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玩-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头我也得弄套二十四史系统看看。这不研究历史啊,古玩肯定玩不好!”司马六开口道。
“你到这会儿了,记忆力也不行了,心思也多了,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人这一辈子,干什么都是分阶段的,有时候错过了,想补就补不回来了!”唐易说着,突然叹了一口气,因为他倏然间想到了林娉婷,这次错过,难道没有机会再补了吗?另一次行程,到底是哪次啊?!
司马六自然想不到这个,“嘿?你才多大啊,老气横秋的。而且这是给我泄气啊!我还就不信了,我也没别的爱好,就认准这个了!”
唐易看着司马六执着的表情,也忍不住笑了,“行啊,活到老学到老也对。”说着,唐易忽而好似想起了什么,“其实那件龙山黑陶,也可以拿下,毕竟真正的完整器太难见到了。”
“可毕竟是修补过。”司马六应道。
“这个修补手法很特殊,按说蒜汁加蛋清,过水就容易不牢固,结果那个于老板用肥皂水刷过,一点儿事儿没有,说明后期处理很高明。再说了,虽然是残器,但是毕竟东西是真的,如果价儿不高,收来作为研究之用,也可以。”唐易想了想,“不过,当时咱们是不可能出手了。”
“你的意思,再找个人去拿下?”司马六问道。
“嗯,可以琢磨一下。你要是不想要,我可以找个人去试试。”
“我是不想要,我玩古都是收藏,本来也不太喜欢黑陶,加上是残器,心里别扭。”司马六沉吟,“你打算找谁去?”
“不用着急,明天再去,闷他一天。我看,让老庞或者老侯去就行,如果能压到一万以内,那还真不错。”唐易想了想,“这个回头再说吧。”
司马六点点头,“走吧,继续看看!”
两人又逛了一会儿,路过一家店面。这店面也是书画为主,不过,唐易从门口瞅了一眼,却发现里面显眼位置,好像摆着一面与众不同的插屏。
第1187章 关于爱情
“进去看看。”唐易对司马六说道。司马六顺着唐易的目光瞅了瞅,“你是说那面插屏?”
进店一看,这插屏是一块青花瓷板。高约半米,宽约一尺多,上部两个边角呈现花纹式凹进,下面的边角看不到,是因为底下配了个紫檀架子。
这插屏上靠近四边有青花双线,双线里侧是缠枝花卉,中间圆形套菱形纹饰,菱形纹饰里面,写满了阿拉伯文。
唐易看着这块插屏,指着底部的横向楷书款儿对司马六说,“得,说完了成化和弘治,接着下一个来了。”
这块青花瓷板插屏,底部的横向楷书款儿正是:大明正德年制。
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的儿子。明朝皇帝的名字,都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来的,而且也遵循了相生的规律。朱元璋的儿子是第一批按照五行来的,都是木字旁,比如永乐皇帝朱棣朱棣;木生火,下一个洪熙皇帝朱高炽;火生土,再下一个宣德皇帝朱瞻基。
弘治皇帝朱祐樘也是带木的名字,同样,木生火,正德皇帝朱厚照,“照”是火字底,现在有人念四点水,其实本质是火。
这家店的店主是个红光满面的圆脸男子,一看唐易和司马六看这块瓷板,立即上前,“两位真有眼力,我们店主营书画和文房用品,这块插屏,算是珍品!”
唐易一听,露出一丝苦笑,因为这块瓷板很开门,老板又懂行,基本没什么便宜可赚。
司马六看了看唐易,明白了,不过还是问了一句:“老板,这东西什么价儿出?”
“两位要是看好了,真想买,咱们就详细谈谈,几百万的东西,说多不算多,可也不算少。”老板满脸笑容。
这话说得圆转客套,但是意思很明显,要是没下决心买,这价儿就不详细说了,毕竟不是便宜东西,没事儿啰嗦浪费彼此的精力。
“您忙您的,我们就是随便看看。”唐易接着笑道。这东西,按照行价,他并不想买。正德的东西,带有阿拉伯文的不少,这种瓷板插屏说实话,观赏性还是比瓶罐尊一类的东西要差。
这时候,司马六好似也琢磨起来了,“你刚给我说了永宣青花,受外来文化影响,也有带阿拉伯文的,不过不多。但是我好像记得,正德青花,带阿拉伯文的特别多,而且好像还是正德皇帝要求御窑厂做的。”
“是这么回事儿,这个学界说法不一,我确实也有点儿心得,咱们出去说吧!”唐易点点头。
这老板一看,嘿,一个中年人向一个小青年讨教,而且这个小青年好像还挺稳,挺有个气场。这正德青花瓷多阿拉伯文,玩瓷器的都知道,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很多人却说不清楚,这老板对常见的一些说法也觉得不周全。
“这位先生贵姓?如果方便,在店里喝口茶?您二位探讨的事儿,我也挺感兴趣。”老板向唐易开口道。
唐易本不想在店里多说,可司马六走得有点儿累了,而且这个又不是什么鉴定秘诀,他觉得无妨,便怂恿道,“坐下说吧!”
