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781章

天下珍玩-第781章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呢?资料太全了,图片,录像,数据,各种高科技手段,所以现在有的高仿比晚清的高仿水平高,那也很正常!
  当然,这里说的是现代高仿有一些比当时的仿品水平高,不是说所有的现代高仿都比当时的水平高。
  对于高仿来说,科技要运用好了是好事儿,可是运用不好,那就是弄巧成拙。比如有的瓷器上的画片,利用电脑绘图,然后是“印”上去的,仔细一看,印的那种“小网点”还在,一眼假不说,连普通工艺品的价值也没了,太生硬了。
  “这种东西,国外也有人买到。特别是有些有一定眼力、但是还不够精深的,一看是老东西,又是国外买的,觉得肯定不会是仿品!结果呢,不是现代仿品,是晚清仿康熙!”唐易接着说道。
  “我明白了!”刁钦三现在对唐易那是真的佩服到家了,“这东西咱们卖的时候明说是晚清仿品。当时算是假货,但是现在,毕竟也是一百多年前的老东西,古人仿古人!虽然不算贵重,但是也值得收藏!这当然不是蒙人,是正儿八经地赚钱!既然碰上了,当然要收了!”


第1266章 有点儿怪
  唐易点点头,“不过,这东西是给入门者准备的,算是物美价廉的学习性藏品。因为晚清的青花瓷器,大部分已经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了。”
  刁钦三递给唐易一支烟,“唐总,这怎么说?”
  唐易点了烟,“因为除了高仿,就是按照范式来。你想想,康雍乾清三代瓷器,艺术品和日用品,基本是能分得清的,但是到了晚清,无论形制还是纹饰,基本没什么区分了。而且国力衰弱,社会混乱,也影响到了艺术品的创作。你比如康熙的刀马人物,那是正儿八经的创作,但是晚清呢?拙劣地模仿,还谈什么艺术性?”
  刁钦三连连点头,“晚清的青花的确是太衰了,倒是粉彩的量上来了!”
  “刁兄说得对,在华夏所有的瓷器的当中,从数量和普及度上,能和青花分庭抗礼的,就是粉彩了!”唐易接着说道,“这也是在晚清才出现。这一点呢,也是当时的国家和社会环境造成的,粉彩这种艺术,比青花多彩,也柔和,少符号感,多现实平民化,说明封建王权已经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青花这种瓷器,从创烧以来,就没断过,而且从元代开始,就占据了最主流的位置,不管出现过什么新品种,它总是坐得很稳。直到晚清,粉彩出现大量产出,才能与之抗衡。
  而且,青花和其他瓷器都不一样的是,它这个名字是艺术化的,不是本名。而其他的品种,基本都是叫的本名。
  就拿最接近的釉里红来说,一听就知道是釉下红彩。那青花应该是叫釉里青或者釉里蓝才对,结果偏偏有了这么一个艺术化的名字。
  不得不说,这个艺术化的名字也是青花瓷推广普及的重要助力。
  刁钦三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唐总,之前我打算跟着你干,多半是因为文大师。但是现在,你这水平!我是真心实意地想跟着你干了!”
  “既然走到一起,齐心合力,那就是兄弟。刁兄不必说太多,我明白。”唐易说着,“走吧,继续逛逛,要是没什么收获,咱们赶紧换下一个古玩市场!”
  三人又转了转。逛地摊这种事儿,有时候也有点儿奇怪,没收获吧,就一直没收获,有收获的时候,却接二连三。随后,唐易和刁钦三同时发现了一组唐代的玛瑙珠子,总价不高,虽说算不上捡漏,但也是比市价低个三四成拿下的。
  “我感觉这里的地摊似乎要比想象得少!”基本逛完了之后,唐易对刁钦三说道。
  “大唐西市是西北最大的古玩城,但受到店面不景气的影响,很多地摊也分散了,有些摊主也是经常转移。”刁钦三介绍道。
  这长安古玩城,外地人喜欢笼统地叫,但是长安比较出名的古玩城有两个,一个就是唐易他们逛的,也叫大唐西市古玩城。还有一个,叫朱雀路古玩城。
  唐易之所以选这个地方开店,不光是因为是规模最大的。还有一点,这里不似普通古玩市场那么单一,集合了文物商店、艺术画廊、小市场、古玩经营配套店面,还有鉴定评估中心,拍卖行和典当行。利与交易,便于获知和传播信息。否则,意义就小多了。
  但是,如此一来,地摊就不会那么繁盛,而且现在越来越少。同样都是周六,朱雀路古玩城的地摊区就更热闹。
  他们商量了一下,趁着时间还不算太晚,便又去了朱雀路古玩城。
  朱雀路古玩城除了固定的商店,还有两个交易大厅,而地摊,多集中在商店所在的长长过道之中。“听说,这里周末的地皮货比较多。”刁钦三介绍道。
  他们到的时候,早已经过了最热闹的时候,先是大体转了一圈。唐易发现,这里的古玩商店,专业性相对强一点儿,因为少有比较全乎的商店。从店名就能看出来,往往一家店主要经营一两个品种,主题鲜明。
  越是经营品种单一的商店,就越不容易捡漏,因为老板肯定是浸淫这个品种多年,相对精专深入。
  好在地摊还有不少,就像刁钦三所说,也有一些地皮货。所谓地皮货,明白“铲地皮”就明白了,一手的,热乎的,不是倒来倒去的东西。
  地摊通常比较杂,但是基本也是有分类的。唐易重点先看了看以青铜器的摊位,不过,还是新仿的东西多。
  在一个摊位上,唐易盯着一个蝉纹兽足鼎多看了几眼。
  刁钦三也跟着仔细看了看,青铜器是他的长项,看了一会儿,他突然发出了“咦”的一声,转而低声对唐易说道,“有点儿怪!”
  这个青铜鼎并不大,通高不过二十厘米,是三足圆鼎,有一对立耳。鼎身有蝉纹连接组成的横带纹,三足上部是卷角兽面纹饰。
  这个鼎的造型,是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的造型。
  听了刁钦三说奇怪,唐易点点头,也压低声音回道,“嗯。不过,这翻砂法工艺很不错,刀法也很精良,这样的东西也不多见了!”
  “我明白了!”刁钦三暗自点头,心下道,这是彻头彻尾的古法,再加上后来的年份,迷惑性太强了,所以只是觉得怪,却看不出毛病来!
  接着,刁钦三开口道,“老板,这鼎,什么价儿?”
  摊主是个精瘦的老头儿,下巴上留着山羊胡子,一脸泰然之色,开口西北口音挺重,“你才是老板哩,净看好东西。这个埋了不短的时间,又出来不短的时间,整个市场找不出第二件!”
  “这么好的东西,大半个上午没卖出去,看来识货的人不多啊!”文佳笑着揶揄了一句。
  “好东西想到手,光识货不行,还得有实力。”摊主倒是不急不恼,“摊子上开高价,十个人吓跑九个。”
  “您还是开价吧,最低多少能出?”唐易笑道。
  摊主伸出一个巴掌亮了亮。
  唐易思忖,看他这话里话外的,恐怕这意思是五十万。地摊上敢叫这么高的价儿,确实很难有人买!


