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玩-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国的人认为偷窃是很可耻的。”老A懒洋洋说道,“不过,我听说抢劫外国人的事儿还不少,你说,这算什么道理?”
唐易笑道,“华夏不也有经典的一句话么?我不打女人!你说,打什么人不是违法?难道打男人就对了?这是纯粹的自我道德约束,既然是自我道德约束,合不合理自己定。其实呢,连法律都不遵守了,还谈什么道德?”
老A点点头,却没再说话,继续看风景。经过牧区,辽阔的草原上,能看到少量分布的蒙古包,天地间,仿佛有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他们都很少坐这种长途列车,这种累很特殊。到了乌兰巴托,已经是将近半夜了,办完手续出了车站,就更晚了。那个蒙古导游MM却很有职业操守,而且胆子似乎很大,就这么一个人,举着牌子等着。
小姑娘看起来年纪不大,大眼睛笑成了一弯月牙,个子不高,皮肤很白,脸上零星有些雀斑。
“我叫其木格。”导游MM和四人碰头,相互简单介绍了一下。其木格的华夏语说得很好,蒙语是她的母语,自不必说,另外,她还会英语和俄语。
乌兰巴托火车站,自然要比那个扎门乌德小站大得多,不过同样没什么出站口,下了车,人流依次而出,一时嘈杂纷乱,各种口音交错,主要是华夏人、蒙古人、俄罗斯人。
车站外,出租司机非常多,但是不见正规附设,一看就是黑车。不过,其木格的导游费用比较高,包含了车辆费用,她是开了一辆普通轿车来的。
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他们预定的成吉思汗酒店。
第1242章 两件重器
因为太晚了,四人各自回房休息,同时和其木格约好,临近中午过来找他们,午饭带着找个特色饭店。早上酒店有早餐,再说几个人一路旅途劳顿,说不定睡起来就快到中午了。
换了新环境,唐易睡得并不好。早上很早就起来了,但是一点儿都不饿,也没有出去吃饭。
九点多的时候,文佳敲门进来了,“你怎么不去吃早饭,刚才他们还问你呢。”
“不饿。中午一起吃吧。”唐易点了支烟,“咱们对蒙古国了解太少了。”
“喏,这是老A准备的蒙图,先从钱开始了解。”文佳拿出的,是几张面值一万的纸币,蒙古称为图格里格,所以简称蒙图。
面值一万,也值不了多少钱。华夏的一块钱,能值三百蒙图左右。
这一万蒙图的纸币上,是成吉思汗的图片,不过只有五百蒙图以上的是成吉思汗,五百蒙图以下的,是苏赫巴特尔。一个古代人物,一个近现代人物。
蒙古国的历史有点儿特殊。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但当时的民国政府并不承认。这个在清朝的时候,什么情况是很清楚的。不过,当时华夏正在经历北伐战争,北洋军阀忙着打仗呢,所以这个悬案没解决。
结果,二战之后,雅尔塔会议规定,外蒙古现状必须予以维持。外蒙古的背后是苏俄。后来民国政府才承认外蒙古独立。
所以,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还叫外蒙古,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应该有印象。直到1992年,外蒙古才改为蒙古国。这不光是国名的改变,就和苏联解体出现俄罗斯一样,外蒙古是人民共和国,蒙古国实行的却是有总统的议会制。
这些唐易是唐易知道的,他看了看几张蒙图,“我不是说不了解基本情况。”
其实,昨晚他重新琢磨了一下,和漠北双雕交易约定在乌兰巴托,但如果真的有什么线索,需要到不儿罕山附近呢?
文佳看了看唐易,“我知道你想什么,我也想过。不过,那个地方,能不去就不去。一旦出事,无比麻烦!”
唐易没说话,本来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就怕有事儿让他们欲罢不能。
“别想这个了,来之前我找人调查了一下漠北双雕,今儿早上有具体资料发过来了。”文佳拍了拍唐易。
唐易点点头。既来之,则安之,人算不如天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随机应变。
漠北双雕是双胞胎兄弟,哥哥刁钦一,弟弟刁钦三,今年都四十多了,西北人士,自幼习武。早些年干的是土夫子的活儿,后来转行游走在土夫子中间,专门铲地皮。最近十年,不知道因为什么机缘,主要活跃在蒙古国和西亚一代,专门倒腾文物古董。不过这兄弟俩有点儿特殊,主要是从外往里倒腾。
“既然是双胞胎兄弟,中间没有兄弟姐妹,怎么哥哥叫刁钦一,弟弟就成了刁钦三了?”唐易忍不住插了一句。
“因为他俩的爹叫刁二,这个避讳一下。”文佳忍不住笑了笑,才又道,“这两个人,手段了得,而且因为是双胞胎,外人不容易分辨谁是谁,据说他们出面谈生意,都只会一个人出面,而且只说自己是刁钦一,但实际上是轮着来。”
唐易接口道,“有意思。这么说,如果出事了,抓一个没用,都会说自己是刁钦三,刁钦一干的事儿和他无关。”
“估计是这么个考虑。而且两人出手的东西不少都是精品,但要价很高。最重要的是,我听说,就在去年这一年,他们曾经连续出手,放出过两件重器,都是过千万私下成交的!”