“我姓唐,如此就叨扰了。”老板邀请了,同伴也说了,弄得唐易也没法走了。
老板把他们让到店里面的八仙桌旁,吩咐伙计倒上茶。
“老板对这件事儿有什么看法?”唐易坐下后问道。人家说感兴趣,肯定研究过,先问清楚了最好,这也算种礼貌。
“都说正德一朝,对外贸易发达,瓷器出口到东南亚还有欧洲某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比较多,所以才导致了正德朝带有阿拉伯文的瓷器特别多。”老板应道,“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出口,不可能明代绝大部分带阿拉伯文的瓷器都出自正德朝。而且都出口了,怎么会留在华夏还这么多?”
唐易一听,老板这的确是思考过,“您有见解。而且,就比如这块瓷板,还把这阿拉伯文直接当成主要纹饰。”
“看来唐先生确有高见了!”
唐易喝了口茶,“算不上高见,只能说是从历史上能找到些端倪,算是心得吧。正德皇帝曾经写过一首御制诗,涉及到宗教内容的,里面特别推崇伊斯兰教。”
“噢?这是为何?”老板问。
“恐怕是关于爱情。”唐易想了想,开口道。
这个正德皇帝,从小就被宠坏了。弘治皇帝自己的童年很悲惨,而且只有一个老婆张皇后,张皇后一共就生了俩儿子,朱厚照是长子,次子朱厚炜还夭折了,所以朱厚照也是没谁了。而且他很聪明,所以干的事儿也就很各色。关于他的种种作为,各种史料和评述实在是太多了,也有很大分歧,不多说了,只说阿拉伯文的事儿。
正德皇帝朱厚照喜欢乱搞,这个是没错的,比如弄个豹房。而且不光在豹房搞,出去也乱搞。重点来了,有一年他去边关,看上一个歌女。但是这个歌女呢,是人家的老婆。他是皇上,人家的老婆他想搞照样能搞,就弄到身边来了。
弄到身边不要紧,他还真喜欢上这个女的了。
“这个女的,正史上,没有出身来历,没有具体名字,只说姓刘,太监们都叫她刘娘娘。”
这个女的其实在宫里没有正式名分,却被和皇后一样称为娘娘,可见地位之高。地位高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朱厚照让她高,她才能高。
“正史没有说,但是野史有说,刘娘娘是个回人,能歌善舞,性子洒脱。”
朱厚照喜欢到处晃悠,自此出去的时候,一直带着这个刘娘娘。有一年他带着刘娘娘去南京,竟然下诏:不准养猪杀猪!
我去,这个吃猪肉是汉人多少年的生活习惯了,这算哪门子事儿?
这段正史,似乎也印证了野史的说法:刘娘娘是个回人!因为她是个回人,朱厚照带她去南京的时候,才会下这种怪诏。
综合种种,朱厚照虽然喜欢乱搞,但是对刘娘娘应该是有爱情的成分在里面的。正德死的时候才三十,大小伙子也容易动情。
“都能下令禁制杀猪了,让官窑烧制大量带阿拉伯文的瓷器,让心爱的女人高兴,那就更正常了!而且,正德一朝,不仅是瓷器,还有很多铜器也带阿拉伯文。”
第1188章 不太地道
啪啪啪啪!
老板听完,不由自主鼓起了掌,“既然有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为什么不能有正德皇帝为刘娘娘御制伊斯兰器物呢!唐先生真是让我耳目一新!说句不当的话,这么年轻却有如此见识的玩古的,如今在这四九城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唐易被夸得差点儿飘起来,但终归没飘,他起身拱了拱手,“老板过奖了,就此告辞,多谢茶水。”
老板见唐易要走,立即掏出一张名片,“不知道唐先生大名,能否留个联系方式?”
唐易接过名片一看,上面的名字是:葛成章。
“哎呀,原来是葛先生,久仰久仰,您的多才多能,我可是早有耳闻!”唐易立即也掏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
这个葛成章,在古玩行里的确有些知名度。他祖上是旗人,而且清代出过官品不低的人,传下来不少好东西。结果,这些好东西最难得的是都保住了,所以手里的东西很多。到了葛成章这一代,赶上了好时候,着实发了一笔。
同时呢,葛成章打小受到了比较深厚的文化熏陶,对字画很有研究,在燕京古玩圈里,有个外号,叫做葛三眼。什么意思呢,不管什么古字画,他最多看三眼,就能给断了。
这个唐易早就听说过,后来侯如海也给他介绍过,不过一直没见过也不认识。
葛成章书画的底子自不必说,而且对陶瓷也很有研究,这块正德瓷板插屏就是个明证。所以唐易才说他多才多能。
接过唐易的名片,葛成章也是脸色一变,“哎呀,我说呢,会是什么人有如此的眼力和见识!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唐眼!唐先生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啊!”
得,在圈子里都有点儿名头,两人对上话了。唐易又把司马六介绍了