第1267章 乳香做锈
  不过,想虽这么想,但唐易还是笑着追问了一句,“五万?”
  摊主也笑了笑,“你这娃娃精明得很,从你瞅东西的眼神儿我就看出来了,别跟我兜圈圈,你少挂了一个圈圈。”
  “五十万?”刁钦三心下盘算了一下,如果真的是古法做的,如果年代早点,这价儿拿下倒是不算亏。问题是,他看不出是宋代的古法,还是明代的古法。
  同样是仿商周的青铜器,宋代和明代的价儿当然也不一样,光年头就差了这么多呢。
  唐易蹲下身子,掏出烟,递给摊主一支,在摊主接烟的当口儿,凑近低声说道,“大爷,这是古法仿的,到不了代,您要的确实高点儿了!”
  “什么?”摊主一愣,接住烟的手停住了。
  唐易拉回身子,点上了烟,“看来,您是当真的了。按您的想法,还成了要了个挺低的价儿!”
  摊主略略沉吟,点了烟,“不是不让你说话,但是你说话得有凭据,乱说,可就是找我这个老头子的麻烦了!”
  唐易又看了看青铜鼎,“那我来一下?”
  “你来!”
  唐易在锈色稍微松一点儿的地方,用指甲轻轻刮擦了两下,顺势一口烟喷在上面,等烟雾散了,又对着呵了一口气,把指甲凑到摊主的鼻子底下,“您闻闻!”
  “真是行家?”老者一看唐易的动作,心下先是惊了一下子。这锈色可以看,可以闻,但是闻味儿这事儿,差别比较细微,非高手不能为。而且唐易有个“加热”的过程。
  “有土锈味儿,也有经人手的气味儿!”摊主倒是仔细闻了闻。
  “如果只有这两种味儿,还让您闻吗?”唐易也对着指甲深吸一口气,“您可知道明乳香?”
  摊主忽然间露出明白之色,喃喃自言自语,“怪不得,我说出土又传世的东西,我那天把玩久了,怎么第二天起床后,洗脸的时候手上有淡淡的药味儿!”
  转而又看向唐易,“真有这种古法?”
  “有。”唐易低声道,“这东西落落价儿我可以要。不过,要真是到代,您的要价却又偏低了,您当时以为是捡漏了吧?或者,等钱用?”
  “你等等!”摊主拿起一个小编织袋,将这只青铜鼎放进去,拉上拉链,提溜着站起来,随后让旁边相熟的摊主帮忙支应着摊子,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方便跟我来么?”
  唐易看了看刁钦三和文佳,点点头。
  摊主带着他们到了一个僻静的半遮挡的拐角,这才站定,对唐易说道,“想不到你这么年轻,这么有眼力!老头子倒是想请教一下了!要是说得对,说得让我服气!我这东西是两万来的,你加一万就拿走!”
  唐易没想到这摊主老者竟如此性情!这样的东西这么难碰,只加一万,看似赚了五成利,其实抛却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关系成本,基本相当于赚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