“什么重器?”唐易皱了皱眉,他自然没有听说。不过,如果是进入华夏,这样的东西,暗着来的,过手后,新货主如果想赚个大的,不捂上个三两年不行,所以不会这么快流到市面上。
“一件是元青花山水八方瓶,具体他们怎么搞到的当然不清楚,但据说是从西亚来的,进了华夏。”文佳介绍道,“交易价格在一千五百万左右。”
唐易接口道,“如果是件完整的精品,这个价儿还不算太贵,上拍的话,有可能翻上一翻。”
元青花当中,八方瓶,六方瓶是比较多的,这也和蒙元当年是游牧民族有关系,有棱,便于抓握,不容易掉。圆不溜丢的,不小心脱手就摔了。当然定居之后就没了这些考虑,但是器型保留下来。
“嗯,他们所谓的出价高,只是相对其他土夫子和铲地皮的来说的,比行价肯定要低。他们的东西往往来路不正,不然谁敢接手?”文佳继续说,“不过是谁买了去,没打听到,只知道是华夏人。”
“另一件,是蒙古的一尊释迦牟尼镀金铜造像,据说高达40厘米以上,年份不详,但是也过了千万。不过这一件,连进没进入华夏也没打听到,有可能走的其他路子。”文佳看了看唐易,“这个,我正好不明白,蒙古的造像,有这么贵么?”
“这两三年,蒙古风格的佛造像在国际市场上很活跃。仅仅只看公开拍卖,超过两千万的就不止一件。你说的释迦牟尼镀金铜造像,尺寸这么大,如果工艺精良,年份够,是能出这种高价的。”唐易点头,“的确是两件重器!”
“仅仅是两件,就赚了这么多,这两个人好像不是很缺钱,居然还在折腾东西卖。这次如果真的是元代墓葬,而且是盗墓贼手里的东西,风险够大的!”文佳皱了皱眉。
“谁会嫌自己手里钱多呢?越是尝到甜头,越不肯放手。而且,听起来是不少,但如果要是想在某个舒服的国家养老,买上套别墅,可能几千万就没了。”唐易道,“不过,看来他们这次也是求稳,廖家算是以前打过交道,而且相对可靠。”
“如此看来,这次交易的东西里面,说不定真可能有元代皇帝的玉玺。”
第1243章 隔空点穴
文佳敲了敲额头,“要是小打小闹的东西,他们估计随便出手了!而且,打包了盗墓贼的东西,恐怕会不少。”
唐易却道,“东西不一定多。”
元代的墓葬,一直很隐秘,下葬也很简单。不过,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也受到了汉人的一些丧葬习俗影响,开始使用棺材入葬了,之前有些史料记载,他们是不用棺材的。但即便是如此大的一个疆域的皇帝,据说入殓依然很简单。
而且,不让汉人官员参加,之前说过,也不会在地面上有什么痕迹,墓碑这些更不会有。
“东西不多?”文佳追问了一句。
“嗯,据说元代皇帝入葬,寿衣是平时所穿衣物,随葬的器物也很少,基本就是平时属意的东西,还可能有些生前随身武器什么的,比如刀剑、弓箭、马鞭之类。”唐易解释道。
“墓葬这么难找,这盗墓贼已经是撞了大运了。东西少,却还能得到玉玺这样的东西。这种逆天的横财之运,反噬极大,我看,恐怕这盗墓贼活不久了。”文佳叹道,“漠北双雕算是坐享其成。就是不知道这墓葬到底是什么情况。”
“有本元末明初的笔记小说,叫做《草木子》,是一个叫叶子奇的人写的,我看过。说元朝皇帝驾崩了,用两片木头,把中间挖空了,然后把遗体放入,上漆之后,然后在两头和中间用三圈黄金圈固定,接着挖个深沟埋了。这还是皇帝,要是一般贵族,恐怕更简单。”唐易接着说道。
“这小说里的东西能当真么?”文佳又问。
“这个和元代皇帝墓葬难寻的原因可以结合起来。再说,《草木子》不是一般的小说,其实里面还有很多笔记,包罗万象,天文历法,时政格局,兵戈天灾,还有些自然界的事儿,几乎都有涉及和探讨。尤其是关于元朝的一些隐秘的事儿,说得有鼻子有眼。”
文佳一听,“哦?那我回去买本看看。好买么?”
“我是在山海大学图书馆看的,现代有出版,应该能买到。”
两人就在屋里聊到了中午,一直等到其木格来了,连同廖沫儿和老A一起去吃饭。按照他们的要求,选的是一家蒙餐馆子。
这里还是以肉食为主。其木格推荐了两道特色肉食。
一道叫做“皓勒皓客”烤肉,做法算是有点儿独特,把石头烧透,放到铝合金的罐子里,然后将羊肉烤熟,辅料有水和盐,还有土豆洋葱胡萝卜。吃的时候不似其他烤肉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