他楼层,得坐其他的电梯。
关上门之后,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人了。
河野太郎准备了倭国静冈茶中的极品,而且,还准备两只货真价实的建盏作为茶杯。
“河野先生,您太奢侈了!”唐易虽是这么说,但拿着建盏喝茶毫不含糊。
“所谓宝剑赠英雄,这样名贵的宋代兔毫建盏,只有真正的行家才配使用!”这时候,河野太郎说的是华夏语,他的华夏语发音略显生硬,但是却十分流畅。
品茶说了两句,河野太郎直接道,“唐先生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儿就直说吧。”
唐易点点头,“我来之前,得到了三个消息,来之后,又在展厅里看到了三样东西,想了想,还是应该告诉河野先生。”
河野太郎一听,和白天庄子梦蝶元青花大罐的事儿毫无关联,但是这件事儿听起来,似乎更要命。
“你继续说。”
“这三件东西,原来都是赝品!”唐易说完,掏出烟盒,“能抽烟么?”
河野太郎饶是老狐狸,但是听了这个,仍是身子一震,缓了缓才道,“可以抽,我也抽一支。”
拿出雪茄,剪烟和处理动作,明显带着卡顿。
直到深深吸了一口烟,河野太郎才道,“古玩行里,假的说成真的,真的说成假的,这样的事儿太多了。我们的展品,都是经过严格复杂的鉴定程序,不知道唐先生所谓的消息,是不是道听途说而来?”
“空穴来风。”唐易坚定道。
“空穴来风?那就是有人胡说了?”
唐易愣了愣,“河野先生,看来你不在华夏,居然也受了影响。空穴来风的意思是,事情的来源是有根据的!只有空的穴,才能进来风啊!但是现在这个成语在华夏,被很多人误用了,好像是形容毫无根据的消息一样!”
河野太郎没心思跟他扯些这个,听明白之后,干脆道,“唐先生的意思是,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